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将证明:中国再做一次东郭,日本再做一次狼[转贴]

二大爷

新手上路
注册
2006-03-28
消息
360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这就是1927年7月时任日本内阁首相的田中义一,在其向日本天皇奏呈的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中确立的狂妄战略。执行这一战略的结果,就是日本军国主义全面发动对中国、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武装侵略,给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比巨大的损失和灾难,日本法西斯所犯下的种种罪行罄竹难书。
-----------------这就是日本作为一个“正常国家”曾经对世界的贡献。
2006年9月20日,安倍晋三以464票的绝对优势当选日本自由民主党新总裁。由于自由民主党在国会参众两院均居多数,因此,安倍当选二战后日本最年轻首相和首位战后出生的首相已是必然。三天后,2006年9月26日,不断给东亚地区制造不稳定因数的小泉内阁正式“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日本政坛的新生代――安倍晋三。这位二战甲级战犯岸信介的外孙将继其外公之后登上日本政府首脑的宝座。
安倍内阁成立后,国内的媒体立即报道“安倍晋三将致力改善中日关系的消息”。事实上,安倍的表述可能与国内的报道有些出入。有分析认为:安倍在9月1日发表竞选纲领时,“战略性亚洲外交”将只停留在基本方针上,仅仅指出加强人员交流的必要性。安倍内阁的中日关系究竟能否乐观,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与大家进行研究探讨。
第一、安倍晋三极右的鹰派政治立场与日本极右翼势力的猖獗
安倍出生在日本山口县的一个政治世家。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外叔祖父佐藤荣作都是战后日本的保守派首相。现在安倍所属的自民党森派,就是当年岸信介创立的。他的父亲安倍晋太郎在中曾根内阁时期出任外相,也是当年自民党内的实力人物,差一点成为首相。如此显赫的家庭背景使安倍被日本媒体称为“纯种的政治家”。安倍的妻子昭惠是日本最大的糖果公司“森永制果”社长的女儿,44岁的昭惠是日本社交界的名媛。
在安倍的家族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外祖父岸信介和外叔祖父佐藤荣作,他们都是奠定和发展日本战后右翼政治路线的两名代表性首相。安倍晋三多次承认,他从小就接受的外祖父的右翼政治论调。
  对于二战问题,安倍曾暗示,对于战争的评介应交给历史学家。言外之意,那场战争已是“过去时”。在论及侵华战争问题时,安倍始终不愿承认“侵略”。关于靖国神社问题,安倍只表示,他不会“正式参拜”,但他不排除秘密参拜的可能。
  安倍还支持右翼分子的粉饰二战的历史教科书,并不承认“慰安妇”的存在。在他最近出版的畅销书《致美丽的祖国》中,安倍甚至质疑东京审判的合法性,这甚至超出了小泉的政治底线。
对于安倍的崛起,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曾经专文分析说,对于中国和韩国来说,安倍晋三的崛起象征着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复活。
而在日本资深政治分析人士森田实眼中,“安倍晋三是个可能把国家引向战争的政客”。他相信日本国内日益膨胀的民族主义令人不安,而安倍晋三人气大热正是这股危险思潮弥漫的标志之一,森田实认为,在700名左右国会议员中,安倍晋三是最右翼、最狂热、最民族主义的,他是日本最危险的政客。
就连日本自民党前副总裁山崎拓也于9月12日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的采访时指出,日本现任官房长官安倍晋三一旦当选下任首相,他的历史观以及战争观恐怕将带领日本回归战前军事大国路线。他预测说:“安倍晋三明年一定会去参拜,而且会带着特别的信念去。虽然,他说参拜将是非公开的,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怎么可能?我的看法是,除非他肯说放弃参拜,要不难以和邻国修好。”
