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学的革命--批判霍金

再答j.Li

回复:不得其解
最初由[j.Li]发布
不得其解

宇宙中心:答案是“有,但不知道在哪里”。于是这成了一个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命题,跟“上帝存在吗?”一样。所以这已经不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了,既然在科学之外讨论,所以也不要说霍金是伪科学。本来就在不同的范畴说话嘛。不过,当真是“无法证伪”吗?从科学上讲,其一:如果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我们一定可以观察到恒星彼此之间的视觉相对运动,就好像太阳系行星在天空的运行轨迹一样。但是没有这种证据吧!所以地球一定是宇宙中心,对不对?其二:转动应该是围绕着一个轴线而不是一个点吧,所以在轴线上星体是不动的,是不是一件很怪异的事?
j.Li:

讨论这种话题,思路务必清晰,至少你需要抓住我的要点,否则事倍功半,你不得其解,我没得觉睡。我确实说了有宇宙中心,也承认本人不知道它在哪里,并老老实实交代了原因,有二,一是我不是科学家,缺乏寻找或计算宇宙中心的能力,二是具有这些能力的人还在不务正业,忙着解释一个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宇宙,即不自转宇宙。

除非我宣称“宇宙有中心,但永远没有人可以知其所在”,否则你的指控无法成立。很显然,本人没有给你这种指控机会。

暂时还不想谈论上帝,那是一个更大的风车,留到最后去对付,本人希望是届时它会不攻自破,自然瓦解。不妨先登个广告,本人会在此提供一系列论据,彻底摧毁“人类既无法证明上帝存在,也无法证明其不存在”这一深入人心的谬论。不存在的东西,本人当然可以证明其不存在。

至于你提出的一些“证伪”方案,不是非常理解,或许等我儿子大了在哈佛拿了物理博士以后再让他来回答你。(他现在只有六个半月大,仅仅知道父母是他的宇宙中心。) 我只想提醒你一句:观察宇宙旋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牵涉到许多大小不同、里里外外的旋转体系,如何观察、如何计算、如何调整数据都将是一个标准的科学问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好了,现在请允许我搬起你的石头砸你的脚:既然你怀疑我的宇宙有中心论,那你一定是相信宇宙没有中心了?请问你自己这个命题,“宇宙没有中心”,又是如何证实或证伪的?
引用原文:
圆周运动:这种概念其实是基于牛顿力学的,在宇宙这个尺度不适用。如果适用,那么动量守恒也要适用,也就是说,回溯千亿年的时间,宇宙比现在小得多,而转速一定超级地快。没有道理说宇宙越大速度越快的,只能是越来越慢――参考一下花样滑冰选手的旋转方式。还有,“两个相互光速旋转的正负电子所带来的内部离心力”这种提法是不对的。在那个尺度,电子之间的重力几乎没用。需要把电子理解成波动,而不是两个小球。
真可惜,你没有用提问的方式来表达上述意见,而是选择了陈述,否则我只需解答你的问题,而不用驳斥你了。

自转宇宙由小变大,由大变小,正是动量守恒的结果,其机制之简单美丽,可谓体现“生命”一词的最高意义,令人叹为观止。本人最初想得跟你一样,也以为宇宙越大转速越慢,因此在理解Sternglass关于离心力增加的那部分内容时出现疑问。在向Sternglass讨教过程中,他未能满意答复我的提问,尤其是未能说服我为什么向心力在将来不会象现在的离心力那样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

山穷水尽处,柳暗花明时。 2005年2月7日,本人自己找到了答案。

你说的宇宙越小,转速越快,以及宇宙越大,转速越慢,并没有全错,也没有全对。奥妙之处在于,宇宙在任何时候都有两种转速,一外一内:宇宙最小时,其作为整体的自转速度达到最慢(这里指的是切线速度,而不是从头到尾保持不变的角速度),与此同时,其内部一对正负电子在以最快速度相互旋转。宇宙扩张过程,也是其内部旋转系统将离心力转移给宇宙整体离心力的过程。宇宙扩张至极限后,虽然其整体自转达到最快,但其内部无数的旋转系统转速却达到最慢(这就是你我最初以为的整个宇宙的慢速旋转),而正是这些局部的向心力/离心力失恒(向心力占上风)导致整个宇宙不得不开始收缩,内部无数旋转系统的向心力不断转化为宇宙整体旋转的向心力,最后重新回到最小状态。

