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una Mtata
宅猫
- 注册
- 2004-11-13
- 消息
- 1,106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48
大片
从1995年中国正式引进外国分账影片以来,大片这个词在中国流行了也有十年了。把投资规模较大的电影叫做“大”片,透着一股没见过世面的寒酸劲儿。就象没见过世面的土鳖听场破戏叫听大戏,以前过年才能吃点肉的时代我们偶尔吃顿荤的叫吃大餐,只看过小儿书的孩子把看书叫看大书,刚见着手机的老百姓把一个破电话叫大哥大一样。手机铺天盖地的今天早就没有人提大哥大这么可笑的词了,但奇怪的是,进口影片的影碟同样也是铺天盖地的情况下,人们还是大片大片的叫个不停。不管多牛逼的电影,只要不“大”,就没人理睬;不管多的电影,只要“大”,就票房过亿。
情色
在这小处越来越开放的时代里,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严肃地或不严肃地涉及性的题材的影片。同时又由于我们处在一个尚未实行电影分级制的国家里,所以媒体在谈及这些影片的时候,在不敢直接讨论色情电影的情况下,憋得满脸通红,生憋出了一个词叫“情色”。这一招虽然不算很高明,但毕竟还是有些打惯了擦边球的小聪明。等到大家都堂而皇之地在媒上公开谈论情色电影发现居然没人管的时候,有些笨蛋开始产生了幻觉,开始认为情色和色情真的有什么本质上或档次上的区别了,甚至开始煞有介事地撰文讨论起情色和色情的差异来了。这样的人不是自己弱智,就是把公众当成了弱智。对于这种人,我们真的要怒斥一声:同志!你不要跟我们装神弄鬼,你危险了!你谈论的东西就是黄的!(如果非要分清,有些高人的看法是这样的:制作费超过百万的就是情色,反之就是色情;看了一会才硬的就是色,一看就硬的就是色情;导演没成名的时候拍的就是色情,导演成名了之后怎么拍都是情色......)
爱车
据说,我们中国人是不太喜欢表露感情的,所以我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老公老婆之间互叫“蜂蜜”。但也许是因为中国人实在太喜欢汽车了,所以很多人把自己的车叫“爱车”。城里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汽车仍然是较为奢侈的东西。一个工薪阶层的人买了辆车自己当个宝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正常的、知道什么叫肉麻的善良人类谁会恶心不堪地把自己喜欢的车叫“爱车”呢?你爱你的老婆、儿子、女儿、男朋友、女朋友或是狗,但是你口头上会跟别人说“我的爱妻、我的爱子、我的爱女、我的爱郎、我的爱侣,我的爱犬”之类的吗,如果你没有毛病的话?可是很多不好意思说“我的爱妻、我的爱子、我的爱女、我的爱郎、我的爱侣,我的爱犬”的人却经常把“爱车”挂在嘴上。在google里搜索一下“爱车”这个词,能找到3,220,000个页面,把“爱妻”(635,000个)“爱子”(944,000个)“爱女”(685,000个)远远地甩到了后面,这真是一个令人作呕的时代。好在还有战无不胜的伟大“爱情”给了我们一丝安慰,它足足有32,400,000个页面!(当然,这里面要减去2,640个页面,因为在这2,640个页面中,我一直敬爱并将继续敬爱的的崔健竟然在吼叫“爱情算个屁”。)比听到一个人说“我的爱车”更让人疙瘩耸立的是听到一个人说“你的爱车”。交通台解答修车问题的节目主持小姐时不时在喇叭里说:“您好,这位先生,您的爱车出了什么问题?” *@#¥%%*#$!!!???你的才他妈是“爱车”呢,我这是一辆破车!
