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学习]明朝的那些事儿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45][/FONT]


[FONT=宋体] 生意人和政治家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政治家是养羊,生意人是养猪。养羊的,每天放养,等到羊毛长长了,就剪一刀接着养,无论如何,绝不搞鱼死网破,羊死毛绝的事情,而生意人养猪,只求养得肥肥的,过年时一刀下去,就彻底了事,没有做长期生意的打算。[/FONT]

[FONT=宋体] 李太后是生意人,她没有好聚好散、细水长流的觉悟,也无需替张居正打算,既然好用,那就用到用废为止,于是她开了尊口:[/FONT]

[FONT=宋体] “张先生不能走,现在你还年轻,等张先生辅佐你到三十岁,再说!”(待辅尔到三十岁,那时再做商量)

[FONT=宋体] 这可就缺了大德了。[/FONT]

[FONT=宋体] 想走的走不了,今年都六十五了,再干十年,不做鬼也成仙了。[/FONT]

[FONT=宋体] 想干的干不上,今年才十八岁,再玩十年,还能玩出朵花儿来?[/FONT]

[FONT=宋体] 但太后的意旨是无法违背的,所以无论虚情假意,该干的还得干,该玩的还得玩,张居正最后一个机会就此失去。[/FONT]

[FONT=宋体] 既然不能走,那就干吧,该来的总要来,躲也躲不掉,怀着这种觉悟,张居正开始了他最后的工作。[/FONT]

[FONT=宋体] 从万历八年(1580)到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进入了一种近乎癫狂的状态,他日以继夜地工作,贯彻一条鞭法,严查借机欺压百姓的人员,惩办办事不利的官员,对有劣迹者一律革职查办,强化边境防守,俺答死了,就去拉拢他的老婆三娘子(当年把汉那吉没娶过去的那位),只求对方不闹。里里外外,只要是他能干的,他都干了。[/FONT]

[FONT=宋体] 大明帝国再次焕发了平静与生机,边境除了李成梁先生时不时出去砍人外,已经消停了很多,国库收入极为丰厚,存银达到几百万两,财政支出消除了赤字,地方粮仓储备充足,至少饿不死人,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完美。[/FONT]

[FONT=宋体] 与蒸蒸日上的帝国相反的,是张居正蒸蒸日下的身体,在繁杂的工作中,他经常晕倒,有时还会吐血,然而事已至此,又能如何?[/FONT]

[FONT=宋体] 这就是张居正的最后两年,每一天,他都相信国家的前途,相信平民百姓的生计,相信太平盛世的奇迹,相信那伟大的抱负终会实现。[/FONT]

[FONT=宋体] 以他的生命为代价,他坚信这所有的一切。[/FONT]

[FONT=宋体] 在他的人生的每一刻,都洒满了理想与信念的光辉。[/FONT]

[/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46][/FONT]

[FONT=宋体] 失去、得到[/FONT]

[FONT=宋体] 万历十年(1582)六月二十日,帝国内阁首辅,上柱国,正一品太师兼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年五十八,谥文忠。[/FONT]

[FONT=宋体] 张居正死了,皇帝十分之悲痛,这是真的,毕竟一个人陪伴了自己那么久,干了许多事,没有感情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很是哭了几场,甚至有几天悲痛得上不了朝。[/FONT]

[FONT=宋体] 悲痛之余,他还下令抚慰张居正的家人,并举办了隆重的悼念活动,一时之间,全国处处都是哀悼之声。[/FONT]

[FONT=宋体] 但以他和张居正的关系,和从前那许许多多不堪回首的往事,太有感情也是不可能的,所谓十分之悲痛,其实也就悲痛十分钟而已。[/FONT]

[FONT=宋体] 所以在短暂悼念之后,长期清算的时候就到了,六月份张居正死,十二月份就动手了,当然,对手还不是张居正。[/FONT]

[FONT=宋体] 事实上,在当时的朝廷里,最为人忌恨的人,是冯保,张先生好歹是翰林出身,一步一步熬上来的,冯太监这样一步登天的人,要不是后台硬,早就被唾沫星子给淹死了。[/FONT]

[FONT=宋体] 现在张居正死了,但冯保似乎还是很镇定的,因为小时候冯保经常陪小皇帝玩,万历也对他很亲热,不叫他名字,只叫他大伴,关系相当之铁,所以他认为,纵使风雨满天,天还塌不下来。[/FONT]

[FONT=宋体] 然而天就塌下来了,十二月有人告他十二大罪,几天之后当年的那位小皇帝就在告状信上大笔一挥,下了结论:冯保欺君蠹国,罪恶深重。[/FONT]

[FONT=宋体] 冯保措手不及,当时就晕了过去。[/FONT]

[FONT=宋体] 冯保同志敬请节哀,蠹国虽是胡说,欺君却是事实,其实一直以来,他都是排在万历最讨厌人榜的第二名,仅次于张居正,因为这位仁兄一直以来都在干一件万历最为讨厌的事情——打小报告。[/FONT]