就整个宇宙而言,内外两套离心力及向心力的总值保持不变:宇宙最小时,其整体旋转的离心力最小,向心力最大;同时其内部旋转的离心力最大,向心力最小。通过交换,等到宇宙扩张至最大时,其整体旋转的离心力最大,向心力最小;同时其内部旋转的离心力最小,向心力最大。

熟悉易经里阴阳转换交替语言的人,相信会比较容易理解上述奇妙机制。

今天看来无法评论你后两段话了,已是凌晨两点半,明早还要上班。只能分期“付款”了,抱歉。
 
根据俺粗浅的天文知识。地月系统的中心是地球,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银河系的中心是那个银饼的中心。一个星系团也是有中心的,那么宇宙也应该有中心才对,假设宇宙时间和空间都是大爆炸形成的,那个点就是中心。

宇宙有中心无论从楼主的观点来看,还是从霍金的观点来看都是根据常识可见的,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宇宙中心在哪里。那么楼主的观点解释了大爆炸前是什么,大爆炸后宇宙为什么现在还在加速扩大,以及到最后如何收缩。霍金的观点似乎是直线爆炸相互飞离,并且无法解释这种飞离,而楼主的观点是旋转离心的宇宙造成的。

最早是一对正负电子说法,楼主可能只是一种比喻吧?这可能并不太清楚。现在的事实是我们通常见到的都是负电子。
 
爱因斯坦把他著名的相对论,建筑在他所认可的关于自然界的如下两个结论的基础之上,这两个结论是他不能不承认的实验结果。即:

1.在任何惯性参照系中进行的相同的精确实验都将给出相同的结果。
2.在惯性参照系中对真空中光速的精确测量,都将得到同一结果,即c。这结果与光源和参照系之间有无相对运动无关。


第一条可以表述为“物理规律对所有惯性参考系都是一样的(具有相同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所有惯性系都是平权的”。――爱因斯坦把这一假设称之为“相对性原理”,今天的人们大都称之为“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

如果你把“光速不变性”也看成一条物理规律的话,那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第二条基本假设就涵盖在其第一条假设之中,这说明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基石是具有内禀自洽性的(即内在属性和逻辑不相互矛盾)、相互支持的。爱因斯坦所以被科学界推崇,就在于这颗伟大的人类大脑仅仅依靠这么一条“相对性原理”,就完成了人类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认识的重新构建。

在以牛顿力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经典物理学中,空间、时间和物质这三大基本要素不仅是绝对的,而且相互独立,各自孤立地存在着,“老死不相往来”。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牛顿在创立“万有引力定律”后的迷茫。――按“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哪怕它们相距天文数字的距离)的相互作用力无需要任何时间就可以施加于对方,而就宇观尺度而言,万有引力又是各物质之间唯一有效地进行相互作用的力。这无疑就是在说,时间对宇宙演化起不到什么基本的作用。关于这一点,连牛顿本人都觉得荒谬无比,所以他自己一再宣称,他的“万有引力”不是“真实的”物理实在,而是为了数学上的计算方便而“胡弄”出来的形而上学的东东,嘿嘿。

而爱因斯坦仅仅凭着一条“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以及后来广义相对论的“等效性原理”(即:引力在空间点上等效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就把时间、空间和物质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而时间、空间和物质这三大要素(如果用笛卡儿的话来说就是“运动”和“广延”两大要素,嘿嘿)则是人类自然观(对自然的认识)的基础,换句话说,是爱因斯坦使人类的自然观具有了内在的自洽性和外在的完备性,从此人类的大脑再一次实现了质的飞跃,至少不再受牛顿当年受的那份罪:撅着屁股忙乎了半天,好容易搞出来一个东东,却又马上忙着自己扇自己的耳光。

