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 四] ---【戒严令】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非常严肃的法律条文

“高自联”的学生领袖 跟 中共 一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谁反对?
 
Re: Re: Re: [六 . 四] ---【戒严令】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非常严肃的法律条文

最初由 如假包换的马甲 发布



为什么早早溜走?

柴大小姐不是在PBS上说要用鲜血唤醒人们的吗??

奇怪呀??????????????????????

难道那只是别人的鲜血?

“高自联”的学生领袖也要好好反省!!!!
agreed,高自联的领袖们实际早已拿到了赴美,赴加的签证,点了导火索当然先溜走。据我所知,有几个领袖靠在北美华人网站写“他们根本没有见到”的六四回忆为生。
 
最初由 如假包换的马甲 发布
“高自联”的学生领袖 跟 中共 一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谁反对?
“高自联”名义上是全国性的,其实是自封的。顶多能代表北京的部分高校。 当外地学生到北京后,当然与“高自联”有矛盾。还有那么一些人,如方历之鲍同万润南等等,给了“高自联”一些误判的信息。以为赵能真正掌权,再图变。其实“高自联”的几个小毛孩子也闹腾不了什么大事。而且“高自联”内部意见不统一。谁也控制不了广场的学生。最后只得是‘无首’的中央对决‘无头’的学生加上‘自由’的民众。-----的确象‘初期军阀’的混沌争斗。
 
[转贴] 从“8x8”看“精英”
作者:黎阳

2006.6.3.

首先声明:“8x8”的结果据说是“敏感词”。为了不为难别人,只好“六个指头搔痒――额外多一道子”,来个“曲线表达”,改称“8x8”。好在网上不知道8x8乘积结果的人大概没有,不至于误会成“77”或“918”。如此“弯弯绕”只能绕住电脑程序,绕不住活人。

有人说:“主流精英”一无理论,二无实力,一群书生能成何大事?

如果用传统的有形实力对比的眼光来看,这样想也不无道理。的确,“主流精英”似乎个个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蓝”的酸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什么实事都不会干却臭架子十足,整天就会“狗掀帘子”――全是嘴功。要真是刀对刀枪对枪明火执仗地较量,肯定不是个,不够一口嚼的。

然而,以堂堂正正的较量为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年头吃香的就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使奸耍猾,就是要让你“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猝不及防,防不胜防,死得莫名其妙。君不见如今连飞机军舰都是隐形的才够资格现代化,要搞挎一个国家更是得靠阴谋诡计唱主角才算得上“与时俱进”。要玩这个,“主流精英”们可绝对是得心应手。如果头脑不够清醒,三招两式就能被人家给绕进去,当了人家的替死鬼还觉得自己挺聪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8x8”。

柴玲在与美国记者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1989年5月28日的录像讲话中老老实实承认:“其实我们期待的就是流血。”这是“8x8”前整整一星期的事。

回顾“8x8”的全过程,可以说整个事态一直在被蓄意往流血事件的方向上引。一旦稍一偏离这个方向或稍有熄火的兆头,马上就非常及时地来了个火上浇油,不闹成流血事件誓不罢休。你不想流血就逼你流血,你不肯就逼你下台,办法是不承认你这个政府,在天安门广场众目睽睽之下公然藐视你的权威,向全世界宣布你这个政府已无法继续统治,政令一文不值,逼着你除了动用武力恢复秩序外别无选择。先是说不接见学生代表;接见了又说级别不够;等国家总理出来接见了出又说要平等对话;而所谓“平等”却如同最后通牒:“这还有点不够,很不够”、“必须全面解决我们提出的条件”、“我们可以尽量说服,但我们还不敢说一定能够做到,但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行的话,那后面的情况就很难说了”……“必须”这样,“必须”那样,“如果X月X日中午12:00以前我们得不到答复,我们将”如何如何……满足了一项要求,马上冒出更高更更苛刻的要求,而且专门使用战胜国对战败国才会使用的侮辱性命令口吻。说穿了实际是惟恐对方不拒绝,惟恐事态闹不大。柴玲在录像讲话中说:“在我倡议发起绝食这一天我心里就很明白不会有任何成果的,我早就知道。有些人,有些历史注定是失败的。我一直清楚这一点,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在给大家一个坚定的形象,我们在争取胜利,但我心里很明白。”这就是说,明知没有结果,仍然要闹,可见闹才是目的,其他只不过是借口。而一旦闹成流血事件,还没等流到天安门广场,立刻痛痛快快走人,什么原则条件都不要了。没流血死活不离天安门,流了血二话不说立刻就走;没流血说什么都不行,流了血什么都不用再说。可见绝食抗议、占据天安门广场的一切理由都是借口,闹成流血事件才是目的。流了血才算完成了任务。

