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农民工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6-05-18
- 消息
- 941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
作者: 纪照峰
茅于轼写了一篇文章叫《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对立面是什么》。他在文章中说:“改革后的近三十年,中国已经有了几千万个有钱人,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称为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总人数不算少,但是在十三亿人口中大约只占5%。他们生活宽裕,意识形态接近西方,比较有独立的想法,希望社会安定平稳,个人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实行代议制政治,他们是形成主流思潮的中坚力量。但是在今天的政治中,他们的声音还很难成为主流。如果拿人数来讲,恐怕怀念毛泽东是当前的主流。……”我对茅的政治观点暂不作评论,但,我同意他“如果拿人数来讲,恐怕怀念毛泽东是当前的主流”的说法。这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在民间(起码在我们这里是)家家户户挂毛主席像的现象也可以看到,有关单位社会调查的情况也可以得到证明。
毛泽东已经逝世30周年,中央的主要领导也到了第四代,按正常的情况应该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喜新厌旧的本性,怀念之情将越来越淡,然而,是什么原因让95%的人仍去怀念他,而且大有愈来愈热之势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一些工人、农民、退伍军人、离退休干部、教师、学生,通过他们的说法,我得找出了怀念毛泽东是当前主流的主要原因,现归纳以下:
一、毛泽东崇高的思想境界、纯粹的“老三篇”精神、高尚的人格品德、渊博的知识才华,高超的理论实践,这些自身的威力,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敬仰和崇拜。他集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书法家、大诗人和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于一身,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确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千古一人。
二、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业绩,有争议的不说,党内外公认的甚至连反对者也不得承认的就有以下十条:
1、建立和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2、实现和巩固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以外)的国家统一。
3、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胜利地进行了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
4、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消灭了剥削制度。
5、在工业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6、农业生产水平有很大提高。全国灌溉面积已由一九五二年的三亿亩扩大到现在的六亿七千多万亩。解放前我国几乎没有农业机械、化肥和电力,现在农用拖拉机、排灌机械和化肥使用量都大大增加,一九八0年同一九五二年相比,全国粮食增长近一倍,棉花增长一倍多。
7、商业和对外贸易都有很大增长。人民生活比解放前有很大的改善。一九八0年,全国城乡平均每人的消费水平,扣除物价因素,比一九五二年提高近一倍。
8、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一九八0年,全国各类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二亿零四百万人,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二点七倍。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方面的成就,表现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平均寿命大大延长。
9、人民解放军得到了很大壮大和提高,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海军、空军、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部队的素质和技术装备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
10、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同一百二十四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席位得到恢复。
在短短的的三十年内取得如此的辉煌业绩,使中国人精神振奋、扬眉吐气;使外国人也内心佩服,对共产党的中国不得刮目相看。
三、有人的对现实提出十二个质问:是谁,让我们的国有企业破产? 是谁, 让我们把工龄买断?是谁, 让我们的农民分田单干? 是谁, 让我们失去了当家作主权? 是谁, 让穷人的孩子进不了校园? 是谁, 让贫困的穷人医院看病难?是谁, 让悲惨的矿难连连不断? 是谁, 让农民工讨薪难于上青天? 是谁,让贫穷的姐妹们用肉体换钱? 是谁, 让毒品在中国漫延? 是谁, 让中国走上贫富两极端? 是谁, 让穷人活的越来越没尊颜?这些话有的是偏激了一些,但并非空穴来风。
四、一些人对毛泽东过分贬低、抹黑,边缘化,激发了人们强烈的逆反心理,成了毛泽东热的催化剂。邓小平同志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时说,“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评价不恰当,老工人通不过,土改时候的贫下中农通不过,同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干部也同不过。”(《邓小平文选》第二卷262页)人民对毛泽东的感情,没有经过那个时代的人,是难以理解的。那些贬低、抹黑、搞边缘化的自以为他们那一套就能改变人们对毛泽东的看法,殊不知,他们的做法正好适得其反,不但劳而无功,而且还会倒帮忙,更激发了人们的逆反心理,让人更加加倍的怀念。
上年岁的人,他们经过毛泽东时代,对毛泽东有切身的体会,有特殊的感情,怀念毛泽东是可以理解的。但一些毛泽东逝世后出生的人,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却与上年岁的人说法基本相似,让人颇感不解。于是追根寻源,年轻人答复的很干脆,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至一遍地给他讲的。长辈的言传身教,使毛泽东已经在新生代中打下深刻的烙印,这比书本、电视等说教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看来怀念毛泽东,不仅是当前的主流,恐怕也是将来的主流,它将时时代代流传下去,这是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是高智商的动物,向往好的东西,哪怕是很遥远的,只要是好的,就会引起他的怀念,尤其是在迷茫的时候,更是如此。要想让人不怀念或少怀念过去,那就要使现在比过去更好。