早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狄拉克等人就认识到“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在物理学和哲学上的根本意义,相对论决不是电磁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它的建立不应该依赖于麦克斯韦电磁学的光速计算式,也不应该依赖于光速的极限性,可以在空间的均匀性和各项同性这一“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结合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来创立相对论。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物理学家就已经完成了不用光速的相对论论证。――现在许多人总是以他们自己所理解的“光速问题”来攻击爱因斯坦当年创立相对论时的工作,这都是他们对物理学和哲学的认识肤浅造成的。
 
wushuren:

Sternglass之所以能够突破今天已经几乎宗教信仰般根深蒂固的主流科学理论框架,与其对正负电子的深刻理解有巨大关系。他对质子结构的描述,即一个正电子沿8字形路线周旋于四对正负电子之间,精彩绝伦,其真理我只能用一个self-evident来形容。由于本人物理知识实在太粗浅,说得再多就会帮Sternglass倒忙,因此在下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董桥可以不读,但Sternglass你一定要看。看过之后,你会明白作为主观描述的“正负电子”与作为客观存在的“正负电子”两者之间的奇妙融合,你也就不用再担心比喻问题了。

假农民工:

你一定要看Sternglass。看完之后我请你吃饭。
 
你这个帖子要顶,我这里有本霍金的《时间简史》,那么我应该去把你说的这本书找来。一块儿看。
 
wushuren: 多谢顶我的好意。加国无忧也有本贴,那里热闹一点,我会选择性地挪一些过来(也有挪过去的),有兴趣者不妨两头跑跑,算是在网上锻炼身体吧。

很想说你可以不看霍金的<<时间简史>>,但不看又不知道他的谬论,所以我就住口,不提这个建议了。

在挪文过程中,难免出现上下文不清问题,但都可以在51查到。不便之处请谅解。
-------------------------------------

这篇采访文章发表于1998年4月6日,作者Byron Spice, 应该是匹兹堡大学校报的科学栏目编辑。他写的其实很不好,没有抓住要点。除了看原著外,浏览Amazon里的读者书评是一条捷径(起码几年前是这样,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里面褒贬意见都有,也有比较准确的概括。

称Sternglass的理论为假说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说法。请仔细思考下面这句话的意义:如果视人类迄今为止积累的所有科学数据为珍珠,在Sternglass出现之前,没有任何一个理论可以将这些珍珠串成一条完美的项链。光是把所有已知的、本来被认为是互不相干的各种基本粒子属性用逻辑的正负电子组合来解释清楚并统一起来,就已显出Sternglass理论的非凡之处。迄今为止所有能被其它“非假说”科学理论解释的物理现象,Sternglass的理论都能提出统一解释;迄今为止所有困扰其它“非假说”科学理论的物理问题,Sternglass的理论都能提供合理答案。请问,如果这是假说,那其它还有什么理论可以被称为不是假说?

文武客,看来你没有仔细阅读本人前面的文章,难怪还没有跟上我一路推下来的逻辑。我已经交代过,Sternglass因为忽视了其理论模型内固有的向心力因素,未能合理解释“那一对小家伙”来自何方,最终还是搬出了上帝。本人千辛万苦写到现在,一大目的便是用宇宙本身来解释其“初始”状态。

你对“外层宇宙”的糊涂看法,恕我直言,是被你自己思维束缚的结果,跟人类整体“智慧与能力的限制”无关。你的洋葱理论,本蚂蚁会尽快驳斥。
 
回复:回复:回复:To j. Li, just read the link you provide
引用原文:
最初由[same2]发布
回复:回复:To j. Li, just read the link you provide
从小到大,一直以为宇宙是:无穷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好像不是这样,现在看来?
same2:

时间与空间这两个概念都不是第一性的关键概念,而只是that which exists的属性。虽然我已经间接提到过什么是that which exists,但现在直接点明好象时机未到。那样做会把讨论完全引入另外一个方向,而我们这里的讨论还没有完。

姑且称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是X,那么你从小到大应该以为的是:无穷的X,无限的X。所谓时间,指的只是X的存在形式的变化;所谓空间,指的只是X的存在形式。任何时间概念,都需要依附一个图像:钟表上的指针变化,日头的高低,影子的长短,树叶的脱落,某种粒子的衰变,两鬓的苍白,等等。借用张载论气的话,“象若非气,指何为象?时若非象,指何为时?”