[FONT=宋体] 自打掌权后,冯保就以二管家自居了,但凡万历有啥风吹草动,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告诉李太后,什么斗蛐蛐、打弹弓,包括喝醉酒闯祸的那一次,都是他去报告的。[/FONT]

[FONT=宋体] 在我小时候,这种人一般被叫做“特务”,是最受鄙视的。到了万历那里,就成了奸贼,年纪小没能量,也无可奈何,长大以后那就是两说了,不废此人,更待何时?[/FONT]

[FONT=宋体] 冯保闯了这么大的祸,竟还如此盲目乐观,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一个人当官当久了,就会变傻,并产生一系列幻觉,自我感觉过于良好,最后稀里糊涂完蛋去也。[/FONT]

[FONT=宋体] 不过看在小时候陪自己玩过的份上,万历还是留了一手,安排他去南京养老,也没要他的命。[/FONT]

[FONT=宋体] 这是冯保,张居正就没那么好对付了。[/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47][/FONT]


[FONT=宋体] 张先生在朝中经营多年,许多大臣都是他的人,现在刚死不到一年,立刻翻案恐怕众怒难犯。更麻烦的是,现任内阁首辅张四维也是张居正一手提起来的,自然不肯帮忙,要想整治张先生,谈何容易。[/FONT]

[FONT=宋体] 然而很快,万历就发现自己错了。种种蛛丝马迹表明,除自己外,张先生还有一个敌人,一个他曾无比信任的人——张四维。[/FONT]

[FONT=宋体] 这是一个极为古老的复仇故事,在真相揭开前,张四维已隐忍了太久。[/FONT]
[FONT=宋体] 张四维,字子维,山西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看起来,这不过是份普通的官僚记录,但实际上,他的背景要比想象中复杂得多。[/FONT]

[FONT=宋体] 张四维的父亲,叫做张允龄,是一名普通的山西商人,不算什么人物,但他母亲王氏却不同凡响——王崇古的姐姐。[/FONT]

[FONT=宋体] 也就是说,张四维是王崇古的外甥。之前已经说过,朝廷实力派人物杨博也是山西人,而且他的儿子娶了王崇古的女儿,也就是说,杨博的儿媳妇是张四维的表妹,看上去比较复杂是吧,后面还有。[/FONT]

[FONT=宋体] 后来张四维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张甲徽,一个叫张定徽,他们两个几乎同时结婚,老婆却是亲姐妹——杨博的两个孙女。[/FONT]

[FONT=宋体] 什么叫特殊利益集团,相信你已经明白了。[/FONT]

[FONT=宋体] 王崇古是宣大总督,杨博是兵部尚书(后改吏部尚书),位高权重,却并非张居正的人,还经常对他颇有微辞。舅舅和亲家都这样,张四维的立场自然也差不多。[/FONT]

[FONT=宋体] 当然,张四维的这些路数张居正都很清楚,所以早在万历三年(1575),他就推荐张四维进入内阁,成为了大学士,也算是先下手为强,卖个人情。[/FONT]

[FONT=宋体] 然而这一次,他终于犯了一个错误,一个他的老师曾经犯过的错误。[/FONT][FONT=宋体]十年前,徐阶推荐高拱入阁,认为能卖高拱一个人情,十年后,张居正也这样想。[/FONT]

[FONT=宋体] 但事实上,张四维远没有他想得那么简单,在这个人的心中,还隐藏着一个更深的秘密。[/FONT]

[FONT=宋体] 五年之前的那一天,殷士儋大闹内阁,要和高拱单挑,张居正劝架,却也挨了骂,正是在这场闹剧中,张居正坚定了除掉高拱的决心,但与此同时,他似乎也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殷士儋会在那一天突然发作?[/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48][/FONT]

[FONT=宋体] 原因很简单,因为就在那一天之前,殷士儋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高拱准备赶走他,换一个人入阁。实在是忍无可忍,殷学士鱼死网破,这才算雄起了一回。[/FONT]

[FONT=宋体] 而那个由高拱安排,入阁顶替殷士儋的人,正是张四维。[/FONT]

[FONT=宋体] 对于这份五年之后迟到的邀请,要他感恩戴德,实在比较困难。[/FONT]

[FONT=宋体] 好了,这起迷案就要水落石出了,我们现已掌握了如下四点:[/FONT]

[FONT=宋体] 1、 王崇古与高拱关系紧密,他的职务是由高拱推荐的。[/FONT]
[FONT=宋体] 2、 张居正准备解决高拱之时,杨博曾亲自上门,为高拱求情。[/FONT]
[FONT=宋体] 3、 张四维是王崇古的外甥,也是杨博的亲家。[/FONT]
[FONT=宋体] 4、 高拱曾推荐张四维入阁,以取代不听话的殷士儋。[/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FONT]

[FONT=宋体] 张四维是高拱的亲信,一个由始至终,极为听话的亲信。[/FONT]

[FONT=宋体]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张居正联合冯保赶走高拱的时候,一道阴冷的目光正投射在他的背后。[/FONT]

