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学习]明朝的那些事儿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369]

[FONT=宋体] 在明代的司法审讯中,档次最高的就是三法司会审,但最隆重的,叫做十三司会审。[/FONT]

[FONT=宋体] 明代的六部,长官为尚书、侍郎,部下设司,长官为郎中、员外郎,一般说来是四个司,比如吏部、兵部、工部、礼部都是四个司,分管四大业务,而刑部,却有十三个司。[/FONT]

[FONT=宋体] 这十三个司,分别是由明朝的十三个省命名,比如胡士相,就是山东司的郎中,审个案子,竟然把十三个司的郎中全都找来,真是煞费苦心。[/FONT]

[FONT=宋体] 此即所谓集体负责制,也就是集体不负责,张问达先生水平的确高,看准了法不责众,不愿意独自背黑锅,毅然决定把大家拉下水。[/FONT]

[FONT=宋体] 大家倒没意见,反正十三个人,人多好办事,打板子也轻点。[/FONT]

[FONT=宋体] 可到审讯那天,人们才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是喜欢热闹的。[/FONT]

[FONT=宋体] 除了问话的十三位郎中外,王之寀还带了一批人来旁听,加上看热闹的,足有二十多人,人潮汹涌,搞得跟菜市场一样。[/FONT]

[FONT=宋体] 这次张差真的疯了,估计是看到这么多人,心有点慌,主审官还没问,他就说了,还说得特别彻底,不但交代了庞老公就是庞保,刘老公就是刘成,还爆出了一个惊人的内幕:[/FONT]

[FONT=宋体] 按张差的说法,他绝非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同伙,包括所谓马三舅、李外父,姐夫孔道等人,是货真价实的团伙作案。[/FONT]

[FONT=宋体] 精彩的还没完,在审讯的最后,张差一鼓作气,说出了此案中最大的秘密:红封教。[/FONT]

[FONT=宋体] 红封教,是个邪教,具体组织结构不详,据张差同志讲,组织头领有三十六号人,他作案,就是受此组织指使。[/FONT]

[FONT=宋体] 一般说来,凑齐了三十六个头领,就该去当强盗了,这话似乎太不靠谱,但经事后查证,确有其事,刑部官员们再一查,就不敢查了,因为他们意外发现,红封教的起源地,就是郑贵妃的老家。[/FONT]

[FONT=宋体] 而据某些史料反映,郑贵妃和郑国泰,就是红封教的后台。这一点,我是相信的,因为和同时期的白莲教相比,这个红封教发展多年,却发展到无人知晓,有如此成就,也就是郑贵妃这类脑袋缺根弦的人才干得出来。[/FONT]

[FONT=宋体] 张差确实实在,可这一来,就害苦了浙党的同胞们,审案时丑态百出,比如胡士相先生,负责做笔录,听着听着写不下去了,就把笔一丢了事,还有几位浙党郎中,眼看这事越闹越大,竟然在堂上大呼一声:[/FONT]

[FONT=宋体] “你自己认了吧,不要涉及无辜!”[/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370]

[FONT=宋体] 但总的说来,浙党还是比较识相的,眼看是烂摊子,索性不管了,同意如实上报。[/FONT]

[FONT=宋体] 上报的同时,刑部还派出两拨人,一拨去找那几位马三舅、李外父,孔道姐夫,另一拨去皇宫,找庞保、刘成。[/FONT]

[FONT=宋体] 于是郑贵妃又开始哭了,几十年来的保留剧目,屡试不爽,可这一次,万历却对她说:[/FONT]

[FONT=宋体] “我帮不了你了。”[/FONT]

[FONT=宋体] 这是明摆着的,张差招供了,他的那帮外父、姐夫一落网,再加上你自己的太监,你还怎么跑?[/FONT]

[FONT=宋体] 但老婆出事,不管也是不行的,于是万历告诉郑贵妃,而今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能救她,而这个人不是自己。[/FONT]

[FONT=宋体] “唯有太子出面,方可了解此事。”[/FONT]

[FONT=宋体] 还有句更让人难受的话:[/FONT]

[FONT=宋体] “这事我不管,你要亲自去求他。”[/FONT]

[FONT=宋体] 郑贵妃又哭了,但这次万历没有理她。[/FONT]

[FONT=宋体] 于是不可一世的郑贵妃收起了眼泪,来到了宿敌的寝宫。[/FONT]

[FONT=宋体] 事实证明,郑小姐装起孙子来,也是巾帼不让须眉,进去看到太子,一句不说就跪,太子也客气,马上回跪,双方爬起来后,郑贵妃就开始哭,一边哭一边说,我真没想过要害你,那都是误会。[/FONT]

[FONT=宋体] 太子也不含糊,反应很快,一边做垂泪状(真哭是个技术活),一边说,我明白,这都是外人挑拨,事情是张差自己干的,我不会误会。[/FONT]

[FONT=宋体] 然后他叫来了自己的贴身太监王安,让他当即拟文,表明自己的态度。随即,双方回顾了彼此间长达几十年的传统友谊,表示今后要加强沟通,共同进步,事情就此圆满结束。[/FONT]

[FONT=宋体] 这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史料,其主题意境是,郑贵妃很狡诈,朱常洛很老实,性格合理,叙述自然,所以我一直深信不疑,直到我发现了另一段史料,一段截然不同的史料:[/FONT]