就日常语言而言,你仍然可以认为宇宙(大宇宙/无限宇宙)拥有无穷时间和无限空间,但从逻辑角度出发,这并不表示有“无穷的时间”及“无限的空间”这两样东西存在,因为真正存在的只有一个无穷无限的X,即被张载称之为气的那样东西。届时会有更详细的讨论。

再次感谢阁下的支持。
 
引用原文:
最初由[文武客]发布

4。再有,这一对原始“运动员”运动的速度慢得可怜,慢得几乎可以说是静止的了,因为它们转动一圈竟然需要170亿年,说明它们的动能非常低(因为动能主要决定于速度)。那么,它们又从哪里得来巨大的能量用以转化成大量的新物质呢?
你还醒着?我刚想去睡,又看到你一大堆似是而非的问题,唉!

如果我驳倒你的一个观点,说明你看文章或想问题不够仔细全面,你就答应收回其它问题,等你自己想清楚了再问,如何?

相信除你之外的其他人都知道,这“170亿年”指的是由这对正负电子所组成的原子的自转周期,即你的太极图的最外面那个圈。与此同时,这一对电子本身又在相互高速旋转,即你的太极图内的那一阴一阳两部分,黑点白点表示运动方向。其余的在下就不多说了。

但不得不补充的是,你嫌慢得可怜的这“170亿年”,其实是文章作者误引,根据Sternglass自己的计算,最小宇宙完成首次自转需要大约15万亿年(15 trillion years, see page 16),相较之下,你要说这“170亿年”快得可怜才对。晚安。
 
引用原文:
最初由[文武客]发布

啊,我只看了简介文章,里面说得不清楚。谢谢解释。

这样吧,Sternglass 的理论细节我们暂时不讨论太多,我最希望你回答的问题首先是那一对原始的电子、正电子的本质与来源。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再问你别的问题,好吧?
阁下难道没看出来本人借加国无忧这块宝地发贴,为的就是回答所有人类面临的、包括这个问题在内的关键问题,还需要阁下在这个时候提出如此一问?

请容许我再强调一下,我们当前谈论的话题牵涉面非常之广,需要挑战的对象非常之多,相对而言,揭露霍金的谬论容易,说服并改变众人对人类本身智力的理解及态度就要难多了。

我希望阁下现在至少明白一个道理,即权威并非真理化身,被尊为世界科学大师、活爱因斯坦的霍金,其思想存在致命缺陷,这个缺陷不会因为他在人民大会堂发表演讲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你我不懂高深数学而匿迹。本人目前还不是任何权威,只是一个不怕得罪权威、学位可以不要、道理一定要讲的平民百姓,所以阁下暂时也不用担心挑战本人的权威。如果看了这些贴子后你对Sternglass的理论发生了兴趣,本人已经是感激涕零了。如果你还能够进一步审视自己的基本观点,把你自己当成权威那样来挑战你自己,那我是一定也要请你吃饭了。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根据俺粗浅的天文知识。地月系统的中心是地球,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银河系的中心是那个银饼的中心。一个星系团也是有中心的,那么宇宙也应该有中心才对,假设宇宙时间和空间都是大爆炸形成的,那个点就是中心。

宇宙有中心无论从楼主的观点来看,还是从霍金的观点来看都是根据常识可见的,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宇宙中心在哪里。那么楼主的观点解释了大爆炸前是什么,大爆炸后宇宙为什么现在还在加速扩大,以及到最后如何收缩。霍金的观点似乎是直线爆炸相互飞离,并且无法解释这种飞离,而楼主的观点是旋转离心的宇宙造成的。

最早是一对正负电子说法,楼主可能只是一种比喻吧?这可能并不太清楚。现在的事实是我们通常见到的都是负电子。
相对地说,任何一点都可以看作是地月系中心太阳系中心银河系中心星系中心宇宙中心。不过是计算起来要搞个什么座标系转换一下。
至于宇宙爆炸原点,时间原点假设为0。物质原点则又是任意一块泥巴坨。空间座标原点只好看上帝愿意定他身上哪个地方为原点了。
 
