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学大师丘成桐 点破中国学术死穴

Old Ginger

知名会员
注册
2005-02-12
消息
134
荣誉分数
3
声望点数
128
美国数学大师丘成桐 点破中国学术死穴



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做不了好学问。能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固然好,但是,如果一个民族摒弃自身的文化背景,拥洋为重,最终只会失去身份认同,变得高不成、低不就。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得主、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指出,中国学术界所面对的,正正就是这个窘境。
丘成桐接受访问的时候,谈到中国学术界种种不良的风气,归根究底,所有问题都是源于1966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摧毁中国多年良好的文化传统,大师给中国学术界点破死穴。

他解释:“自那时开始,中国人的价值观完全改变,是非观念和道德操守遭到扭曲,以致现在的学生和学校变得唯利是图,这种文化气候,是中国难以孕育一流学问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父母崇洋的心态,也令孩子失去深厚的文化根基。丘成桐指出,中国许多父母都希望子女做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西方人,结果是中西文化都学不好,他更以“二不像”来形容这个现象。文化上的缺失,影响尤其广泛深刻,以致中国的学术界,出现以下种种流弊。


“中国的学生,?书的目的,只有两个,要么能够赚钱,要么当官,他们普遍有一种学而优则士的想法,认为只要当官,就可以过舒适的生活,所以,中国的学生,做学问达到一个地步,足够令他们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便会停下来,他们追求的东西只此而已,对学问根本没有热诚。”丘成桐概叹,在中国,真正有心钻研纯科学的人实在不多,跟外国的学生真心以研究为目标相比,实在相去甚远。

名牌大学只唯利是图

除了部份学生以金钱挂帅外,有些学校的态度也是唯利是图的。某名牌大学的代表和一些中国官员曾经到哈佛大学取经,然而,他们问的问题,叫丘成桐感到非常失望,他说:“中国的大学一心只想赚钱,他们问哈佛大学如何图利,但当我告诉他们办学不能赚钱的时候,他们表现得相当失望。”

对于中国教授的质素,丘成桐也不敢恭维:“即使是国内名牌大学老师的质素也没有保证,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

除了质素差劣外,有些老师也没有做好本份教好学生。丘成桐举了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哈佛大学数学系有一年录取了一个全北京大学最优秀的学生,当我们向北大核实学生的身份时,北大全数学系26个最资深的教授也不知道,最后一直问到副教授才能确定这个学生的身份。”丘成桐后来发现,有些老师教学生,原来从未见面,也不相往来,这倒是闻所未闻的稀奇事。

丘成桐又批评中国只重量、不重质的风气:“只着重宣传生产多、数量大,领导便会高兴。以学术界为例,有些大学的教授,一人带着30个博士生,误以为教导愈多学生表示自己愈有能力,但结果是全无质素可言。在外国,一个教授只会带着2至5个学生,但是那些学生很多都会成为大教授,这就是质素。”

除了教授迷信数字外,就连大学与大学之间,也在进行数字的角力。他说:“全国有500多个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至各省的重点大学往往以院士的多寡去量度学校的质素,提拔人才的时候,又以那位教授在某个场合讲话最多为标准。中国人就是缺乏自信心,才会这样量度自己。”

北大清华令人很灰心

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首,一个国家有高质素的大学,固然是好事,但是,丘成桐却指出,北京大学的势力范围,遍及全中国,当中的派系斗争,反而窒碍了学术界自由的发展。丘成桐直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对中国其他大学的打压,令人很灰心。”

“我认识中山大学的一位学者,他对数学的认识,已经达到世界一流的标准,但是由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对他的打压,令他的地位连边也沾不上,充其量只是在广州有一点名气而已。”丘成桐概叹,“这种社会风气令学者觉得学问不是最重要的。既然单靠阿庾奉承便可以得到重用,为何不抄小径?”

人治观念强,是中国的文化特色之一。丘成桐指出,在这种文化气候底下,中国的学术界欠缺一个公平、公开的人才提拔机制;同时,学生的发展空间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丘成桐说:“在中国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主要是院士,他们的平均年龄约70岁,虽然他们已经没有担当最前线的领导工作,但是国内学生的研究方向,仍然得以这些人的好恶来决定,假如他们不喜欢你的研究方向,你是做不成的。”

研究员只顾讨好上级

中国的研究员,精力都花在讨好上级之上,对知识的渴求,似乎只是次要。丘成桐说:“在中国做研究的顾忌实在太多,对于相同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并没有高低对错之分,但是,中国的学生永远不敢跟老师唱反调。”