[FONT=宋体] 开头是相同的,郑贵妃去向万历哭诉,万历说自己没办法,但接下来,事情出现变化——他去找了王皇后。[/FONT]

[FONT=宋体]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举动,因为皇后没有帮派,还有威望,找她商量是再合适不过了。[/FONT]

[FONT=宋体] 皇后的回答也直截了当:[/FONT]

[FONT=宋体] “此事我也无法,必须找太子面谈。”[/FONT]

[FONT=宋体] 很快,老实太子来了,但他给出的,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FONT]

[FONT=宋体] “此事必有主谋!”[/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371]

[FONT=宋体] 这句话一出来,明神宗脸色就变了,郑贵妃更是激动异常,伸个指头出来,对天大呼:[/FONT]

[FONT=宋体] “如果这事是我干的,我就全家死光!(奴家赤族)”[/FONT]

[FONT=宋体] 这句话说得实在太绝,于是皇帝也吼了一句:[/FONT]

[FONT=宋体] “这是我的大事,你全家死光又如何?!(稀罕汝家)”[/FONT]

[FONT=宋体] 贵妃发火了,皇帝也发火了,但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浇灭了所有人的激情:[/FONT]

[FONT=宋体] “我看,这件事情就是张差自己干的。”[/FONT]

[FONT=宋体] 说这句话的人,就是太子朱常洛。虽然几秒钟之前,他还曾信誓旦旦地要求追查幕后真凶。[/FONT]

[FONT=宋体] 于是大家都满意了,为彻底平息事端,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二十八日,二十多年不上朝的万历先生终于露面了。他召来了内阁大臣、文武百官,以及自己的太子,皇孙,当众训话,大致意思是:自己和太子关系很好,你们该干嘛就干嘛,少来瞎搅和,此案是张差所为,把他干掉了事,就此定案,谁都别再折腾。[/FONT]

[FONT=宋体] 太子的表现也很好,当众抒发父子深情,给这出闹剧画上了圆满句号。[/FONT]

[FONT=宋体] 一天后,张差被凌迟处死,十几天后,庞保和刘成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刑部大牢里,就杀人灭口而言,干得也还算相当利落。[/FONT]

[FONT=宋体] 轰动天下的疯子袭击太子事件就此结束,史称明宫三大案之“梃击”。[/FONT]

[FONT=宋体] 梃击是一起复杂的政治案件,争议极大,有很多疑点,包括幕后主使人的真实身份。[/FONT]

[FONT=宋体] 因为郑贵妃要想刺杀太子,就算找不到绝顶高手,到天桥附近找个把卖狗皮膏药的,应该也不是问题,选来选去就找了个张差,啥功夫没有,还养了他三年。这且不论,动手时连把菜刀都没有,拿根木棍闯进宫,就想打死太子,相当无聊。[/FONT]

[FONT=宋体] 所以有些人认为,梃击案是朝廷某些党派所为,希望混水摸鱼,借机闹事,甚至有人推测此事与太子有关。因为这事过于扯淡,郑贵妃不傻,绝不会这么干。[/FONT]

[FONT=宋体] 但我的看法是,这事是郑贵妃干的,因为她的智商,就是傻子水平。[/FONT]

[FONT=宋体] 对于梃击案,许多史书的评价大都千篇一律,郑贵妃狡猾,万历昏庸,太子老实,最后老实的太子在正义的东林官员支持下,战胜了狡猾的郑贵妃。[/FONT]

[FONT=宋体] 这都是蒙人的。[/FONT]

[FONT=宋体]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郑贵妃是个蠢人,万历老奸巨滑,太子也相当会来事,而东林官员们,似乎也不是那么单纯。[/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372]

[FONT=宋体] 所以事实的真相应该是,一个蠢人办了件蠢事,被一群想挑事的人利用,结果被老滑头万历镇了下来,仅此而已。[/FONT]

[FONT=宋体] 之所以详细介绍此事,是因为我要告诉你: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你将逐渐发现,许多你曾无比熟悉的人,其实十分陌生,许多你曾坚信的事实,其实十分虚伪,而这,不过是个开头。[/FONT]

[FONT=宋体] 以上,就是万历同志执政四十余年的大致成就,具体说来,就是斗争、斗争、再斗争。[/FONT]

[FONT=宋体] 先斗倒张居正,再斗争国本、妖书、梃击,言官、大臣、首辅轮番上阵,一天到晚忙活这些事,几十年不上朝,国家是不怎么管了,山东、山西、河南、江西及大江南北相继告灾,文书送上去,理都不理。而更滑稽的是,最大的受害者不是老百姓,而是官员。[/FONT]

[FONT=宋体] 在万历年间,如果你考上进士,也别高兴,因为考上了,未必有官做。[/FONT]

[FONT=宋体] 一般说来,朝代晚期,总会出现大量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摊派剥削,但我可以很负责地讲,万历年间这个问题很不严重,因为压根就没官。[/FONT]

[FONT=宋体] 老子曾经说过,最好的国家,是老百姓不知道统治者是谁,从某个角度讲,万历同志做到了。[/FONT]