安倍的崛起除了其本身特殊的政治背景外,也突出表现了当前日本极右翼势力的全面复兴,日本社会正加速被右翼政客所左右,在政治上原有的一些自我约束机制随着 “1955年体制” 崩溃后革新势力日渐式微也已名存实亡。最典型的以前从中曾根内阁到羽田孜内阁,前后有三名大臣(中曾根内阁的文部大臣藤尾正行、竹下登内阁的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羽田孜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因为在历史问题上散布谬论而被迫辞职。而安倍的前任小泉任首相以来,6次公开参拜靖国神社,标榜民族主义理想的石原慎太郎、登过钓鱼岛的西村真悟等极右翼人物则垂而不死……日本右翼势力的崛起,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
这里仅说说经济的原因:战后,日本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发展和泡沫经济崩溃。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前,日本国民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建设当中,自然无暇顾及政治。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多数普通的日本民众对政治毫不关心,大家都忙着赚钱提高生活了。随着日本的经济在战后的废墟中崛起,无疑使日本从战败的颓废情绪中摆脱出来,重拾了“优秀民族”的自信。
大家知道,在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之前,日本的企业一般是不会轻易解雇职员的,许多职员都是终身聘用制,人民生活安定,富足。日本社会欣欣向荣。
随着日本的经济神话瞬间坍塌,日本企业开始大量裁员,许多日本人都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日本整个社会陷入了迷茫状态。自杀率升高,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们认为日本社会失去了方向,社会陷入了迷茫状态。这无疑为打着“改革政治和经济”的右翼政治家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几乎所有的日本右翼政客都在向日本国民强调“我们要建设一个有自信的国家”。“通过政治和经济改革来改变日本,让日本成为世界上受人尊敬的国家。让日本人象美国人那样把自己的国家称为‘OUR STATES’(安倍晋三语)。” 可以说日本右翼政客很成功地掌控,转化了日本民众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情绪。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右翼极端主义势力活动日趋猖獗,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右翼团体的数量骤增,据2005年有关报道估计,目前全日本大约有近千个右翼组织,总人数在12万人以上。右翼势力十分嚣张,他们否认、掩盖侵略罪行,美化侵略历史,鼓吹“大东亚战争史观”,反对向战争受害者谢罪赔偿;力图突破和平宪法,自主发展军事力量,并向海外派兵;宣扬皇国史观、新民族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日本极右翼势力的猖狂也引起了美国的关注。2006年8月31 日,《参考消息》第3版转载了‘华盛顿公共策略机构新美国基金会’美国战略计划负责人史蒂文.克莱蒙斯的文章,题目为“日本思想警察的崛起”,转载如下,作为这一小节的结束。
在其他任何地方,这也许仅仅是政策专家之间无关紧要的争斗。但在日本――一个努力找到一种它可以接受民族主义的国家,最近一家重要报纸的社论撰写人和一外交政策智囊机构的编辑之间的舌战非常令人担忧。这是日本右翼势力恐吓公众人物的最新举措,他们这种做法压制了言论自由。
  8月12日,极端保守的日本《产经新闻》驻华盛顿的社论撰写人古森义久,对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网上刊物《评论》的编辑玉元胜的一篇文章进行了抨击。玉元胜的文章以散布反华言论以及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为例,对日本新兴“鹰派民族主义”的上升势头表示了担忧。古森义久称这篇文章是“反日”的,并指责作者是“极左知识分子”。
