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在伊

说清楚点
珍宝岛以后中苏比较大的冲突,在新疆的那次?

最初由 chieftain 发布


就是珍宝岛之后那次,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也是我党战无不胜的法宝。
 
最初由 chieftain 发布


就是珍宝岛之后那次,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也是我党战无不胜的法宝。



不过好像苏联在这之后好像也吃比这个大的多得哑巴亏
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中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并开始医治十年文革动荡给国家留下的创伤。在国际上,中苏关系恶劣,苏联在中苏边境地区陈兵百万对我虎视眈眈,而我国刚完成对越自卫反击战,对中苏边境似无暇顾及。因而当时苏联当局错判形势,觉得正是开始蚕食我国领土的大好时机。大概在80或81年夏季某时(具体时间忘了),苏军三个精锐的摩托化步兵团秘密深入我国新疆地区达八十公里,我中央军委得知情报后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应变策略,当时有人觉得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但更多的人主张应该进行军事对抗,“以拳头对拳头”。在主战派中,有人建议火速调派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场立下赫赫战功的27军和38军对苏军进行阻击,但此举牵涉众多问题,例如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战争和其他国际问题,即使真要调派军队也要面临一些具体的操作问题,例如如何在短时间内紧急运送大量部队、具体战术该如何打、控制的规模多大等等。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同志不愧是身经百战的帅才,他略为思考后,微笑着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急嘛,我自有办法!”

几天后,新华社向世界庄严的宣布:为维护世界和平,我国已于几天前在中国新疆*近中苏边境地区无人区进行了一次几百万当量的热核试爆(注:即氢弹),我国庄严承诺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不首先使用核武。

原来,我们的小平同志以其大无畏的革命气魄,“大胆”地想到了用核武器来消灭这三个团的精锐苏军,既可以兵不刃血地收拾强大苏军,又因为是在自己的领土上试爆核弹,并且事后通报世界,所以这种“理所当然”的举动自然也不会引起国际争端,更狠狠地震慑苏联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后来结果证明了此举的英明和正确。大家都知道氢弹爆炸会造成以爆炸点为中心,方圆几百里的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十度,而当时正值夏季,苏军士兵身上穿的都是单薄的衣服,愚蠢的他们当然事先没想到中国会出此绝招,以为中国顶多会派些军队进行阻击,而凭苏军的先进装备,对付落后的解放军自然不在话下。氢弹爆炸的结果正如所料,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几乎所有的苏军活活的冷死,剩下的也因为剧烈的爆炸燃烧尽周围空气中的氧气,而窒息而亡。这样,几千精锐苏军就在舜时间干净利落的去向马克思报到了。

本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事后我国通过秘密的外交渠道通知苏联当局派人把他们“最优秀儿女”的遗体和所有遗留的装备领回了老家。苏联当局自知理亏,自然也心照不宣,苦苦的咽下这个他们自找的哑巴亏了。


可能大家还记得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苏联军队侵入我国领土。这次边境冲突险些成为核灾难。当时,中国政府已做出决定,如果苏军胆敢入侵我国,我军将不会顽强抵抗,而会根据命令边打边撤,诱敌深入将苏军引入我国腹地,然后对苏军实施核打击。

事实上中国是在美国之后是第二个将原子弹真正用于实战的国家,而受害者恰好是苏联军队。说道这里大家一定会很惊讶、很纳闷这么大的事怎没人知道,因为是绝密所以除了少数军界高层和执行人外,只有很少人知情,当时还没有什么间谍卫星!