为什么一定要闹成流血事件?

很简单:搞垮中国政府。人家的如意算盘是你动武就得垮,不动武也得垮。柴玲在录像中说:“只有广场血流成河的时候,全中国的人才能真正擦亮眼睛。他们真正才能团结起来。”“我相信一次大的革命很快就要到来的,要是他敢采取下策的话”。“我想最终的就是推翻这个没有人性的、不再代表人民利益的反动的政府”。当时的“有识之士”们几乎一致认为一旦闹成流血事件,必然招致外国政府的经济制裁,必然引起全国大乱,必然导致中国政府垮台。也就是说,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只要闹成流血事件,政府必垮,要搞垮政府,就必须闹成流血事件。流了血就是政变成功,不流血就是政变失败,所以非闹成流血事件不可,所以流血之前提出的条件一个接一个,一个苛过一个,怎么让对方接受不了就怎么提,逼着你“要么交权,要么流血”。

为什么要搞垮中国政府?

要弄清这个问题,先得弄清如果中国政府1989年当真垮台,谁受益最大?

调查刑事犯罪,首先要调查谁是犯罪的最大获益者。分析“8x8”,首先要分析1989年时中国政府真因为“8x8”流血事件而垮台,那么谁能从中得到最大的好处?

显然,中国政府垮台对中国政府本身毫无好处。对中国老百姓也毫无好处。“乱世人命不如狗”。中国普通老百姓能从中国政府垮台后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什么好处?如果中国政府在1989年垮台,对西方国家来说则是时机不对,弊大于利。西方国家想搞垮中国政府,但不是在1989年。那时苏联还在。而苏联是当时西方的头号战略对手。如果中国在那个时候因政府垮台而陷入无政府状态,一则可能让苏联有机可乘,便宜了北极熊;二则可能打草惊蛇,吓跑正在按照西方的胃口“新思维”、开始走向战略瓦解的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导人;三则有碍西方强占刚刚开始开放的巨大的中国市场。那样就是因小失大,对西方的全盘战略总利益不利。(“8x8”后美国制裁中国,但留有余地。待到苏联刚刚瓦解,美国立刻就开始向台湾提供F16战斗机等先进武器,开始提高调门妖魔化中国。可以说其战略视线大转移从那时才真正开始。)一旦中国政府垮台、中国处于无政府状态、中国四分五裂、“大卸七块”,台独的机会就来了,可望大功告成;香港“民主派”便可望推翻“97大限”,避免香港回归。但一个动荡不安的大陆对香港和台湾经济并没有任何好处。

对柴玲等“学自联”头头来说,搞垮中国政府虽能解燃眉之急,但并没有什么长远利益。柴玲在录像讲话中说:“我想政府一定会疯狂的报复我们这些人的,因为中国人的报复心很强,我不抱任何幻想”。“我是上了黑名单的人。被这样的政府残害,不甘心。我要求生。”“我说政治犯判多少年?他说以前判三年,后来判五年,现在加到七年,后来加到十七年。当时我很悲哀,我在想十七年以后我出来就四十岁了,很不甘心的呀。”

