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763]
[FONT=宋体]如果是畏罪,按照杨嗣昌同志这些年的工作状况,败仗次数,阵亡人数,估计砍几个来回,都够了,他无需畏惧,只需要歉疚。[/FONT]
[FONT=宋体]真实的状况是,很久以前,杨嗣昌就身患重病,据说连路都走不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按照今天的标准,估计早就住进高干病房吊瓶了。[/FONT]
[FONT=宋体]然而他依然坚持,不能行走,就骑马,吃不下,就少吃或不吃,矢志不移地追击张献忠。我重复一遍,这并非畏惧,而是责任。[/FONT]
[FONT=宋体]许多年来,无论时局如何动荡,无论事态如何发展,无论旁人如何谩骂,弹劾,始终支持,保护,相信,相信我能挽回一切。[/FONT]
[FONT=宋体]山崩地裂,不可动摇,人言可畏,不能移志,此即知己。[/FONT]
[FONT=宋体]士为知己者死。[/FONT]
[FONT=宋体]所以当他得知襄王被杀时,他非常愧疚,愧疚于自己没有能够尽到责任,没有能够报答一个知己的信任。[/FONT]
[FONT=宋体]一个身患重病的人,是经不起歉疚的,所以几天之后,他就死了,病重而亡。[/FONT]
[FONT=宋体]他终究没能完成自己的承诺。[/FONT]
[FONT=宋体]他做得或许不够好,却已足够多。[/FONT]
[FONT=宋体]对于杨嗣昌的死,大致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当时的,一种是后来的,这两种态度,都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活该。[/FONT]
[FONT=宋体]当时的人认为,这样的一个人长期被皇帝信任,实在很不爽,应该死。[/FONT]
[FONT=宋体]后来的人认为,他是刽子手,罪大恶极,应该死。[/FONT]
[FONT=宋体]无论是当时的,还是后来的,我都不管,我只知道,我所看到的。[/FONT]
[FONT=宋体]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人,在绝境之中,真诚,无条件信任另一个人,而那个人终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FONT]
选择,没有选择
[FONT=宋体]杨嗣昌死了,崇祯很悲痛,连他爷爷辈的亲戚(襄王)死了,他都没这么悲痛,非但没追究责任,还追认了一品头衔,抚恤金养老金,一个都没少。知己死了,没法以死相报,以钱相报总是应该的。[/FONT]
[FONT=宋体]其实和崇祯比起来,杨嗣昌是幸运的,死人虽说告别社会,但毕竟就此解脱,彻底拉倒。[/FONT]
[FONT=宋体]而崇祯是不能拉倒的,因为他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一个更麻烦的问题。[/FONT]
[FONT=宋体]崇祯十三年([/FONT]1340[FONT=宋体]),崇祯正忙着收拾张献忠的时候,皇太极出兵了。[/FONT]
[FONT=宋体]虽然此前他曾多次出兵,但这一次很不寻常。[/FONT]
[FONT=宋体]因为他的目标,是锦州。[/FONT]
[FONT=宋体]如果是畏罪,按照杨嗣昌同志这些年的工作状况,败仗次数,阵亡人数,估计砍几个来回,都够了,他无需畏惧,只需要歉疚。[/FONT]
[FONT=宋体]真实的状况是,很久以前,杨嗣昌就身患重病,据说连路都走不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按照今天的标准,估计早就住进高干病房吊瓶了。[/FONT]
[FONT=宋体]然而他依然坚持,不能行走,就骑马,吃不下,就少吃或不吃,矢志不移地追击张献忠。我重复一遍,这并非畏惧,而是责任。[/FONT]
[FONT=宋体]许多年来,无论时局如何动荡,无论事态如何发展,无论旁人如何谩骂,弹劾,始终支持,保护,相信,相信我能挽回一切。[/FONT]
[FONT=宋体]山崩地裂,不可动摇,人言可畏,不能移志,此即知己。[/FONT]
[FONT=宋体]士为知己者死。[/FONT]
[FONT=宋体]所以当他得知襄王被杀时,他非常愧疚,愧疚于自己没有能够尽到责任,没有能够报答一个知己的信任。[/FONT]
[FONT=宋体]一个身患重病的人,是经不起歉疚的,所以几天之后,他就死了,病重而亡。[/FONT]
[FONT=宋体]他终究没能完成自己的承诺。[/FONT]
[FONT=宋体]他做得或许不够好,却已足够多。[/FONT]
[FONT=宋体]对于杨嗣昌的死,大致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当时的,一种是后来的,这两种态度,都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活该。[/FONT]
[FONT=宋体]当时的人认为,这样的一个人长期被皇帝信任,实在很不爽,应该死。[/FONT]
[FONT=宋体]后来的人认为,他是刽子手,罪大恶极,应该死。[/FONT]
[FONT=宋体]无论是当时的,还是后来的,我都不管,我只知道,我所看到的。[/FONT]
[FONT=宋体]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人,在绝境之中,真诚,无条件信任另一个人,而那个人终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FONT]
选择,没有选择
[FONT=宋体]杨嗣昌死了,崇祯很悲痛,连他爷爷辈的亲戚(襄王)死了,他都没这么悲痛,非但没追究责任,还追认了一品头衔,抚恤金养老金,一个都没少。知己死了,没法以死相报,以钱相报总是应该的。[/FONT]
[FONT=宋体]其实和崇祯比起来,杨嗣昌是幸运的,死人虽说告别社会,但毕竟就此解脱,彻底拉倒。[/FONT]
[FONT=宋体]而崇祯是不能拉倒的,因为他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一个更麻烦的问题。[/FONT]
[FONT=宋体]崇祯十三年([/FONT]1340[FONT=宋体]),崇祯正忙着收拾张献忠的时候,皇太极出兵了。[/FONT]
[FONT=宋体]虽然此前他曾多次出兵,但这一次很不寻常。[/FONT]
[FONT=宋体]因为他的目标,是锦州。[/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