最初由 cvictor 发布

相对地说,任何一点都可以看作是地月系中心太阳系中心银河系中心星系中心宇宙中心。不过是计算起来要搞个什么座标系转换一下。
至于宇宙爆炸原点,时间原点假设为0。物质原点则又是任意一块泥巴坨。空间座标原点只好看上帝愿意定他身上哪个地方为原点了。

那不叫中心,那是坐标系原点,以质量中心为基础的中心是另一回事。

就好像人们可以把身体的坐标系原点,放在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20厘米的顶端,脑门,大脚豆儿。甚至好像在练习八卦掌的时候,把坐标系原点,设在身体外,整个身体在恒定重力场中绕着那个中心旋转走动,形成离心力和向心力平衡。

如果谈到质量中心,那必然是身体内部,丹田附近,据说那里还能被装上个转圈的车轮。
 
引用原文:
最初由[文武客]发布

我的洋葱理论 :我有一个比方,我们假设一只刚出生的蚂蚁被困在一颗超大的洋葱里面,蚂蚁不断努力往外突破,但是由于洋葱太大、层数太多,蚂蚁终于没能爬到洋葱的外面,也就没有看到那一片绿油油的菜地以及蓝天白云。因而,蚂蚁也永远不可能理解人类很容易就理解了的地球与天空。这个例子说明人也很可能同样受到了局限,智慧、能力的局限。因而,对于人类来说,宇宙世界至少目前仍然具有很大的不可知性。

假设在下就是这只蚂蚁,没爬多远就躺下来,一边享受据说有防癌作用的洋葱汁水,一边享受思考的乐趣。

在下想道:有部分必有整体,无论洋葱有多大,无论洋葱外面是绿油油的菜地还是黑乎乎的垃圾,无论再远处是蓝天白云还是白天蓝云,所有一切都只可能是一个整体存在的一部分。这个整体存在不可能有“外”。如果有“外”,“外”就不是整体一部分,整体也就不是整体。无外即无限。整体必然只有一个,因为如有两个或以上“整体”,同样不能称其为整体。

在下再吸一口洋葱汁,继续想下去:所有存在,必然永远存在;所有不存在,必然永远不存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没有任何可能的瓜葛,因为根本没有后者。所谓生,所谓死,所谓“创造”,所谓“消失”,不过是整体存在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转化而已。存在没有选择。

想到这里,所有的洋葱汁水已被在下吸干,所有的洋葱皮也被在下啃光,洋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个带有强烈洋葱味、新“创造”出来的、超大的蚂蚁在下。

在下扑向那片绿油油的菜地,心花怒放,总算不用再跟洋葱打交道了。把绿油油的菜地变成黑乎乎的垃圾之后,在下蚁眼一翻,接着打那蓝天白云的主意:天再大,云再高,都不见得有福气在吃饱了撑后享受思考的乐趣。在下虽然只是区区一只带有洋葱味的蚂蚁,但在下与万物同处天地之间,大家根据各自的存在形式发挥各自的功能,享受各自的存在--鹰翔鱼跃,雪落花开;有人扮演傻瓜什么都不知道,有人假装上帝在发笑。宇宙混然一体,本无所谓什么可知性不可知性,千变万化孕育出在下这颗蚁脑后,无限宇宙因我而变得可知,而不是变得不可知。作为整体存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下所知便是宇宙所知,而所有知识都是关于宇宙本身的存在,即自我认识也。

想到这里,本蚂蚁便算是得了道。假设这时文武客又突然假设下大雨发洪水,本蚂蚁便会被冲走,不久就“回归”自然(其实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大概会被一粒洋葱种子吸收,成为另一颗超大洋葱的一部分罢。
 
引用原文:
最初由[j.Li]发布

我也跟你一样抱着好奇心,但是何先生总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就说那一对离奇的正负电子吧,就算是真的,那么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一直不肯正面回答?
我一直在正面回答:来自于整个有限宇宙扩张至极限后受内部无数旋转系统向心力影响重新开始收缩使得这些旋转系统不断加速聚变直至内部只剩下一对相互光速旋转系统这一过程。