柴玲一语道破天机:害怕“秋后算帐”才是“学自联”头头们的最大心病。他们又绝食又占据天安门广场地大闹,最上心的要求其实就两条:一,承认他们不是动乱;二,跟政府公开对话,并现场直播。而这两条其实又是一条:承认了“不是动乱”,就没有理由“秋后算帐”了;“公开对话、现场直播”,就等于当众“立字据”,免得你反悔赖帐,也就是加了道保险。说到底还是怕“秋后算帐”。他们死活不肯自动离开天安门广场,真正担心的是怕一离开就散了,输得干干净净。可见对“秋后算帐”的恐惧才是促使他们持闹到底的真正动机与动力。他们之所以最后横下一条心闹到底,是因为小算盘打来打去的最后结论是与其依靠别人“决不秋后算帐” 的允诺保证,还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闹成流血事件让中国政府垮台,这样才能一劳永逸,不留后患,彻底了却“秋后算帐”的心事。除此之外很难说他们能从中国政府的垮台中捞到多少其他好处。这些人跑到国外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到后来纷纷改行。坚持到底专门吃政治饭的“学生领袖”没剩几个。可见他们不过是一群业余政客,当年即使真把中国政府搞垮了,也没本事取而代之。中国政府一垮,他们的利用价值也就完了。他们从中国政府的垮台中得到的好处只是暂时的。

数来数去,1989年时真正能从中国政府垮台的中能获得最大利益的,非当时已经在中国政府中身居要职的“改革精英” 莫属,如赵紫阳的“智囊团”鲍彤、陈咨、严家其、王军涛之类。他们当时虽然已经可以“挟天子令诸侯”,利用“改革”的名义左右国家决策,但公开合法身份毕竟只是“谋士”“幕僚”,如“政治局秘书”(鲍彤)、“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陈一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所长(严家其)、北京《经济学周报》副主编(王军涛),等等。总之是“妾身未明,难登大雅之堂”,只能猫在一边当当参谋,冒冒坏水,出出馊主意,但还不能直接发号施令做决策。(对照对照,这些人的地位、身份、作用、手腕等等跟今天的“主流精英”如张维迎、厉以宁、高尚全、贺卫方、樊刚、吴敬琏等完全一样,算是这些人的“老前辈”。)如果中国政府因“8x8”流血而垮台,那这些“精英”就最有资格以“清白的”“改革派”身份出来收拾残局,摇身一变从“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新政府的“开国元勋”、“股肱之臣”,从此大权在握,任意摆布中国的一切。一切罪责都是“保守派”的,一切功劳都是他们这些“改革派”的;一切代价都是傻乎乎上街流血的,一切成果都是他们这些躲在幕后出谋划策的。也就是说,1989年时如果中国政府垮台,对别人不是没有任何好处,就是顶多有利有弊,唯独对这些“精英”不仅是无本万利,而且有万利而无一弊,端得是有赚无赔。只有他们才能从中国政府的垮台中得到最大好处。只有他们才有最充足的理由利用“8x8”制造流血事件搞垮中国政府。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当“8x8”真正的后台,真正的策源地,真正的幕后黑手。

几个“精英”怎么会有这么大能耐,掀起这么大风浪?关键在于人家善于把握人们的情绪挑拨离间,煽风点火。老百姓痛恨腐败,痛恨“官倒”,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反腐败”说到底是为了改善政府而不是打倒政府,是“治病救人”而不是找借口杀人。而“精英”们最大的本事就是借题发挥,把一切都给你弄得变了味。你说反腐败,他给你弄成个反政府:唆使学生头头们借口“反腐败”,拒绝承认中国政府的合法性,直截了当要跟政府平起平坐搞“对等谈判”,自己给自己封了个相当于政府的地位和权力,把“反腐败”闹成了一场政变。表面看“精英”支持学生“反腐败”比谁都卖力气,实际玩的却是“真理过头一步就是谬论”,“顺手牵羊”、“借力打力”、“借刀杀人”,巧妙地把普通学生和老百姓的反腐败情绪引向反面,变成“精英”搞政变的动力。

据一个戒严部队的军官后来讲,最坏事的就是自己内部高层有人捣鬼。往往这边刚讨论个事,广场那边马上就知道了,连政治局会议讨论的内容也不例外,然后立刻给你来个针锋相对,否则根本不至于闹成那样。

