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Re: Re: Re: Re: (转)哈市危机事件迟到的真相
感谢大头鱼贴了一副好图,借此图我们可以好好回顾一下整个事件的来拢去脉和一些团体和媒体是如何利用此来作文章的。
大头鱼的这幅图,是关于11月21日哈政发法字【2005】25号关于市区供水管网临时停止供水的公告。
这个停水公示新闻是来自哈尔滨本地的《东北网》,全国主要媒介都作了转载。但是这个新闻稿除了发布25号公告外,还提到了21日下午的哈尔滨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以下是这个全国主要媒介都转载的新闻稿: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kuaixun/1036923.htm)
//东北网11月21日电 21日下午,哈尔滨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未来几天停水期间居民生活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问题。
会议决定:
一、由水务部门负责,紧急启动全市所有地下水井,全部面向社会供水,卫生环保部门要及时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供水水质安全。商务部门做好停水期间,桶装水、瓶装水货源组织,保证市场有序供应。消防、环卫部门要调集供水车辆,解决短期内供水难得问题。
二、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供暖用水,提醒市民不要取用供暖管线中的循环水,以免造成水量不足,影响供热。
三、物价、工商、公安等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社会秩序和物价秩序,防止哄抬物价,以及其他社会不良现象的发生。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市区停水的公告
东北网11月21日电 据哈尔滨电视台报道,今天,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公告》(即在以后我们要讨论的第25号公告),全文如下:
为了保证市区单位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临时停止供水,现将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自2005年11月22日中午12时起,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检修并停止供水,检修并停水的时间约为4天(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请市区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业户和居民以及供水经营单位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储备,保证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二、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市区内的各洗浴、洗车行必须立即停止用水。
三、市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应当加强市场监督和治安管理,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一//
对比一下这则新闻的上下文,我们会发现这篇新闻稿谈到了“供水水质安全”这个严重的问题,虽然在公告中并没有提到水质安全。从整篇新闻稿来看,哈尔滨政府是很关注全市的供水安全问题的,可不是象有些报道说的“?停水事件看政府的冷漠和不作?!(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11/23/n1130057.htm)。
这个对安全的关注,不仅关系到几百万人的吃水安全问题,也关系到各级官僚的身价性命问题。这可不是开玩笑。政府想”不作为“都很难。
但是谣言是怎么起来的,即有些人有些媒体有些团体是怎么利用这件事来”做文章“的呢?
问题出在公告中没有明确指出供水安全问题。
在此我也奇怪,哈尔滨的官员们也太笨了些。在一个公示新闻中,既然上面谈到了紧急会议提出了供水安全问题,但是在下面的停水公告中却没有明确提出安全这两个字。明显人一看就是缺少逻辑一致性。
但是,如果你是明白的哈尔滨市民,虽然在公告中没有提水质安全问题,但是也会联系新闻中提到的供水安全紧急会议,敏感地感觉到哈市的水源安全出现了问题,市政府已经在严肃地讨论了,并做出初步处理,即停水。
这是一个理智的、希望危机尽快解决的普通市民所自然的反应。
如果没有各种不怀好意的搅乱,如果百姓与政府的相互信任度比较强的话,是不会谣言四起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哈市正常生活的混乱。
即我在此,提出两点,一点是谣言的肇启者和推波助澜者,另一点是前面我已经提过的”百姓与政府在沟通和信任上出现的大的问题“。
关于第二点,我在此不能作过多讨论,因为这涉及到近20年来的中国政策方向和实际操作路线的等诸多方面,不是我这个小民和几段讨论所能说明真正问题的。
在此,我重点讨论第一点,”谣言的肇启者和推波助澜者“的所做所为,并分析哈市政府做法的是否合适是否合理,别人是如何利用这些做法来推波助澜的,因为推波助澜引起的混乱的直接受害者是哈市当地的居民,而不是哪些坐在写字桌旁摇舌动唇一点都不觉得累的人物。
21日哈市的25公告实际效果之一就是,造成了别人作文章的口实。境外媒体开始发言了。一些报道出来了:
哈_?I突然全城停水?有地震?言(?)
中?哈_?I遭恐怖阴? 居民?用水咀被投?毒
唐子:晷注哈_?I!天亡中共?檫始?
