毛泽东与“亩产万斤”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已经刻在中国的历史上了。而这场大饥荒恰恰发生在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跃进”和“大丰收”之后。这个大跃进的倡导者、主帅,面对着遍野的饿殍,不但没有痛心疾首的检讨自己,反而对自己身边的战友和同志大动干戈,以“右倾机会主义”、“反对三面红旗”等等罪名,将自己的同志一个个打倒,以为这样就能使那“三面红旗”永远高高飘扬。可惜的是,虽然这段历史已经被人刻意地改写了又改写,隐瞒了又隐瞒,但终究还是在一点一点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伟大”、“潇洒”的赞颂,毕竟无法遮住另一面的无知、无情和丑陋。这就是历史。
现在,又有歌颂者说,毛泽东当年根本不相信“亩产万斤”之说,并且拿出两个论据:一、没有任何已发表的语录证明毛公相信过“亩产万斤”。二、倒是有不少语录可以证明毛公不赞成虚报产量。俺对这两个论据作一点分析,供歌颂者们参考。
关于第一点。中国最近五十多年的历史,可能是中国有文字以来,被歪曲和掩盖最严重的历史,至今仍有数不清的谜团让人们无法解释。在古代的封建皇帝身边,尚且有个太史令,尚且还有秉笔直书的佳话流传后世,而在这五十年里,连太史令也无法出现了。闻一多诗云:“有一句话说出来就是祸”,他没有想到,在他死后,更有数不清的人,为了说出一句实话而遭祸。话语权被牢牢地掌握在当权者手里,人们的知情权根本就不知从何谈起。就连圣上的喻旨,也是分级别、分层次、分内外的“传达”,仅从晓喻天下的那些圣旨去探究历史,那是根本不可能得到一个真实的印象的。毛公相信不相信“亩产万斤”,现有的公开资料确实很难证实,但这却不能当作证否的根据,原因就在于,毛公的话并没有全部地公开于世,那些不利于他的话,被隐瞒了。而如李锐先生般敢于讲出真话的身边人,却又少而又少,于是乎歌颂者们就以此为据了。可惜这是徒劳的,俺在后文中将证明这一点。
关于第二点。歌颂者们在打时间差的游戏。“亩产万斤”的神话,出现在一九五八年的八月到九月,也就是秋收季节。在此前和此后所引用的圣旨,并不能证明毛公在这两个月期间没有相信“亩产万斤”。特别是那封“给生产队长的信”,那是写于一九五九年的四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头一年的大丰收已被证明是个谎言,农村中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粮荒。就在半年前还在笑谈“一天吃五顿也行”的毛公,这时候却在劝喻人们“忙时吃干闲时吃稀瓜菜代”,这时候还会有人相信“亩产万斤”吗?除非是白痴。以毛公如此英明之人,肯定不会长久地沉浸在大丰收的美梦之中。所以,歌颂者们拿这个时候的最高指示来当证据,是非常无力的。其实,就在一九五八年的年底,“亩产万斤”的神话就开始露底了,“大丰收”之年,却收不上来粮食,这时候的毛公,正在狠抓“瞒产私分”的问题呢,当然,他很快就明白了,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大丰收。
大跃进年代,形势发展太快,毛公自己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一九五八年的四月,他还在“介绍一个合作社”,到了八月,就改成“人民公社好”了。同样,“超英赶美”的时间,毛公曾经说过二十五年或更多一点的时间,但在发烧的时候,他也兴奋地认为两三年赶上英国也不在话下。“亩产万斤”的神话,也就持续了一两个月,那段时间一过,谁都明白那是吹牛,毛公自然也会明白。所以,引用圣旨的时候,一定要看年月,不同时间说不同的话,对毛公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俺在另一个帖子里引用了毛公在一九五八年八九月间说的一些热昏的胡话,令歌颂者们非常愤怒,说俺是“断章取义”,呵呵,俺相信,毛公当时所说的胡话一定不止这些,只不过俺找不到罢了。所以也请歌颂者们不要太生气,要冷静想一想,你们就会想通,毛公当时确实不像你们想像的那么英明。
俺再举一个反证。歌颂者们能够拿出什么最高指示来,证明毛公可曾对“亩产万斤”的胡话批评过一两个字?一九五八年九月的毛公,看不看《人民日报》?该报放出的高产卫星,已经达到亩产十三万斤了,毛公批评过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他也在发烧,就不好意思再说别人发热了。俺记得毛公曾经批评过《人民日报》,说它是“死人办报”。为什么?因为那是在一九五七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反冒进”的社论。《人民日报》知错就改,开始反“反冒进”,调子越唱越高,卫星越放越玄,俺就再也没听说毛公批评《人民日报》是“死人办报”了,《人民日报》是没死人,死人都在农村。
歌颂者们应该知道在“亩产万斤”之前,毛公指挥的反“反冒进”战役吧?那就是他本人发烧的明证,而且通过他的反“反冒进”,使得党内那些原本还敢说点实话的人,也不敢冷静了,非跟着一起发烧不可,否则就离右派只有三十米了,“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景象啊”!