这就很有意思了。政府高层的内部决策信息是谁捅出去的?显然,学生头头们自己没这个能耐。有条件知道这些机密的只有鲍彤这些“精英”。而“精英”们为什么要这样干?素不相识,地位悬殊,年龄悬殊,无缘无故却突如其来告以机密,难道是犯傻抽疯?当然不是,而是巧妙的政治权术。试看两例:

1.“精英”们“释放”的信息:“中央内部矛盾激烈,‘保守派’和‘改革派’僵持不下”、“XX个将军联名上书,反对使用武力”、“如果政府不与学生对话的话,首钢准备总罢工,而且号召全国总罢工”……

由此导致“学自联”头头们的判断:“非常确切的中南海的消息,实际上改革派希望咱们大闹,越大闹越好。”“ 中央有缓和的态度了,如果我们再一加压的,就很可能答应我们早期提出的要求。”

由此产生的决定:占领天安门广场绝食。

后果:“过河卒子无退路”,交了“投命状”,只好上梁山。“学自联”头头们从此背上了害怕“秋后算帐”的大包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2.“精英”们“释放”信息:“最初的四个省市支持他已经争取到二十七个省市,在党里面基本上获得统一。某些外地将军也慢慢都趋从他,或者至少表面上跟他们一致了。而且本来以前军方的力量已经争取到六个军区。而且在党内部中赵紫阳这一派比较容易改革,思想很民主,或至少他们讲的话中符合群众对民主的要求,逐渐地遭到了清洗控制”、“再坚持两天,戒严令还不撤除的话,那么布什就讲对邓小平的政府不予承认”……

由此导致“学自联”头头们的判断:“政府逐渐形成铁板一块,而同学这边怎么样呢?市民的热情在降下去,市民出现动摇,甚至有些市民开始慰问解放军了。同学这边,首先大部分同学军心不稳,都很失望,他们不知道,说我们到底要要求什么,我们下一步要干什么。”“我们现在在广场这是我们最后唯一的阵地了。有人一再主张撤,这撤,唯一高兴的就是政府。”“我想政府一定会疯狂的报复我们这些人的,因为中国人的报复心很强,我不抱任何幻想”。“我是上了黑名单的人。被这样的政府残害,不甘心。我要求生。”“我说政治犯判多少年?他说以前判三年,后来判五年,现在加到七年,后来加到十七年。当时我很悲哀,我在想十七年以后我出来就四十岁了,很不甘心的呀。”

由此产生的决定:“其实我们期待的就是,就是流血。就是让政府最后,无赖至极的时候它用屠刀来对着它的,它的公民。我想,也只有广场血流成河的时候,全中国的人才能真正擦亮眼睛。(哭)他们真正才能团结起来。”“如果全世界人民都抵制它,不再承认你这个政府,不再承认你们这一小撮,那么我想对中国人民应该是很大的支援。”“下一步作为我个人,我愿意求生下去。广场上的同学,我想只能是坚持到底,等待政府狗急跳墙的时候血洗。”“因为我跟大家不一样。我是上了黑名单的人。被这样的政府残害,不甘心。我要求生。我就这样想。”

后果:不流血不走人。

现在看来,学生头头们当时简直是被“精英”们不动声色玩弄于股掌之上,完完全全按照人家的需要来思索,得出符合人家需要的结论、按照人家的需要来行动而不自觉,还自以为一切都是自己在做主。“精英”们并不直接说你该这样,必须那样,只以“同情者”的身份向你提供“内部消息”,而且绝大多数信息还都是真的,让你自己验证后不得不信。真正的奥妙在于“精英”们对学生头头们的心理规律了如指掌,需要他们得出什么判断、作出什么样的结论,就提供什么样的“内部情报”,让学生头头们根据这些巧妙选择过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恰恰符合自己的需要。“精英”们最终需要的是什么?用一场流血事件来搞垮中国政府。如何实现?把学生逗上天安门广场骑虎难下,再利用学生头头对“秋后算帐”的恐惧心理和“一旦流血,中国政府必垮”的判断,自己做出“其实我们期待的就是,就是流血”的决定。你越警告他受人利用,他越火冒三丈:我做做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根本不是别人的主意。你硬说我受人利用,不但是藐视我的智商,而且是无中生有。你才是别有用心……

