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学习]明朝的那些事儿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28]
有这样的装备,加上这一千多号人都是李如松的亲军,打起仗来十分彪悍,基本上属于亡命之徒。听到李如松的命令后,二话不说,操起火铳,向日军发动了猛攻。

虽然李如松十分自信,但有一点他并不知道——这绝非遭遇战,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

在平壤战败后,日军对明军产生了极大的心理恐惧,各地纷纷不战而逃,且全无斗志,为防止全军彻底崩溃,挽回军心,日军大本营经过详细策划,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诱敌计划。

具体说来,是先派出小股部队,诱使明军大部队追击,并在王京附近的马山馆设下埋伏,待其到来发动总攻,一举歼灭。

据日本史料记载,参与该计划的日军为第四军和第六军主力,以及其余各军一部,总兵力预计为一万五千人至两万人,其中诱敌部队一千余人,战场指挥官为小西行长、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人,反正只要没被打残,还能动弹的,基本上都来了。

行动如期展开,在探听到查大受率军出发的消息后,诱敌的一千余名日军先行出发,前往马山馆,大军分为两路,偃旗息鼓,悄悄的过去,打枪的不要。

日军的预期计划是,一千人遭遇明军后,且战且退,将明军引到预定地点,发起总攻。

但事情的发展告诉他们,理论和实际总是有差距的。

由于之前日军逃得太快,查大受一路都没捞到几个人,已经憋了一肚子劲,碰到这股日军后,顿时精神焕发,下了重手穷追猛打,转瞬间日军灰飞烟灭,一千多人连个水漂都没打,眨眼就没有了。

这回日军指挥官们傻眼了,原本打算且战且退,现在成了有战无退,更为严重的是,查大受明显不过瘾,又跟着追了过来,越过了马山馆,而此时日军的大部队还在碧蹄馆,尚未到位。

无可奈何之下,日军指挥官们决定,就在碧蹄馆设伏,攻击明军。

于是当查大受赶到之时,他遇到的,是两万余名全副武装,等待已久的日军。

已经退无可退了,横下一条心的日军作战十分勇猛,查大受率军冲击多次,没能冲垮敌军,反而逐渐陷入包围,战斗进入僵持状态。

事已至此,所谓诱敌深入、全歼明军之类的宏伟壮志,那是谈不上了,能把眼皮底下这三千多人吃掉,已经算是老天保佑了。

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打得正热闹的时候,李如松来了。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29][/FONT]

[FONT=宋体] 这下日军喜出望外了,原本想打个埋伏,挽回点面子,结果竟然捞到这么条大鱼,更让他们高兴的是,这位明军最高指挥官竟然只带了这么点人。[/FONT]

[FONT=宋体] 小西行长顿时兴奋起来,他立即下令,方圆四十里内的日军,只要还能动弹,立即赶来会战,不得延误。[/FONT]

[FONT=宋体] 与此同时,他还命令,所有日军军官必亲临前线指挥,包括黑田长政、立花宗茂等人在内,总而言之,是豁出去了。[/FONT]

[FONT=宋体] 在小西行长的部署下,日军发动了自入朝以来最为猛烈的进攻,并充分发扬其敢死精神,哪里的明军最显眼,最突出,就往哪里冲。[/FONT]

[FONT=宋体] 不巧的是,在战场上,最引人注目的人正是李如松。[/FONT]

[FONT=宋体] 这位仁兄实在过于强悍,虽被日军重重包围,却完全不当回事,带着铁骑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这也似乎有点太欺负人了,于是日军集中兵力,对李如松实行合围。[/FONT]

事后,李如松在给皇帝的报告中,曾用一个词形容过此时自己的环境——围匝数重。

[FONT=宋体] 虽然说起来危险万分,但事实上,当时他倒很有几分闲庭信步的风度,据日本史料记载,李如松带领骑兵左右来回,几进几出,铁骑所到之处,日军无法抵挡,只能保持一段距离跟着他。所谓的包围,其实就是尾随。[/FONT]

[FONT=宋体]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人太过嚣张,终究是要翻船的。[/FONT]

[FONT=宋体] 正当李如松率军进进出出,旁若无人之时,一位神秘的日军将领出现了。[/FONT]

[FONT=宋体] 这位日军将领出场就很不一般,史料上说他是金甲倭将,先不说是真金还是镀金,穿不穿得动,敢扛着这么一副招风的行头上战场,一般都是有两下子的。[/FONT]

[FONT=宋体] 而之所以说这是个神秘的人,是因为他的身份一直未能确定。[/FONT]

[FONT=宋体] 参加碧蹄馆之战的主力,是日军第四军,该军以日本九州部队为主,九州是日本最穷困、民风最野蛮的地区,此地士兵大都作战顽强,凶残成性,是实实在在的亡命之徒。所以很多史料推测,此人很有可能是隶属于第四军的将领。[/FONT]