恶心的叠词
小时候语文课讲叠词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这样的叠词(ABB):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亮晶晶,课后我们自己看课外书,又自学了这样的叠词:羞答答、娇滴滴、硬梆梆、汗津津。老师又教我们(ABCC)春风习习、大雪纷纷、风度翩翩、相貌堂堂,我们觉得不够,又自学了想入非非、心旌摇摇、气喘吁吁、得意洋洋。老师又教我们(AABB)认认真真、兢兢业业、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我们觉得不够,又自学了扭扭捏捏、犹犹豫豫、痛痛快快、哭哭啼啼。老师又教我们(AABC)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孜孜不倦、彬彬有礼,我们觉得不够,又自学了楚楚动人、脉脉含情、循循善诱、节节胜利。后来一个不开心的宋朝女人又教了我们一个最狠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于是我们觉得叠词到这步也就学得差不多了,直到迎来我们恶俗伟大的新时代。我小的时候,这世上的姑娘分为两种:可爱的和不可爱的。现在,除了这两种,还多出了一种装可爱的,并且数量上远远超过前两种。这种姑娘装可爱时最常见的手法是大量地滥用叠词,比如吃饭饭、睡觉觉(或睡字都省了,干脆觉觉)、穿衣衣、坐车车、放屁屁、拉屎屎、撒尿尿...... 碰到这种姑娘,不管她长得多漂漂,都让人恨不得先冲她放个屁屁,再逼她吃屎屎喝尿尿......好吧,我有点失态了,我不该这样冲动,我不该生气气。比女孩子装可爱更恶心的是老女人装可爱,比老女人装可爱还恶心的是男孩子装可爱,比男孩子装可爱又恶心一些,简直能活活恶心死人的是老男人装可爱。电视谈话节目里,一个三十多岁的老男人拿着笔记本电脑说,"我们这些男孩子基本上都是用自己的本本上网......" 看得你再度失去理智,直想冲到电视里,抓住这个恶心人先冲他劈头盖脸地放个屁屁,再逼他吃屎屎喝尿尿......好吧好吧,我又失态了,我不该这样冲动,我不该生气气。作为一个细腻体贴、心地善良(虽然口齿刻薄)的人,有时候我会很认真地想,大家莫名其妙地被扔到这多灾多难的人世间走一遭,本来都很不容易,可是为什么有些人非要把其他人折磨得上吐下泻呢? 真让人生气气。
不知所云的颜色
我们社会有这样一群不幸的年轻人,他们曾经极度地热爱后现代文学,他们后来痛苦地发现自己没有文学天赋,他们最终绝望地面临文学理想破灭,他们中的很多人因而自杀了。没自杀又没沦为教师的都进了广告公司,所以现在我们在很多商品的广告文案中,能看到对颜色这样的命名:时尚银、沙漠黄、深海蓝、魅力黑、贵族绿、波尔多红…… 我在大众汽车的销售店里甚至见过爵士蓝、夏日蓝、印哥蓝、意境蓝、都市灰、竹叶灰、布鲁灰、旋风红、科罗拉多红、牧拉诺红、幻想绿、赛博绿、亚马逊绿……我不知道是我出了问题还是他们出了问题,我只知道当二手手机柜台里卖假货的中年傻老娘儿都要问我一声“先生,你喜欢古典灰还是太空银?”的时候,我真想把牛屎黄、精液白、月经红、淤血青狠狠地泼到这些使我们本已恶俗不堪的弱智时代越发令人难以忍受的坏蛋们的头上。骂了两天我们时代的词汇,写了好几千字,越发感到用写文章来表达自己实在是费力又无力的方式。如果我不是一个教师,如果我能掌握另外一种更激烈、更有力的表达方式,比如摇滚乐,如果我在一个摇滚乐队里,一个地下摇滚乐队里,我就可以像“夜叉乐队”那样,只用两句歌词就说清楚我的感受,那就是:
"我X这世界!"
"我X这时代!"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尽管又穷又苦,但很多人还是喜欢在地下乐队里待着。
从1995年中国正式引进外国分账影片以来,大片这个词在中国流行了也有十年了。把投资规模较大的电影叫做“大”片,透着一股没见过世面的寒酸劲儿。就象没见过世面的土鳖听场破戏叫听大戏,以前过年才能吃点肉的时代我们偶尔吃顿荤的叫吃大餐,只看过小儿书的孩子把看书叫看大书,刚见着手机的老百姓把一个破电话叫大哥大一样。手机铺天盖地的今天早就没有人提大哥大这么可笑的词了,但奇怪的是,进口影片的影碟同样也是铺天盖地的情况下,人们还是大片大片的叫个不停。不管多牛逼的电影,只要不“大”,就没人理睬;不管多的电影,只要“大”,就票房过亿。
情色
在这小处越来越开放的时代里,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严肃地或不严肃地涉及性的题材的影片。同时又由于我们处在一个尚未实行电影分级制的国家里,所以媒体在谈及这些影片的时候,在不敢直接讨论色情电影的情况下,憋得满脸通红,生憋出了一个词叫“情色”。这一招虽然不算很高明,但毕竟还是有些打惯了擦边球的小聪明。等到大家都堂而皇之地在媒上公开谈论情色电影发现居然没人管的时候,有些笨蛋开始产生了幻觉,开始认为情色和色情真的有什么本质上或档次上的区别了,甚至开始煞有介事地撰文讨论起情色和色情的差异来了。这样的人不是自己弱智,就是把公众当成了弱智。对于这种人,我们真的要怒斥一声:同志!你不要跟我们装神弄鬼,你危险了!你谈论的东西就是黄的!(如果非要分清,有些高人的看法是这样的:制作费超过百万的就是情色,反之就是色情;看了一会才硬的就是色,一看就硬的就是色情;导演没成名的时候拍的就是色情,导演成名了之后怎么拍都是情色......)