  但他并没有就此打住。古森义久要求该研究所所长里春幸夫对利用纳税人的钱养活一个胆敢对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提出疑问的编辑进行公开道歉。
  非同寻常的是,里春幸夫竟然照办了。他在24小时之内撤消了该网站所有评论,以及以往所有的内容――其中包括他自己发表的关于这里可以坦率地讨论日本外交政策的声明。里春幸夫上周还致信《产经新闻》编辑委员会,请求原谅并承诺彻底对省圣地该刊物编辑的管理。
  这家媒体束手投降,令人震惊。但是,在日本目前的这种政治气氛之下,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在最近民族主义上升势头的鼓舞之下,一群渴望回到20世纪30年代军国主义时期的右翼极端活动分子正在向主流圈子靠近,并开始攻击不同意见的人。
  就在前段时间,其中一个极端分子烧毁了以前一位首相候选人加藤?一母亲的住房,因为他曾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表示批评。几年前,富士施乐复印机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小林阳太郎险些遭到自制燃烧弹的袭击,也是因为他曾表示小泉应该停止参拜。尽管燃烧弹最终被拆除,但他不断受到死亡威胁。最终这种压力取得成效,他所领导的大型商业联盟撤销了对小泉参拜及其强硬反华态度的批评。
  2003年,当时的日本副外相田中均曾在家里发现一枚定时炸弹。就是因为他在朝鲜问题上的温和态度使之成为袭击目标。另外一个自由思想遭到恐吓的例子与岩男寿美子有关,她是一位在全球都非常受尊敬的退休教授。去年2月,她因发表了一篇有关大多数日本人准备支持女性皇位继承人的文章而受到右翼激进分子的威胁。后来,她表示收回自己的观点,据称,她现在一直保持沉默。
  这些极端主义做法与20世纪30年代的情形如出一辙。1932年5月,日本首相犬养毅被一群反对他承认中国对满洲的主权和反对他坚定捍卫议会民主的右翼激进分子所暗杀。二次大战后,右翼狂热分子基本都隐藏起来,但偶尔也会对那些过于公开谈论日本的国家地位、战争责任或者帝国体制等敏感话题的人实施一下恐吓。
  令人担忧以及至关重要的是,如今右翼势力的威胁取得了成效。右翼势力在媒体发现了某种互助主义。《产经新闻》的古森义久与最近那些制造事端者没有直接关系,但他知道,他的言论往往会使他们深受鼓舞,他们的行动反过来也会给他以力量,帮助他们平息争论。更糟糕的是,无论是日本责任首相还是很有可能在下个月的选举中接替小泉的安倍晋三,都没有发表任何言论来谴责那些试图遏制日本主要温和派别言论自由的人。

第二、 日本新生代政治力量眼中的日本国家利益
经过20世纪90年代日本新旧政治体制和新旧政治家的转换与交接期,日本的所谓“新生代政治家”与对过去战争怀有负疚感和赎罪感的老一辈政治家相比,他们的“习惯用语”就是“那场战争在我们出生前十几年前就结束了”,对过去的侵略战争历史相当缺乏负疚感和责任感。
安倍正是日本新生代政治家的领头羊,他曾表示“我是缔结旧金山和约、日本独立后出生的一代,那时(美军占领时期)决定的事情不能变、不要变,存在这种成见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要用自己的手描绘日本未来的形象和理想”。
“国益优先”更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表明了以他为首的新生代政治家的政治理念。其主张的新保守主义“国家观”明显带有岸信介的鹰派“强国论”色彩。他受欧美政治、文化的影响,崇拜“撒切尔革命”,主张清算战后“重经济、轻军事”的吉田治国路线。在对外政策上,安倍继承了岸信介的基因,坚持直言不讳的外交,重新构筑保守阵营的主导地位,“对美亲而不从,对华近而不和”。
安倍于9月份推出了题为《美丽的国家,日本》的政权构想,这个构想,其特征是以重视传统价值的保守国家观为基础,强调“致力于修改宪法”和“脱离战后体制”。安倍强调要施行“主张型外交”,建造一个“强大的日本和可以信赖的日本”,并致力于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成为政治大国为目标。安倍主张强化“为了世界和亚洲的日美同盟”,确立日美相互提供协助的体制,同时在经济领域巩固日美同盟关系。此外,要与美、欧、澳、印等“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推进战略对话”。对于亚洲外交,安倍只是淡淡地表示“要同中韩等邻国强化信赖关系”。
