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小红花,这是所有人的自由,带了也没什么不好

Re: Re: Re: Re: Re: 关于带小红花,这是所有人的自由,带了也没什么不好

最初由 chieftain 发布


提醒你,加拿大的remember day是国家定义的,是专门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老兵,中国的清明节属于民间行为,不是专门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老兵。

别扯别的,就告诉大家你在中国时扫过墓么?戴过白花么?
 
唉,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道理.谁也不能左右谁,不能说戴花的就是不爱国,不戴花的就是爱国.楼上说的挺对,有没有扫过墓,有没有带过白花,在我上学的时候只要是有这样的活动我每次都要参加的.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上了高中大学,这样的活动就再也听不到了.也没有社会组织这样的纪念活动.我不知道这样的社会是不是算是遗忘了历史,算是不爱国呢?谁没有在中国的土地上吐过口水?这不是不注重中国的环保吗?这是爱国的表现吗?历史是让我们不要忘祖,但不是让我们做为抓住不放的一个借口,总是挂在嘴边得理不饶人.小泉去参拜,这是现在发生的事情,我们确实应该讨论讨论,但是都过去多少时间的朝鲜战争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和平相处呢?全是中国人.愿意纪念就让他们纪念.不愿意的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每个人心里自己有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理由.
 
最初由 @宇@ 发布
全是中国人.愿意纪念就让他们纪念.不愿意的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每个人心里自己有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理由.

这话说得在理。比如说我最佩服韩战的中国士兵了(百年来的第一次扬眉吐气),我就不戴花,但是我也不攻击别的中国人戴花,顺便好了。
 
世界总是充满纷争,各为其主,各尽其责,遵守基本的规则也就是了。没有绝对的正义。

我在香港历史博物馆看到关于香港沦陷三年八个月的记述是这样的,在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前,英军为了加强香港防务,增派援军,其中包括来自加拿大的部队,当时加拿大并未独立。结果自然是跟着英国人一起进了战俘营,许多人被日军虐待而死。在三年八个月沦陷期间,香港居民生活凄惨,许多人被迫返乡去大陆,有很多香港居民在日军统治下或返乡途中悲惨地死去……

在沦陷期间,东江纵队的短枪队坚持在香港进行抗日活动……

日军还曾将许多英军战俘,可能其中也有来自加拿大的吧,关在一条没有任何标志的船上押送往日本本土,结果在舟山外海被美军潜艇击沉,日军将船舱锁闭后弃船,企图淹死英军战俘;在战俘们终于撬开船舱盖试图逃生时,在旁边船上监视的日军又用机枪对他们扫射,幸亏附近的中国渔民听到爆炸声后,驾小船不顾危险抢救英军战俘,日军才被迫停止射击,转而装摸做样地救人。

英军战俘被中国渔民救上小岛后,附近的日军很快来搜查,许多英军战俘不愿意连累渔民,主动走出来,但依然有三名战俘被渔民分头冒死藏匿,在日军离去后,他们辗转到达大后方。

这件事情和中国农民救护美军飞行员一样,都是人性战胜兽性,良知战胜恐惧的例子,这样的事情随时随地发生在中国大地上,中国的老百姓才是抗日的最大英雄。兵民是胜利之本。兵自然重要,无论何时何地,按照战争的规则尽力的老兵都应该受到尊重!但是比兵更重要的是民,清政府割让台湾,东北军一夜丢了东三省,中央军和地方军阀丢了华北,大部分的兵撤退了,小部分忠心尽责的兵拼光了,然而民众的反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抗日的火种从来就没有熄灭过。西北军的班底大多是河北山东两省,这些人只要不死,打散了回老家照样拿刀拿枪打鬼子。

说远了,回到刚才的话题,香港历史博物馆记述到,香港沦陷,英国人能跑的人早早跑掉了,不能跑的做了战俘,或者和香港本地居民一起过了三年八个月的苦日子,香港光复了,英国人,当然也包括加拿大人大谈自己的胜利,自己的苦难,然而却完全忽略了香港百姓的苦难和抗争,这是不客观的,是不应该的,当年受过中国人救助的英军战俘和美军飞行员们没有忘记救命之恩,而更多的英国人包括加拿大人却忘记了,或者压根就不想记得。

不要忘记,一个在中国战场打残了的日军师团就能横扫缅甸,打得英军,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加拿大人,抱头鼠窜,以少数兵力就敢分兵包围占多数的英军,而英军真的被吓住了,紧急请求孙立人的部队解救,如果没有孙立人带一个团驰援,估计英军指挥官大概也会学习香港、马来亚和新加坡的同僚,交刀投降吧。

我们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超过其他任何国家,抗日战争完全可以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打胜,不要把外援和武器的作用夸大。拼火力拼弹药不是以弱胜强的办法,近战才是克敌的法宝。这个有人会说是什么这个那个教育,那请你去看汤姆克鲁斯的影片《最后一个武士》,还有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我们曾经是士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华北人民就是靠智慧勇敢以大刀长矛土枪土炮起家消灭日本鬼子,壮大自己的,黄河大合唱就是真实的写照。在整个抗战期间,华北几乎没有得到过来自西南大后方的任何补给,照样消灭敌人,壮大自己,最后靠自己取得胜利。
 
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别人尊重,首先自己要自重
 
最初由 chieftain 发布


提醒你,加拿大的remember day是国家定义的,是专门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老兵,中国的清明节属于民间行为,不是专门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老兵。