不仅供水出问题了,还要来地震。这可让哈市的小老百姓怎么活?!
不仅是哈市的生活问题,而且是中国政治前途的天大问题。天要亡你,看中共如何下场?!
实际受害者当然是哈市的普通居民了,因为停水抢购水,大量贮存水是肯定的了,更可怕的是一些人开始 “逃离哈市”了。这正是有些人希望看到的。
为什么哈市作为积极应对供水危机的停水公告,起了不少反作用呢,除了上面的推波助澜者外,这则公告的不清晰的作法也是原因之一。
应对公共危机,中国统治者的传统的常规处理就是希望平稳地把危机渡过,这是人之常情,各国政府的正常做法。这种传统的处理法在具体表现上,有“统一媒体口径,以免在事实真相完全清楚之前出现各种谣言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有“发布告示以稳民心”,有“出动大批国家机器力量以防止危机产生的混乱和社会失控”等等。这以上每一项作法,都可以认为是合理的作法,适度的作法。
但是以上每一步,也都可以被“一些手捧民主自由最高原则这本圣经的人”解释为不合理有问题,并造成新的谣言。
比如统一媒体口径,可以被认为是妨碍新闻自由妨碍公民的知情权。又如出动大批军政人员,可以被认为是...,请看有些媒体的解释:“防民众藉松花江污染泄不满 警力全出动”,即出动警力不是应付供水危机所可能产生的紧急情况从而进行抢救的,而是防止本地居民暴动的!
对哈市的普通居民来说,不管政府的公告怎么说,不管有多少谣言,关键是看政府采取行动了没有? 只要有行动,我们百姓就不会被因饮用当地供水而生病而被害死。根据21日下午的市政府紧急会议,根据21日的停水公告,正如前面我所讲的,理智的市民是可以得出结论,市政府已经启动了危机应对机关。
可惜,哈市政府的21日的这则25号公告没有注意到“当今中国社会的不稳定性”,“存在着专门制造谣言和混乱的团体”及“利用现代化工具迅速传播的各种谣言”。
可以说第25号公告是个失误,当事人--哈市政府可能也马上意识到了,于是,就在同一天,数小时之后有了哈市的第26号公告: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关于市区市政供水管网临时停水的公告
哈政发法字[2005]26号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事故。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水体未发现异常,但预测近期有可能受到上游来水的污染。为确保市区内人民群众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区供水管网临时停止供水。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05年11月22日20时左右,市区市政供水管网将临时停止供水,停水时间约为4天(具体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请市区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业户和居民以及供水经营单位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储备,保证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二、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市区内的各洗浴、洗车行业必须立即停止用水。
三、市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督和治安管理,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
2005年11月21日
同一天,对同一问题,连续发布两次公告,中间仅隔数小时。
26号公告,应该说是比25号更透明了,明确提出“有可能受到上游来水的污染”。可是谣言停止了吗? 根本不会。请看,
哈_?I官方大?模整?化工品酌?部份居民供水咀含?毒 11月23日
我们知道,上游水有污染,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哈市,在这段时间里,政府是完全有时间有能力采取应对措施的,比如寻找替代水源,又如能不能找到污染物处理办法,但是双苯厂爆炸后对江水的污染物主要是苯,是难降解物质,这些解决办法在短时间内,从技术上从工程上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只好停水。
可是新谣言却又开始说“部分居民供水网含剧毒”(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11/23/n1129868.htm),并怀疑说这不仅是上游污染问题,而且有可能是哈市供暖热水管线中有氢化物外泄,结果当地截军警押送大量硫代硫酸忏,次氯酸忏,?氧化忏至部份已经关闭的供水地段。
一天之内发两次公告,从供水管道检修到来自上游的污染,确实给当地居民造成了事实上的困惑。有的居民晚上下班回家一看新闻知道了第26号公告,才知道上游水被污染了。可是有些人却不停地对这些居民说,你难道没有看第25号公告吗,那上面只说是管道检修,政府在骗我们。
于是谣言不停地产生,哈市的也不停地混乱。
在21日的第二天,11月22日哈市又发布了第27号公告: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关于正式停止市区自来水供水的公告
哈政法字[2005]27号
根据省环保局监测报告,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可能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为了确保我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市政府决定于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具体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望市区内广大市民群众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给予谅解。
特此公告。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我们再检视一下,松花江水受污染的实际情况: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车间发生爆炸事故,污染松花江上游,进而威胁哈市。但是不是马上就要污染哈市呢?