[FONT=宋体] 当然,自信的张居正是绝对不会在意的,在得意的巅峰,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于是当内阁缺少跑腿的人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张四维,那个看上去极其温顺听话的张四维。[/FONT]

[FONT=宋体] 之后的一切,就是顺理成章了,张居正活着,他无能为力,现在人死了,该是行动的时候了。[/FONT]

[FONT=宋体] 万历十一年(1583),陕西道御史杨四知突然发难,上书弹劾张居正十四大罪,就如同预先彩排过一样,原先忠心耿耿、言听计从的诸位大臣一拥而上,把张居正从五、六岁到五十六岁的事情都翻了出来,天天骂日日吵,唯恐落后于人。[/FONT]

[FONT=宋体] 眼见群众如此配合,万历自然也不客气,立刻剥夺了张居正的太师等一切职务,并撤销了他“文忠”的谥号。之后不久他更进一步,抄了张先生的家。[/FONT]

[FONT=宋体] 之所以搞抄家,原因只有两个,愤怒,以及贪婪。[/FONT]

[FONT=宋体] 在万历小时候,张居正经常对他提出一个要求——勤俭。每年过年的时候,万历想多摆几桌酒席,张居正告诉他,国家很困难,应该节俭,万历表示同意,皇帝进出场合多,万历想多搞点仪仗,显显威风,张居正告诉他,这些把戏只会浪费国家资源,搞不得,万历表示同意。[/FONT]

[FONT=宋体] 在张居正死前,无论万历对他有何不满,也就是个工作问题,然而随着检举揭发的进一步进行,皇帝大人惊奇地发现,原来张先生的日子过得很阔,不但好吃好喝,而且出门阔气无比,还有顶三十二个人抬的轿子。[/FONT]

[FONT=宋体] 让我省吃俭用,你自己过舒坦日子?还反了你了![/FONT]



[/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49][/FONT]

[FONT=宋体] 而在愤怒之后,就是贪婪了,毕竟皇帝陛下也要用钱,被卡了这么多年,不发泄实在对不起自己,抄家既能出气,又能顺便捞一把,何乐而不抄?[/FONT]

[FONT=宋体]万历十一年(1583)四月,抄家正式开始。[/FONT]

[FONT=宋体] 其实说起来抄家也没啥,抄家的人家多了去了。倒霉了就抄家,抄完拉倒,今天你抄我,明天我抄你,世道无常,习惯了就好。[/FONT]

[FONT=宋体] 但是张家的这次抄家,却并非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惨剧,是惨无人道的人间地狱。[/FONT]

[FONT=宋体] 四月底,司法部副部长丘橓由北京出发,前往张居正老家荆州抄家。本来也没什么,人到了就抄好了,可是破鼓总有万人捶,对广大官员们而言,看见人家落井,不丢一块石头下去,实在是件太难的事情。[/FONT]

[FONT=宋体] 原先毕恭毕敬的地方官听说张居正倒了台,为了在抄家中争取一个好的表现,竟然提前封住了张家的门,不准人转移财物。[/FONT]

[FONT=宋体] 这么一搞,不但财物没能转移,连人也没转移,因为张家的几十口人还躲在家里,又没有粮食,但这似乎不关地方官的事,于是等丘部长抵达,打开门的时候,他看见的,是十几个已经饿死的人和几十个即将饿死的人。[/FONT]

[FONT=宋体] 没关系,饿不死的,抄家也可以抄死你。[/FONT]

[FONT=宋体] 经过几天的抄家统计,从张居正家中共抄出黄金上万两,白银十多万两,如此看来,张居正在搞政治的同时,也没少搞经济。但总的来说,还不算太过分,和他的前辈严嵩、徐阶比起来,也算是老实人了。[/FONT]

[FONT=宋体] 没办法,大仇未报,人家本来就是冲着人来的。很快就传出消息,说张居正家还隐藏了二百万两白银,不抄出来誓不罢休。于是新一轮运动开始,先是审,审不出来就打,打得受不了了,就自杀。[/FONT]

[FONT=宋体] 自杀的人,是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但在死前,他终于发觉了那个潜伏幕后的仇人,并在自己的遗书中发出了血泪的控诉:[/FONT]

[FONT=宋体] “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张凤盘,今张家事已完结,愿他辅佐圣明天子于亿万年也!”[/FONT]

[FONT=宋体] 所谓张凤盘,就是张四维,所谓辅佐圣明天子于亿万年也,相信读过书的都能明白,这是一句骂人的话,还顺道拉上了万历。[/FONT]

[FONT=宋体] 这就是张敬修临死前的最后一声呐喊。[/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50][/FONT]


[FONT=宋体] 但张敬修不会想到,他这一死,不但解脱了自己,也彻底解脱了张居正,以及所有的一切。[/FONT]

[FONT=宋体] 张敬修一死,事情就闹大了,抄家竟然抄出了人命,而且还是张居正的儿子,实在太不像话。恰好张四维两个月前死了爹,回家守制去了。他这一走,原先的内阁第二号人物申时行,就成为了朝廷首辅。[/FONT]