[FONT=宋体] 虽说哪里来的讲不清,但敢拼命是肯定的,这人一上来,就抱定不要命的指导思想,带兵向李如松猛冲(博如松甚急),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号人,李如松毫无准备,身边部队被逐渐冲散,日军逐渐围拢,形势十分危急。[/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30][/FONT]

[FONT=宋体] 此时,李如柏和李宁正在李如松的两翼,发现事情不妙,便指挥部下拼死向李如松靠拢,但日军十分顽强,挡住了他们的进攻。[/FONT]

[FONT=宋体] 紧急关头,还是兄弟靠得住,眼看李如松即将光荣殉职,弟弟李如梅出手了。[/FONT]

[FONT=宋体] 虽说在乱军之中,但李如梅依然轻易地瞄准了这位金甲倭将(所以说在战场上穿着不能太时髦),手起一箭,正中此人面目,当即落马。[/FONT]

[FONT=宋体] 主将落马后,士兵们也一哄而散,李如松终于转危为安,但事实上,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FONT]

[FONT=宋体] 此刻,双方已鏖战多时,虽然明军勇猛,战局却已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此时日军正陆续由四面八方赶来(接续愈添,沿山遍野),人数优势越来越大,而明军势单力薄,这么打下去,全军覆没,那是迟早的事。[/FONT]

[FONT=宋体] 不过明军固然陷入苦战,日军的情况却也差不多,日军主将立花宗茂,性格顽固,在日本国内是出了名的硬骨头,素以善战闻名,这回也打得撑不住了,竟然主动找到小早川隆景接替自己的位置,退出了战场。[/FONT]

[FONT=宋体] 仗打到这个份上,胜败死活,只差一口气。[/FONT]

[FONT=宋体] 关键时刻,杨元到了。[/FONT]

[FONT=宋体] 杨总兵实在是个守纪律的人,他遵照李如松的命令,延迟出发,到地方一看打得正热闹,二话不说,带着一千人也冲了进去。[/FONT]

[FONT=宋体] 早不来,晚不来,来得刚刚好。日军正打得叫苦不迭,杨元的骑兵突然出现,阵型被完全冲垮,混乱之际也没细看对方的人数,以为是明军大部队到了,纷纷掉头逃窜。[/FONT]
[FONT=宋体] 小西行长见大势已去,也只能率军撤退。李如松惊魂未定,装模作样地追了一阵,也就收兵回去了,毕竟手底下有多少人,日军不知道,他还是清楚的。[/FONT]

[FONT=宋体] 碧蹄馆之战就此结束,此战明军阵亡二百六十四人,斩获日军首级一百六十七人,伤亡大抵相当。[/FONT]

[FONT=宋体] 对于这场战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FONT]

[FONT=宋体] 撒网捕鱼,鱼网破了。[/FONT]

[FONT=宋体] 应该说,这并不是一场大的战役,但在历史上,此战争议却一直未断,其中最激烈的,是双方的伤亡问题。[/FONT]

[FONT=宋体] 在日本的许多战史书籍中(如《日本外史》、《日本战史》),碧蹄馆之战是日军的一场大胜,个别特别敢吹的,说此战日军歼灭明军两万余人,要这么算,李如松除了全军死光外,还得再找一万五千个垫背的,着实不易。[/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31][/FONT]

[FONT=宋体] 虽然事情不容易办,鬼子还是办了,而且一直在办,后来抗日战争里的台儿庄战役,日军矶谷师团(编制相当于一个军)被打成了残废,死伤一万多人,几乎丧失战斗力,日本战报却说就损失两千人,脸不红心不跳,由此可见,其不认账和乱记账,那是有悠久传统的。[/FONT]

[FONT=宋体] 说到底,碧蹄馆之战,不过是一场微不足道的小规模战斗而已。[/FONT]

[FONT=宋体] 但微不足道,并不代表不重要。事实上,这确实是一场改变了战争进程的战斗。[/FONT]

[FONT=宋体] 通过此战,死里逃生的李如松明白了两点:首先,敌人是很难打垮的。[/FONT]

[FONT=宋体] 虽然日军被击败,但战斗力尚存,以明军目前的兵力,如要硬攻,很难奏效。[/FONT]

[FONT=宋体] 其次,朋友是很难指望的。[/FONT]

[FONT=宋体] 在碧蹄馆之役发生前,李如松曾嘱托朝军随后跟进,人家确实也跟着来了,但仗一打起来,不是脚底抹油就是袖手旁观,仗打完才及时出现,真可谓是反应敏捷。[/FONT]

[FONT=宋体] 而更让李如松气愤的,是某些混人。[/FONT]