人治观念过重造成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出现任人为亲的情况。丘成桐说:“在中国,提拔人才的所谓“机制”,已经成为提拔自己亲信的工具。在美国,只要你有能力,20多岁已经可以当上大教授;但是在中国,假如你不是博士或领导出身,即使你有能力,别人也会借机打击你。”丘成桐当上史丹福大学数学系教授那一年,他才25岁。

理论科学的研究,是发展工业的基础,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相当重要,这就是丘成桐对理论科学的评价。他指出:“欧美几百年来钻研理论科学,根基深厚,有利发展任何工业。然而,中国却没有这个深厚的底子支持。”

但是,丘成桐认为,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看不到理论科学的重要性。他说:“中国投放在理论科学的教育经费实在太少,研究理论科学本来就是最省钱的,就以数学为例吧,根本不需要什么机器,研究一个数学的题目,所需经费很少。”

然而,由于理论科学的价值,不能立竿见影,所以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丘成桐指出:“理论科学就好像礼、乐、射、御、书、数,在中国文化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你说这些东西有没有用呢?”丘成桐强调,礼、乐、射、御、书、数建立的,是无形的文化资产,同样地,实用科学必须建基于理论科学之上,才能够站得住脚。

由于对理论科学缺乏长远的眼光,加上部份学校亦有“做大做多”的倾向,所以有关部门愿意花百万元(人民币,下同)兴建教学楼和教师宿舍,只因为这些都是别人看得到的东西。

然而,丘成桐批评,没有软体的配套,硬体做得再好也无用武之地。他曾经到访清华大学的图书馆,发现大学的图书经费,相当缺乏。丘成桐概叹:“别说一般大学,就连国内的名牌大学如清华大学的图书馆,也找不到数学界的期刊。”

丘成桐指出:“研究任何一个科目,期刊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领导层认为期刊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售价却要数千元,他们认为不值。期刊能够将第一手的资讯带给你,但是他们却看不到期刊的重要性,所以大学也得不到这方面的经费。”

丘教授的一个心愿

丘成桐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帮中国强大起来。这些年来,他先后为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研究所、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及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筹集资金逾一亿元。

文化大革命的摧残,加上近代中国人对自身的文化认同不足,令中国做不了好学问。丘成桐概叹:“外国人都来学中国的文化,汉学在日本也很流行,偏偏就是中国人看不起自己的文化,其实,文化修养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中国人每每面对困境都会显得手足无措,归根究底就是文化修养的问题。”

对于未来中国学术界的发展,丘成桐很希望,中国人能够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做好学问,因为只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中国才有望发展世界一流的学府。然而,要改变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态度,要走的路,还多着呢。

(亚洲时报记者陈颖慈6月6日撰文 谭建中摄影)
 
总的来讲,观点新颖。但也有许多方面论据不足,或对中美之间的差距看得不透。

同意中国普遍存在“摒弃自身的文化背景,拥洋为重”的情况,如高校的英语教学所占比重过大,种种考试都少不了英语,还有最近科教部门出现的唯SCI、EI是举,以及在招聘过程中过份看重海外人才......等等现象,即便是海外的华人也有不少存在这种观念,甚至是丘成桐先生本人也有,这一点从文中可体味出来。

同意“名牌大学唯利是图”,现在国内各行各业,都在搞以经济为中心,所以整个社会物欲横流,高校也不例外。

不同意“即使是国内名牌大学老师的素质也没有保证,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国外学生不如中国学生比比皆是,中国近十年的科研成果举世瞩目。

...............
 
最初由 Old Ginger 发布
美国数学大师丘成桐 点破中国学术死穴



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做不了好学问。能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固然好,但是,如果一个民族摒弃自身的文化背景,拥洋为重,最终只会失去身份认同,变得高不成、低不就。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得主、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指出,中国学术界所面对的,正正就是这个窘境。
丘成桐接受访问的时候,谈到中国学术界种种不良的风气,归根究底,所有问题都是源于1966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摧毁中国多年良好的文化传统,大师给中国学术界点破死穴。

他解释:“自那时开始,中国人的价值观完全改变,是非观念和道德操守遭到扭曲,以致现在的学生和学校变得唯利是图,这种文化气候,是中国难以孕育一流学问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父母崇洋的心态,也令孩子失去深厚的文化根基。丘成桐指出,中国许多父母都希望子女做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西方人,结果是中西文化都学不好,他更以“二不像”来形容这个现象。文化上的缺失,影响尤其广泛深刻,以致中国的学术界,出现以下种种流弊。


“中国的学生,?书的目的,只有两个,要么能够赚钱,要么当官,他们普遍有一种学而优则士的想法,认为只要当官,就可以过舒适的生活,所以,中国的学生,做学问达到一个地步,足够令他们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便会停下来,他们追求的东西只此而已,对学问根本没有热诚。”丘成桐概叹,在中国,真正有心钻研纯科学的人实在不多,跟外国的学生真心以研究为目标相比,实在相去甚远。


agree!!!!!!!!!!!
 
