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国外大学不拘一格育人才的方式和北美大学的高额奖学金制度、欧洲大学的免费教育制度等,是国内许多学子所向往的。在国内,要想逃出一张试卷定终身、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的“人才标准件”培养模式很难。但是国外大学开放、多元的培养机制,却给国内的许多“非标准件”提供了个性和自由发展的可能。
其次是国内本科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良好的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规范有待进一步建立,且随着研究生的大量扩招,其总体质量也逐渐令人生疑。此种情况下选择海外留学,不仅是研究生文凭的“含金量”有所提高的问题,而且对于学术态度的养成也有积极的作用。
其三,文化的最终结果是人格。在外部自由、宽松而又内在严格的环境熏陶下,海外留学人员(最好也有一定时期的海外工作经历)最终获得的是一种人格的力量。这种力量比一时的学术水平、薪酬待遇更能决定人的一生。展涛自己的选择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国内就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此后他还是选择了赴德国弗赖堡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他说:“虽说时间不到两年,但在国外学习和工作让我收获了一种视野,一种胸怀。”
所以,当你发现留学的意义不再是镀金时,你仍然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海外留学,目的是为了真才实学和人格养成,哪怕做几年访问学者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