事件发生在我国新疆东部边境地区,时间1980年左右。当时中国与苏联仍然关系紧张,在中苏边境地区时常发生小规模军事冲突。大家都知道当时的苏联国土比中国要大很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现在虽然分裂了,但还是最大的。而他的人口状况却是很差,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苏联的人口更是急速下滑。尤其是在远东地区人口少的可怜,当时的苏联政府采取了一些手段,但并没有奏效。于是对蒙古和我国新疆边境地区的游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苏联政府秘密计划之后,大概是有3000名苏联士兵组成的“移民护送部队”(此支部队主要是护送这些边境移民从中国安全的前往苏联境内和迎击前来阻挠移民的中国军队)跨越中苏边境进入了我国境内,准备实施他们的移民计划。中国政府知道此事之后,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毕竟中国那时痛恨苏联。不知 道中国领导人那来的胆子,当苏军进入我国境内数十公里后,中国最高领导层做出了一个惊人的或是说恐怖的决定,决定向侵入我国领土的苏军投掷??? “原子弹”,之后进入我国的苏联部队就突然消失了。

次日,中国政府公开宣布:我国在新疆又成功的进行了一次核试验。悲惨的是这批惨死的苏军早已跨过边境几十公里,不占理的苏联政府只好吃了一个哑巴亏。至尽知道真相的俄国人也很少,就是死者家属也搞不清!

可以说这次“珍宝岛事件”造成了之后的核打击,为什么至今俄罗斯对出口到中国的武器有如此诸多限制,我想不单单是怕我们仿制吧,我看是那次核打击给他们留下了后遗症,他们实在怕中国在做出类似可怕的事情。
 
