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农民工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6-05-18
- 消息
- 941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环球时报
日前,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国际少年运动会上,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选手
违反规定,几次三番披着所谓的“中华民国国旗”出场领奖,大陆工作人员出面
制止,反被污称为“使用暴力”。岛内舆论认为,台湾当局刻意唆使岛内选手违
反赛事规定,玩什么“披国旗”的小动作,台湾的体育之路只会越走越窄。
大赛之前现端倪
国际少年运动会是全球各城市范围的大型少年正规体育赛事,运动员是各城
市年龄在12-15周岁的少年。8月25日在曼谷开幕的本届国际少年运动会是第
四十届,来自五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86座城市的2200人参加。其中包括中国大陆
的北京、镇江、潮州,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市与金门
县。
8月27日下午,北京队领队张海伦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北京队主要参加
游泳和田径两个大项的比赛。8月23日一到曼谷比赛驻地,北京代表队就发现台湾
的名字出现在“国家”一栏中,当即向组委会提出更改。赛事组委会很快就将各
种比赛文字中的类似问题进行改正。26日上午,北京队来到曼谷青年中心游泳馆
后,发现观众席上有人打着“中华民国国旗”。北京队马上向中国驻泰国使馆报
告了此事,并与组委会进行了交涉。曼谷市外事办公室说,这个比赛是以城市为
代表队参加,不涉及国家主权问题。他们还专门写了书面保证,比赛中不会出现
代表任何国家的标志。
“夺旗”过程不容易
在8月26日下午进行的游泳决赛中,有两名台湾小选手获得了金牌。其中陈仪
柔获50米自由泳式金牌后,被台北代表团指使披着“国旗”,准备上台领奖。北
京队领队张海伦马上走上前去,对她说:你不能拿这面旗上台,你知不知道问题
很严重?小选手愣了一下就把旗交给了张海伦。张把旗收起来后,找到台北队领
队交涉,晓之以理。但对方不听。接着,台北选手刘世玮又赢得100米蛙泳金牌。
当刘世玮走向领奖台时,台北市教育局专员许裕升手举“国旗”走到领奖台后面
,想披到小选手身上,被北京队张海伦等人抢上前去,一把夺了下来。双方由此
争执起来,许裕升随后站在主席台旁边观众席上,身披大“国旗”挥舞小“国旗
”,北京队队员立刻冲过来和台北队队员一阵拉扯,最后旗帜被北京队抢走。张
海伦说,在那种情况下只能先把“国旗”拉下来再说。随后比赛组委会召集北京
队、台北队商讨,在中国驻泰国使馆有关负责人以及曼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人员
在场的情况下,再次共同约定,所有队伍上台领奖都不得再带国旗。据张海伦介
绍,当天晚上回到驻地,台北代表团网球队还过来向北京队道歉,强调大家都是
中国人,并交换了礼物,气氛相当友好。
“小动作”真不少
据资料显示,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在日本名古屋召开大会,经过认真讨
论,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正式代表“中国”,史称“名古屋协定”。1981年
3月23日,国际奥委会又在瑞士洛桑召开会议讨论台湾的名称,最后确定,台湾使
用“中华台北”的名义重返国际奥委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
会歌由“国旗歌”代替,会旗则临时决定以带有“国徽”的“梅花五环旗”代替
,史称“洛桑协议”。这两个协议奠定了日后两岸共同参加奥运会和其他各种体
育赛事的方式,也为国际社会及国际组织处理两岸关系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
“奥运会模式”。
但是在各种体育赛事中,台湾方面经常违反规定,尤其是陈水扁上台后,经
常唆使运动员和台湾民众搞一些“小动作”,以此宣示“中华民国”的存在,搞
“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在遭到制止后,还辩称大陆“打压台湾的国际生
存空间”。2005年11月台北市政府体育处在“小巨蛋”(台北市的体育场馆)举
办台湾花样滑冰锦标赛,场内当时没有悬挂“中华民国国旗”。民进党中央就开
记者会“找茬儿”,竟然抨击台北市政府的做法是自我矮化、有辱“国格”。2005年