所谓“战后体制”,是指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经美军占领、1947年通过日本宪法、1952年签署《旧金山和约》结束占领状态以来,日本社会整体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的一种统称。
“战后机制”有三个重要象征,一是以美英为范本的政治民主制度;二是以放弃战争为核心的和平宪法;三是重经济、轻军事的国家发展路线。
安倍在竞选总裁的演讲中表示,要在5年内完成修宪,而修宪的两个重点是:在前言中强调日本的历史、文化传统;修改宪法第九条或对有关集体自卫权作出新的解释。公约中的另一个着力点放在修改教育基本法上,加大日本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爱国”教育力度。
日本右翼政客的这些举动,必须引起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充分关注与警惕,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力的国家,不能在这个问题上抱着事不关己,甚至推波助澜的态度。安倍修宪的目的是要彻底地抛弃日本原来的“和平立国”策略,除了在政治上积极准备外,在军事上,日本实质上早已经滑的很远了,安倍要求日本实行集体自卫权,支持小泉将日本自卫队改为自卫军,其目的是为日本军事力量直接参加海外作战提供法律基础,而此前日本自卫队在海外的行动中只是负责守备、后勤等简单任务。
安倍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试图进一步扩展日本军事力量,特别是在核问题上他已经触到了最底线,他在早稻田大学发表演讲说 “使用核武器不违背宪法”、“原子弹在宪法上不成为问题”、“使用远程弹道导弹在宪法上也不是问题”。
他的这些举动,就连日本国内有识之士也担心,“松绑日本军力,给地区带来潜在军事不安;修改教育基本法,会使日本的教育向战前靠近。”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正是依靠《教育敕语》等向民众灌输尊皇、国家主义等思想。
日本打着“中国威胁论”的幌子,大力发展军事力量,而这是在美国的默许甚至纵容下完成的。安倍非常重视与美国的关系,把美国作为日本军事政治崛起的跳板。美国要在亚洲遏制中国、朝鲜,需要借助于日本的力量,而日本视之为难得机遇,希望借机实现其争当政治大国的夙愿,在国际事务中唯美国马首是瞻。安倍晋三在继承这一日本发展策略的同时,更是加快了日本军事政治崛起的步伐,妄图重塑昔日“大日本帝国”的辉煌。
在日本右翼的推动下,日本先后通过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1992年)、《周边事态法案》(1999年)、“有事三法案”(2003年)等,不仅使日本自卫队走出国门、海外派军合法化,还将自卫队防卫范围由日本列岛扩大到日本周边,即亚太地区。这些政策法令背离了和平宪法,几乎彻底消除了和平宪法对日本军事的限制。与此同时,在右翼势力的推动下,日本大力发展军事力量。1987年日本防卫费用开始突破国民生产总值1%的限额,此后,无论日本经济是否景气,日本的防卫都呈增长势头。自1993年起,日本已连续10多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军费开支大国。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军事活动的海外化,破坏了东亚地区的力量均势,不仅给东亚各国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感,而且由于东亚各国面对日本强大的军事压力,不得不加强和发展军事力量以保持自身的安全,从而造成东亚甚至亚太地区的军备竞赛,危害了亚大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客观的说,日本现在还在美国的掌控之中,但大家也知道,这是个危险的游戏。和日本一起挑起二战的纳粹德国,当年正是在英法绥靖主义的纵容下,渐渐羽翼丰满,英法的目的是祸水东引,可惜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号称日不落帝国的不列颠,现在沦落到了什么地步?这并不久远的历史,现在是不是又在重演呢?一旦重演,谁扮演类似纳粹德国的角色,谁又扮演不列颠的角色?虽然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

第三、了解安倍内阁主要成员
官房长官:盐崎恭久