[FONT=宋体] 按照以往制度,六部给事中的名额,应该是五十余人,而都察院的名额,应该是一百余人。可到了万历三十五年,六部给事中只有四个人,而且其中五个部没有都给事中,连个管事的都没有,都察院的十三道御史,竟然只剩下五个人,干几十个人的活,累得要死。[/FONT]

[FONT=宋体] 更要命的是,都察院是监察机构,经常要到全国各地视察,五个人要巡全国十三个省,一年巡到头,连家都回不去,其中最惨的一位兄弟,足足在外巡了六年,才找到个替死鬼,回了京城。[/FONT]

[FONT=宋体] 基层御史只有五个,高层御史却是一个都没有,左都御史、右都御史经常空缺,都察院考勤都没人管,来不来,干不干,全都靠自觉。[/FONT]

[FONT=宋体] 最惨的,还是中央六部,当时的六部,部长副部长加起来,一共只有四个。礼部没有部长,户部只有一个副部长,工部连副部长都没有,只有几个郎中死顶。[/FONT]

[FONT=宋体] 其实候补进士很多,想当官的人也多,可是万历同志就是不批,你能咋办?[/FONT]

[FONT=宋体] 最搞笑的是,即使万历批了,发了委任状,你也当不了官。[/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373]

[FONT=宋体]比如万历三十七年(1609),朝廷实在顶不住了,死磨硬泡,才让万历先生批了几百名官员的上任凭证。可是几个月过去了,竟然无人上任,再一查才知道,凭证压根就没发。 [/FONT]

[FONT=宋体]因为根据规定,发放凭证的是吏部都给事中,可这个职位压根就没人,鬼来发证?[/FONT]

[FONT=宋体]官员倒霉不说,还连累了犯人,到万历三十八年(1610),刑部大牢里已经关了上千名犯人,一直没人管,有些小偷小摸的,审下来也就是个治安处罚,却被关了好几年,原因很简单,刑部长官退了,又没人接,这事自然无人理。[/FONT]

[FONT=宋体]不过犯人还是应该感到幸运,毕竟管牢房伙食的人还在。[/FONT]

[FONT=宋体]当官很难,辞官也难,你今天上完班,说明天我不干了,谁都不拦你,但要等你的辞职报告批下来,估计也得等个几年。如果你等不及了,就这么走也行,没人追究你。[/FONT]

[FONT=宋体]总而言之,万历的这个政府,基本属于无政府,如此看来,他应该属于无政府主义者,思想如此超前,着实不易。[/FONT]

[FONT=宋体]一般说来,史料写到这段,总是奋笔疾书,痛斥万历昏庸腐朽,政府实效,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FONT]

[FONT=宋体]而在我看来,持这种看法的,不是装蒜,就是无知。[/FONT]

[FONT=宋体]因为事实绝非如此。万历年间,恰恰是明代经济最发达的时期,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正是兴盛于此。[/FONT]

[FONT=宋体]而老百姓的生活,那真是滋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明初的时候,出去逛要村里开介绍信,未经许可乱转,抓住就是充军。万历年间,别说介绍信,连户口(黄册)都不要了,你要有本事,跑到美国都没人管你。[/FONT]

[FONT=宋体]至于日常活动,那就更不用说了,许多地方衙门里压根就没官,也没人收苛捐杂税,贪污受贿,许多农民涌入城市打工,成为明代的农民工。[/FONT]

[FONT=宋体]这帮人也很自由,今天给你干几天,明天给他干几天,雇主大都是江浙一带的老板,虽说也有些不厚道的老板拖欠民工工资,但大体而言,还算是守规矩。[/FONT]

[FONT=宋体]久而久之,城市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市民,明代著名的市民文化由此而起,而最受广大市民欢迎的文化读物,就是《金瓶梅》、三言等等。[/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374]

[FONT=宋体]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些书籍大都含有封建糟粕,应该限制传播,至少也要写个此处划掉多少字之类的说明,但当时连政府都没人管,哪有人理这个,什么足本善本满天飘,肆无忌惮。[/FONT]

[FONT=宋体]穿衣服也没谱,朱元璋那时候,衣服的材料、颜色,都要按身份定,身份不到就不能穿,穿了就要打屁股,现在是没人管了,想穿什么穿什么,还逐渐出现了性别混装,也就是男人穿女装,涂脂抹粉,搞女性化(不是太监),公然招摇过市,还大受欢迎。[/FONT]

[FONT=宋体]穿女装还好,而更耸人听闻的是,经常有些人(不是个把),什么都没穿,光着身子在市面上走来走去,即所谓裸奔。刚奔的时候还有人喊,奔久了也就见怪不怪了。[/FONT]

[FONT=宋体]至于思想,那更是没法说,由于王守仁的心学大量传播,特别是最为激进的泰州学派,狂得没边,什么孔子孟子,三纲五常,那都是“放屁”、“假道学”,总而言之,打倒一切权威,藐视一切准则。[/FONT]

[FONT=宋体]封建礼教也彻底废了,性解放潮流席卷全国,按照“二拍”的说法,女人离异再嫁,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青楼妓院如雨后春笋,艳情小说极其流行,涌现了许多优秀作者和忠实读者群。今天流传下来的所谓明代艳情文学,大都是那时的产物。[/FONT]

[FONT=宋体]说到这个份上,我也无话可说了。[/FONT]