这正是“精英”们“信息战”、“心理战”的厉害之处:让别人受人摆布而不自觉。实际上,“8x8”事件中“精英”们的的确确达到了策划的一切,实现了流血的总目标。也就是说,“精英”们制造流血事件搞垮中国政府的政变意图不折不扣地得到了贯彻实施。“精英”们虽然手无寸铁,但动动嘴皮子玩弄玩弄信息就让学生头头和中国政府全吃足了哑吧亏,这难道还不厉害?

然而出乎“精英”意料的是“8x8”虽然演变成了流血事件,虽然给中国和中国政府制造了极大的损害,但中国政府并没有垮台。“精英”们原先指望只要制造流血事件成功,人民就会支持他们闹“颜色革命”,军队就会不听调动甚至倒戈,国际社会就会一致制裁中国政府,导致中国政府内外交困,社会大乱,经济危机,不得不垮台。然而事与愿违。中国老百姓虽然痛恨腐败,支持学生提出的“反腐败”、“反官倒”的口号,但当“精英”们以“反腐败”为名搞政变、要推翻中国政府时,他们就不支持了。中国军队并没有不听调动,而是执行了命令,毫不留情地粉碎了“精英”们的政变。西方国家虽然制裁了中国,但并没有象“精英”们希望的那样对中国实行全面的封锁禁运。因为第一,西方国家当时的最主要对手是苏联。第二,西方国家不愿意失去中国市场。第三,西方国家已经领教够了跟毛泽东的中国公开为敌的苦头,不愿意再来一次。结果“精英”们战术上成功,战略上失败,最主要的几个战略目标一个都没有达到。这并不是“精英”们计划不周,而是他们没有想到毛泽东奠定的政权基础如此牢固,牢固得大大超出“精英”们的预料,致使他们功亏一篑,不得不流亡海外。

但是如果以为“精英”们“8x8”失败后就老实了那就大错特错。事实上“精英”们逃了一批,立刻又补充了一批,改头换面继续从事搞垮中国政府大业。这些“接班人”总结了“8x8”的教训,不再正面强攻,而是侧翼迂回。毛泽东奠定的政权基础太牢固,“一举推翻”做不到,那就不再公开号召推翻中国政府,而是不声不响悄悄瓦解中国政府的政权基础。试看几例:

――中国老百姓痛恨腐败。“精英”对策:制造腐败,包庇弄虚作假,保护贪污腐化,鼓吹“吃喝嫖赌有益论”、“公权民营化”、“豁免原罪”……

――中国老百姓不支持推翻中国政府。“精英”对策:“下岗”、“圈地运动”、“强迫拆迁” 、“医疗产业化”、“教育产业化”、“全面私有化”、人民群众是“阿猫阿狗”……

――中国军队服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精英”对策:“军人有权选择战争”、“苏联是被军备竞赛压垮的。中国必须吸取教训,不要背上军备包袱” 、“取消军队,向美国买安全”、“军队经商”、“军队国家化”……

“精英”上述对策“理论”的出笼时间差不多都在90年代初左右。也就是说,是“8x8”之后立即采取的措施。是“精英”们总结了“8x8”的教训后的针锋相对。

“精英”们“卧薪尝胆”、苦心经营了十多年,现在感觉不一样了,准备来个“中央突破”,一举推翻中国政府了。于是召开了“西山会议”,公然宣布中国共产党“非法”,人大常委会“非法”,叫嚣分裂中共,走台湾之路,实现“多党制”、“军队国家化”……总之是要“图穷匕现”了。

“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从“8x8”到“西山会议”,处处可以感受到“精英”们“谋略战”的阴毒狠辣。前车之鉴,焉能掉以轻心? ...
 