11月12日,当第六届亚洲青年柔道锦标赛在台北“小巨蛋”体育馆开幕时,又有
人突然举起“中华民国国旗”,“抗议”会场仅升“中华台北奥委会”会旗。
▲
日前,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国际少年运动会上,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选手
违反规定,几次三番披着所谓的“中华民国国旗”出场领奖,大陆工作人员出面
制止,反被污称为“使用暴力”。岛内舆论认为,台湾当局刻意唆使岛内选手违
反赛事规定,玩什么“披国旗”的小动作,台湾的体育之路只会越走越窄。
大赛之前现端倪
国际少年运动会是全球各城市范围的大型少年正规体育赛事,运动员是各城
市年龄在12-15周岁的少年。8月25日在曼谷开幕的本届国际少年运动会是第
四十届,来自五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86座城市的2200人参加。其中包括中国大陆
的北京、镇江、潮州,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市与金门
县。
8月27日下午,北京队领队张海伦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北京队主要参加
游泳和田径两个大项的比赛。8月23日一到曼谷比赛驻地,北京代表队就发现台湾
的名字出现在“国家”一栏中,当即向组委会提出更改。赛事组委会很快就将各
种比赛文字中的类似问题进行改正。26日上午,北京队来到曼谷青年中心游泳馆
后,发现观众席上有人打着“中华民国国旗”。北京队马上向中国驻泰国使馆报
告了此事,并与组委会进行了交涉。曼谷市外事办公室说,这个比赛是以城市为
代表队参加,不涉及国家主权问题。他们还专门写了书面保证,比赛中不会出现
代表任何国家的标志。
“夺旗”过程不容易
在8月26日下午进行的游泳决赛中,有两名台湾小选手获得了金牌。其中陈仪
柔获50米自由泳式金牌后,被台北代表团指使披着“国旗”,准备上台领奖。北
京队领队张海伦马上走上前去,对她说:你不能拿这面旗上台,你知不知道问题
很严重?小选手愣了一下就把旗交给了张海伦。张把旗收起来后,找到台北队领
队交涉,晓之以理。但对方不听。接着,台北选手刘世玮又赢得100米蛙泳金牌。
当刘世玮走向领奖台时,台北市教育局专员许裕升手举“国旗”走到领奖台后面
,想披到小选手身上,被北京队张海伦等人抢上前去,一把夺了下来。双方由此
争执起来,许裕升随后站在主席台旁边观众席上,身披大“国旗”挥舞小“国旗
”,北京队队员立刻冲过来和台北队队员一阵拉扯,最后旗帜被北京队抢走。张
海伦说,在那种情况下只能先把“国旗”拉下来再说。随后比赛组委会召集北京
队、台北队商讨,在中国驻泰国使馆有关负责人以及曼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人员
在场的情况下,再次共同约定,所有队伍上台领奖都不得再带国旗。据张海伦介
绍,当天晚上回到驻地,台北代表团网球队还过来向北京队道歉,强调大家都是
中国人,并交换了礼物,气氛相当友好。
“小动作”真不少
据资料显示,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在日本名古屋召开大会,经过认真讨
论,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正式代表“中国”,史称“名古屋协定”。1981年
3月23日,国际奥委会又在瑞士洛桑召开会议讨论台湾的名称,最后确定,台湾使
用“中华台北”的名义重返国际奥委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
会歌由“国旗歌”代替,会旗则临时决定以带有“国徽”的“梅花五环旗”代替
,史称“洛桑协议”。这两个协议奠定了日后两岸共同参加奥运会和其他各种体
育赛事的方式,也为国际社会及国际组织处理两岸关系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
“奥运会模式”。
但是在各种体育赛事中,台湾方面经常违反规定,尤其是陈水扁上台后,经
常唆使运动员和台湾民众搞一些“小动作”,以此宣示“中华民国”的存在,搞
“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在遭到制止后,还辩称大陆“打压台湾的国际生
存空间”。2005年11月台北市政府体育处在“小巨蛋”(台北市的体育场馆)举
办台湾花样滑冰锦标赛,场内当时没有悬挂“中华民国国旗”。民进党中央就开
记者会“找茬儿”,竟然抨击台北市政府的做法是自我矮化、有辱“国格”。2005年
11月12日,当第六届亚洲青年柔道锦标赛在台北“小巨蛋”体育馆开幕时,又有
人突然举起“中华民国国旗”,“抗议”会场仅升“中华台北奥委会”会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