[FONT=宋体] 此时正逢朝鲜阴雨连绵,火器难于使用,日军伏击失败后,全部龟缩于王京,打死不出来,还拼命修筑坚固堡垒,准备死守。但凡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如果现在进攻,那就是寻死。[/FONT]

[FONT=宋体] 可柳成龙偏偏装糊涂,他多次上书,并公开表示李如松应尽早进攻王京,不得拖延。[/FONT]

[FONT=宋体] 出征之前泼凉水,不出头,现在却又跳出来指手划脚,反正打仗的都是明军,不死白不死,人混账到这个份上,真能把死人气活了。[/FONT]

[FONT=宋体] 李如松没有理会柳成龙,他停下了进攻的脚步。[/FONT]

[FONT=宋体] 但停下来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作为朝鲜的都城,王京是必须攻克的。[/FONT]

[FONT=宋体] 于是在经过缜密的思索后,李如松做出了如下部署:[/FONT]

[FONT=宋体] 总兵杨元率军镇守平壤,控制大同江;李如柏率军镇守宝山,查大受镇守临津,互为声援;李宁、祖承训镇守开城。[/FONT]

[FONT=宋体] 这是一个让人莫名其妙的安排,因为明军本就兵力不足,现在竟然分兵四路,要想打下王京,无异于是痴人说梦。[/FONT]

[FONT=宋体] 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李如松已经放弃了进攻计划。[/FONT]

[FONT=宋体] 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FONT]

[FONT=宋体] 因为要攻克一座城池,并不一定要靠武力。[/FONT]

[FONT=宋体] 命令下达了,进攻停止了,战场恢复了平静,日军也借此机会加强防守,整肃军队,等待着李如松的下一次进攻。因为在被忽悠多次后,他们已经确定,眼前的这个对手,是绝对不会消停的。[/FONT]

[FONT=宋体] 这个判断十分正确,很快,他们就等到了李如松的问候,但并非攻城的枪炮,而是一把大火。[/FON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61fd5010082mq.html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32][/FONT]


[FONT=宋体] 李如松很清楚,凭借自己手中的兵力,是绝对无法攻下王京的,于是他索性分兵各处防守,加固后方,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进攻目标——龙山。[/FONT]

[FONT=宋体] 龙山是日军的粮仓所在地,积粮数十万石,王京、釜山的日军伙食,大都要靠此处供应。[/FONT]

[FONT=宋体]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如松密令查大受,率敢死队(死士)连夜跑到龙山,放了一把火,彻底解决了鬼子们的粮食问题。[/FONT]

[FONT=宋体] 这么一来,事情就算是结了,因为武士道再怎么牛,也不能当饭吃,在这一点上,鬼子们的意识是清楚的,认识是明确的。[/FONT]

[FONT=宋体] 万历二十一年(1593)四月十八日,日军全军撤出王京,退往釜山。十九日,李如松入城,王京光复。[/FONT]

[FONT=宋体] 自万历二十年(1592)十二月明军入朝起,短短半年时间,日军全线溃败,死失合计三万五千余人,其军队主力,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几乎全军覆灭,日军的战斗力遭到致命打击,疲惫交加,斗志全无。[/FONT]

[FONT=宋体] 到了这份上,已经打不下去了。[/FONT]

[FONT=宋体] 四月下旬,日军继续撤退至蔚山、东莱等沿海地域,回到了一年前的登陆地点,全军八万余人渡海回国,仅留四万人防守。[/FONT]

[FONT=宋体] 至此,抗倭援朝战争第一阶段结束,日军惨败而归。[/FONT]

[FONT=宋体] 日军退却了,但李如松并没有痛打落水狗,不是不想,而是不能。[/FONT]

[FONT=宋体] 事实上,此时明军的处境也好不了多少,由于朝军几乎是一盘散沙,许多地方都要依靠明军防守,李如松能够调动的,仅有一万余人,靠这点本钱,想把日军赶下海去,几乎是不可能的。[/FONT]

[FONT=宋体] 但最严重的问题还不是缺人,而是缺钱。[/FONT]

[FONT=宋体] 要知道,刀枪马炮,天上掉不下来,那都是有价钱的,而所谓打仗,其实就是砸钱,敌人来了,有钱就对砸,没钱就打游击,朝鲜战争也一样。[/FONT]

[FONT=宋体] 明军虽然是帮朝鲜打仗,但从粮食到军饷,都是自给自足,而在这一点上,朝鲜人也体现出了充分的市场意识,非但不给军费,连明军在当地买军粮都要收现款,拒收信用卡,赊账免谈。[/FONT]

[FONT=宋体] 李如松在朝鲜呆了半年,已经花掉了上百万两白银,再这样打个几年,估计裤子都得当出去。[/FONT]