引用原文:
最初由[j.Li]发布

正负电子靠在一起的唯一结果就是两个光子,不知道怎么组成原子?您仍然是把电子想象成小球,所以说圆形轨道、8字形轨道等,但“测不准原理”说,确定了位置(轨道)的时候,电子的动量(速度)是不可知的,又怎么去计算170亿年?何先生也明白反对权威的道理,但怎么又把Sternglass奉为权威,还要为他的荒谬去辩护?
靠的就是自转。
“测不准原理”属于被此理论否定的东西。
本人接受Sternglass正确的思想,愿意竭尽全力为他辩护;本人同时指出其失误之处,毫不客气与他辩论。

引用原文:
最初由[文武客]发布

我只是好奇,想看看他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他拿出证据来说服大家。如果他真的做到了,那么,他就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伟人,获得诺贝尔奖将是迟早的事儿。 说真心话,如果可以亲自看到一个这样的伟人在“加国无忧论坛”诞生,那将是我的极大的荣幸。
该获诺贝尔奖的是Sternglass。本人只希望铲除人类非理性思维,天下或会多些太平、公平,少些愚昧、虚伪。

引用原文:
最初由[文武客]发布

我有个建议,你应该把你的观点事先写出来,分章节发出来,要有大标题、小标题,层次分明,逻辑清楚,观点明确,深入浅出。目前这样慢慢地一天一点点,挤牙膏似的,不系统。加上大家不断提问题,有可能把话题越绕越远。这样不大好。请你考虑连续贴出你的文章。可以吗?
除非本人中了彩票。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可以迫使大家每天考虑一些不实际问题。不用担心话题会越绕越远:只要有向心力存在,它早晚会回来的。

文武客,请耐心一点,多谢。
 
引用原文:
最初由[文武客]发布

何先生,你要我耐心,可是你看你的回答,仍然是回避了问题。我们是问你,那一对 原始的电子、正电子(the primeval electron-positron pair) 的本质是什么,它们从哪儿来?你看你这个回答,令人满意么?
就Sternglass本身理论而言,那一对电子的本质与ether相同,不同的只是前者有旋转运动,后者没有。Sternglass本人无法提供合理解释,说明这对电子的“起源”,因此他象无数人那样走上一条偷懒的道路,亦即本人上面提到的非理性思维,用“上帝”来解释这对电子的初始状态。

本人之所以称“上帝”,或者你所说的“造物主”,为非理性思维或偷懒道路的原因是:你既然把“它”作为一个答案拿出来,请问你又是如何解释这个所谓的答案的?采用你最喜欢的提问方式,让我反问你一下:你这个上帝的本质是什么,你这个造物主又是从哪里来的?你扪心自问:你能给我一个满意答复么?不管你如何回答,X也好,Y也好,还是Z,我总是可以继续追问下去:其本质是什么,从哪里来?

本人已在前面讨论过,唯有自我解释才是真正的解释。说明这对电子来源的关键在于解释它们是如何达到相互高速旋转这一“原始”状态的,而本人通过对Sternglass理论的分析,指出在向心力作用下,今天才扩张没多久的有限宇宙在继续扩张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后,又会进入旋转收缩状态,届时整个巨大的有限宇宙就相当于一个粒子加速器,因为只有这样巨大的加速器才能把无数星系压缩成一对相互高速旋转的电子。

一旦你明白了这对电子的“起源”,你也就明白了其所谓的“原始”状态,其实是早先另外一个漫长宇宙收缩过程的“终结”后果。这些都明白之后,我相信你是会满意的,除非你somehow认为一个你根本无法解释的“答案”,或者永远没有答案,会令你更满意。

引用原文:
你明摆着ether以及ether 之中的存在不去研究,还一口咬定已经知道了,你自己才没有理性、愚昧。如果你明明知道你自己是错的、我是对的,还故意狡辩,那虚伪的就是你自己了。