[FONT=宋体]自然经济,这是纯粹的自然经济。[/FONT]

[FONT=宋体]万历年间的真相大抵如此,一个政治纷乱,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生机勃勃的世界。[/FONT]

[FONT=宋体]然而这个世界,终究被毁灭了。[/FONT]

[FONT=宋体]毁灭的起因,是一个人。这人的名字,叫李成梁。[/FONT]

[FONT=宋体]不世之功臣[/FONT]

[FONT=宋体]李成梁,是一个猛人,还不是一般的猛。[/FONT]

[FONT=宋体]他出生于嘉靖五年(1526),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算是高级军官,可到他这辈,混得相当差劲,家里能卖的都卖了,非常穷,穷得连进京继承官职的路费都没有。[/FONT]

[FONT=宋体]他本人也混得很差,直到四十岁,还是个穷秀才。后来找人借钱,好歹凑了个数(继承官职,是要行贿的),这才捞到官位,还真不是一般的惨。[/FONT]

[FONT=宋体]但此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FONT]

[FONT=宋体]当时的辽东很乱,虽然俺答部落改行做了生意,不抢了,但其他部落看俺答发了财,自己又没份,更不消停,一窝蜂地来抢,什么插汉部、泰宁部、朵颜部、王杲部,乱得一塌糊涂,乱到十年之内,竟然有三位明朝大将战死。[/FONT]

[FONT=宋体]然后李成梁来了,然后一切都解决了。[/FONT]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375]

打仗,实际上和打麻将差不多,排兵布阵,这叫洗牌,掷色子,就是开打,战况多变,就是不知道下一张摸什么牌,而要想赢牌,一靠技术,二靠运气。

靠死运气,怎么打怎么赢,所谓福将。

靠死里打,怎么打怎么赢,所谓悍将。

李成梁,应该是福将加悍将。

隆庆四年(1570),李成梁到辽东接任总兵,却没人办交接手续,因为前任总兵王首道,是被蒙古人干掉的。

当时辽东的形势很乱,闹事的部落很多,要全列出来,估计得上百字,大致说来,闹得最凶的有如下几个:

蒙古方面:插汉部,首领土蛮。泰宁部,首领速巴亥。朵颜部,首领董狐狸。

女真方面:建州女真,王杲部。海西女真,叶赫部、哈达部,首领清佳努、孟格部禄。

这些名字很难记,也全都不用记,因为他们很快就会被李成梁干掉。

以上这些人中,最不消停的,是土蛮。他的部落最大,人最多,有十几万人,比较团结,具体表现为抢劫时大家一起来,每次抢的时候,都是漫天烟尘,铺天盖地,明军看到就跑,压根无法抵挡。

所以李成梁来后,第一个要打的,就是这只出头鸟。

自从李大人出马后,土蛮就从没舒坦过。从万历元年起,李成梁大战五次,小战二十余次,基本算是年年打,月月打。

总打仗不奇怪,奇怪的是,李成梁每次都打赢。

其实他的兵力很少,也就一两万人,之所以每战必胜,大致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技术问题,他属下的辽东铁骑,每人配发三眼火铳,对方用刀,他用火枪,明明白白就欺负你。

其次是战术问题,李成梁不但骁勇善战,还喜欢玩阴招,对手来袭时,准备大堆财物,摆在外面,等蒙古人下马抢东西,他就发动攻击。此外,他还不守合同,经常偷袭对手,靠这两大优势,十年之内,他累计斩杀敌军骑兵近五万人,把土蛮折腾得奄奄一息。

看到这段史料,再回忆起他儿子李如松同志的信用问题,不禁感叹: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

土蛮歇了,泰宁也很惨,被打得到处跑不说,万历十年(1582),连首领速巴孩都中了埋伏,被砍了脑袋。

蒙古休息了,女真精神了。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376]


女真,世代居住于明朝辽东一带,到万历年间,主要分为四个部落: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黑龙江女真、东海女真。

黑龙江和东海的这两拨人,一直比较穷,吃饭都成问题,连抢劫的工具都没有,基本上可以忽略。

而最让人头疼的,是建州女真。

当时的建州女真,头领叫做王杲,这人用今天的话说,是个给脸不要脸的人。

他原本在这里当地主,后来势力大了,明朝封他当建州卫指挥使,官位不低,这人不满意,自封当了都督。

王杲的地盘靠近抚顺,明朝允许他和抚顺做生意,收入很高,这人不满意,诱杀了抚顺的守将,非要去抢一把。

因为他经常不满意,所以李成梁对他也不满意,万历元年(1573),找个机会打了一仗。

开始明军人少,王杲占了便宜,于是他又不满意了,拼命地追,追到后来,进了李成梁的口袋,又拼命跑,从建州跑到海西,李将军也是个执着的人,从建州追到海西,王杲束手无策,只能投降。

投降后,属下大部被杀,他本人被送到京城,剐了。

但在乱军之中,有一个人跑了,这个人叫阿台,是王杲的儿子。十年后,祸患即由此而起。

建州女真完了,下一个要解决的,是海西女真。

海西女真中,第一个被解决的,是叶赫部。

应该承认一点:李成梁除掉叶赫部的方法,是相当无耻的。

万历十一年(1583),叶赫部首领,贝勒清佳努率两千余人来到开原,准备进行马市贸易。在这里,他们将用牲畜换取自己所需的各种物资。

高兴而来,满载而归,过去无数次,他们都是这样做的。

然而这次不同。

当他们准备进入开原城时,守城明军拦住了他们,说:

“你们人太多了,不能全部入城。”

清佳努想了一下,回答:

“好的,我只带三百人进城。”

但当他入城后,才惊奇地发现,这里没有商人,没有小贩,没有拥挤的人流,只是一片空地。

然后,他听到了炮声。

炮声响起的同时,城外的李成梁下达了攻击令,数千名明军蜂拥而起,短短几分钟之内,清佳努和三百随从全部被杀,城外的明军也很有效率,叶赫部只跑掉了四百四十人。

然后是哈达部。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377]

[FONT=宋体]相对而言,哈达部人数少,也不怎么惹事,李成梁本来也没打算收拾他们。但不幸的是,哈达部有个[/FONT][FONT=宋体]孟格部禄,孟格部禄又有个想法:和叶赫部联合。[/FONT]

[FONT=宋体]这就有点问题了,因为李成梁先生的目标,并不是蒙古,甚至也不是女真,他选择敌人的唯一标准,就是强大。[/FONT]

[FONT=宋体]强大,强大到足以威胁帝国的程度,就必须消灭。[/FONT]

[FONT=宋体]本着这一指导原则,李成梁偷袭了哈达部,将部落主力歼灭,解决了这个问题。[/FONT]

[FONT=宋体]自隆庆四年至万历十九年,在二十二年的时间里,李成梁把辽东变成了静土,并不干净,却很安静。[/FONT]

[FONT=宋体]如果各部落团结,他就挑事,挑出矛盾后,就开始分类。听话的,就给胡萝卜吃;不听话的,就用大棒。多年来,他作战上百次,大捷十余次,歼敌十多万人,年年立功受奖,年年升官发财,连戚继光都要靠边站,功绩彪炳,无懈可击。[/FONT]

[FONT=宋体]除了万历十一年的那一场战役。[/FONT]

[FONT=宋体]万历十一年(1583),李成梁得到了一个消息:阿台出现了。[/FONT]

[FONT=宋体]从战火中逃离的阿台,带着对明朝的刻骨仇恨,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经过十年不懈的杀人抢劫,他成功地由小土匪变成了大强盗,并建立了自己的营寨,继续与明朝对抗。[/FONT]

[FONT=宋体]对付这种人,李成梁的办法有,且只有一个。[/FONT]

[FONT=宋体]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他自抚顺出兵,攻击阿台的营寨。[/FONT]

[FONT=宋体]攻击没有想象中顺利,阿台非常顽强,李成梁竭尽全力,放火强攻全用上,竟然未能攻克,无奈之下,他找来了两个帮手。[/FONT]

[FONT=宋体]这两个帮手,实际上是帮他带路的向导,一个叫尼堪外兰,另一个,叫觉昌安。[/FONT]

[FONT=宋体]这两位都是当地部落首领,所以李成梁希望他们出面,去找阿台谈判,签个合同把事情结了。[/FONT]

[FONT=宋体]当然了,遵不遵守合同,那就另说了,先把人弄出来。[/FONT]

[FONT=宋体]两个人就这么去了,但是,李成梁疏漏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动机。[/FONT]

[FONT=宋体]同为建州女真,这两个人有着不同的动机,和不同的身份。[/FONT]

[FONT=宋体]尼堪外兰是附近的城主,之所以帮助李成梁,是因为除掉阿台,他就能够获得利益。[/FONT]

[FONT=宋体]而觉昌安跑过来,只是为了自己的孙女——阿台是他的孙女婿。[/FONT]

[FONT=宋体]当两人来到城寨下时,不同的动机,终将导致不同的行为。[/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378]

[FONT=宋体]觉昌安对尼堪外兰说,我进去劝降,你在外面等着,先不要动手。[/FONT]

[FONT=宋体]尼堪外兰同意。[/FONT]

[FONT=宋体]觉昌安进入城内,见到了阿台,开始游说。[/FONT]

[FONT=宋体]很可惜,他的口才实在不怎么样,说得口干舌燥,阿台压根就没反应。[/FONT]

[FONT=宋体]时间不断逝去,等在城外的尼堪外兰开始不耐烦了。[/FONT]

[FONT=宋体]但他很明白,觉昌安还在里面,无论如何不能动手。[/FONT]

[FONT=宋体]正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李成梁的使者来了,只传达了一句话:[/FONT]

[FONT=宋体]“为何还未解决?”[/FONT]

[FONT=宋体]对李成梁而言,这只是个普通的催促。[/FONT]

[FONT=宋体]但这句话,在尼堪外兰的脑海中,变成了命令。[/FONT]

[FONT=宋体]他之所以跑来,不是为了觉昌安,更不是为阿台,只是为了利益和地盘,为了李成梁的支持。[/FONT]

[FONT=宋体]于是,他打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FONT]

[FONT=宋体]他走到城寨边,用高亢的声音,开始了自己的谈判:[/FONT]

[FONT=宋体]“天朝大军已经到了,你们已经没有出路,太师(指李成梁)有令,若杀掉阿台者,就是此地之主!”[/FONT]