歌颂者们应该知道毛公一贯喜欢的任务“摊派”法吧?任务层层摊派,层层加码,到了基层,你不亩产万斤,又怎能完成任务、制造政绩?这股浮夸虚报风,风源就在毛公那里,这还有什么可争辩的吗?
现有的资料已经可以证明,毛公本人曾把那几年的指标提了又提,提到了根本无法完成的高度,最终导致基层把农民的口粮、种子粮都收走了,还在批判基层的“瞒产私分”,事情做到这种地步,还好意思替他歌功颂德吗?
最后再说说毛公对一九五八年粮食产量的估计。据某个网友贴出来的最高指示,毛公对那年报出来的九千亿斤产量是不相信的,他认为最多七千四百亿斤。超出的部分是虚报。看老人家多么实事求是呀,可是,七千四百亿斤,这个数字是一九五七年粮食产量的近两倍!一天吃五顿确实也吃不完,真是“大跃进”啊。到了一九五九年,把彭德怀摆平以后,中央又羞羞答答地承认,一九五八年的粮食产量,“经过核实”,是五千亿斤。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这个数字是一九五七年的粮食产量的125%。有这么多的粮食,还需要“闲时吃稀”吗?还会饿死人吗?这一年到底生产了多少粮食?到底是大跃进还是大跃退?这个问题,俺留给歌颂者们回答。
附上毛的一张菜谱资料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已经刻在中国的历史上了。而这场大饥荒恰恰发生在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跃进”和“大丰收”之后。这个大跃进的倡导者、主帅,面对着遍野的饿殍,不但没有痛心疾首的检讨自己,反而对自己身边的战友和同志大动干戈,以“右倾机会主义”、“反对三面红旗”等等罪名,将自己的同志一个个打倒,以为这样就能使那“三面红旗”永远高高飘扬。可惜的是,虽然这段历史已经被人刻意地改写了又改写,隐瞒了又隐瞒,但终究还是在一点一点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伟大”、“潇洒”的赞颂,毕竟无法遮住另一面的无知、无情和丑陋。这就是历史。
现在,又有歌颂者说,毛泽东当年根本不相信“亩产万斤”之说,并且拿出两个论据:一、没有任何已发表的语录证明毛公相信过“亩产万斤”。二、倒是有不少语录可以证明毛公不赞成虚报产量。俺对这两个论据作一点分析,供歌颂者们参考。
关于第一点。中国最近五十多年的历史,可能是中国有文字以来,被歪曲和掩盖最严重的历史,至今仍有数不清的谜团让人们无法解释。在古代的封建皇帝身边,尚且有个太史令,尚且还有秉笔直书的佳话流传后世,而在这五十年里,连太史令也无法出现了。闻一多诗云:“有一句话说出来就是祸”,他没有想到,在他死后,更有数不清的人,为了说出一句实话而遭祸。话语权被牢牢地掌握在当权者手里,人们的知情权根本就不知从何谈起。就连圣上的喻旨,也是分级别、分层次、分内外的“传达”,仅从晓喻天下的那些圣旨去探究历史,那是根本不可能得到一个真实的印象的。毛公相信不相信“亩产万斤”,现有的公开资料确实很难证实,但这却不能当作证否的根据,原因就在于,毛公的话并没有全部地公开于世,那些不利于他的话,被隐瞒了。而如李锐先生般敢于讲出真话的身边人,却又少而又少,于是乎歌颂者们就以此为据了。可惜这是徒劳的,俺在后文中将证明这一点。
关于第二点。歌颂者们在打时间差的游戏。“亩产万斤”的神话,出现在一九五八年的八月到九月,也就是秋收季节。在此前和此后所引用的圣旨,并不能证明毛公在这两个月期间没有相信“亩产万斤”。特别是那封“给生产队长的信”,那是写于一九五九年的四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头一年的大丰收已被证明是个谎言,农村中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粮荒。就在半年前还在笑谈“一天吃五顿也行”的毛公,这时候却在劝喻人们“忙时吃干闲时吃稀瓜菜代”,这时候还会有人相信“亩产万斤”吗?除非是白痴。以毛公如此英明之人,肯定不会长久地沉浸在大丰收的美梦之中。所以,歌颂者们拿这个时候的最高指示来当证据,是非常无力的。其实,就在一九五八年的年底,“亩产万斤”的神话就开始露底了,“大丰收”之年,却收不上来粮食,这时候的毛公,正在狠抓“瞒产私分”的问题呢,当然,他很快就明白了,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大丰收。