哈尔滨市相关单位预测含有苯的污染水源将在23日凌晨通过松花江哈尔滨段,但23日凌晨环保部门并未监测到污染带,这令冒着寒风守候在江边的媒体记者多少有些失望。
而实际情况是:有关记者从黑龙江省环保局获悉,松花江污染带前锋11月24日5时到达哈尔滨市四方台取水口。截止到11时30分,松花江污染带已经开始进入哈尔滨市区江段。国家环保总局已派出专家,协助黑龙江省开展水质监测工作,从松花江入境到哈尔滨市共布设了5个水质监测断面,主要断面的监测频次为每半小时一次。
到目前25日为止,哈市的水源公共危机还没有完全渡过,现在的新谣言是:
北京媒篦冱疑吉林化工爆炸污染松花江
松花江污染超?108倍 滕哈?票售光(?)
俄?心黑?江遭污染引办生??膣
俄阻?要求中?衮?黑?江水污染(?)
而且,这次污染事件,好象黑幕重重,不仅哈市政府言辞不同的第25和第26号公告有问题,而且上游的爆炸工厂污染江水也没有及时公告民众。最后结果,不仅超标108倍,而且将引起国际纠纷,问题可了不得了?!
再加上哈市马上就要地震了的传言,这种日子可让哈市的普通民众怎么过啊?!
真是在面对公共危机时,我们中的一些人确实表现出了不同的风采。
面对这次因传言而造成的哈市混乱,有人指出:
“?言?致混?,?任在於政府”
对此,我不禁,要问,曾经在哈市市面上流行的,其中部分确实是传言,可是有相当一批确实是地地道道的谣言,不负责任的谎言。也不禁要问,除了哈市政府出现的失误外,有些团体有些人物在编制谣言传播谎言制造混乱扩大混乱程度等方面,扮演了什么角色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初由 -我本善良- 发布
请MAMAOMAO和LOSTSEASON俩同志出面澄清一下,不要让阶级敌人占领宣传阵地哟.
感谢大头鱼贴了一副好图,借此图我们可以好好回顾一下整个事件的来拢去脉和一些团体和媒体是如何利用此来作文章的。
大头鱼的这幅图,是关于11月21日哈政发法字【2005】25号关于市区供水管网临时停止供水的公告。
这个停水公示新闻是来自哈尔滨本地的《东北网》,全国主要媒介都作了转载。但是这个新闻稿除了发布25号公告外,还提到了21日下午的哈尔滨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以下是这个全国主要媒介都转载的新闻稿: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kuaixun/1036923.htm)
//东北网11月21日电 21日下午,哈尔滨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未来几天停水期间居民生活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问题。
会议决定:
一、由水务部门负责,紧急启动全市所有地下水井,全部面向社会供水,卫生环保部门要及时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供水水质安全。商务部门做好停水期间,桶装水、瓶装水货源组织,保证市场有序供应。消防、环卫部门要调集供水车辆,解决短期内供水难得问题。
二、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供暖用水,提醒市民不要取用供暖管线中的循环水,以免造成水量不足,影响供热。
三、物价、工商、公安等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社会秩序和物价秩序,防止哄抬物价,以及其他社会不良现象的发生。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市区停水的公告
东北网11月21日电 据哈尔滨电视台报道,今天,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公告》(即在以后我们要讨论的第25号公告),全文如下:
为了保证市区单位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临时停止供水,现将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自2005年11月22日中午12时起,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检修并停止供水,检修并停水的时间约为4天(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请市区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业户和居民以及供水经营单位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储备,保证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二、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市区内的各洗浴、洗车行必须立即停止用水。
三、市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应当加强市场监督和治安管理,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一//
对比一下这则新闻的上下文,我们会发现这篇新闻稿谈到了“供水水质安全”这个严重的问题,虽然在公告中并没有提到水质安全。从整篇新闻稿来看,哈尔滨政府是很关注全市的供水安全问题的,可不是象有些报道说的“?停水事件看政府的冷漠和不作?!(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11/23/n1130057.htm)。
这个对安全的关注,不仅关系到几百万人的吃水安全问题,也关系到各级官僚的身价性命问题。这可不是开玩笑。政府想”不作为“都很难。
但是谣言是怎么起来的,即有些人有些媒体有些团体是怎么利用这件事来”做文章“的呢?