爱车
据说,我们中国人是不太喜欢表露感情的,所以我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老公老婆之间互叫“蜂蜜”。但也许是因为中国人实在太喜欢汽车了,所以很多人把自己的车叫“爱车”。城里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汽车仍然是较为奢侈的东西。一个工薪阶层的人买了辆车自己当个宝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正常的、知道什么叫肉麻的善良人类谁会恶心不堪地把自己喜欢的车叫“爱车”呢?你爱你的老婆、儿子、女儿、男朋友、女朋友或是狗,但是你口头上会跟别人说“我的爱妻、我的爱子、我的爱女、我的爱郎、我的爱侣,我的爱犬”之类的吗,如果你没有毛病的话?可是很多不好意思说“我的爱妻、我的爱子、我的爱女、我的爱郎、我的爱侣,我的爱犬”的人却经常把“爱车”挂在嘴上。在google里搜索一下“爱车”这个词,能找到3,220,000个页面,把“爱妻”(635,000个)“爱子”(944,000个)“爱女”(685,000个)远远地甩到了后面,这真是一个令人作呕的时代。好在还有战无不胜的伟大“爱情”给了我们一丝安慰,它足足有32,400,000个页面!(当然,这里面要减去2,640个页面,因为在这2,640个页面中,我一直敬爱并将继续敬爱的的崔健竟然在吼叫“爱情算个屁”。)比听到一个人说“我的爱车”更让人疙瘩耸立的是听到一个人说“你的爱车”。交通台解答修车问题的节目主持小姐时不时在喇叭里说:“您好,这位先生,您的爱车出了什么问题?” *@#¥%%*#$!!!???你的才他妈是“爱车”呢,我这是一辆破车!
恶心的叠词
小时候语文课讲叠词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这样的叠词(ABB):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亮晶晶,课后我们自己看课外书,又自学了这样的叠词:羞答答、娇滴滴、硬梆梆、汗津津。老师又教我们(ABCC)春风习习、大雪纷纷、风度翩翩、相貌堂堂,我们觉得不够,又自学了想入非非、心旌摇摇、气喘吁吁、得意洋洋。老师又教我们(AABB)认认真真、兢兢业业、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我们觉得不够,又自学了扭扭捏捏、犹犹豫豫、痛痛快快、哭哭啼啼。老师又教我们(AABC)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孜孜不倦、彬彬有礼,我们觉得不够,又自学了楚楚动人、脉脉含情、循循善诱、节节胜利。后来一个不开心的宋朝女人又教了我们一个最狠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于是我们觉得叠词到这步也就学得差不多了,直到迎来我们恶俗伟大的新时代。我小的时候,这世上的姑娘分为两种:可爱的和不可爱的。现在,除了这两种,还多出了一种装可爱的,并且数量上远远超过前两种。这种姑娘装可爱时最常见的手法是大量地滥用叠词,比如吃饭饭、睡觉觉(或睡字都省了,干脆觉觉)、穿衣衣、坐车车、放屁屁、拉屎屎、撒尿尿...... 碰到这种姑娘,不管她长得多漂漂,都让人恨不得先冲她放个屁屁,再逼她吃屎屎喝尿尿......好吧,我有点失态了,我不该这样冲动,我不该生气气。比女孩子装可爱更恶心的是老女人装可爱,比老女人装可爱还恶心的是男孩子装可爱,比男孩子装可爱又恶心一些,简直能活活恶心死人的是老男人装可爱。电视谈话节目里,一个三十多岁的老男人拿着笔记本电脑说,"我们这些男孩子基本上都是用自己的本本上网......" 看得你再度失去理智,直想冲到电视里,抓住这个恶心人先冲他劈头盖脸地放个屁屁,再逼他吃屎屎喝尿尿......好吧好吧,我又失态了,我不该这样冲动,我不该生气气。作为一个细腻体贴、心地善良(虽然口齿刻薄)的人,有时候我会很认真地想,大家莫名其妙地被扔到这多灾多难的人世间走一遭,本来都很不容易,可是为什么有些人非要把其他人折磨得上吐下泻呢? 真让人生气气。
不知所云的颜色
我们社会有这样一群不幸的年轻人,他们曾经极度地热爱后现代文学,他们后来痛苦地发现自己没有文学天赋,他们最终绝望地面临文学理想破灭,他们中的很多人因而自杀了。没自杀又没沦为教师的都进了广告公司,所以现在我们在很多商品的广告文案中,能看到对颜色这样的命名:时尚银、沙漠黄、深海蓝、魅力黑、贵族绿、波尔多红…… 我在大众汽车的销售店里甚至见过爵士蓝、夏日蓝、印哥蓝、意境蓝、都市灰、竹叶灰、布鲁灰、旋风红、科罗拉多红、牧拉诺红、幻想绿、赛博绿、亚马逊绿……我不知道是我出了问题还是他们出了问题,我只知道当二手手机柜台里卖假货的中年傻老娘儿都要问我一声“先生,你喜欢古典灰还是太空银?”的时候,我真想把牛屎黄、精液白、月经红、淤血青狠狠地泼到这些使我们本已恶俗不堪的弱智时代越发令人难以忍受的坏蛋们的头上。骂了两天我们时代的词汇,写了好几千字,越发感到用写文章来表达自己实在是费力又无力的方式。如果我不是一个教师,如果我能掌握另外一种更激烈、更有力的表达方式,比如摇滚乐,如果我在一个摇滚乐队里,一个地下摇滚乐队里,我就可以像“夜叉乐队”那样,只用两句歌词就说清楚我的感受,那就是:
"我X这世界!"
"我X这时代!"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尽管又穷又苦,但很多人还是喜欢在地下乐队里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