[FONT=宋体]这是一个谎言。[/FONT]

[FONT=宋体]所谓封官许愿,是尼堪外兰的创造,因为李成梁虽不守信用,但一个小小的营寨,打了就打了,还犯不着许愿开支票。[/FONT]

[FONT=宋体]但事实证明,人穷志短,空头支票,也是很有号召力的。[/FONT]

[FONT=宋体]应该说,游牧民族是比较实诚的,喊完话后,没有思想斗争,没有激烈讨论,就有人操家伙奔阿台去了。[/FONT]

[FONT=宋体]谁先砍的第一刀无人知晓,反正砍他的人是争先恐后,络绎不绝,最后被乱刀砍死,连觉昌安也未能幸免。[/FONT]

[FONT=宋体]虽然城外的李成梁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他知道该干什么,趁乱带兵杀了进去。[/FONT]

[FONT=宋体]因为他不知道[/FONT][FONT=宋体]尼堪外兰的那个合同(估计知道了也没用),所以也就没有什么顾忌,办事也绝了点——城内共计两千三百人,无一生还。[/FONT]

[FONT=宋体]和觉昌安一起进城的,还有他的儿子塔克世,同样死在城里。[/FONT]

[FONT=宋体]不过对于李成梁而言,这实在无关紧要,多死个把人无所谓,在他的战斗生涯中,这只是次微不足道的战斗,打扫战场,捡完人头报功,回家睡觉。[/FONT]

[FONT=宋体]尼堪外兰倒是高兴,虽然觉昌安是惨了点,毕竟讨好了李成梁,也算大功告成。[/FONT]

[FONT=宋体]但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有一个人已经点燃了火种,燎原冲天的烈焰,终将由此而起。他是觉昌安的孙子,他是塔克世的儿子,他的名字,叫做努尔哈赤。[/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379]

[FONT=宋体]万世之罪首 [/FONT]

[FONT=宋体] 努尔哈赤很气愤——他应该气愤,他的祖父、父亲死了,而且死得很冤枉,看起来,李成梁害死了他的两位亲人,实际上,是五个。[/FONT]

[FONT=宋体] 如果你还记得,觉昌安所以入城,是为了阿台的妻子,自己的孙女,当然,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堂姐,她也死在乱军之中,这是第三个。[/FONT]

[FONT=宋体] 而阿台,自然就是努尔哈赤的堂姐夫,他是第四个,然而,他和努尔哈赤的关系,远比你想象得复杂得多。[/FONT]

[FONT=宋体] 嘉靖三十八年([/FONT]1559[FONT=宋体]),努尔哈赤生于赫图阿拉,他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都是女真世袭贵族,曾任建州左卫指挥使。[/FONT]

[FONT=宋体] 滑稽的是,虽说家里成分很高,努尔哈赤的生活档次却很低,家里五兄弟,他排行老大,却很像小弟,从小就要帮着干活,要啥没啥。[/FONT]

[FONT=宋体]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女真部落,大都穷得掉渣,所谓女真贵族,虽说不掉渣,但也很穷,所以为了生计,小时候的努尔哈赤曾到他的外祖父家暂住。[/FONT]

[FONT=宋体] 他的外祖父,就是我们的老朋友,[/FONT][FONT=宋体]王杲。[/FONT]

[FONT=宋体] 现在,先洗把脸,整理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FONT]

[FONT=宋体] 努尔哈赤的母亲是[/FONT][FONT=宋体]王杲的女儿,也就是说,阿台是努尔哈赤的舅舅,但是阿台又娶了努尔哈赤的堂姐,所以他又是努尔哈赤的堂姐夫,这还好,要换到努尔哈赤他爹塔克世这辈,就更乱了,因为阿台既是他的侄女婿,又是他的小舅子。[/FONT]

[FONT=宋体] 乱是乱了点,考虑到当时女真族的生存状态,反正都是亲戚,也算将就了。[/FONT]

[FONT=宋体] 你应该能理解努尔哈赤有多悲痛了,在李成梁的屠刀之下,他失去了祖父觉昌安、外祖父[/FONT][FONT=宋体]王杲、父亲塔克世、堂姐XX(对不起,没查到)以及舅舅阿台(兼堂姐夫)。[/FONT]

[FONT=宋体] 悲痛的努尔哈赤找到了明朝的官员,愤怒地质问道:[/FONT]

[FONT=宋体] “我的祖父、父亲何故被害,给我一个说法!”[/FONT]

[FONT=宋体] 明朝的官员倒还比较客气,给了个说法:[/FONT]

[FONT=宋体] “对不住,我们不是故意的,误会!”[/FONT]

[FONT=宋体] 很明显,这个说法不太有说服力,所以明朝官员还准备了一份礼物,以安抚努尔哈赤受伤的心灵。[/FONT]

[FONT=宋体] 这份礼物是三十份敕书,三十匹马、一份都督的任免状。[/FONT]

[FONT=宋体] 马和任免状大家都知道,我解释一下这敕书是个什么玩意。[/FONT]

[FONT=宋体] 所谓敕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贸易许可证。[/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380]

当时的女真部落,住在深山老林,除了狗熊啥都缺,过日子是过不下去了,要动粗,抢劫的经验又比不上蒙古,明朝不愿开放互市,无奈之下,只好找到了这个折衷的方式,一道敕书,就能做一笔生意。三十分敕书,就是三十笔生意。