Re: Re: Re: [六 . 四] ---【戒严令】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非常严肃的法律条文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你就别提美国了。美国调几十万野战军,进京勤王,是要国会同意的。

在你们的法眼里,中国政府做的任何决定如果没有方励之那样的幕后人物和“高自联”的学生领袖们以及像你这样的人批准盖章能合法么?其实你们不就是要一个无法无天的无政府主义状态吗?你们不就是要配合境外的敌对势力分裂中国吗?很可惜啊,你们的目的没有达到,中国政府作出了正确的决定。
 
最初由 cvictor 发布

“高自联”名义上是全国性的,其实是自封的。顶多能代表北京的部分高校。 当外地学生到北京后,当然与“高自联”有矛盾。还有那么一些人,如方历之鲍同万润南等等,给了“高自联”一些误判的信息。以为赵能真正掌权,再图变。其实“高自联”的几个小毛孩子也闹腾不了什么大事。而且“高自联”内部意见不统一。谁也控制不了广场的学生。最后只得是‘无首’的中央对决‘无头’的学生加上‘自由’的民众。-----的确象‘初期军阀’的混沌争斗。

这是俺第一次觉得你发了个有意义的帖子。赞一个。

当年真的可以说是全国群众对政府,群众有很多组织,没有真正的组织者。政府分成幕后的和幕前地。真正的台上的政府倾向谈,但握有实权的垂帘听政者不愿谈,并废了合法的领导人。
 
最初由 如假包换的马甲 发布
看了上面能个帖子,我是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搞不清楚了

看wikipedia的介绍。
 
最初由 钟馗 发布
[转贴] 从“8x8”看“精英”
作者:黎阳

人大常委会“非法”,叫嚣分裂中共,走台湾之路,实现“多党制”、“军队国家化”……总之是要“图穷匕现”了。

What's wrong with this though? why there should be only one party?


This author is partial
 
1989年5月20日戒严的官方描述:

5月19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和北京市党政军干部大会,宣布了进一步采取果断措施制止动乱的决策。为了保证北京市的社会安宁、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政府正常执行公务,在北京市警力严重不足,已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的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89条第16项和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的命令,决定自5月20日10时起在北京市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5月21日,即国务院戒严令发布的次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戒严部队便发出告北京市民书,指出,派部队到北京部分地区协助北京市的公安干警和武警部队执行戒严任务,完全是为了维护首都治安,恢复正常秩序,决不是对付爱国学生的,希望广大爱国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充分理解,并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


相关法律条文(援引1982年宪法):
第八十九条 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
.....
  (十六)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不要提联合国了。

还记得卢旺达大屠杀吧?某种意义上说,是联合国造成的。再说,联合国算什么?你不是一直以中国曾经对抗联合国军为自豪吗?

回到64,血洗长街,老共没让人大同意,更没让联合国同意。是不是美国人杀了伊拉克人,中国人就有了杀中国人的理由?

卢旺达好像没有石油啊。

ZT:

卢旺达大屠杀10年祭--本可避免的人间惨剧


《环球》杂志驻达累斯萨拉姆、内罗毕记者/孙永明、郭明芳
。。。

联合国踌躇不决

联合国曾试图采取行动,但由于美国的阻挠和其它原因始终没能实现。面对迅速蔓延的屠杀,当时的秘书长加利致信安理会,称除非向卢旺达增派维和部队,否则联合国将无法在那里履行职责。然而,几个月前曾在索马里遭受重挫的美国态度消极,其驻联合国大使奥尔布赖特建议,在基加利保留“最小限度”的存在以显示联合国的决心。安理会决定象征性地在卢旺达保留270人,职责仅仅是调停停火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鉴于卢旺达形势日益严峻,加利一再要求安理会重新考虑将大部分维和部队撤出卢旺达的决定,并呼吁采取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行动去制止屠杀。但是,美国并不理会,奥尔布赖特在安理会发言时说,在许多问题尚未弄清之前就向卢旺达增兵是“愚蠢的想法”。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发生在卢旺达的屠杀行为,但是并没有使用“种族灭绝”一词。