是听说过80年代用核弹炸了苏军。不知是真是假。
 
铁列克提事件

  首先提到铁列克提事件。该事件举世瞩目。有关铁列克提事件, 目前网络仅见二篇介绍,矛盾百出。比如:一说死50余人,一说死38人;一说是副连长杨政林领队,一说是连长范进忠领队;说一个排牺牲,当一个团的人次日从60公里外的巴克图据点赶来时――那你那一个站(连)的人都哪去了?60公里?实际200公里不止!说行进中突然发现许多覆盖在新“沙丘”里的坦克及军人突然冒出,被四面包围――那是个一马平川的大戈壁滩,事发地点距我实际控制线(即争议区的我方边线)里面1.5公里,我方处于小丘陵边缘,居高临下能看不见吗?怎能包围?除了蛋大卵石,沙又从何来?(见图)。说在铁列克提东10公里处遭敌伏击――那就更错了,不是东是西!还有出发前塔城军分区政委伫立在一个高地上,目送巡逻队出发……这是怎么回事?等等等等。我与军区苏科长于10年后勘测边界时得到的信息如下:
到达铁列克提边防站的次日一早,我们拜谒了不远处的一个小自然地名叫柳园的地方。一片不大的柳丛里掩映着默默无闻的烈士坟茔。细数了一下――79人,其中还有一名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影记者。我军在文革期间班编制为7至8人,加上排长和连部,一个连也就是不到80人。
我们随带的1∶5万边界现状军事地图已先前作了正规印制,标注为:
1、铁列克提位于阿拉山口的“喇叭口”上,是塔城防区西南端的边防站,出事地点也是在该站防段的西南末端。小丘陵下坡仅几十米接近缓和的转折处为争议区的我方边线,苏方边线是茫茫几十里的大戈壁另端。尤其苏军在珍宝岛失利后,谋求在新疆发起报复,频频进入靠近我方的边线,甚至在偌大的争议区内筑有多处简易工事。图上均有标注。
2、事发三日前在我方边线标志物的一块大独立石处,一名战士遭潜伏中弹牺牲。这是该防区几月来的第三次。
3、该战士牺牲次日,经上级同意,我方在距独立石以里1.5公里处构筑战壕两个中午,以示抗议及准备。
……
内地同志不知道,很早以前新疆的部队和地方就知道这个不公开的秘密。随着龙书金的下台等等,逐渐得以证实。
龙书金系当时新疆军区司令员,林彪的老部下,强渡大渡河最后哭喊要去的小战士即十八勇士之一。林彪《五七一工程纪要》明载:可借用力量――(龙书金的)新疆部队。当时他的主要精力放在政治上。文革中众人戏虐为:王震开荒,王恩茂种粮,龙书金吃光。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中央军委发来电报,报文中特别说明,毛主席最近指示“西北可能要出问题。”要龙书金早做部署。但龙书金对这份电报只是草签了个名字,便封进了文件柜,未对下面传达……铁列克提的失利纯属龙之所为,连他的主子林彪事后就大发雷霆:“你有失我国威!有失我军威!”虽然毛主席、周总理异常气愤,但考虑还能什么便宜都你一个人占吗,加之其他考虑,也就算了。
情况如下:
1969年8月10日凌晨,发现我方一名战士去邻区办事被袭牺牲后,北疆军区的副司令员随即赶到事发地点,塔城军分区政委随将最近对面苏军调动频繁、夜间可听到坦克轰鸣声的事情向领导作了汇报。副司令员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新疆军区司令部。
8月11日,我方在双方经常会晤的边防团驻地巴克图的哨所悬挂红旗,这是邀请对方长官过来会唔的约定信号。然而,红旗悬挂了一天,苏军边防站的上校、中校谁也没有露面。
8月12日,新疆军区作战部长接到塔城军分区再次来电,认为苏军行动反常,马上报告给龙书金。龙书金弃置一旁,没有答复。
当晚,塔城军分区政委又电话直报新疆军区作战值班室,报告对面苏军可能有重大的行动。请示第二天的例行巡逻可否取消。
值班参谋回答:军区首长已接到你们的报告,但对取消例行巡逻一事没有明确指示。
8月13日上午8时,按照常规,铁列克提边防站的79名官兵及赶来的一名八一厂摄影记者,全员行动执行例行巡逻任务。出发前,该塔城军分区政委留守,特伫立在一个高地上,目送巡逻队向10公里外的大独立石处出发。
至目的地后,见远处苏军百余人已向我方赶来,我方即留下一名当通信员的小战士在大独立石处做饭,全部赶往1.5公里的战壕作战斗准备。
开始时他们并没有占到便宜,反被我们打了回去,并一次次如此。至中午以后,情况变化,苏军由百余人逐渐增加到300人,甚至过来6辆坦克,还有两架直升飞机。
战斗打响后,前沿和军分区、北疆军区的电报电话一刻未停。是打?是撤?是增援?军情火急,只待军区首长发令。我们的龙司令员就在会议桌前,会议立即散了。他老人家呆坐一天,电话铃一刻未断,他一声没吭……
前方,站长明知电台无指令,只能高喊:“坚决顶住!大部队两小时内赶到……一小时内赶到……半小时内赶到……10分钟内赶到……”

血腥的场面可想而知。到最后,我们的记者把胶片全部拉出报废,摔烂机器,捡过冲锋枪猛烈射击……打到夕阳时,枪杀声停了,血染的云霞为之哀痛……
那名在远处做饭的小战士成了俘虏。
更残忍的场面出现了,他们把79具遗体拉到一起,几具火焰喷射器一齐对着……
  我们的小战士受到了火煎的摧残,他们给他打上麻药,变成了木头人,在莫斯科的大街上游街几天,任凭狂人的唾骂砸脸……经过周总理的数次抗议,一月后被他们扔在那块独立石旁边,总理立即叫人把他接到北京,可他一句话都不会说……
 
最初由 USD 发布




不过好像苏联在这之后好像也吃比这个大的多得哑巴亏
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中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并开始医治十年文革动荡给国家留下的创伤。在国际上,中苏关系恶劣,苏联在中苏边境地区陈兵百万对我虎视眈眈,而我国刚完成对越自卫反击战,对中苏边境似无暇顾及。因而当时苏联当局错判形势,觉得正是开始蚕食我国领土的大好时机。大概在80或81年夏季某时(具体时间忘了),苏军三个精锐的摩托化步兵团秘密深入我国新疆地区达八十公里,我中央军委得知情报后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应变策略,当时有人觉得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但更多的人主张应该进行军事对抗,“以拳头对拳头”。在主战派中,有人建议火速调派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场立下赫赫战功的27军和38军对苏军进行阻击,但此举牵涉众多问题,例如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战争和其他国际问题,即使真要调派军队也要面临一些具体的操作问题,例如如何在短时间内紧急运送大量部队、具体战术该如何打、控制的规模多大等等。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同志不愧是身经百战的帅才,他略为思考后,微笑着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急嘛,我自有办法!”