[FONT=宋体] 这位仁兄还比较正派,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连夜上书要求严查此事。万历也感觉事情过了,随即下令不再追究此事,并发放土地,供养张居正的母亲家人。[/FONT]

[FONT=宋体] 事情终于解决了,万历的仇报了,他终于摆脱了张居正的控制,开始行使自己的权力。张四维的心愿也已了结,他在家乡守孝两年,即将期满回朝之际,却突然暴病身亡,厚道的人说他死得其所,不厚道的人说这是干了缺德事,被张居正索了命。[/FONT]

[FONT=宋体] 无论如何,仇恨与痛苦,快乐与悲伤,都已结束。[/FONT]

[FONT=宋体]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写过无数个人物,有好人,也有坏人,而张居正,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一个。[/FONT]

[FONT=宋体] 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以一介草民闯荡二十余年,终成大器。[/FONT]

[FONT=宋体] 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也有缺点,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FONT]

[FONT=宋体] 一句话,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一个复杂的人。[/FONT]

[FONT=宋体] 但在明代浩如烟海的人物中,最打动我的,却正是这个复杂的人。[/FONT]

[FONT=宋体] 十年前,当我即将踏入大学校园时,在一个极为特殊的场合,有一个人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FONT]

[FONT=宋体]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FONT]

[FONT=宋体] 我记得,当时我碍于形势,连连点头,虽然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含义。[/FONT]

[FONT=宋体] 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他所言,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所幸,这两样东西我还带着,虽然不多,总算还有。[/FONT]

[FONT=宋体] 当然,我并不因此感到自豪,因为这并非是我的意志有多坚强,或是人格有多高尚。唯一的原因在于,我遇到的人还不够坏,经历的事情还不够多,吃的苦头还不够大。[/FONT]

[FONT=宋体] 我也曾经见到,许多道貌岸然的所谓道学家,整日把仁义道德放在嘴边,所作所为却尽为男盗女娼之流。[/FONT]

[FONT=宋体] 我并不愤怒,恰恰相反,我理解他们,在生存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仅此而已,虽不合理,却很合法。[/FONT]

[FONT=宋体] 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人在历经沧桑苦难之后,都会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FONT]

[FONT=宋体] 直到我真正读懂了张居正,读懂了他的经历,他的情感,以及他的选择。我才找到了一个答案,一个让人宽慰的答案。[/FONT]

[FONT=宋体] 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FONT]

[FONT=宋体] 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FONT]。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51]

张居正,字叔大,嘉靖四年(1525)生,湖广江陵人。

少颖敏绝伦,嘉靖十八年(1539)中秀才,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人,人皆称道。

嘉靖二十六年(1547),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徐阶辈皆器重之。

嘉靖四十一年(1562),徐阶代嵩首辅,倾心委于张居正,信任有加,草拟遗诏,引与共谋。

隆庆元年(1567),张居正四十三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进入内阁。

隆庆六年(1572),隆庆驾崩,张居正引冯保为盟,密谋驱逐高拱,事成,遂代拱为内阁首辅。

万历元年(1573),张居正主政,推行考成法,整顿官吏,贪吏闻风丧胆,政令传出,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万历六年(1578),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条鞭法,百姓为之欢颜,天下丰饶,仓粟充盈,可支十年有余。

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年五十八岁,去世,死后抄家。长子自尽,次子充军。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世间已无张居正。

一个神秘的年份

张居正死了,但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特别是对万历而言。

刚满二十岁的他踌躇满志,虽然他不喜欢张居正,却继承了这位老师的志向。自从正式执政以来,一直勤奋工作,日夜不息,他似乎要用行动证明,凭着自己的努力,也能够治理好这个国家,至少比那个人强。

所以从万历十一年(1583)起,他显现出了惊人的体力和精力,每天处理政务时间长达十余个小时,经常到半夜还要召见大臣,而且今天的事情今天办,绝对不会消极怠工。

这并非夸张,事实上,他还干过一件更为夸张的事情。

万历十一年(1583),北京地区大旱,当年没有天气预报,也搞不了人工降雨,唯一的办法是求雨。

虽然这招不一定灵,但干总比不干好。一般说来,求雨的人级别越高,越虔诚,求到雨的机率就越大。因为当时的人认为,龙王也有等级,也讲人际关系,降不降雨,降多少,什么时候降,马屁响不响,那是比较关键的。

而这一次,万历打算自己去。

他求雨的地点,在南郊天坛。

皇帝求雨也不新鲜,但这次求雨却十分不同,因为万历兄……是走着去的。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52]

我来解释一下这件事情的特别之处,当年皇帝住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故宫,而天坛——就是今天的天坛。

去过北京的人应该知道,这两个地方相隔比较远,具体说来,至少有五公里。上个月我坐出租车去,还花了二十分钟,而万历是坐11路车去的——两条腿。

不但走着去,还走着回来,在场的人无不感佩于他的毅力,同时也无奈于他的执著——皇帝走,大家也得跟着走。

除了徒步拉练锻炼身体外,万历对百姓生活也很关注,比如当时山东、山西、湖广等地遭遇灾荒,地方官报告上来说:按照考成法,无论如何我们也是收不齐了,麻烦您通融通融,把今年的任务降一降。

一天之后,他们等到了皇帝的回复,一个出人意料的回复:

“既然如此,那就不用收了,全都免了吧!”