[FONT=宋体] 所以谈判,是唯一的选择。[/FON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61fd5010082mn.html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33]

高档次的忽悠

第二次谈判就此开始。

所谓谈判,其实就是忽悠的升级版,双方你来我往,吹吹牛吃吃饭,实在的东西实在不多。

客观地讲,明朝在谈判上,一向都没什么诚意。相对而言,日本方面还是比较实诚的,他们曾满怀期望的期盼着明朝的使者,等到的却是火枪大炮。

说到底,这是个认识问题,因为当时的明朝,管日本叫倭国,管日本人叫倭奴,而且这并非有意歧视,事实上,以上称呼是一路叫过来的,且从无愧疚、不当之类的情感。

一句话,打心眼里,就从没瞧得上日本人。

第一次谈判,是因为准备不足,未能出兵,等到能够出兵,自然就不谈了。

现在,是第二次谈判。而谈判的最理想人选,是沈惟敬。

半年前,这位仁兄满怀激情地来到李如松的大营,结果差点被砍了头,关起来吃了半年的牢饭,到今天,终于又有他的用武之地了。

万历二十一年(1593)三月,沈惟敬前往日军大营,开始了第二次谈判,在那里等待着他的,是他的老朋友小西行长。

虽然之前曾被无情地忽悠过一次,但毕竟出来抢一把不容易,死了这么多人,弄不到点实在东西也没法回去,日方决定继续谈判,平分朝鲜是不指望了,能捞多少是多少。

日军的谈判底线大抵如此,而在他们看来,事到如今,明军多少也会让一两步。

会谈进行得十分顺利,双方互致问候完毕,经过讨价还价,达成了如下意见:

首先,明朝派遣使者,前往日本会见丰臣秀吉。其次,明军撤出朝鲜,日军撤出王京(当时尚未撤出)。最后,日本交还朝鲜被俘王子官员。

沈惟敬带着谈判意见回来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一次,李如松和宋应昌都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

沈惟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他认为,一切都将在自己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但他并不知道,所谓谈判和执行,那完全是两码事。

在第一次谈判时,明军只是为了争取时间,压根儿不打算要真谈判,而这一次……,似乎也没这个打算。

因为在战后,宋应昌曾在给皇帝的奏疏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夫倭酋前后虽有乞贡之称,臣实假贡取事,原无真许之意。”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日本人是想谈和的,但我是忽悠他们的,您别当真。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34]

这就是说,明军从上到下,是万众一心,排除万难,要把忽悠进行到底了。

但协议毕竟还是签了,签了就得执行,而接下来,李如松用行动证明了这样一点:他除了会打仗,搞政治也是把好手。

根据协议,明军要撤出朝鲜,但李如松纹丝不动,反而烧掉了日军的粮仓,端掉了对方的饭碗。

日军是真没办法了,打不过又闹不起,明知李如松是个不守信用的家伙,偏偏还不敢得罪他,就当吃了个哑巴亏,硬着头皮派出使者。那意思是,你不撤我认了,但互派使者的事,麻烦你还是给办了吧。

在这一点上,李如松还是很够意思的,他随即派出谢用梓与徐一贯两人,随同沈惟敬一起,前往日军大营。

小西行长十分高兴,因为自从谈判开始以来,他遇到的不是大混混(沈惟敬),就是大忽悠(李如松的使者),感情受到了严重的伤害,现在对方终于派出了正式的使者,实在是可喜可贺。

但他不知道的是,明朝派来的这两位所谓使者,谢用梓是参将,徐一贯是游击,换句话说,这两人都是武将,别说搞外交,识不识字那都是不一定的事。

之所以找这么两个丘八去谈判,不是明朝没人了,而是李如松根本就没往上报。

这位仁兄接到日军要求后,想也没想,就在军中随意找了两人,大笔一挥,你们俩就是使者了,去日本出差吧。

现在忽悠你们,那是不得已,老子手里要是有兵,早就打过去了,还谈什么判?!

李如松没当真,但日本人当真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五月中旬,小西行长带领沈惟敬、谢用梓以及徐一贯前往日本,会见丰臣秀吉,进行和谈。

对于明朝使臣的来临,丰臣秀吉非常高兴,不但热情接待,管吃管住,会谈时更是率领各地诸侯权贵到场,亲自参加,张灯结彩,搞得和过节一样,仪式十分隆重。

当沈惟敬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他明白:这下算是忽悠大了。

虽然日本人糊里糊涂,但一路过来,他已经很清楚,身边的这两位使者到底是什么货色。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挺下去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61fd5010082wt.html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35][/FONT]


[FONT=宋体] 沈惟敬就此开始了谈判,虽然从名义上讲,谢用梓和徐一贯才是正牌使者,但这两个大老粗连话都说不利索,每次开会口都不敢开,只能指望沈惟敬忽悠了。[/FONT]