问题出在公告中没有明确指出供水安全问题。
在此我也奇怪,哈尔滨的官员们也太笨了些。在一个公示新闻中,既然上面谈到了紧急会议提出了供水安全问题,但是在下面的停水公告中却没有明确提出安全这两个字。明显人一看就是缺少逻辑一致性。
但是,如果你是明白的哈尔滨市民,虽然在公告中没有提水质安全问题,但是也会联系新闻中提到的供水安全紧急会议,敏感地感觉到哈市的水源安全出现了问题,市政府已经在严肃地讨论了,并做出初步处理,即停水。
这是一个理智的、希望危机尽快解决的普通市民所自然的反应。
如果没有各种不怀好意的搅乱,如果百姓与政府的相互信任度比较强的话,是不会谣言四起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哈市正常生活的混乱。
即我在此,提出两点,一点是谣言的肇启者和推波助澜者,另一点是前面我已经提过的”百姓与政府在沟通和信任上出现的大的问题“。
关于第二点,我在此不能作过多讨论,因为这涉及到近20年来的中国政策方向和实际操作路线的等诸多方面,不是我这个小民和几段讨论所能说明真正问题的。
在此,我重点讨论第一点,”谣言的肇启者和推波助澜者“的所做所为,并分析哈市政府做法的是否合适是否合理,别人是如何利用这些做法来推波助澜的,因为推波助澜引起的混乱的直接受害者是哈市当地的居民,而不是哪些坐在写字桌旁摇舌动唇一点都不觉得累的人物。
21日哈市的25公告实际效果之一就是,造成了别人作文章的口实。境外媒体开始发言了。一些报道出来了:
哈_?I突然全城停水?有地震?言(?)
中?哈_?I遭恐怖阴? 居民?用水咀被投?毒
唐子:晷注哈_?I!天亡中共?檫始?
不仅供水出问题了,还要来地震。这可让哈市的小老百姓怎么活?!
不仅是哈市的生活问题,而且是中国政治前途的天大问题。天要亡你,看中共如何下场?!
实际受害者当然是哈市的普通居民了,因为停水抢购水,大量贮存水是肯定的了,更可怕的是一些人开始 “逃离哈市”了。这正是有些人希望看到的。
为什么哈市作为积极应对供水危机的停水公告,起了不少反作用呢,除了上面的推波助澜者外,这则公告的不清晰的作法也是原因之一。
应对公共危机,中国统治者的传统的常规处理就是希望平稳地把危机渡过,这是人之常情,各国政府的正常做法。这种传统的处理法在具体表现上,有“统一媒体口径,以免在事实真相完全清楚之前出现各种谣言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有“发布告示以稳民心”,有“出动大批国家机器力量以防止危机产生的混乱和社会失控”等等。这以上每一项作法,都可以认为是合理的作法,适度的作法。
但是以上每一步,也都可以被“一些手捧民主自由最高原则这本圣经的人”解释为不合理有问题,并造成新的谣言。
比如统一媒体口径,可以被认为是妨碍新闻自由妨碍公民的知情权。又如出动大批军政人员,可以被认为是...,请看有些媒体的解释:“防民众藉松花江污染泄不满 警力全出动”,即出动警力不是应付供水危机所可能产生的紧急情况从而进行抢救的,而是防止本地居民暴动的!