这就是万历同志的觉悟,在张居正死后,他一直保持着激昂的斗志与热忱,直到那个神秘年份的来临。

人生很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历史也是如此。

公元755年,当唐朝文明处于巅峰之时,一个叫安禄山的矮胖子突然起兵闹事,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繁荣的唐朝从此陷入衰弱。

公元755年,这个年份就此成为了一个转折点,被载入史册。

八百年后,宿命的转折再次到来。没有原因,没有预兆,停留在这个神秘的年份——万历十五年。

简单说来,在这一年,发生了三件事情,两件不大的大事,一件不小的小事。

第一件大事:戚继光去世了。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戚继光是个无人敢惹的角色,虽然偶尔也有几个不怕死的言官弹劾他吃空额搞钱,在军中培养个人势力等等,却始终没有结果。究其原因,除了后台太硬外,还是由于水平太高,边界没他不行。

但事实证明,水平不如后台好使,张居正死后,戚继光就被调离了蓟州,去了广东,虽然职位没变,但戚继光明白,自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于是他称病不出,不久后,便离职回了登州老家。

三十六年前,他从这里出发前往北京,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先打蒙古人,再打日本人,练兵东南,横扫倭奴,驱逐胡虏,无人可挡,
战功之显赫,四十年中无人可望其项背,盖世之威名,四百年后声震寰宇,万民皆知。

尽此一生,能干到这个份上,实在是够本了。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53][/FONT]


[FONT=宋体] 万历十五年(1587)二月,这位传奇英雄在家乡病逝,年六十岁。去世前留言如下:[/FONT]

[FONT=宋体] 三十年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FONT]

[FONT=宋体] 我知道,他之一生,已无任何遗憾。[/FONT]

[FONT=宋体] 第二件大事:海瑞死了。[/FONT]

[FONT=宋体] 海先生终于还是死了。在被高拱罢官之后,他回到了老家,没人管他,三年之后,高拱下台了,张居正执政,依然没有人管他。[/FONT]

[FONT=宋体] 这实在不是高拱和张居正不识货,恰恰相反,他们都很去清楚海先生的实力。无奈的是,海先生的能量就如同熊熊烈火,和他呆久了,不被烧死,至少也是个残废。[/FONT]

[FONT=宋体] 现在张居正死了,用某位史学家的话说,朝廷里的明白人都死光了,于是海瑞先生得到了再次出山的机会。[/FONT]

[FONT=宋体] 万历十三年(1585),经万历皇帝亲自批示,海瑞被任命为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赶赴南京上任。这一年,海瑞七十二岁。[/FONT]

[FONT=宋体] 海先生是天字第一号职业官僚,接到命令即刻上路,连东西都不怎么收拾(当然,他也没多少东西),就去了南京。[/FONT]

[FONT=宋体] 而当他来到南京郊外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进城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太挤[/FONT]

[FONT=宋体] 海先生要来了!南京城轰动了,官员们激动了,商人激动了,农民也激动了,于是大家集体放了假,不做生意,不种地,凌晨就带着被子,跑到城外占地方,想抢一个靠前的位置,一睹海先生的风采。[/FONT]

[FONT=宋体] 由于人太多,导致海先生一直未能进城,被牢牢地堵在外面,直到南京兵部派出军队开路,这才把海大人迎了进来。[/FONT]

[FONT=宋体] 等到海瑞进了城,找到都察院住下来,才被告知,他不应该住在这里,倒不是人家欺负他(谁敢),只是因为他老人家又升官了。[/FONT]

[FONT=宋体] 万历兄实在是大方,感觉给个佥都御史(四品)还不够意思,人还在路上,就下了第二道任命令,把海先生再提一级,让他当了南京人事部副部长(吏部侍郎)。[/FONT]

[FONT=宋体] 据说这个消息公布后,南京都察院的御史们一片欢呼雀跃,兴高采烈,而吏部的官员们垂头丧气,比死了爹还难受,但事实证明,他们还是悲观了点,实际上,此时的海瑞先生压根没空去收拾他们。[/FONT]

[FONT=宋体] 因为他连家门都出不去。[/FONT]

[FONT=宋体] 自从进入南京,海瑞的家就被众多闻名而来的粉丝围得水泄不通,那架势,比天皇巨星还要天皇巨星。[/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54][/FONT]


[FONT=宋体] 更让人吃惊的是,在没有汽车火车的当时,有很多人是从远处走来的。最猛的当属一位福建的老兄,据说他走了上千里路,穿坏了十多双鞋,一个多月才到南京。[/FONT]