他说出来多少让人觉得有点不伦不类吧
 
中国的数学家就是不一样。绕了很多圈子,造了很多自相矛盾的不等式,点了很多虚假死穴。就是不点真正的死穴。

学术腐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保留节目。这也是一种文化。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文化。学术腐败与文化大革命以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有因果关系。后两者甚至是在打倒和抑止学术腐败。当今世界搞科学研究不用懂英文,只要研究中国文化,那是异想天开。

御用科学家也就是这样的水平。
 
最初由 北极光 发布
中国的数学家就是不一样。绕了很多圈子,造了很多自相矛盾的不等式,点了很多虚假死穴。就是不点真正的死穴。

学术腐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保留节目。这也是一种文化。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文化。学术腐败与文化大革命以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有因果关系。后两者甚至是在打倒和抑止学术腐败。当今世界搞科学研究不用懂英文,只要研究中国文化,那是异想天开。

御用科学家也就是这样的水平。


BTW, He is US Math. Professor!
 
最初由 北极光 发布
中国的数学家就是不一样。绕了很多圈子,造了很多自相矛盾的不等式,点了很多虚假死穴。就是不点真正的死穴。

学术腐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保留节目。这也是一种文化。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文化。学术腐败与文化大革命以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有因果关系。后两者甚至是在打倒和抑止学术腐败。当今世界搞科学研究不用懂英文,只要研究中国文化,那是异想天开。


一针见血,点了这个“美国数学大师”的死穴!
 
最初由 halfyoyo 发布


美国的御用科学家

御用是不是只供皇帝老子享用的意思?也就是说,老百姓用不到?
在美国,没有皇帝,他又不为老百姓所用,也就是说在美 国没用?

说清华连数学期刊都没有?不会是不认字吧?!清华开发著名的CNKI,里面何止一种数学期刊!
 
最初由 北极光 发布
中国的数学家就是不一样。绕了很多圈子,造了很多自相矛盾的不等式,点了很多虚假死穴。就是不点真正的死穴。

学术腐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保留节目。这也是一种文化。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文化。学术腐败与文化大革命以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有因果关系。后两者甚至是在打倒和抑止学术腐败。当今世界搞科学研究不用懂英文,只要研究中国文化,那是异想天开。

御用科学家也就是这样的水平。

严重同意!
 
这位好像是美国的数学家不是中国的数学家,但是是华裔。我猜测他的意思是,做学问需要修养,钻研精神,不论是国学还是自然科学。而国学中的一些修身养性,执著而且不急功近利的精神是深入研究自然科学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当年中国人的祖先的错误在于没有把他应用在自然科学学问上,而今人却在完全丢掉那些好的东西,经历文化大革命,还有否定中国古代一切和咒骂祖先的一伙人。
 
呵呵,说话又绝对了吧。

谁也没有说所有的中国的文化遗产都不好。说某人是老道太监也不等于咒骂祖先。

但是象你这种将中国古文化至上的人倒是...........

有些人急功近利,也可以说他是雄心勃勃,有些人淡薄名利,你也可以说他是不思进取。有些人潜心钻研,不问得失,这样的人你也可以说他迂腐。这是人的性格和爱好决定的,不必象道德家那样告诉别人大家应该这样,不要那样地。不必强求每个人的性格都一样。

在加拿大,由于广泛的高标准的福利,使各种人都可以生存,甚至不干活不靠亲戚朋友也能生存。这就可以使有些人可以钻研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比如,宗教。 而在国内,人生大事,吃穿二事。

学术腐败不是中国学者的专属品,这里也有,程度不同罢了。夸张点说,任何想法,中国有的世界也有,反之亦然。都是人嘛。只是由于多年的隔绝和体制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而已,随着世界交流,这样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个数学家没有说道点子上。而且题目吓人,说点了人家的死穴,但是人家不是活的好好的嘛,跟没点一样。搞数学的想改改行,结果和老杨评“周易”一个水平。

根源还是常年的习惯和体制造成的。多了,我也就不想说了。本人还要和祖国常保持联系呢。

多说一点,有些人爱泛酸,也不必强求他不许泛酸,提醒他一下可以泛酸,但是不要象随地便溺那样地泛酸就行了。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这位好像是美国的数学家不是中国的数学家,但是是华裔。我猜测他的意思是,做学问需要修养,钻研精神,不论是国学还是自然科学。而国学中的一些修身养性,执著而且不急功近利的精神是深入研究自然科学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当年中国人的祖先的错误在于没有把他应用在自然科学学问上,而今人却在完全丢掉那些好的东西,经历文化大革命,还有否定中国古代一切和咒骂祖先的一伙人。
 
最初由 hulaha 发布
呵呵,说话又绝对了吧。

谁也没有说所有的中国的文化遗产都不好。说某人是老道太监也不等于咒骂祖先。

但是象你这种将中国古文化至上的人倒是...........

