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拒绝与日双边峰会 三国领导人会议可能取消

lostseason

新手上路
注册
2005-09-10
消息
1,38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2:36 东方早报

  由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一年一度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在持续了6次后,很可能在今年首次流产。

  中韩双方均认为,如果小泉不对日本过去的侵略史作出真正的反省,三方峰会将没有任何意义。


  新华社的分析说,日本在亚洲的外交“冰冻期”进入严寒的12月,“化冻”仍将遥遥无期。

  三方峰会不在日程

  韩国《朝鲜日报》昨天援引韩国官员的话称,12月中旬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东盟与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以及首届东亚峰会上,中日韩三国首脑很可能不会碰头。

  韩国外交部官员表示,三方峰会迄今不在吉隆坡公布的初步日程中。《日本经济新闻》昨天报道称,这是因为中韩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不愿举行三方峰会,而日本也坚持绝不“乞求”会谈。

  该报昨天援引日本政府官员的话报道称:“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很难微笑着与小泉首相握手。”

  分析人士认为,这番话意味着日本政府已经认定三方峰会被取消是既成事实。

  1999年,在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的提议下,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10+3会议期间专门举行了一次非正式的早餐会,次年亦然。自2001年起,在韩国前总统金大中的提议下早餐会改为正式的年度峰会。由于中日韩三国在亚洲的巨大影响力,这个两小时的闭门会议甚至抢去了10+3峰会的风头。

  今年的东盟系列峰会将从12月12日起陆续举行,温家宝总理将于12月11日至15日访问马来西亚并出席第九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10+1)、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首届东亚峰会。

  16国领导人将参加12月14日至15日的东亚峰会,包括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发表《吉隆坡宣言》。美国不参加本届峰会。

  中韩拒绝与日双边峰会

  尽管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崔天凯昨天表示,三方领导人是否会晤仍需三方协商决定,而日本外务省的一名发言人也表示,日方仍在努力推动举行三方峰会,但中韩两国官员昨天公开排除了各自领导人与小泉举行双边会晤的可能,而且两国对于日本政府的不满言辞也强烈暗示,三方峰会已成泡影。

  昨天上午,崔天凯在北京举行的中外记者吹风会上指出,在第九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首届东亚峰会期间,中日领导人“不可能”举行双边会晤。中国外交部举行的此次吹风会,旨在介绍温家宝总理12月4日至15日出访欧亚五国并出席多边会议的情况。

  崔天凯说,中日关系目前面临困难,其原因就在于日本领导人一意孤行参拜靖国神社。“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方面希望一切照常,像什么也没发生过,是自欺欺人的,是不可能的。”崔天凯说,“日方应该为目前中日关系面临的困难负全部责任。”

  同日,韩国外长潘基文在首尔的记者会上说,在12月的亚洲领导人峰会上,韩国总统卢武铉不打算与小泉举行双边会谈。但潘基文称愿借机会一会麻生太郎,向这位不断大放厥词的日本外相提出严正抗议。

  美国自认调解作用不大

  作为日本最紧密的盟友,美国也开始操心日本与邻国的外交僵局。美国驻日本大使托马斯・希弗30日在东京说,为了地区稳定,日本应该与中国好好解决问题,但美国在其间不能起到多大调解作用。

  “我们希望日本与中国能解决他们的分歧,”希弗在东京外国记者俱乐部说,“但我不认为我们能发挥什么直接作用,我们并非这个世界上所有争端的最后仲裁者。”

  而小泉昨天还在演讲中继续为参拜辩解。“我不理解为什么挨批评……每一个国家都为和平与战死者祈祷,”小泉煞有介事地说,“我相信与中国、韩国之间的友谊。”

  不理睬也是给“颜色”

  中韩首脑近期不单独会见日本首相,因昨天官方表态而成为定案。

  此事缘由,是日本政府及其高官自今年初以来言行出格,促亚洲邻国愤怒,不得不还以“颜色”。

  从与中国纷争,到与韩国冲突;从历史事实认知,到现实领土争议,事端往往由日方开始,呈挑衅之势。

  初期,围绕独岛主权,韩国情绪激烈,抗议者有断指之举,未触发日本右翼反省,也未唤醒日本当局良知。

  待首相小泉纯一郎10月17日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中韩政府和民众群起谴责,实属伸张正义之需,未见效果则是预料之事。

  终了,中韩沉稳节制,理性有度,反让挑衅者失去“人来疯”机会。于是,最近一个多月,除小泉替自己辩解,还由下属替政府“自慰”。

  现任日本政府是否已孤立,甚或还将更孤立,舆论会有判断,历史会有结论。至于岛国是否能承受孤立,这是日本当局者、尤其是外相理当思忖之课题,并非邻国发出之威胁。

  当今世界,没有多少人敢说不怕孤立。说不怕,许是预见会受孤立,或者内心已怕,只是口头示硬。

  对麻生等日本高官所言,不理睬也罢,可算是一种态度,还他们一种“颜色”。

  中韩首脑不单独见日本首相,也可算作不理睬。只是韩国外长潘基文还想面见麻生,斥后者妄言,当面给他添些“颜色”。据新华社电

  中韩亚洲领导人峰会上不理日本 日外交进冰冻期
 
“读卖”会长痛批靖国神社
主流舆论转向 石破天惊

http://www.chubun.com/2005/12a/gb/01-02.htm

本报讯(记者 张石)由日本超党派议员组成的“国立追悼设施思考会”11月24日在参议院议员会馆举行了第二次集会。山崎拓、福田康夫、冬柴铁三、鸠山由纪夫等执政党和在野党的有影响人物参加了集会。令人瞩目的是,一贯在媒体中处于偏右阵营的《读卖新闻》代表取缔役会长、主笔渡边恒雄被邀请到会演讲。渡边恒雄在演讲中一反《读卖新闻》的一贯立场,批判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支持建立“国立追悼设施”。渡边的讲话,让人大有“石惊破天”之感。