[FONT=宋体] 海瑞听说此事,十分感动,以为他要伸冤,亲自接见了他。[/FONT]

[FONT=宋体] 可是这个人进来后,只是看着海瑞,行了个礼,然后扬长而去。[/FONT]

[FONT=宋体] 有人问:你干嘛来?又干嘛走?[/FONT]

[FONT=宋体] 答:我只想看看海青天,看完了,不走还等什么?[/FONT]

[FONT=宋体] 这就是清廉与正直的力量。[/FONT]

[FONT=宋体] 除了吸引大批拥护者外,海瑞还获得了一个荣誉,一个前有古人,后无来者的荣誉。[/FONT]

[FONT=宋体] 中国的老百姓历来都怕妖魔鬼怪,所以有贴门神的习惯,几乎家家都贴,款式也不一而同,但门神的主要人物是固定的,也就是关羽、秦叔宝那一拨人。上千年来也就这么几个,毕竟要成为形象代言人要求太高,不但要能打,长得还得有特点(想把鬼吓跑,没特点不行)。[/FONT]

[FONT=宋体] 而现在,海瑞先生终于加入了这个光辉的队伍,成为门神部队的最后一名成员(此后再无编制)。在当时的南京,作为正义与公道的象征,海瑞先生的画像被贴得满街都是,除了门上,客厅、卧室里也有人挂。据说每天看一眼,可以百病不侵,而且具有良好的避邪作用。[/FONT]

[FONT=宋体] 虽然经常忙于公共宣传事业,但海瑞先生没有怠慢工作,他没精力去整治吏部的那帮人,却也没闲着,百忙之中仍向皇帝上了一封奏疏:[/FONT]

[FONT=宋体] 根据以往经验,海瑞先生的文书,一般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这篇也不例外。在文章中,海瑞先生建议,考虑到目前贪污情况严重,应该恢复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刑法,对贪污八十贯以上者一律处决,并将其剥皮,放在县衙门口,警示后人。[/FONT]

[FONT=宋体] 于是大家真的愤怒了,惹不起你,总躲得起你吧。可海先生却是躲都不让人躲,不搞出个玉石俱焚誓不罢休。[/FONT]

[FONT=宋体] 客观地讲,海瑞的这封文书的确是过分了,且不说剥皮问题,都过了两百多年了,经济发展这么快,确定死刑标准时总得考虑个通货膨胀问题吧,当年买一栋房,今天也就能买点粮,为几斤粮食就要剥人皮,兄弟你也太狠了点吧。[/FONT]

[FONT=宋体] 但在海瑞看来,他的做法是对的,当然,这只是他的个人想法。[/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55][/FONT]

[FONT=宋体] 万历兄虽然年轻,但神智也很清醒,他好言抚慰了海先生一把,就把奏疏丢进了废纸堆。[/FONT]

[FONT=宋体] 而海先生在南京日盼夜盼,没有等到剥皮匠的出现,却等来了升官的命令,由于工作努力,他被任命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那位四十多岁还不入流的教育局长,经过二十多年不可思议的经历,终于成为了正二品(相当于正部级)的高级官员。[/FONT]

[FONT=宋体] 这回都察院的仁兄们完蛋了。[/FONT]

[FONT=宋体] 南京是明朝的第二首都,从六部到都察院,所有北京有的中央机构它都有,但毕竟皇帝大人住北京,所以除了南京户部(管理南方户籍)和南京兵部(统领南京军队)外,大多数机构都是摆设。[/FONT]

[FONT=宋体] 一般说来,只有在朝廷混不下去的,才会被发配到南京,美其名曰:养老。[/FONT]

[FONT=宋体] 都察院就是一个闲人部门,大家都没事干,骂人的自然也没事干,然而仅一夜之间,一切都已改变——海先生上任了。[/FONT]

[FONT=宋体] 由于上班没事可干,自然就没人去上班了,于是都察院的御史们总是自得其乐,逛街的逛街,看戏的看戏——工作没前途,还不准偷偷懒?[/FONT]

[FONT=宋体] 海瑞先生的答案是不,他拿出了三十年前治理学生的方法来对付御史——记考勤。但凡敢于迟到早退的,必须到单位,哪怕没事干,也得坐在这里。[/FONT]

[FONT=宋体] 虽然大家明显表示出不适应,但海先生的威胁是很明确的——养老不是最惨的结局,下岗才是。[/FONT]

[FONT=宋体] 而随着整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御史们才发现,原来一切才刚刚开始,海先生很快玩出了新花样。[/FONT]

[FONT=宋体] 一次,有位御史过生日,在家请了戏班子唱戏,这在当年,应该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老百姓家也经常干,但海先生却勃然大怒,把这位御史抓了起来,打了一顿板子,理由是:根据明太祖时期律令(注意这个日期),官员请人唱戏违法,所以是打你没商量。[/FONT]

[FONT=宋体] 因为这件事干得实在有点过,御史们的精神压力开始陡然增大,每日在海先生的恐怖阴影下,战战兢兢,终于有一天,畏惧变成了愤怒。[/FONT]