类似文章在愤青云集的许多军事论坛见过,基本属于意淫了。

想想看,一个国家在距离另一个国家的80公里处进行核试验,基本属于宣战,80年代初的苏联可不是好惹的。
 
最初由 USD 发布
铁列克提事件

  首先提到铁列克提事件。该事件举世瞩目。

中国在珍宝岛偷袭苏联后,苏联虽然出兵占领了珍宝导,但一直没有报仇的机会,因为中国已经避免和苏军硬碰,毕竟势力相差太大。

于是苏联为了报复,开始瞄准了新疆。

你转的文章文学成分太大,估计也是从愤青云集的许多军事论坛来得。
 
最初由 cucapila 发布
说清楚点
珍宝岛以后中苏比较大的冲突,在新疆的那次?

如果你连这个都不知道,难怪你总觉得我党战无不胜,老毛没什么不敢的。
 
最初由 chieftain 发布


类似文章在愤青云集的许多军事论坛见过,基本属于意淫了。

想想看,一个国家在距离另一个国家的80公里处进行核试验,基本属于宣战,80年代初的苏联可不是好惹的。

80年代的苏联不好惹 不过你可别忘记了 用你自己的话说中国不是找了一个新的后台 美国吗? 用你的话说 50年代朝鲜战争 中国敢跟美国宣战是苏联在背后撑腰 那80年代中国有美国在后边撑腰 怎么就不敢和苏联对抗?
 
最初由 chieftain 发布


类似文章在愤青云集的许多军事论坛见过,基本属于意淫了。

想想看,一个国家在距离另一个国家的80公里处进行核试验,基本属于宣战,80年代初的苏联可不是好惹的。

最初由 小子 发布


80年代的苏联不好惹 不过你可别忘记了 用你自己的话说中国不是找了一个新的后台 美国吗? 用你的话说 50年代朝鲜战争 中国敢跟美国宣战是苏联在背后撑腰 那80年代中国有美国在后边撑腰 怎么就不敢和苏联对抗?

我前面说过,一个国家在距离另一个国家的80公里处进行核试验,基本属于宣战,你要知道,冷战时期,中美苏的任何对抗,都是尽量不把事情闹大,大家还真承受不起宣战的后果。
 
Re: Re: 美军在伊

最初由 chieftain 发布


胡说八道,美国当年帮助索马里制止内战,被索马里穆斯林打了出来。

µÚÒ»´ÎÌý˵ÃÀ¾ü±»Ë÷ÂíÀï´òÁ˳öÀ´¡£µÃ²»¶àÉÙ±ãÒË£¬µ±È»¾Í¿ªÁï¡£

占巴拿马运河,抢伊拉克石油,美军是有利才干。
 
Re: Re: Re: 美军在伊

最初由 cvictor 发布


µÚÒ»´ÎÌý˵ÃÀ¾ü±»Ë÷ÂíÀï´òÁ˳öÀ´¡£µÃ²»¶àÉÙ±ãÒË£¬µ±È»¾Í¿ªÁï¡£

占巴拿马运河,抢伊拉克石油,美军是有利才干。

索马里维和是联合国的决议,中国投了赞成票。

如果真的纯粹是为利,美国从一开始就不会去淌索马里那个浑水,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索马里巷战 越战后美军最为惨重的军事失败