有些人急功近利,也可以说他是雄心勃勃,有些人淡薄名利,你也可以说他是不思进取。有些人潜心钻研,不问得失,这样的人你也可以说他迂腐。这是人的性格和爱好决定的,不必象道德家那样告诉别人大家应该这样,不要那样地。不必强求每个人的性格都一样。

在加拿大,由于广泛的高标准的福利,使各种人都可以生存,甚至不干活不靠亲戚朋友也能生存。这就可以使有些人可以钻研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比如,宗教。 而在国内,人生大事,吃穿二事。

学术腐败不是中国学者的专属品,这里也有,程度不同罢了。夸张点说,任何想法,中国有的世界也有,反之亦然。都是人嘛。只是由于多年的隔绝和体制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而已,随着世界交流,这样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个数学家没有说道点子上。而且题目吓人,说点了人家的死穴,但是人家不是活的好好的嘛,跟没点一样。搞数学的想改改行,结果和老杨评“周易”一个水平。

根源还是常年的习惯和体制造成的。多了,我也就不想说了。本人还要和祖国常保持联系呢。

多说一点,有些人爱泛酸,也不必强求他不许泛酸,提醒他一下可以泛酸,但是不要象随地便溺那样地泛酸就行了。




我早就说过了,你就算是说我是老道太监,泛酸,或者说出一个事实秃头,我都是不会生你的气。

我是中国古文化至上的人?我很奇怪,我可没有那么大的学问,不敢和国学大师们去站队,只能去当小学生。

俺前面那段话不是冲你来的,虽然紧跟在你的发言的下面,只不过是要评论一下这位教授的发言。你这段话却又冲我来了。我可不知道你是否骂过祖先。以前根本没有注意过你的发言。注意你的发言也就是最近的事,在您发动了对我的泛酸的劝诫以后。除非是以前我碰到过你的马甲。

实际上,我觉得中国人自从在近代惨败以后,出现了一股否定中国一切的旋风。这个风气在一定程度上有进步意义,发展到极端就有害了。这种风气被发展成了两个极端,一个是以老毛为代表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不但要精神毁灭,还有物质毁灭,另一个也是否定中国一切的,认为中国什么都不行,什么都是祖先的错,不论什么都要在精神上道德上挖自己祖坟的那种人。

自己不济,不要拿祖先说事,该改进什么就改进什么,但必须敬畏自己的祖先和中华文明。这也不是冲你hulala说的,我只是要表达看法。
 
张三丰是不是道人?董海川是不是在宫里当差?

怎么变成我说你是老道太监了。秃头是你自己承认的。怎么都成我说你是老道太监秃头了? 你不要混淆是非。

我承认我说你泛酸了。我就说了。没错,我说了我承认。

至于老拿祖先说事,你说是谁呢?呵呵。

以前你也没碰到过我的马甲,我俩现实中无怨无仇。以前对你的帖子不感冒,也不觉什么。只是最近,哇靠,太酸了。在这样下去我就进不来CFC了。所以,告诉你一声,酸可以,但是最好不要在公共场合随地大小酸。你可以申请一个坛子,和你的同道一起酸。如果你申请新坛子,我把我的CFC 刀勒全给你。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我早就说过了,你就算是说我是老道太监,泛酸,或者说出一个事实秃头,我都是不会生你的气。

我是中国古文化至上的人?我很奇怪,我可没有那么大的学问,不敢和国学大师们去站队,只能去当小学生。

俺前面那段话不是冲你来的,虽然紧跟在你的发言的下面,只不过是要评论一下这位教授的发言。你这段话却又冲我来了。我可不知道你是否骂过祖先。以前根本没有注意过你的发言。注意你的发言也就是最近的事,在您发动了对我的泛酸的劝诫以后。除非是以前我碰到过你的马甲。

实际上,我觉得中国人自从在近代惨败以后,出现了一股否定中国一切的旋风。这个风气在一定程度上有进步意义,发展到极端就有害了。这种风气被发展成了两个极端,一个是以老毛为代表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不但要精神毁灭,还有物质毁灭,另一个也是否定中国一切的,认为中国什么都不行,什么都是祖先的错,不论什么都要在精神上道德上挖自己祖坟的那种人。

自己不济,不要拿祖先说事,该改进什么就改进什么,但必须敬畏自己的祖先和中华文明。这也不是冲你hulala说的,我只是要表达看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