明朝的意思很明白,人死了,给点补偿费,你走人吧。

客观地讲,这笔补偿费实在有点低,似乎无法平息努尔哈赤的愤怒。

然而他接受了。

他接受了所有的一切,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然后,他召集了族人,杀死了一头牛,举行了祭天仪式,拿出了祖上流传下来的十三副铠甲,宣布,起兵。

收了赔偿金再起兵,和收了钱不办事,似乎是异曲同工。但无论如何,努尔哈赤向着自己的未来迈出了第一步。这一年,他二十五岁。

按照许多史料书籍的说法,下面将是努尔哈赤同志的光荣创业史,先起兵杀死尼堪外兰,然后统一建州女真,打败海西女真最强的叶赫部落,至万历四十六年(1618),统一女真。

最后是基本类同的几句评价:非常光辉、非常励志、非常艰苦等等。

本人同意以上评语,却也要加上四个字:非常诡异。

据说努尔哈赤从小住在林子里,自己打猎、采集蘑菇,到市集上换东西,生活艰苦,所以意志坚定,渴了喝泉水,饿了啃人参,所以身体强壮,天赋异禀,无师自通,所以极会打仗。

有以上几大优惠条件,所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便不可收拾。

这绝不可能。

努尔哈赤起兵时,他的武器是弓箭,不是导弹,他带着十三副铠甲,不是十三件防弹衣,在当时众多的女真部落中,他只不过是个小人物。

然而这个小人物,只用了三十多年,就统一了女真、建立了政权,占据了原本重兵集结的辽东,并正式向明朝挑战。

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他得到了帮助。

而帮助他的这个人,就是李成梁。

我并不是阴谋论者,却惊奇地发现,无数的清代史料书籍中,都详细地描述了祖父觉昌安的惨死、李成梁的冷漠残酷、努尔哈赤的无助,却不约而同地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是李成梁的朋友、好朋友。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381]

[FONT=宋体] 据某些笔记的记载,努尔哈赤和李成梁之前很早就认识了,不但认识,努尔哈赤还给李成梁打过下手,他们之间,还有一段极为神秘的纠葛。[/FONT]

[FONT=宋体] 据说努尔哈赤少年时,曾经因为闹事,被李成梁抓回来管教,不久之后,努尔哈赤被释放了,不是李成梁放的。[/FONT]

[FONT=宋体] 放走努尔哈赤的,是李成梁的老婆(小妾),而她放走努尔哈赤的理由也很简单——这人长得好(奇其貌,阴纵之出)。至于他俩有无其他纠葛,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FONT]

[FONT=宋体] 相关的说法还有很多,什么努尔哈赤跟李成梁打过仗,一同到过京城,凡此种种,更不可思议的是,据说努尔哈赤和李成梁还是亲家:努尔哈赤的弟弟,叫做舒尔哈齐,这位舒尔哈齐有个女儿,嫁给了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做妾。[/FONT]

[FONT=宋体] 而种种迹象表明,勇敢而悲痛的努尔哈赤,除了会打仗、身体好外,似乎还很会来事儿。他经常给李成梁送礼,东西是一车车地拉,拍起马屁来,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明史学者孟森语)。[/FONT]

[FONT=宋体]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努尔哈赤和李成梁家族,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联系。[/FONT]

[FONT=宋体] 当你知道了这一点,再回头审视此前的几条记录,你就会发现,这个流传久远的故事的第二版本,以及隐藏其后的真正秘密。[/FONT]

[FONT=宋体] 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努尔哈赤祖父、父亲被误杀,努尔哈赤接受委任,管理部落。[/FONT]

[FONT=宋体] 万历十一年(1583)十二月,努尔哈赤部的死敌,海西女真中最强大的叶赫部贝勒清佳努被讨伐,所部两千余人全部被杀,势力大减。[/FONT]

[FONT=宋体] 此后不久,努尔哈赤率兵攻打尼堪外兰,尼堪外兰自认有功,投奔李成梁,李成梁把他交给了努尔哈赤。[/FONT]
[FONT=宋体]万历十五年(1587),海西女真哈达部孟格部禄联合叶赫,被李成梁发现,随即攻打,斩杀五百余人。[/FONT]

[FONT=宋体] 万历十六年(1588),叶赫部再度强大,李成梁再次出击,杀死清佳努的儿子那林脖罗,斩杀六百余人,叶赫部实力大损,只得休养生息。[/FONT]

[FONT=宋体] 万历二十一年(1593),努尔哈赤终于统一建州女真,成为了女真最强大的部落。[/FONT]

[FONT=宋体] 万历二十一年(1593)九月,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努尔哈赤,海西女真叶赫部联合哈达部、蒙古科尔沁部等九大部落,组成联军,攻击努尔哈赤,失败,被杀四千余人,史称“古勒山之战”。[/FONT]

[FONT=宋体] 战后,努尔哈赤将叶赫部首领分尸,一半留存,一半交叶赫部。自此,叶赫部与爱新觉罗部不共戴天。据说其部落首领于战败之时,曾放言如下:[/FONT]

[FONT=宋体] “我叶赫部若只剩一女子,亦将倾覆之!”[/FONT]