作者: 纪照峰
茅于轼写了一篇文章叫《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对立面是什么》。他在文章中说:“改革后的近三十年,中国已经有了几千万个有钱人,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称为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总人数不算少,但是在十三亿人口中大约只占5%。他们生活宽裕,意识形态接近西方,比较有独立的想法,希望社会安定平稳,个人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实行代议制政治,他们是形成主流思潮的中坚力量。但是在今天的政治中,他们的声音还很难成为主流。如果拿人数来讲,恐怕怀念毛泽东是当前的主流。……”我对茅的政治观点暂不作评论,但,我同意他“如果拿人数来讲,恐怕怀念毛泽东是当前的主流”的说法。这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在民间(起码在我们这里是)家家户户挂毛主席像的现象也可以看到,有关单位社会调查的情况也可以得到证明。
毛泽东已经逝世30周年,中央的主要领导也到了第四代,按正常的情况应该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喜新厌旧的本性,怀念之情将越来越淡,然而,是什么原因让95%的人仍去怀念他,而且大有愈来愈热之势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一些工人、农民、退伍军人、离退休干部、教师、学生,通过他们的说法,我得找出了怀念毛泽东是当前主流的主要原因,现归纳以下:
一、毛泽东崇高的思想境界、纯粹的“老三篇”精神、高尚的人格品德、渊博的知识才华,高超的理论实践,这些自身的威力,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敬仰和崇拜。他集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书法家、大诗人和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于一身,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确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千古一人。
二、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业绩,有争议的不说,党内外公认的甚至连反对者也不得承认的就有以下十条:
1、建立和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2、实现和巩固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以外)的国家统一。
3、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胜利地进行了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
4、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消灭了剥削制度。
5、在工业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6、农业生产水平有很大提高。全国灌溉面积已由一九五二年的三亿亩扩大到现在的六亿七千多万亩。解放前我国几乎没有农业机械、化肥和电力,现在农用拖拉机、排灌机械和化肥使用量都大大增加,一九八0年同一九五二年相比,全国粮食增长近一倍,棉花增长一倍多。
7、商业和对外贸易都有很大增长。人民生活比解放前有很大的改善。一九八0年,全国城乡平均每人的消费水平,扣除物价因素,比一九五二年提高近一倍。
8、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一九八0年,全国各类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二亿零四百万人,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二点七倍。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方面的成就,表现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平均寿命大大延长。
9、人民解放军得到了很大壮大和提高,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海军、空军、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部队的素质和技术装备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
10、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同一百二十四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席位得到恢复。
在短短的的三十年内取得如此的辉煌业绩,使中国人精神振奋、扬眉吐气;使外国人也内心佩服,对共产党的中国不得刮目相看。
三、有人的对现实提出十二个质问:是谁,让我们的国有企业破产? 是谁, 让我们把工龄买断?是谁, 让我们的农民分田单干? 是谁, 让我们失去了当家作主权? 是谁, 让穷人的孩子进不了校园? 是谁, 让贫困的穷人医院看病难?是谁, 让悲惨的矿难连连不断? 是谁, 让农民工讨薪难于上青天? 是谁,让贫穷的姐妹们用肉体换钱? 是谁, 让毒品在中国漫延? 是谁, 让中国走上贫富两极端? 是谁, 让穷人活的越来越没尊颜?这些话有的是偏激了一些,但并非空穴来风。
四、一些人对毛泽东过分贬低、抹黑,边缘化,激发了人们强烈的逆反心理,成了毛泽东热的催化剂。邓小平同志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时说,“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评价不恰当,老工人通不过,土改时候的贫下中农通不过,同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干部也同不过。”(《邓小平文选》第二卷262页)人民对毛泽东的感情,没有经过那个时代的人,是难以理解的。那些贬低、抹黑、搞边缘化的自以为他们那一套就能改变人们对毛泽东的看法,殊不知,他们的做法正好适得其反,不但劳而无功,而且还会倒帮忙,更激发了人们的逆反心理,让人更加加倍的怀念。
上年岁的人,他们经过毛泽东时代,对毛泽东有切身的体会,有特殊的感情,怀念毛泽东是可以理解的。但一些毛泽东逝世后出生的人,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却与上年岁的人说法基本相似,让人颇感不解。于是追根寻源,年轻人答复的很干脆,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至一遍地给他讲的。长辈的言传身教,使毛泽东已经在新生代中打下深刻的烙印,这比书本、电视等说教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看来怀念毛泽东,不仅是当前的主流,恐怕也是将来的主流,它将时时代代流传下去,这是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是高智商的动物,向往好的东西,哪怕是很遥远的,只要是好的,就会引起他的怀念,尤其是在迷茫的时候,更是如此。要想让人不怀念或少怀念过去,那就要使现在比过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