索马里行动中阵亡的美军士兵

  联合国决定在索马里维和1991―1992年,东非小国索马里的局势动荡不安,军阀混战,人民苦不堪言。1992年12月,联合国决定组织一项名为 “恢复希望行动”的维持和平行动。索马里各派军阀对联合国的干预表示不满,势力最大的“索马里联合大会”领导人法拉赫・艾迪德把联合国看成其夺取全国政权的绊脚石,对维和部队采取伏击行动,造成数十人伤亡。1993年8月,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维和部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搜查和抓捕这次暴力事件的幕后策划者艾迪德。当时负责“恢复希望行动”的联合国特使、美国退役海军上将乔纳森・豪
请求美国增派特种部队帮助抓捕艾迪德。

  美国派精锐部队到摩加迪沙

  由于此前驻索马里的美军也遭到两次伏击,美国总统克林顿决定派“游骑兵”特遣队前往索马里。8月30日,“游骑兵”特遣队抵达摩加迪沙后,先后6次单独执行抓捕任务。

  派往摩加迪沙的军人都是美军的精英:陆军的特种部队第七十五步兵团,也就是著名的“游骑兵”;海军的“海豹”部队第六队;此外还有令这些精英钦佩的“三角洲”部队。“三角洲”部队成员都是从各特种部队中挑选出来的经验丰富的老兵。

  这次任务的最高指挥官是“三角洲”部队的负责人盖瑞森将军。前线指挥所设在一架负责空中指挥的直升机上,由汤姆・马提斯中校指挥,地面部队由盖瑞哈瑞尔中校指挥。这架直升机配备有各式无线电装置与地面部队和基地指挥官联络,还具备无线电中继能力,可让基地指挥官直接与前线部队取得联系。另外,3架拥有先进红外线与电视摄影机的0H―58D观测直升机将进展情况实时地传回指挥部。

  1993年10月2日,“线人”报告,艾迪德的两名高级助手―――财务总管欧马・沙朗和对外发言人蒙哈米・哈山・艾瓦出现在摩加迪沙奥林匹克饭店。10月3日,情报人员用无线电与“线人”反复核实后,美军开始行动。

  10月3日下午3时32分,进攻开始。“小鸟”和“黑鹰”直升机迅速从海岸附近的一个临时机场起飞,地面护送车队也随即驶出兵营。先出发的两架“小鸟”直升机在目标大楼南侧狭窄的街道上着陆,第一批“三角洲”队员跳下直升机,向大楼所在的院子里扔了几颗烟幕弹,然后撞开一扇铁门冲进院子。不等里面开会的艾迪德分子反应过来,“三角洲”队员从大楼后侧的楼梯冲进房间,控制了局面。接着,他们把抓获的24名索马里俘虏赶到一楼,并用手铐把他们的手腕铐在一起,准备撤离。

  美军直升机遭火箭弹袭击

  战斗打响后,艾迪德的部队用扩音器向索马里人广播:“出来为你的家园战斗吧!”成千上万的索马里人从四面八方拥来,子弹从美国大兵的耳边呼啸而过。

  这时,由丹尼・麦克尼特中校指挥的护送车队已准时赶到目标大楼。由于“三角洲”队员中的布莱克伯恩从直升机上滑下时摔成重伤,麦克尼特决定,由史楚克军士指挥3辆“悍马”车,先将布莱克伯恩送回基地,再用其余的9辆“悍马”车和卡车把索马里俘虏连同“三角洲”队员和“游骑兵”一起送出城。

  史楚克只有24岁,是一个参加过海湾战争和在巴拿马作过战的老兵。他曾多次执行联合国的人道运输补给任务,对摩加迪沙的街道很熟悉。他用“悍马”车护送布莱克伯恩回营,沿途遭到艾迪德派武装分子的层层围堵。他使出浑身解数,将布莱克伯恩安全地送回营地,但他的机枪手皮拉中弹身亡。