[FONT=宋体] 在明代,御史专管骂人,从皇帝到扫地的,想骂谁就骂谁,除了一个例外——御史长官,要知道,那是顶头上司,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给自己惹事。[/FONT]

[FONT=宋体] 现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到了。[/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56][/FONT]

[FONT=宋体] 万历十四年(1586),御史房寰率先发难,攻击海瑞“大奸极诈,欺世盗名”。奏疏一上来,朝廷就炸了锅。海瑞这种传奇人物,恨的人多,喜欢的也不少,大家开始吵作一团。而海瑞兄还是那么有性格,啥也不说,上了个辞职报告——不想干了。[/FONT]

[FONT=宋体] 吵到最后,报到了皇帝那里,但万历兄的态度却十分奇怪。他既不处理骂人的房寰,也不批准海瑞辞职。该干嘛还干嘛,搞得两位当事人都非常纳闷。[/FONT]

[FONT=宋体] 万历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至少在海瑞的问题上,他比张居正要聪明得多。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真用海瑞,因为他很明白,这是个偶像型的人物,可以贴在门上,挂在墙上,烧香拜佛地供起来。[/FONT]

[FONT=宋体] 但绝不能用。[/FONT]

[FONT=宋体] 说到底,海先生只是个撑门面的。然而他自己,并不知道。[/FONT]

[FONT=宋体] 就这样,他稀里糊涂地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下去,直到万历十五年(1587)的那个冬天,死亡降临到他的头上。[/FONT]

[FONT=宋体] 他没有儿子,仅有的妻子女儿也已先他而去。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有一个老仆人陪伴着他,在寒风呼啸之中,海瑞对仆人说出了人生的最后遗言。[/FONT]

[FONT=宋体] 按照常理,像海瑞先生这样的奇人,遗言必定非同凡响,往往都带有深刻含义,比如什么人生短暂,努力工作之类,或是喊两句口号,让大家热血沸腾一番。[/FONT]

[FONT=宋体] 然而海先生的遗言既不深刻,也不沸腾,只是让人瞠目结舌:[/FONT]

[FONT=宋体] “明天,你送六钱银子到兵部。”[/FONT]

[FONT=宋体] 说完就去了。[/FONT]

[FONT=宋体] 这是一句看上去十分无厘头的话,也是威名赫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海瑞先生的唯一遗嘱。[/FONT]

[FONT=宋体] 这句话的来由是这样的:由于当年没有暖气,每逢冬天,兵部就会给各部的高级官员送柴火钱,数量也不多。[/FONT]

[FONT=宋体] 而在他死之前的那天,兵部送来了柴火钱,而经其本人测量,多给了六钱银子。[/FONT]

[FONT=宋体] 这一次,我是彻底无语了。[/FONT]

[FONT=宋体] 在海瑞死后,他的好友佥都御史王用汲来为他收尸。遍寻海瑞的住处后,他只找到了几件打着补丁的破衣服,和几口装着破衣服的破箱子。[/FONT]

[FONT=宋体] 为官三十年,二品正部级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这就是他的全部财产。[/FONT]

[FONT=宋体] 在听说海瑞的死讯后,南京城出现了一幕前所未有的场景:男女老幼无论见过海瑞与否,都在家自发为他守孝,嚎啕大哭。出殡的时候,据说为他送葬的人排了上百里,整整一日,无人离去。[/FONT]

[FONT=宋体] 人民,只有人民,能公正地评价一个人。[/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57][/FONT]


[FONT=宋体]如何评论这位传奇人物,实在是一个难题,对的说了,不对的也说了,现在要搞个总结,实在谈何容易。[/FONT]

[FONT=宋体]在名著《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借用别人之口,对那位命运多变的主人公方鸿渐做出了这样一个评价:[/FONT]

[FONT=宋体]你是个好人,却并无用处。[/FONT]

[FONT=宋体]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海瑞。[/FONT]

[FONT=宋体]在黑暗之中的海瑞,是一个无助的迷路者。[/FONT]

[FONT=宋体]第三件事,才是一切的关键所在。[/FONT]

[FONT=宋体]自万历十四年(1586)十一月起,一贯勤奋的万历皇帝突然变了。[/FONT]
[FONT=宋体]

[FONT=宋体]他开始消极怠工,奏疏不及时批示,上朝也是有一天没一天,大臣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最近头晕眼黑,力乏不兴。[/FONT]

[FONT=宋体]既然身[/FONT][FONT=宋体]体不舒服,那就歇会吧,在当时的内阁首辅申时行看来,这不过是个生理问题。不久之后,没准还要陪这位仁兄去天坛拉练,等一等就是了。[/FONT]

[FONT=宋体]一直等到死,他也没能等到这个机会。[/FONT]

[FONT=宋体]到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兄算是彻底不干了,不但不上朝,除了内阁大臣外,谁也不想见,每天闷在宫里,鬼知道在干些什么,他的爷爷嘉靖皇帝怠工二十多年,看这个势头,这孙子打算打破这一纪录。[/FONT]