[FONT=宋体] 于是每次开会之时,大致都是这么一副场景:丰臣秀吉满怀激情,口若悬河,谢用梓、徐一贯呆若木鸡、一言不发,沈惟敬随口附和,心不在焉。所谓的外交谈判,其实就是扯淡。[/FONT]

[FONT=宋体] 就这么个扯淡会,竟然还开了一个多月,直到六月底,才告结束。[/FONT]

[FONT=宋体] 在谈判终结的那一天,丰臣秀吉终于提出了日方的和平条件,该条件也再次证明了这样一点:[/FONT]

[FONT=宋体] 丰臣秀吉,是个贪婪无耻、不可救药的人渣。[/FONT]

[FONT=宋体] 其具体内容如下:[/FONT]

[FONT=宋体] 一、明朝将公主嫁为日本后妃。[/FONT]
[FONT=宋体] 二、明朝和日本进行贸易,自由通商。[/FONT]
[FONT=宋体] 三、明朝和日本交换誓词,永远通好。[/FONT]
[FONT=宋体] 四、割让朝鲜四道,让给日本。[/FONT]
[FONT=宋体] 五、朝鲜派出王子大臣各一人,作为人质,由日方管理。[/FONT]
[FONT=宋体] 六、返还朝鲜被俘的两位王子[/FONT]
[FONT=宋体] 七、朝鲜宣誓永不背叛日本。[/FONT]

[FONT=宋体] 在这份所谓的和平条款中,除交还朝鲜王子外,没有任何的友善、和睦,不但强占朝鲜土地,还把手伸到了明朝,总而言之,除了贪婪,还是贪婪。[/FONT]

[FONT=宋体] 这样的条款,是任何一个大明使臣都无法接受的。[/FONT]

[FONT=宋体] 沈惟敬接受了。[/FONT]

[FONT=宋体] 这位仁兄似乎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当场拍板,表示自己认可这些条款,并将回禀明朝。丰臣秀吉十分高兴。[/FONT]

[FONT=宋体] 其实丰臣秀吉并不知道,他已失去了一个过把瘾的机会——即使他提出吞并中国,这位大明使者也会答应的。[/FONT]

[FONT=宋体] 因为沈惟敬同志压根就不算是明朝的使臣,说到底也就是个混混,胡话张口就来,反正不是自家的,也谈不上什么政治责任,你想要哪里,我沈惟敬划给你就是了。反正也不是我买单。[/FONT]

[FONT=宋体] 日本和谈就此结束,简单概括起来,是一群稀里糊涂的人,在一个稀里糊涂的地方,开了一个稀里糊涂的会,得到了一个稀里糊涂的结论。可怜一代枭雄丰臣秀吉,风光一辈子,快退休了,却被两个粗人、一个混混玩了一把,真可算是晚节不保。[/FONT]

[FONT=宋体] 但在办事认真这点上,丰臣秀吉还是值得表扬的,为了把贪欲进行到底,他随即安排了善后事宜,遣送朝鲜王子回国,并指派小西行长跟进此事。[/FONT]

[FONT=宋体] 小西行长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不久之后,他就会悔青自己的肠子。[/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36][/FONT]


[FONT=宋体] 和谈结束了,沈惟敬回国了,他在日本说了很多话,干了很多事,但在中国却无人知晓,连李如松、宋应昌也只知道,这人去了趟日本,见了丰臣秀吉,仅此而已。[/FONT]

[FONT=宋体] 按说到这个时候,沈惟敬应该说实话了,在日本胡说八道也就罢了,但军国大事,不是能忽悠过去的,鬼子虽然脑袋不好使,也不是白痴,想蒙混过关,那是不可能的。[/FONT]

[FONT=宋体] 但这位兄弟实在是人混胆大,没有丝毫政治敏感性,兵部尚书石星代表朝廷找他谈话时,竟对日方提出“和平条件“只字不提,只顾吹牛,说自己已经搞定了日方,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云云。[/FONT]

[FONT=宋体] 这话要换了宋应星,估计是打死也不信的,可石星同志就不同了,从某个角度讲,他还是个比较单纯的人,一顿忽悠之下,竟然信了,还按照沈惟敬的说法,上奏了皇帝。[/FONT]

[FONT=宋体] 明神宗倒不糊涂,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但石星一口咬定,加上打仗实在费钱,半信半疑之下,他同意与日方议和。[/FONT]

[FONT=宋体] 于是历史上最滑稽的一幕出现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忽悠,中日双方终于停战。[/FONT]

[FONT=宋体] 万历二十一年(1593)七月,在日军大部撤出朝鲜后,明军也作出部署,仅留刘珽、骆尚志等人,率军一万五千余人帮助镇守军事要地,其余部队撤回国内。[/FONT]