大跃进年代,形势发展太快,毛公自己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一九五八年的四月,他还在“介绍一个合作社”,到了八月,就改成“人民公社好”了。同样,“超英赶美”的时间,毛公曾经说过二十五年或更多一点的时间,但在发烧的时候,他也兴奋地认为两三年赶上英国也不在话下。“亩产万斤”的神话,也就持续了一两个月,那段时间一过,谁都明白那是吹牛,毛公自然也会明白。所以,引用圣旨的时候,一定要看年月,不同时间说不同的话,对毛公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俺在另一个帖子里引用了毛公在一九五八年八九月间说的一些热昏的胡话,令歌颂者们非常愤怒,说俺是“断章取义”,呵呵,俺相信,毛公当时所说的胡话一定不止这些,只不过俺找不到罢了。所以也请歌颂者们不要太生气,要冷静想一想,你们就会想通,毛公当时确实不像你们想像的那么英明。
俺再举一个反证。歌颂者们能够拿出什么最高指示来,证明毛公可曾对“亩产万斤”的胡话批评过一两个字?一九五八年九月的毛公,看不看《人民日报》?该报放出的高产卫星,已经达到亩产十三万斤了,毛公批评过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他也在发烧,就不好意思再说别人发热了。俺记得毛公曾经批评过《人民日报》,说它是“死人办报”。为什么?因为那是在一九五七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反冒进”的社论。《人民日报》知错就改,开始反“反冒进”,调子越唱越高,卫星越放越玄,俺就再也没听说毛公批评《人民日报》是“死人办报”了,《人民日报》是没死人,死人都在农村。
歌颂者们应该知道在“亩产万斤”之前,毛公指挥的反“反冒进”战役吧?那就是他本人发烧的明证,而且通过他的反“反冒进”,使得党内那些原本还敢说点实话的人,也不敢冷静了,非跟着一起发烧不可,否则就离右派只有三十米了,“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景象啊”!
歌颂者们应该知道毛公一贯喜欢的任务“摊派”法吧?任务层层摊派,层层加码,到了基层,你不亩产万斤,又怎能完成任务、制造政绩?这股浮夸虚报风,风源就在毛公那里,这还有什么可争辩的吗?
现有的资料已经可以证明,毛公本人曾把那几年的指标提了又提,提到了根本无法完成的高度,最终导致基层把农民的口粮、种子粮都收走了,还在批判基层的“瞒产私分”,事情做到这种地步,还好意思替他歌功颂德吗?
最后再说说毛公对一九五八年粮食产量的估计。据某个网友贴出来的最高指示,毛公对那年报出来的九千亿斤产量是不相信的,他认为最多七千四百亿斤。超出的部分是虚报。看老人家多么实事求是呀,可是,七千四百亿斤,这个数字是一九五七年粮食产量的近两倍!一天吃五顿确实也吃不完,真是“大跃进”啊。到了一九五九年,把彭德怀摆平以后,中央又羞羞答答地承认,一九五八年的粮食产量,“经过核实”,是五千亿斤。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这个数字是一九五七年的粮食产量的125%。有这么多的粮食,还需要“闲时吃稀”吗?还会饿死人吗?这一年到底生产了多少粮食?到底是大跃进还是大跃退?这个问题,俺留给歌颂者们回答。
附上毛的一张菜谱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