我们有人民英雄纪念碑,那是为了纪念1840年以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而献身的无数人民英雄而在建国前夕奠基修建的,我理解的人民英雄纪念日就是我们的国庆节。正因为我们是被侵略的国家,所以不光是穿过军装的老兵,所有为了反抗外来侵略而献身的人都是英雄,他们是老人,妇女,儿童,甚至是婴儿。

我看过一部法国影片,老枪,男主人用老猎枪消灭了入侵家园的德军,为家人报仇,所以一个饱受外来侵略的民族备战备荒其实是对人民负责的表现,以色列就是全民皆兵啊,犹太人就是把自己的苦难天天挂在嘴边啊,很好啊,敌人施之于我们的苦难,敌人要抹杀要忘记,我们自己更应该记得。
 
最初由 bergen 发布



我想假设一下,如果美军在英军投降后,像杀印第安人一样把战俘全都杀了,或者英国人在加拿大打败美国人后,为了报复把美国俘虏也全都杀了,那你觉得他们不会互相敌视吗?

或者假设说,你是一个祖先被白人背信弃义屠杀的美国印第安人,让你纪念美国老兵节,纪念那些曾屠杀他们祖先的人,如何?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赵人对白起恨之入骨,河北农村有一种白水煮豆腐蘸佐料的吃食,当地人叫他“白起脑子”,请设想一下,如果有人要纪念白起,赵人会答应吗?

我们和加拿大确实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所以我不反对戴小红花纪念加拿大老兵。


但是如果有人要戴个什么东西纪念日本老兵,我骂他祖宗。
 
最初由 chieftain 发布


这就是党化教育的成功,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十几亿人共用一个脑袋。
从你嘴里出来的东西怎么比屁还臭?
 
最初由 chieftain 发布


这就是党化教育的成功,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十几亿人共用一个脑袋。
除了你用屁股以外...
 
Re: Re: Re: Re: Re: Re: 关于带小红花,这是所有人的自由,带了也没什么不好

最初由 光辉岁月 发布


别扯别的,就告诉大家你在中国时扫过墓么?戴过白花么?

告诉你,我没有在中国为老兵戴过白花,因为中国没有专门纪念老兵的日子。

北京,中国的首都,也没有在清明节专门为老兵戴白花的传统,国家领导人也没有在清明节出来讲话,纪念老兵。
 
最初由 光辉岁月 发布


这话说得在理。比如说我最佩服韩战的中国士兵了(百年来的第一次扬眉吐气),我就不戴花,但是我也不攻击别的中国人戴花,顺便好了。

呵呵,我也佩服,正是因为我们在朝鲜打得好,老美才尊重我们的实力,后来在越南才不敢将战争扩大到北越。

不过,说百年来第一次扬眉吐气有些太严苛了吧,我们虽然从1840年以来受了100多年的侵略,不过也不至于到朝鲜才第一次啊。前面几次虽然从战略上说我们一直吃亏,不过不代表我们就一直没打过胜仗。至少抗战胜利我们就已经扬眉吐气了,本来罗斯福要把印支和缅甸全部划给中国,怪只怪老蒋不争气,放着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不当,非要窝里斗,把缅甸的远征军和越南的滇军全部调回国内打内战。否则的话整个中南半岛,甚至印尼我们都可以全盘接收。
 
最初由 bergen 发布


呵呵,我也佩服,正是因为我们在朝鲜打得好,老美才尊重我们的实力,后来在越南才不敢将战争扩大到北越。

胡志明在世的时候,中越关系比较紧密,胡志明死后,特别是越战后期,中国已经和苏联闹翻,并不太支持越共了,越南是苏美冷战的战场,中国主要是敲边鼓。
 
最初由 chieftain 发布


告诉你,我没有在中国为老兵戴过白花,因为中国没有专门纪念老兵的日子。

北京,中国的首都,也没有在清明节专门为老兵戴白花的传统,国家领导人也没有在清明节出来讲话,纪念老兵。

戴不戴都是外在的形式,关键是内心,燕然石勒今何在,心香一瓣才是最敬重的方式。就像耶稣说的,富人捐出千万钱财无足轻重,寡妇捐出仅有的两个小钱已是她的全部。
 
最初由 chieftain 发布


胡志明在世的时候,中越关系比较紧密,胡志明死后,特别是越战后期,中国已经和苏联闹翻,并不太支持越共了,越南是苏美冷战的战场,中国主要是敲边鼓。

越南人这么说是为了贬低中国的贡献,中国人这么说岂不令无数牺牲在越南的中国英烈心寒,我们纪念英雄纪念老兵不能停留在戴个红花还是白花,把他们的功绩流传千古才是本分。

冷战不过是意识形态之争,朝鲜和越南那可是真刀真枪的血火战场,朝鲜是打到家门口了,所以我们也明着派志愿军参战,越南是老美陆军不过17度线,空军还是要到北越轰炸的,我们就以工程部队的名义派高射炮兵到北越防空作战,我们对越南的帮助比对朝鲜还要大,先是帮越南打败了法国人,帮助北越独立,全力援助,派部队入越防空。我们是同志加兄弟啊,所以他们投入苏联的怀抱,入侵柬埔寨,两国交恶,我们才爱之深责之切,自卫反击就是要打击小霸的气焰,两山轮战一是要消耗越南的国力,使之不能做恶,二也是为了锻炼部队,这可比演习的效果好多了。

中越之战,无疑是悲剧,是大哥教训不成器的小弟的悲剧,推荐小说,一个中国军人在越南的奇遇。

兵者,国之利器,不可轻用。兵凶战危,刀兵动,百姓苦,和为贵。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