[FONT=宋体] 无论有多么莫名其妙,和平终究还是到来了,尽管是暂时的。[/FONT]

[FONT=宋体] 宋应昌升官了,因为在朝鲜战场的优异表现,他升任右都御史,兵部侍郎的职务,由顾养谦接替。[/FONT]

[FONT=宋体] 李如松也升官了,本就对他十分欣赏的明神宗给他加了工资(禄米),并授予他太子太保的头衔。[/FONT]

[FONT=宋体] 三年后,辽东总兵董一元离职,大臣推举多名候选者,明神宗却执意要任用李如松,虽然许多人极力反对,但他坚持了自己的意见。[/FONT]

[FONT=宋体] 李如松走马上任,一年后他率军追击敌军,孤军深入,中伏,力战死。[/FONT]

[FONT=宋体] 在所有的战斗中,他始终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这次也不例外。[/FONT]

[FONT=宋体] 他不是一个与人为善的人,更谈不上知书达理,他桀骜不逊,待人粗鲁,但这些丝毫无损于他的成就与功勋,因为他是一个军人,一个智勇双全、顽强无畏的军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击败了敌人,保卫了国家,在我看来,他已经尽到了自己的本分。[/FONT]

[FONT=宋体]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他虽是武将,却并非粗人,因为在整理关于他的史料时,我发现了他的诗句:[/FONT]

[FONT=宋体]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FONT]
[FONT=宋体] 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FONT]

[FONT=宋体] 我认为,写得很不错。[/FONT]

[FONT=宋体] 四百年华已过,纵马驰骋之背影,依稀可见。[/FONT]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37]

烽火再起

沈惟敬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作为一个局外人,他毅然决然搞起外交,且不怕坐牢,不怕杀头,义无反顾,实在让人费解。

一个混混,不远千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专程跑来插足国家大事,在我看来,这就是最纯粹的掺和精神。

但既然是掺和,一般说来总是有动机的。因为就算是混混,也得挣钱吃饭。可由始至终,这位仁兄似乎除了混过几顿饭外,还没有狮子大开口的记录,也没怎么趁机捞过钱,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真想干点事的。

然而沈惟敬并不知道: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外交政治也是混,不过,绝不是他那个混法。如果胡混一气,是要掉脑袋的。

万历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七日,一个人的到来让沈惟敬明白了一个道理:说过的话,签过的字,不是说赖就能赖的。

小西飞来了,根据日本和谈的会议精神,他作为日本的使者,前来兑现之前明朝的承诺。

沈惟敬迎来了一生中最大的危机,因为小西飞并没有参与他的密谋,而日方使者到来,必定有明朝高级官员接待,到时双方一对质,事情穿帮,杀头打屁股之类的把戏是逃不了了。

人已经到京城了,杀人灭口没胆,逃跑没条件,就算冲出国门也没处去——日本、朝鲜也被他忽悠了,要冲出亚洲,估计还得再等个几百年。

在沈惟敬看来,他这辈子就算是活到头了,除非奇迹出现。

奇迹出现了。

万历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十九日,兵部尚书石星奉旨,与小西飞会谈。

在会谈中,石星提出了议和的三大条件——真正的条件:

一、 日本必须限期全部撤军回国。
二、 封丰臣秀吉为日本王,但不允许日本入贡。
三、 日本必须盟誓,永不侵犯朝鲜。

然后他告诉小西飞,如果同意,就有和平,如果拒绝,就接着打。

出发之前,小西飞被告知,明朝已经接受了日方提出的七大条件,他此来是拿走明朝承认割让朝鲜的文书,如果一切顺利,还要带走明朝的公主。

而现在他才知道,公主是没影的,割让朝鲜是没谱的,通商是没指望的。日本唯一的选择,是从明朝皇帝那里领几件衣服和公章,然后收拾行李,滚出朝鲜,发誓永不回来。

小西飞已经彻底懵了,他终于明白,之前的一切全是虚幻,自己又被忽悠了。

然而接下来,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38]

面对石星,小西飞说出了他的答复:同意。

所谓同意,代表的意思就是日本愿意无条件撤出朝鲜,不要公主,不要通商,不再提出任何要求。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结论是,小西飞撒了谎。

而只要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他的确有撒谎的理由。

首先,他是小西行长的亲信,这件事又是小西行长负责,事情办到这个地步,消息传回日本,小西行长注定是没好果子吃的。

其次,他毕竟是在明朝的地盘上,对方又是这个态度,如果再提出丰臣秀吉的“梦幻”七条,惹火了对方,来个“两国交兵,先斩来使”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务之急,把事情忽悠过去,回家再说。

听到小西飞的回答,石星十分高兴,他急忙向明神宗上奏疏,报告这一外交的巨大胜利。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明神宗竟然不信!

