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AWA 北京大学校友会?[闲聊]

xl2006

新手上路
注册
2006-05-11
消息
1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OTTAWA有清华大学校友会,且活动组织得很好。美国很多地区亦有北大校友会,校友之间交流十分密切。我们一家两口都是北大的,但不知道OTTAWA地区有多少北大的校友,大家如有兴趣的话,不妨也时常聚会一下,或者干脆组织个校友会,不为当“会长” ,也不喜欢搞政治,只为增强校友凝聚力,沟通校友和母校,交流北美、国内工作及创业信息,大人聊天,孩子玩耍,亲子游艺,各得其乐;活动可以是聚餐,郊游,钓鱼,打球,享受打折的集体购票的游玩,家庭聚会,等等,不知如何?感兴趣的话,您可以回个贴,或者发个悄悄话,告诉我EMAIL地址,然后我给大家发个EMAIL,商量首次聚会时间和地点。以后可轮流“坐庄” 当“头儿” 牵线,招呼大家活动;或大家选出个热心人暂作本届“会长” 为大家牵头。

最近发生在加拿大华人社区的几桩事,让人感到华人之间应多少要抱团,有个团体,大家可以在有好事时分享快乐,有困难时互相帮忙。
 
绝对支持,可惜我不是北大的,but我LP是。 嘻嘻
 
按说清华有校友会,北大也可顺理成章地办一个。

但抱成这么一个个封闭排他的小团体,不抱也罢 ……

这么些华人团体,这么多头头脑脑,没见谁真能促进华人团结。问题就在于小团体太强调个性,而忽视了共性 - 我们都是中国人。

依我看,各地同乡会都合并到中国同胞会;各个校友会合并成中国学者协会,依此类推 … …

这里没有北大校友会,我看倒是本地北大学者们的高明之处,我相信他们忧国忧民的传统到哪里也不会变,我相信他们明白怎么做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华人团结 ……
 
最初由 踏雪无痕 发布
按说清华有校友会,北大也可顺理成章地办一个。

但抱成这么一个个封闭排他的小团体,不抱也罢 ……

这么些华人团体,这么多头头脑脑,没见谁真能促进华人团结。问题就在于小团体太强调个性,而忽视了共性 - 我们都是中国人。

依我看,各地同乡会都合并到中国同胞会;各个校友会合并成中国学者协会,依此类推 … …

这里没有北大校友会,我看倒是本地北大学者们的高明之处,我相信他们忧国忧民的传统到哪里也不会变,我相信他们明白怎么做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华人团结 ……
 
算上我家两个。
 
谢谢大家的回复!OTTAWA 北大的校友较少是意料中的事。不过这无所谓,我们先聚一聚,以后其他的在OTTAWA的北大校友知道有这么一个去处,也会渐渐聚来的。最主要的应是大家在一起have fun,而且如果能对大家的生活、工作有积极的影响或帮助,那就更好了。
我过些天再发个贴子,说一下第一次聚会的时间(8月份的一个周末,待定)、地点。请留意!
 
并不是泼冷水。

以前在别的地方参与组织过校友会。一般发起组织的人都很单纯,具有良好的动机,可慢慢地有心人就会参加进来,几年后校友会就会变成一个和你当初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的组织。同时大家对校友会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校友会的活动也就没法展开了。

做一个mailing list或建个网站吧,谁有兴趣谁就组织个活动。完全松散地活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北大的风格。

最初由 xl2006 发布
OTTAWA有清华大学校友会,且活动组织得很
 
我也是。
大家怎么联系啊?要不“会长”先公布一下email,大家发个信,见个面再商量。
 
支持一下

最初由 xl2006 发布
OTTAWA有清华大学校友会,且活动组织得很好。美国很多地区亦有北大校友会,校友之间交流十分密切。我们一家两口都是北大的,但不知道OTTAWA地区有多少北大的校友,大家如有兴趣的话,不妨也时常聚会一下,或者干脆组织个校友会,不为当“会长” ,也不喜欢搞政治,只为增强校友凝聚力,沟通校友和母校,交流北美、国内工作及创业信息,大人聊天,孩子玩耍,亲子游艺,各得其乐;活动可以是聚餐,郊游,钓鱼,打球,享受打折的集体购票的游玩,家庭聚会,等等,不知如何?感兴趣的话,您可以回个贴,或者发个悄悄话,告诉我EMAIL地址,然后我给大家发个EMAIL,商量首次聚会时间和地点。以后可轮流“坐庄” 当“头儿” 牵线,招呼大家活动;或大家选出个热心人暂作本届“会长” 为大家牵头。

最近发生在加拿大华人社区的几桩事,让人感到华人之间应多少要抱团,有个团体,大家可以在有好事时分享快乐,有困难时互相帮忙。
 
最初由 xl2006 发布
最近发生在加拿大华人社区的几桩事,让人感到华人之间应多少要抱团,有个团体,大家可以在有好事时分享快乐,有困难时互相帮忙。

原来您想要的只是北大人要抱团,要知道北大人团结和华人团结是两码事儿。

华人团结这个话题对任何一个校友会都显得太大了...
 
谢谢大家的回复以及几位好心人的建议、议论和善意的“泼冷水” 。

我只是给北大校友聚会开个头,不是“会长”,所以,请别以“会长”称呼;成立北大校友会与否,以及谁来负责招呼大家活动,校友们商量 。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北大的风格” ,不错。北大在世界各地有不少校友会,可见,此“风”与彼“会”并不矛盾,校友会本来就是个松散的组织。

至于一位朋友“各地同乡会都合并到中国同胞会;各个校友会合并成中国学者协会,依此类推 … …” 的说法,我个人“依此类推” 了一下,觉得” 中国同胞会 ” 和“中国学者协会” 也可以合并成一个“华人联合会” ;继续“依此类推” ,加拿大各地“华人联合会” 可合并成“全加华人联合会” ,或者干脆世界各地华人只成立一个“全球华人联合会”… ,大家共性只有一个,即:华人……

对于“北大人团结和华人团结是两码事儿” 之说,我个人觉得,前者可以是后者的一个小小的元素、一个小小的体现。华人团结这个大目标,对普通人不该是空洞的,它可以是一次音乐会的感动或震撼,可以是一场开心的聚会,可以一次热情的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可以是一点捐助,… … 在海外的校友会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成分吧。

网上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由散漫惯了的我更愿意做一个旁观者。接下来可能还有网友凑热闹跟贴,我大概就不接招儿了。

想参加第一次聚会的OTTAWA北大校友可将自己的EMAIL 地址发到 beida_ottawa@yahoo.com,已经给我发过悄悄话的校友就不用再发EMAIL 了。我过几天给大家发个EMAIL,说一下第一次聚会的细节。多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