我之所以说你是自欺欺人,是因为你也知道ether之中有可能还有别的东西,因为人类对ether 一点都不了解,又怎么能否定ether之中的可能存在呢?比如说,我就假设在10亿光年ether层的地方,又出现了星球密集的“有限宇宙”,虽然是假设,我没办法证明这个假设的正确性;可是你也根本就不能否定这个假设,因为你也拿不出否定的证据。对不对?
麻烦你去检查一下本人之前所有的贴子,除了一次在介绍Sternglass理论时提到他复活了ether这一概念之外,本人何时何地表示过ether也是本人认同的概念?我迟迟不讲本人的基本概念,自然有其原因:水开之前,我是不会急着下饺子的。还有许多铺垫工作要做。
 
引用原文:
你这个对那“一对原始电子、正电子”的本质、来源的解释还是等于没有解释。你说那一对小家伙的本质是ether,可是ether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请看清楚,我说得明明白白,这是Sternglass的解释,不是我的解释。至于他如何理解ether的本质,整本书都是说明,所以我才说你一定要看Sternglass。

引用原文:
你说它们来自上一轮扩张后的有限宇宙又回缩,可是前一轮的扩张又是来自更前面的回缩后的一对电子、正电子,如此一直往前推,你还是没有解释最初的那一对小家伙的来源。
看来帮你寻找你心中的灵犀要比我预先估计的困难,需要本人告诫自己耐心了。我反复论证,1)你所说的来源是个不可能的概念,这跟人类智力局限无关,你哪怕找到无限智力、绝对来源,我还是可以反问你:哪来的无限智力,哪来的绝对来源;2)唯一解决来源问题的方法是化解或解构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成立,你也就不用操心答案了。

本人把有限宇宙两头搭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圈,为的就是避免阁下陷入“一直往前推”的窘境。等你终于明白存在的永恒性之后,你就会自动停止向我追问有关来源问题了。

引用原文:
我在前面一个帖子里已经回答了你,我并没有说造物主一定存在,我只是说目前还没有证明造物主不存在的证据,也就是说还不能够断然否定其存在。我有个很大的困惑: 其实我的这种观点是非常理性、非常合乎逻辑的,为什么很多有学识的读书人都接受不了呢?他们非要断然否定造物主不可。为什么就不可以先持谨慎的怀疑,然后小心求证,等到有了充分的证据之后再来否定呢?
引用原文:
关于“造物主”的本质与来源: 如果真有造物主存在的话,我认为有关造物主的本质与来源就属于人类不可知的领域。人类大脑的智力、理性、知性受到了局限,也就是受到了先天能力的局限,这种能力限制了人类可以染指的时空范围。关于人类能力的局限性这一点,不管人类愿意不愿意承认,它都是客观事实。
你好象误解了你自己的立场。按照你在第二段引文里表达的意思,你说的并不是“目前还没有证明造物主不存在的证据”,而是“人类永远不会有证明造物主不存在的证据”。如果人类能力局限是个客观事实,又如何“先持谨慎的怀疑,然后小心求证,等到有了充分的证据之后再来否定呢”?请告诉我你的这种观点“非常理性、非常合乎逻辑”的地方。

让我们假设真有造物主存在。让我们再假设其本质与来源属于人类可知领域。让我们继续假设人类终于知道了造物主的本质是X,来源是Y。我想你应该预见到在下接下来无论如何要问的问题了:请问这X的本质是什么,Y的来源是什么?

请参看上面关于起源的讨论。

否定造物主的存在,有无数方法,包括1)证明物质只可能是相互转换,并不可能是被“第三者”创造出来的;2)探讨“造物主”与“整体存在”这两个概念之间的任何可能的逻辑关系;3)“非常理性、非常合乎逻辑”地认为其实只有造物奴存在,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任何问题,但相信“很多有学识的读书人”,包括阁下在内,一定不会断然否定的;4)探讨本人的关于存在本质的基本概念,等等。

如果真有造物主,而且其本质及来源真的如你所认为的那样属于人类不可知领域,那么人类思维中就根本不可能有“造物主”这个概念,跟不要说知道自己不知道其本质及来源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