要知道,这位皇帝虽然懒,却不笨,他得知此事后,当即表示叫来石星询问此事:如此之条件,日本人怎么会轻易接受?

石星本来脑袋就不大好使,这么一问,算是彻底糊涂了,半天也不知怎么回答。

最后还是明神宗替他想出了办法:

“明日,你在兵部再次询问日使,不得有误。”

之后还跟上一句:

“赵志皋随你一同去!”

赵志皋,时任大学士,特意交代把他拉上,说明皇帝对石星的智商实在是缺乏信心。

万历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二十日,第二次询问开始。

这次询问,明朝方面来了很多人,除了石星和赵志皋外,六部的许多官员都到场旁听。

在众目睽睽之下,石星向小西飞提出了八个问题,而小西飞也一反常态,对答如流,说明日本的和平决心,听得在场观众频频点头。

经过商议,石星和赵志皋联合作出了结论:小西飞,是可以相信的。

然而石星并不知道,小西飞之所以回答得如此顺畅,是因为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不折不扣的胡扯。

具体说来,是想到哪说到哪,捡好听顺耳的讲,动不动就是“天朝神威”之类的标志性口号,反正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虽然在场的官员大都饱读诗书,且不乏赵志皋之类的政治老油条,但毕竟当时条件有限,也没有出国考察的名额,日本到底是怎么回事,谁也不清楚。

于是,大家都相信了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39][/FONT]


[FONT=宋体] 凭借着在明朝的优异表现,小西飞跻身成功外交家的行列,成为了勘与沈惟敬相比的大忽悠。[/FONT]

[FONT=宋体] 但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虽然是后进之辈,在忽悠方面,小西飞却更进一步,将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除了忽悠别人,还忽悠自己。[/FONT]

[FONT=宋体] 事情是这样的,和谈结束后按照外交惯例,明朝官员准备送小西飞回国,然而这位仁兄却意犹未尽,拿出了一份名单。[/FONT]

[FONT=宋体] 这份名单是丰臣秀吉授意,小西行长草拟的,上面列出了一些人名,大都是日军的将领,在出发之前,他交给了小西飞,并嘱托他在时机成熟时交出去,作为明朝封官赏钱的依据。[/FONT]

[FONT=宋体] 事已至此,小西飞十分清楚,所谓和谈,纯粹就是胡说八道,能保住脑袋回去就不容易了,可这位仁兄实在是异常执着,竟然还是把这份名单交给了明朝官员,并告诉他们:名单上的人都是日本的忠义之士,希望明朝全部册封,不要遗漏。[/FONT]

[FONT=宋体] 明明知道是忽悠,竟然还要糊弄到底,可谓意志坚定,当然,也有某些现实理由——小西飞的名字,也在那份名单上。[/FONT]

[FONT=宋体] 更为搞笑的是,在交出名单之前,根据小西行长之前的交代,小西飞还涂掉了两个名字,一个是加藤清正,另一个是黑田长政。[/FONT]

[FONT=宋体] 之所以这么干,那是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的,虽然同为丰臣秀吉的亲信,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的关系却很差,平时经常对骂,作战也不配合,小西行长对此二人恨之入骨。[/FONT]

[FONT=宋体] 据说后来这事捅出去之后,加藤清正气得跳脚:明知册封不了的名单,你都不列我的名字?跟你拼了![/FONT]

[FONT=宋体] 等到后来回了日本,这几位也不消停,继续打继续闹,最后在日本关原打了一仗,才算彻底了结。这都是日本内政,在此不予干涉。[/FONT]

[FONT=宋体] 综观整个谈判过程,从忽悠开始,以胡扯结束,经过开山祖师沈惟敬和后起之秀小西飞的不懈努力,丰臣秀吉、明神宗一干人等都被绕了进去,并最终达成了协议,实在是可喜可贺。[/FONT]

[FONT=宋体] 而更值得夸奖的,是日本人的执着,特别是小西行长,明知和谈就是胡扯,册封就是做梦,仍然坚持从名单上划掉了自己政敌的名字,其认真精神应予表扬。[/FONT]

[FONT=宋体] 虽然这是一件极其荒谬、极为可笑的事情,但至少到现在,并没有丝毫露馅的迹象,而且在双方共同努力忽悠下,和平似乎已不再是个梦想。[/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40][/FONT]


[FONT=宋体] 这关终于过去了,沈惟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过,这口气也就松了一个月。[/FONT]

[FONT=宋体] 明朝的办事效率明显比日本高得多,万历二十三年(1595)正月,明神宗便根据谈判的条款,对日本下发了谕旨,并命临淮侯李宗城为正使,都指挥杨方亨为副使,带沈惟敬一同前往日本宣旨。[/FONT]