在大屠杀持续了近一个半月后,联合国终于决定将联合国驻卢旺达援助团人数增加到5500人,并扩大其行动授权。此时,联合国开始承认“(卢旺达)或许已经发生了种族灭绝行为”。然而,奥尔布赖特援引“第25号总统令”向安理会其它成员国施加压力,要求在满足美国一大堆条件前不得向卢旺达部署增加的维和部队。

美国人为何一直躲躲闪闪?除了众所周知的“索马里综合症”外,前美国国防部部长助理帮办伍兹的经历或许更能说明问题:克林顿政府上台初期曾指示五角大楼列出世界上可能爆发危机的地方,以供白宫决策使用。熟悉非洲事务的伍兹把卢旺达和布隆迪问题列进名单,但是,他很快接到了上司的指示:“我们并不在乎卢旺达或布隆迪发生了什么,把它们从名单中去掉。美国的利益不在那里,我们不能把这些无聊的人道主义问题和诸如中东、北朝鲜等重要问题混为一谈。”

然而,当湖水被鲜血染红、河道被尸体堵塞、媒体将卢旺达大屠杀告诉全世界的时候,美国的态度才开始转变。曾经担任美国国务院政治军事顾问的马雷说:“从4 月到6月,(美国)不愿以任何方式卷入(卢旺达危机)。然而,从7月以后,一种犯罪感开始出现,或许是因为(美国)什么也没干,也或许因为是它阻止了国际社会采取有效行动。”但是,一切都为时已晚。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3月访问卢旺达,他在基加利机场对大屠杀幸存者发表讲话时婉转地向卢旺达人表达了歉意。但他似乎并不想让美国显得有什么特殊,只是说“国际社会,包括非洲国家,都必须对这场悲剧承担责任。”
。。。
 
你越警告他受人利用,他越火冒三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根本不是别人的主意。你硬说我受人利用,不但是藐视我的智商,而且是无中生有。你才是别有用心……

把一些人的弱智诠释的清清楚楚。。。
 
最初由 cvictor 发布

“高自联”名义上是全国性的,其实是自封的。顶多能代表北京的部分高校。 当外地学生到北京后,当然与“高自联”有矛盾。还有那么一些人,如方历之鲍同万润南等等,给了“高自联”一些误判的信息。以为赵能真正掌权,再图变。其实“高自联”的几个小毛孩子也闹腾不了什么大事。而且“高自联”内部意见不统一。谁也控制不了广场的学生。最后只得是‘无首’的中央对决‘无头’的学生加上‘自由’的民众。-----的确象‘初期军阀’的混沌争斗。

你的评论不准确。

“高自联”是“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的简称,它当然仅限于北京地区的,是由刘刚非法组织其他一些人自封的。“高自联”还是起了很坏的关键作用的。“六四”暴乱被平定以后,当时在全?通?的二十一名?生钌袖?乎全部是“高自?”成?。

“高自联”是通过高音喇叭控制和煽动广场上的学生的。
 
最初由 洲际 发布


这是俺第一次觉得你发了个有意义的帖子。赞一个。

当年真的可以说是全国群众对政府,群众有很多组织,没有真正的组织者。政府分成幕后的和幕前地。真正的台上的政府倾向谈,但握有实权的垂帘听政者不愿谈,并废了合法的领导人。
不能算全国群众对政府。可以算北京群众和各地部分学生[部分青年教师]对决政府?
全国其他地方只有部分学生动了起来,而其他行业[工,农,机关,商业]也没有行动支持学生。赵倒了后,各省市政府不知听谁的,在观望。

一旦局势不能控制,最后只能看谁的拳头大。
 
最初由 Fisher2004 发布


你的评论不准确。

“高自联”是“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的简称,它当然仅限于北京地区的,是由刘刚非法组织其他一些人自封的。“高自联”还是起了很坏的关键作用的。“六四”暴乱被平定以后,当时在全?通?的二十一名?生钌袖?乎全部是“高自?”成?。

“高自联”是通过高音喇叭控制和煽动广场上的学生的。
呵。“高自联”当时的口气象是个反对党似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