  当后续输送车队装载俘虏准备撤回时,一群又一群的索马里人向美军扑来,他们用AK― 47步枪向美军扫射;火箭弹拖着烟尾在空中飞舞;在各个主要路口,索马里人燃烧轮胎,支起路障。担负支援作战的“黑鹰”直升机上的4名“三角洲”部队的狙击手,坐在弹药箱上专挑拿武器的索马里人射击。但一个索马里人倒下,旁边的人迅速捡起武器继续战斗。激战中,RPG―7火箭筒射手击中了“黑鹰”。

  从3架0H―58D观测直升机传回的影像上,最高指挥官盖瑞森清楚地看到了“黑鹰” 坠落的过程及人员挣扎的情形。他命令离坠机地点最近的“游骑兵”迅速前往救援。一架AH―6攻击直升机很快在街道上降落,驾驶员拿着手枪一边击退接近的民众,一边冲出来协助坠机的幸存者将伤员运上直升机。没多久,美军惟一的一架搜救直升机“超级68”迅速飞向该地,搜救人员从绳索垂降下来。但没过多久,这架直升机也被火箭弹击中,驾驶员勉强支撑着让绳索上的搜救人员全部落地,然后成功迫降到摩加迪沙机场。地面上,一辆5吨的卡车在等待装载部队的过程中,被一发又一发的火箭弹打成碎片。这一连串的意外打乱了美军的作战计划。为了解救幸存的“黑鹰”直升机乘员,车队必须先开到坠机地点搭载。他们在负责指挥的直升机的指引下行进。

  “超级64”直升机驾驶员麦克・杜兰特接到盖瑞森的命令后,代替“黑鹰”在车队上空盘旋,以火力压制聚集成群的索马里民兵。当“超级64”在空中盘旋了四五圈时,杜兰特觉得直升机好像撞上了一道无形的巨墙。索马里人用火箭弹击中了这架直升机的尾翼。杜兰特只好将直升机迫降到地面。

  枪手趴在地上从妇女的胯下向美军开火

  原本要撤回基地的车队接到命令,向“黑鹰”的坠机地点前进。这时,十几名索马里武装民兵沿着与车队平行的街道奔跑,赶在车队的前头寻觅掩蔽处伏击车队,而没有武装的索马里民众成群结队地跑向美军,索马里枪手则利用人群向美军射击。一名枪手甚至利用3名妇女作掩护,趴在地上从妇女的胯下向美军开火。此时,对特种部队而言,整个摩加迪沙变成了人间地狱:街道上到处是路障,美军虽然有直升机引导,但在似曾相识的街道上常常走错路,而索马里人则从街道两旁对着马路疯狂射击。

  “超级64”上有两名机员和两名受重伤的机长。杜兰特挣扎着从直升机里爬出来,用冲锋枪自卫。高斐纳驾驶着“超级62”在其上空盘旋,让机上的“三角洲”部队狙击手压制企图接近杜兰特的索马里民兵。但没过多久,“超级62”被火箭弹击中,两个狙击手死亡,杜兰特被俘,还被一拥而上的民众痛打了一顿。

  担负首批攻击任务的大约160名“三角洲”队员和“游骑兵”,有的躲在车里遭到索马里人的四面围攻,有的被分割包围在从目标区到第一架直升机坠毁地点的各个阻击地点。

  夕阳西下时,美军指挥官派“超级66”直升机为城中的部队送去弹药、饮水、血浆等必需品。“超级66”一降落,即遭到步枪和火箭筒的攻击,机身多处被击穿,但侥幸逃回了基地。

  为援救身处危险中的特种队员,美军派出第十山地师一个满编连。150名士兵乘坐9辆卡车和12辆“悍马”车,在比尔・大卫中校的带领下,从城外绕道赶到特种部队的基地。晚上9时30分,由大多数“游骑兵”、所有的“三角洲”队员和没有受伤的空军战斗人员以及第十山地师的部队组成了美军救援部队。深夜 11时30分,救援车队向城里进发。由于处处有阻击和路障,车队像一个喷火的巨兽,一路攻击前进,横冲直撞,AH―6直升机在空中掩护。