[FONT=宋体] 叶赫部居住于那拉河畔,故又称叶赫那拉。[/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382]

[FONT=宋体]这是几条似乎毫无关联的历史记载,其中某些之前还曾提过,但请你联系上下文再看一遍,因为秘密就隐藏其中。[/FONT]

[FONT=宋体] 如果你依然不得要领,那么我会给你一个提示——李成梁的习惯。[/FONT]

[FONT=宋体] 所谓习惯,是指一个人多年来不会轻易改变的行为方式,比如李成梁,他的习惯,是谁露头就打谁,谁强大就灭谁,蒙古如此,叶赫部如此,哈达部也如此。[/FONT]

[FONT=宋体] 然而这个习惯,在努尔哈赤的身上,失效了。[/FONT]

[FONT=宋体] 整整十年,努尔哈赤从一个弱小部落逐渐强大,统一了建州女真,对如此庞然大物,李成梁却视而不见,海西女真四分五裂,叶赫哈达部只是刚刚冒泡,就被他一顿猛打,压制下去。[/FONT]

[FONT=宋体] 这种举动,我认为可以用一个术语来形容——选择性失明。[/FONT]

[FONT=宋体] 更有意思的是,偶然之间,我还发现了一条这样的史料:万历二十年(1592)朝鲜战争爆发,李如松奉命出征,此时,一个人自动请缨,要求入朝作战,保家卫国,支援李如松,当然了,这位仁兄我不说你也能猜到——努尔哈赤。[/FONT]

[FONT=宋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他们,是一伙的。[/FONT]

[FONT=宋体] 一切都从万历十一年的那场误会开始,劝降、误解、误杀,但接下来,真相被掩盖了。[/FONT]

[FONT=宋体] 等待着努尔哈赤的,并不是陌生、冷漠、孤独,而是交情、歉疚、庇护以及无私的帮助。[/FONT]

[FONT=宋体] 打击潜在的对手,给予发展的空间,得到的回应是,服从。[/FONT]

[FONT=宋体] 李成梁庇护努尔哈赤,和局势无关,只因为他认定,这是一个听话的亲信。[/FONT]

[FONT=宋体] 努尔哈赤主动请战,和明朝无关,只因为他认定,李氏家族是他的盟友。[/FONT]

[FONT=宋体] 而当若干年后尘埃落定,重整史料时,他们就会发现,一个得到敌人扶持、帮助的首领,是不太体面的。[/FONT]

[FONT=宋体] 所以掩盖和创造就开始了,所以几百年后,历史变成了现在的模样。[/FONT]
 
[FONT=宋体](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FONT][1383]

[FONT=宋体] 李成梁做了件不公道的事情,他扶植了努尔哈赤,培养了明朝的敌人。[/FONT]

[FONT=宋体] 但公道地讲,他并不是故意的,更不是所谓的汉奸。[/FONT]

[FONT=宋体] 因为在他看来,所谓努尔哈赤,不过是一只柔弱的猫,给他吃穿,让他成长,最后成为一只温顺、听话的猫。[/FONT]

[FONT=宋体] 这只猫逐渐长大了,它的身躯变得强壮,叫声变得凄厉,脚掌长出了利爪,最后它亮出了獠牙。至此,我们终于知道,它不是猫,而是老虎,它不是宠物,而是野兽。[/FONT]

[FONT=宋体] 但李成梁的观察能力,那真不是普通的差。[/FONT]

[FONT=宋体] 万历十九年(1591)李成梁退休,在此之前,他已打垮了蒙古、叶赫、哈达以及所有强大的部落,除了努尔哈赤。[/FONT]

[FONT=宋体] 非但不打,还除掉了他的对手,李成梁实在是个很够意思的人。[/FONT]

[FONT=宋体] 十年后,李成梁再次上任,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极其壮大,但在李成梁看来,他似乎还是那只温顺的猫,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抉择——放弃六堡。[/FONT]

[FONT=宋体] 六堡,是明代在辽东一带的军事基地,是遏制女真的重要堡垒,也是辽东重镇抚顺、清河的唯一屏障,若丢失此处,女真军队将纵横辽东、不可阻挡。[/FONT]

[FONT=宋体] 而此时的六堡,没有大兵压境,没有粮食饥荒,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不需要、不能放弃。[/FONT]

[FONT=宋体] 然而李成梁放弃了。[/FONT]

[FONT=宋体] 万历三十四年(1606),李成梁正式放弃六堡,并迁走了这里的十余万居民,将此地拱手让给了努尔哈赤。[/FONT]

[FONT=宋体] 这是一个错误的抉择,也是一个无耻的抉择,李成梁将军不但丢失了战略重地,毁灭了十余万人的家园,还以此向朝廷报功,所谓“招抚边民十余万”,实在不知世上有羞耻二字。[/FONT]

[FONT=宋体] 努尔哈赤毫无代价地占领六堡,明朝的繁荣、富饶,以及虚弱全部暴露在他的面前,那一刻,他终于看到了欲望,和欲望实现的可能。[/FONT]

[FONT=宋体] 万历四十三年(1615),李成梁去世,年九十,不世之功臣,千秋之罪首。[/FONT]

[FONT=宋体] 建功一世,祸患千秋,万死不足恕其罪![/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