跨党派“国立追悼设施思考会”由大批“鸽派”议员组成,与今年6月以安倍晋三、松下中洋为核心而成立的“祈愿和平,思考真正的国益,支持参拜靖国神社年轻议员会”形成对照。现在参加“国立追悼设施思考会”的议员多达130多人,超过了安倍等人的“年轻议员会”的人数。据说,“思考会”将以自民党山崎派首领山崎拓、森派“王子”福田康夫及谷垣派原首领加藤为核心,形成反对由小泉、安倍、麻生形成的“鹰派铁三角”的“鸽派铁三角”,并联合各党派志同道合之士,共同挽救日本穷途末路的外交。

作为“讲师”被邀请到会的渡边恒雄在演讲中指出:“我赞成建立祈念和平的国立追悼设施,我对现在靖国神社的存在方式抱有疑问。孩子们参观了靖国神社,都会认为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胜利了,而造成这种错误历史认识的设施就是游就馆。(靖国神社)社务所的出版物也没有在反省战争责任的基础上追悼战殁者的意思,说甲级战犯背了黑锅,这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人理解。”他说,“小泉首相没有战争体验,但是如果反复进行认真的历史研究,并驰骋想象力,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由此表达了“小泉首相不应该参拜靖国神社”的主张。渡边还说:“我们必须尽快做出自我反省,使我们获得与外国对话的立场,这个作业也许很费时间,但是我希望首先建立无宗教的祈念和平的国立追悼设施。”“我虽然不认为东京审判是绝对正义并作出了正确的判决,可是日本自身给外国带来麻烦也是事实,对那些年轻的日本国民、有为青年被强行大量杀害,也不能说绝对没有责任。”渡边恒雄说,《读卖新闻》在今后一年半的时间里,将继续追究给亚洲和日本带来惨祸的战争责任。

渡边恒雄的演讲在场内掀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演讲结束后,到会议员们热烈发言,各抒己见。众议院议员野田毅说:合祀甲级战犯时,厚生省的手续是错误的。将合祀手续撤回,进行分祀根本不存在问题,在神道教理上也是说得通的,不存在靖国神社所说的分祀就违反神道教理的问题。

对《读卖新闻》有绝对支配力和影响力的渡边恒雄的发言,可谓石惊破天,因为《读卖新闻》在2004年8月15日的社论中,还极力否定东京审判,借用联合国军司令部威洛比将军的话说东京审判“是史上最恶的伪善”。同时为小泉参拜辩护:近来,对小泉首相参拜靖国,中国和韩国表示反对,两国的理由都是合祀甲级战犯,而对乙级和丙级战犯的合祀,至今还没有正式地批判。可是有人担心,如果屈服了中国等的压力,将甲级战犯分祀,这样中国等就可能将乙级和丙级战犯的合祀做为下一张“外交牌”拿出来。对死者进行平等凭吊,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习惯。全国战殁者的追悼对象中,也并没有排除“战犯”。

在建立国立追悼设施的问题上,《读卖新闻》的立场曾经非常微妙。2001年,小泉首相指示当时的官房长官福田康夫设立私人恳谈会,研究这个问题。2001年8月15日《读卖新闻》发表社论认为,这个问题“值得研究”;2002年和2003年的“8.15”社论对此不置可否;2004年则带有反对的意味。但在今年6月4日,《读卖新闻》在社论中既为甲级战犯辩护,同时也倡导建立国立追悼设施;8月15日再发社论,又为甲级战犯辩护,同时说到了渡边恒雄所说的战争责任问题,并含糊质疑小泉参拜;在10月29日的社论中,又一次重申了建立国立追悼设施在外交上的必要性。11月24日,渡边恒雄演讲,首次痛烈批判了靖国神社本身的错误历史观,明确质疑小泉参拜,严厉谴责日本的战争责任,可谓完成了《读卖新闻》在历史问题上的历史性转换。

人们认为:如果《读卖新闻》这种倾向得以继续,日本的媒体阵营将发生根本性的力量转换。以往在历史问题上,五大全国性报纸中《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坚持反对首相参拜,反对美化战争,而《产经新闻》和《读卖新闻》支持首相参拜,美化战争和甲级战犯。如今日本最有影响力的《读卖新闻》反戈一击,媒体几乎形成一边倒的趋势,这对于小泉首相和准备夺取首相宝座后继续参拜的安倍晋三,还有几天前刚说“游就馆只不过是再现了当时的历史事实”的麻生太郎等“参拜派”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打击。

渡边及“读卖”之所以发生如此重大转变,据推测原因有二。一是中曾根康弘是渡边恒雄的密友,中曾根从今年开始明确表示反对小泉参拜,其理由是个人信条不能凌驾于国益之上,渡边恒雄想帮长年挚友一个忙,二是传媒界对目前日本“四面楚歌”的外交已产生了“集体焦虑”。在今年APEC峰会上,不仅以往在国际会议上能够进行的中日首脑会谈中止,连外长会谈也告吹,韩国总统则在日韩首脑会谈中称小泉参拜是“向韩国挑战”。光是中韩也就罢了,日俄外交也是一塌糊涂,不仅北方领土的四岛返还成为泡影,普京11月访日连俄国以前主张的“二岛返还”也只字不提。小泉以前的三任首相对日中、日韩、日俄外交都有建树,惟有小泉全交白卷,而小泉还不理司法判决,不理在野党追究,执意参拜,造成三权制衡机能不全。作为“社会的良心”和“第四权力”的媒体反思立场,拔剑而起,实为形势所逼,时代要求。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