[FONT=宋体] 沈惟敬无可奈何,只得上路,可还没等到日本,就出事了。[/FONT]

[FONT=宋体] 事情出在明朝正使李宗城的身上,应该说,这是一个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具体说来,就是胆小。[/FONT]

[FONT=宋体] 此人虽然是世袭侯爵,但一向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每天只想在家混吃等死,突然摊上这么个出国的活,心里很不情愿,但不去又不行,只好一步三回头地上了路。[/FONT]

就这么一路走,一路磨,到了朝鲜釜山,他才从一个知情人那里得知了谈判的内情,当即大惊失色,汗如雨下。

[FONT=宋体] 其实这也没什么,反正没到日本,回头就是了,浪费点差旅费而已。[/FONT]

[FONT=宋体] 可这位兄弟胆子实在太小,竟然丢下印玺和国书,连夜就逃了。[/FONT]

[FONT=宋体] 消息传回北京,明神宗大怒,下令捉拿李宗城,并命令杨方亨接替正使,沈惟敬为副使,继续出访日本。[/FONT]

[FONT=宋体] 于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杨方亨和什么都知道的沈惟敬,在经历这场风波后,终于在七月渡海,到达日本。[/FONT]

[FONT=宋体] 对于他们的来访,丰臣秀吉十分高兴,他安排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决定,在日本最繁华的城市大阪招待明朝的使者。[/FONT]

[FONT=宋体] 九月,双方第一次见面,气氛十分融洽,在这一天,杨方亨代表明神宗,将冠服、印玺等送给了丰臣秀吉。[/FONT]

[FONT=宋体] 丰臣秀吉异常兴奋,在他看来,明神宗送来这些东西,是表示对他的妥协,而他真正想要的东西,也即将到手。[/FONT]

[FONT=宋体] 因为第二天,明朝的使者,就将宣布大明皇帝的诏书,在那封诏书上,自己的所有愿望都将得到满足。[/FONT]

[FONT=宋体] 但沈惟敬很清楚,当明天来临,那封谕旨打开之时,一切都将结束。事情已经无可挽回,除非日本人全都变成文盲,不识字(当时的日本官方文书,几乎全部使用汉字),或者……奇迹再次出现。[/FONT]

[FONT=宋体] 想来想去,毫无办法,沈惟敬在辗转反侧中,度过了这个绝望的夜晚,迎来了第二天的早晨。[/FONT]

[FONT=宋体] 然而他并不知道,在那个夜晚,他并不是唯一无法入睡的人。[/FONT]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41]

在获知明朝使者到来的消息后,小西行长慌了手脚。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从小西飞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却没有去报告丰臣秀吉。

不是不想说,而是不能说。

自和谈开始,丰臣秀吉就处于一种梦幻状态,总觉得人家欠他点什么,就该割地,就该和亲。如果这个时候把他摇醒,告诉他:其实你被忽悠了,人家根本没把你放在眼里,也不打算跟你谈判。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更为严重的是,这件事情是小西行长负责的,一旦出了事,背黑锅的都找不到。

那就忽悠吧,过一天是一天。

可现在明朝的使者已经来了,冠服也送了,诏书明天就读,无论如何是混不下去了。

为了自己的脑袋和前途,小西行长经过整夜的冥思苦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于是,在那个夜晚,他去找了一个人。确切地说,是个和尚。
根据丰臣秀吉的习惯,但凡宣读重要文书,都要找僧人代劳,除了日本信佛的人多,和尚地位高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和尚有文化,一般不说白字。

小西行长的目的很明确,他找到那位僧人,告诉他,如果明天你宣读文件时,发现与之前会谈条件不同,或是会触怒丰臣秀吉的地方,一律跳过,不要读出来。

当然某些嘱托,比如要是你读了,我就怎么怎么你,那也是免不了的。

安排好一切后,小西行长无奈地回了家,闹到这个地步,只能过一天是一天了。

无论如何,把明天忽悠过去就好。

第二天,会议开始。

从参加人数和规模上说,这是一次空前,团结的大会。因为除了丰臣秀吉和王公大臣,大小诸侯外,德川家康也来了。

作为丰臣秀吉的老对头,这位仁兄竟然也能到场,充分说明会务工作是积极的,到位的。

更为破天荒的是,丰臣秀吉同志为了显示自己对明朝的尊重,竟然亲自穿上了明朝的服装,并强迫手下全部换装参加会议(皆着明服相陪)。

然后他屏息静气,等待着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依照程序,僧人缓慢地打开了那封诏书。

此刻,沈惟敬的神经已经绷到了顶点,他知道,奇迹不会再次发生。

小西行长也很慌张,虽然事先做过工作,心里有底,但难保丰臣秀吉兴奋之余,不会拿过来再读一遍。

总而言之,大家都很紧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