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扩招未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滑坡

tootired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10-24
消息
281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周济:扩招未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滑坡



2005年03月07日14:03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本报北京3月6日电(记者董伟 刘世昕)针对有代表提出“连年扩招,高等教育水平下降”的说法,参与湖南代表团讨论的教育部部长周济昨天表示,扩招没有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滑坡。

  周济说,近几年,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巨大的、质量也是有基本保证的”,对我国的人才培养起着奠基的作用。他强调:“短短几年,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是了不起的成就。除了教育投入之外,我们以前制定的目标都达到了。”

  针对疑问,周济回应说:“如果高校不扩招,老百姓是不是对教育就更满意?”他表示,今后,“只要需要,高等教育还会继续规模发展”。

  对于近期舆论普遍关心的“教育公平”问题,周济告诉本报记者:“公平是相对的。几千年来,我国农村教育都是由农民办,现在改为政府办了,这就是最大的公平。我们扫除了几亿文盲,教育的最大成就在农村。”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石希)
 
这个周济实在太无耻。

政府办农村教育,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你周济的功劳吗?为什么不把废除几千年来的科举和私塾教育一起算上,岂不是更伟大?

要讲政绩,应该是和前任比。

和前任比,你周济在改善农村教育上做了什么?在改善全民教育上又做了什么?唯一的政绩,恐怕就是封校园网和拿本来就十分缺少,本来应该用来减轻学生学费负担和教学环境的教育经费让大学的校长书记们轮流出国公费旅游吧?
 
用整个新中国的教育成就,来为90年代以来失败的教育改革,作掩护,找借口。
把教育改革交到这种官僚手中,可怕。
 
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简历



  周济,男,1946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70年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其后在新疆大学(原新疆工学院)任教员。1978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1980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84年学成回国后,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9年晋升为教授。历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1999年12月任湖北省委常委、省科技厅厅长、党组书记。2001年12月任省委常委、武汉市委副书记、武汉市市长。2002年4月调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2003年3月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来源:教育部网站
 
Re: Re: 周济:扩招未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滑坡

最初由 tootired 发布
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简历



  周济,男,1946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70年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其后在新疆大学(原新疆工学院)任教员。1978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1980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84年学成回国后,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9年晋升为教授。历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1999年12月任湖北省委常委、省科技厅厅长、党组书记。2001年12月任省委常委、武汉市委副书记、武汉市市长。2002年4月调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2003年3月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来源:教育部网站
1970年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
from 1966-1976maybe 68-78 CCP shut down all the universities
 
Re: Re: Re: 周济:扩招未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滑坡

最初由 adware 发布

1970年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
from 1966-1976maybe 68-78 CCP shut down all the universities

清华是从66年开始停课,70年复课,招收工农兵学员。这个部长是是65年入学,在清华也就只念了一年左右。这个人是主张高校产业化的。(下文转自[HUST Alumni Forum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论坛] )
************************************************************
  完美的身份组合

  出任校长后的周济,开始在校内大力推行“产、学、研”三足鼎立的发展思路。

  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向东介绍,他们公司在研制国产5轴联动数控机床时, 曾向外国某公司订货,但这家公司迟迟没有交货。没办法,他们找到时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的周济。没想到,周对开发国产高档数控系统非常感兴趣,于是决定厂校联合攻关。经过4年多努力,大功告成,该产品最后卖给江西洪都集团。

  “一个不搞教学的教师,算不上真正的教师;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成不了第一流教师;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教师,是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教师。”周济说。

  2000年华中理工大学等4校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后,周济再次运用当年手法,借外力壮实力,筹巨资促发展。于当年6月28日,同中国工行湖北分行、中国建行湖北分行等签订贷款合同,5年内贷款30亿元,投资建设重点学科、新兴学科。

  “一个没有明确办学思路的校长,不是个称职的校长。”周济说。

  但是,周济“育人为本,产、学、研三足鼎立”的办学思路在校内外却引起争议。

  钟毅芳教授说,在周济主政机械学院和华科大时期,尽管学校的科研经费上去了,但是就纯粹的学术水平而言,并没有怎么提高。

  “论文的总数是不少,但多是低水平重复。”钟说。

  “由于体制原因,很多校办企业大都小富即安,很难长大。现在看来,高等学校一方面育人,一方面产业化是错误的。”湖北省科技厅的赵春生十分肯定地说。他的一个例证是,周济在2004年国务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过,“政府从未提出教育要产业化”。

  不过,力推高校“产业化”的周济逐渐引起有关领导的注意。一个有力的佐证是,在周济主政华中科技大学期间,教育部、湖北省等省部级以上的领导频频光临该校指导工作


  赵春生说,1998年湖北省准备召开科学技术大会,级别很高,省委、省政府一把手都要参加,汇报人最终选定周济。

  “我没有想到,对于这个汇报,周济会那么重视,特地跑来预演多次,很多细节问题也都注意到了。”赵说,“不久,在一次湖北省委中心组的科技学习会上,我再次推荐周济作为主讲人。这两次,给省委高层领导的印象都不错。”

  而此时,除了清华、洋博士之外,周济也拥有了另外一个头衔――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1月,未满一任的校长周济当选为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任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国内罕有先例”。这一年,周济54岁,年富力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