[FONT=宋体]事实上,他确实做到了。[/FONT]

[FONT=宋体]在明代历史中,有很多疑团,比如建文帝之谜,比如明武宗之死,对于这类问题,我一向极有兴趣,研究之后,多少也能略得一二,只有这个迷题,我始终未能解开。[/FONT]

[FONT=宋体]为什么那个热血青年会突然变成懒汉?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为什么偏偏是这种举动?[/FONT]

[FONT=宋体]一般说来,人性的突然转变,往往是因为受了某种较大的刺激,那么到底是什么刺激?在万历十五年的深宫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FONT]

[FONT=宋体]以上问题,本人全然不知。[/FONT]

[FONT=宋体]我唯一知道的是,自此之后,大明帝国进入了一个奇怪的状态,迷一般的万历王朝正式拉开了序幕,无数场精彩的好戏即将上演。[/FONT]

[FONT=宋体]闪电战[/FONT]

[FONT=宋体]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皇帝消停了,但这对于老百姓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动总比乱动好,只是大臣们有点意见,毕竟每天都见不到领导(内阁大臣除外),伤心总是难免,不过到目前为止,也还没闹出什么大事。[/FONT]

[FONT=宋体]平静,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FONT]

[FONT=宋体]四年之后,平静被打破,因为一封不起眼的奏疏。[/FONT]






[/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58][/FONT]


[FONT=宋体]万历十九年(1591)八月,福建巡抚赵参鲁奏报:[/FONT]

[FONT=宋体]根据琉球使节反映,近日突然出现上百来历不明者,前往琉球朝鲜一带收购海图以及船只草图,并大量收购木材火药,用途不明。[/FONT]

[FONT=宋体]在当时,每天送往朝廷里的奏疏多达几百封,基本上都由内阁批改(皇帝已经不干活了),和什么水灾民变比起来,这件事情实在太小,于是它很快就被埋入了公文堆中。[/FONT]

[FONT=宋体]两个月后,浙江巡抚奏报:[/FONT]

[FONT=宋体]近日获报确知,倭酋平秀吉于北九州肥前国荒野之上修筑城池,规模甚大,余情待报。[/FONT]

[FONT=宋体]上一封大家都看得懂,这一封就需要翻译了。[/FONT]

[FONT=宋体]所谓倭,就是日本,所谓酋,就是头头,所谓平秀吉,就是丰臣秀吉。[/FONT]

[FONT=宋体]具体说来,是日本的头头丰臣秀吉在北九州的荒野上修了一座城池。[/FONT]

[FONT=宋体]这实在是一条太不起眼的新闻,所以很快它也被埋入了纸堆。[/FONT]

[FONT=宋体]顺便说一句,丰臣秀吉修建的那座城池现在还在,而且还比较有名——名古屋。[/FONT]

[FONT=宋体]今天的名古屋是日本的重要城市,关西地区的经济交通中心,但在当时,修建这座城池,只有一个缘由。[/FONT]

[FONT=宋体]当这座城池建好的时候,站在城楼的最高点,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地点——朝鲜海峡。[/FONT]

[FONT=宋体]这是两条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信息,所以无人关注,但当它们联系到一起的时候,事情已经不可挽回。[/FONT]

[FONT=宋体]万历二十年(1592)五月二十四日,水落石出。[/FONT]

[FONT=宋体]五月二十六日,辽东巡抚紧急奏报:[/FONT]

[FONT=宋体]“急报!前日(二十四日),倭贼自釜山登陆,进攻朝鲜,陆军五万余人,指挥官小西行长,水军一万余人,指挥官九鬼嘉隆,藤堂高虎,水陆并进,已攻克尚州,现向王京(汉城)挺进,余者待查。”[/FONT]

[FONT=宋体]六月十三日,辽东巡抚急报:[/FONT]

[FONT=宋体]“急报!已探明,倭军此次进犯,分九军,人数共计十五万八千七百余人,倾国而来,倭军第一军小西行长,第二军加藤清正,第三军黑田长政已于昨日(十二日)分三路进逼王京,朝军望风而逃,王京失陷。朝鲜国王李昖逃亡平壤,余者待查。”[/FONT]

[FONT=宋体]七月五日,辽东巡抚急报:[/FONT]

[FONT=宋体]“十万火急!七月三日,倭军继续挺进,抵近平壤,朝军守将畏敌贪生,打开城门后逃之夭夭,平壤已失陷,朝鲜国王李昖逃往义州。”[/FONT]

[FONT=宋体]七月十六日,兵部尚书石星奏报:[/FONT]

[FONT=宋体]“自倭贼入侵之日起,至今仅两月,朝鲜全境八道已失七道,仅有全罗道幸保。朝军守将无能,士兵毫无战力,一触即溃,四散而逃,现倭军已进抵江(鸭绿江)边,是否派军入朝作战,望尽早定夺。”[/FONT]

[FONT=宋体]最危急的时刻到了。[/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