对哈市的普通居民来说,不管政府的公告怎么说,不管有多少谣言,关键是看政府采取行动了没有? 只要有行动,我们百姓就不会被因饮用当地供水而生病而被害死。根据21日下午的市政府紧急会议,根据21日的停水公告,正如前面我所讲的,理智的市民是可以得出结论,市政府已经启动了危机应对机关。
可惜,哈市政府的21日的这则25号公告没有注意到“当今中国社会的不稳定性”,“存在着专门制造谣言和混乱的团体”及“利用现代化工具迅速传播的各种谣言”。
可以说第25号公告是个失误,当事人--哈市政府可能也马上意识到了,于是,就在同一天,数小时之后有了哈市的第26号公告: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关于市区市政供水管网临时停水的公告
哈政发法字[2005]26号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事故。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水体未发现异常,但预测近期有可能受到上游来水的污染。为确保市区内人民群众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区供水管网临时停止供水。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05年11月22日20时左右,市区市政供水管网将临时停止供水,停水时间约为4天(具体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请市区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业户和居民以及供水经营单位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储备,保证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二、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市区内的各洗浴、洗车行业必须立即停止用水。
三、市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督和治安管理,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
2005年11月21日
同一天,对同一问题,连续发布两次公告,中间仅隔数小时。
26号公告,应该说是比25号更透明了,明确提出“有可能受到上游来水的污染”。可是谣言停止了吗? 根本不会。请看,
哈_?I官方大?模整?化工品酌?部份居民供水咀含?毒 11月23日
我们知道,上游水有污染,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哈市,在这段时间里,政府是完全有时间有能力采取应对措施的,比如寻找替代水源,又如能不能找到污染物处理办法,但是双苯厂爆炸后对江水的污染物主要是苯,是难降解物质,这些解决办法在短时间内,从技术上从工程上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只好停水。
可是新谣言却又开始说“部分居民供水网含剧毒”(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11/23/n1129868.htm),并怀疑说这不仅是上游污染问题,而且有可能是哈市供暖热水管线中有氢化物外泄,结果当地截军警押送大量硫代硫酸忏,次氯酸忏,?氧化忏至部份已经关闭的供水地段。
一天之内发两次公告,从供水管道检修到来自上游的污染,确实给当地居民造成了事实上的困惑。有的居民晚上下班回家一看新闻知道了第26号公告,才知道上游水被污染了。可是有些人却不停地对这些居民说,你难道没有看第25号公告吗,那上面只说是管道检修,政府在骗我们。
于是谣言不停地产生,哈市的也不停地混乱。
在21日的第二天,11月22日哈市又发布了第27号公告: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关于正式停止市区自来水供水的公告
哈政法字[2005]27号
根据省环保局监测报告,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可能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为了确保我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市政府决定于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具体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望市区内广大市民群众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给予谅解。
特此公告。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我们再检视一下,松花江水受污染的实际情况: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车间发生爆炸事故,污染松花江上游,进而威胁哈市。但是不是马上就要污染哈市呢?
哈尔滨市相关单位预测含有苯的污染水源将在23日凌晨通过松花江哈尔滨段,但23日凌晨环保部门并未监测到污染带,这令冒着寒风守候在江边的媒体记者多少有些失望。
而实际情况是:有关记者从黑龙江省环保局获悉,松花江污染带前锋11月24日5时到达哈尔滨市四方台取水口。截止到11时30分,松花江污染带已经开始进入哈尔滨市区江段。国家环保总局已派出专家,协助黑龙江省开展水质监测工作,从松花江入境到哈尔滨市共布设了5个水质监测断面,主要断面的监测频次为每半小时一次。
到目前25日为止,哈市的水源公共危机还没有完全渡过,现在的新谣言是:
北京媒篦冱疑吉林化工爆炸污染松花江
松花江污染超?108倍 滕哈?票售光(?)
俄?心黑?江遭污染引办生??膣
俄阻?要求中?衮?黑?江水污染(?)
而且,这次污染事件,好象黑幕重重,不仅哈市政府言辞不同的第25和第26号公告有问题,而且上游的爆炸工厂污染江水也没有及时公告民众。最后结果,不仅超标108倍,而且将引起国际纠纷,问题可了不得了?!
再加上哈市马上就要地震了的传言,这种日子可让哈市的普通民众怎么过啊?!
真是在面对公共危机时,我们中的一些人确实表现出了不同的风采。
面对这次因传言而造成的哈市混乱,有人指出:
“?言?致混?,?任在於政府”
对此,我不禁,要问,曾经在哈市市面上流行的,其中部分确实是传言,可是有相当一批确实是地地道道的谣言,不负责任的谎言。也不禁要问,除了哈市政府出现的失误外,有些团体有些人物在编制谣言传播谎言制造混乱扩大混乱程度等方面,扮演了什么角色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