  救援车队与在城中坚守的部队会合。他们把伤员和尸体安置好,随后将两架毁坏的直升机炸掉。等救援部队都上车后,幸免于难的“三角洲”部队和“游骑兵”却挤不上车。于是,他们一边跑步一边射击,在枪林弹雨中跟着车队。

  当美军返回基地时,天已经快亮了。经过半天惨烈的战斗,美军死19人,伤70余人,两架直升机被击落,3架被击伤,数辆卡车和“悍马”车被击毁。这是越战以来美军所遭受的最为惨重的军事失败。

  美国士兵的尸体被拖着游街示众10月4日下午,美国的电视屏幕反复出现了索马里人用绳子在地上拖着一具美国特种作战队员的尸体游街示众的画面,被俘的杜兰特也上了电视。这件事上了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美国舆论更是一片哗然,一致抨击美国政府出兵索马里。同时,国际上的批评也不绝于耳: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说,联合国不应成为美国军事行动的保护伞;埃及外长穆萨表示,目前在索马里发生的一切,将会给索马里民族和解进程增加新的障碍;法国国防部长莱奥塔尔指责美国的所作所为超出了“人道主义使命”的范围,变成了“不能容忍的对抗”;德国报刊称,美国正在索马里进行“一场肮脏的战争”。摩加迪沙之战给美国政府当头一棒,克林顿最终认识到应该政治解决索马里问题,因为几个月的“围剿”不但没有抓到艾迪德,反而使艾迪德在索马里更加得人心。10月5日,克林顿从外地匆匆赶回华盛顿,召开关于索马里局势的紧急会议。10月7日,克林顿在电视讲话中,单方面规定了美国从索马里撤军的最后期限。美国政府还与艾迪德方面进行了秘密谈判,双方最后达成妥协:艾迪德交出飞行员杜兰特和那具美军士兵的尸体;美军则释放扣押的全部艾迪德的俘虏,不再把艾迪德派作为打击目标。

  1995年3月2日,最后一批联合国维和部队撤出摩加迪沙,标志着历时27个月、耗资20多亿美元的维和行动以失败告终。联合国既未实现在索马里组建一个民主政府的目标,也未实现各部族的和解,却使100多名维和士兵和近万名索马里人丧生。
 
---还是布什狠。

2005年9月5日,最后一批美国部队还在伊拉克,标志着历时27?个月、耗资3000多亿美元的维和行动没有告终。
美国正在实现在伊拉克组建一个民主政府的目标,未实现各部族的和解,却使1000多名美国士兵和几十万名伊拉克人丧生。

不过,长期对付穆S不是那么容易哟。
 
最初由 cvictor 发布
---还是布什狠。

2005年9月5日,最后一批美国部队还在伊拉克,标志着历时27?个月、耗资3000多亿美元的维和行动没有告终。
美国正在实现在伊拉克组建一个民主政府的目标,未实现各部族的和解,却使1000多名美国士兵和几十万名伊拉克人丧生。

不过,长期对付穆S不是那么容易哟。

看来你不了解伊拉克问题。伊拉克的主要问题是什叶派和逊尼派的仇恨,不是部族问题。但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已经上千年了。

老萨时期,是少数逊尼派统治多数库尔德人和什叶派。

如果美军现在撤走,库尔德人和什叶派会联手把逊尼派全屠了。
 
伊拉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用锄头都可以挖出石油。
中国政府怎么没有派兵去伊拉克搜搜‘大规模杀伤武器’,顺带着也捞点石油。
加拿大也是的,不去,短视呐。
应该说,英美你在一边看着就行了,一个加拿大就可以搞定伊拉克。
看看,吃亏了吧,现在搞得油价那么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