人生经历――盐崎恭久生于1950年,198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行政学专业。曾4次当选众议员,1次当选参议员。小泉内阁时期担任日本外务省副大臣。
政治立场――鹰派、对中国软硬兼施。
立场语录――“中国的崛起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机会”。
外相:麻生太郎
人生经历――1940年9月20日出生,曾留学斯坦福大学和伦敦大学。1976年曾作为一名射击运动员参加蒙特利尔奥运会。1979年首次当选国会议员。麻生性格孤傲,但在商业、工业、外交等方面很活跃,属于那种既富于热情又善于行动的人,尤其喜爱漫画和高尔夫。在自民党、国会乃至政府部门担任过多种职务。
政治立场――鹰派、对中国强硬。
立场语录――“像我这样的鹰派担任外相好吗?”“中国增加军备给周边国家造成威胁。”
防卫厅长官:久间章生
人生经历――属于自民党原桥本派,曾历任运输政务次官、自民党副干事长、防卫厅长官,对台海局势十分熟悉。
政治立场――绝不参拜靖国神社。
立场语录――“要向那些发动战争的人鞠躬,做不到。”
财务大臣:尾身幸次
人生经历――现年73岁的尾身幸次是前首相森喜郎领导的自民党最大派别的干将。在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尾身幸次协助安倍晋三以压倒优势当选。
政治立场――安倍的亲密支持者。
立场语录――“我没说过今年樱花盛开时日本经济会强劲复苏啊。”
其他内阁成员
文部科学大臣:伊吹文明
  厚生劳动大臣:柳泽伯夫
  农林水产大臣:松冈利胜
  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
  经济财政大臣:大田弘子
  总务兼邮政民营化担当大臣:菅义伟
  法务大臣:长势甚远
  国土交通兼观光立国担当大臣:冬柴铁三
  环境大臣:若林正俊
  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兼防灾担当大臣:沟手显正
  金融再挑战担当大臣:山本有二
  冲绳、北方、技术革新、少子化及男女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担当大臣:高市早苗
  规制改革、地区振兴、国家地方改革及道州制担当大臣:佐田玄一郎

第四、 安倍任内要做的事与中国的关系
安倍在其任内,会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呢?
首先,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其迫于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压力,在其明年议会改选明朗之前,应该不会出现公开参拜的举动,这也是中日两国能否恢复高层互访的前提。在这段时间内,安倍也可能拿参拜一事作为某种筹码,作为交换中国对其让步的代价。
由于安倍顽固的右翼思维,其主导下的日本政府,在历史认识问题上,不可能会让中国满意,充其量也就是拣起村山富士的言论表面上遮挡一下,但其阁员甚至其本人,会不时发出一些另中国非常恼火的的言论。
安倍内阁在历史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中国政府奉行“听其言、观其行”,而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的根本问题,在安倍没有明确表达不参拜靖国神社之前,不太可能对其作出多大的让步,中日的高层政治往来不可能实现。
在钓鱼岛问题上,在东海问题上,安倍让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这些矛盾随时会给也许稍微缓和的中日关系再度降温。
在台湾问题上,安倍家族与台独分子关系素来非常密切,其外祖父岸信介是日本台湾帮的开山鼻祖。岸信介执政期间,极力推行随美亲蒋、敌视中国的反共反华政策,与台湾当局签署“共同声明”支持国民党反攻大陆,与美国签署旨在加强日本协防台湾的新《日美安保条约》;他纵容日本极右翼分子制造了侮辱中国国旗的 “长崎事件”。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不久,不甘失败的岸信介在幕后操纵成立了带有浓烈封建色彩的台湾帮别动队――“青岚会”,该组织成员与当年日本浪人别无二致。
安倍是臭名昭著的“日华(台)关系议员恳谈会”重要成员,该组织聚集了大批包括石原慎太郎在内的死硬反华分子,其目的是“发展日本与台湾的交流”、“强化对台湾的发言权”。2004年12月在安倍晋三等人极力怂恿唆使下,日本政府不顾中国再三严正交涉和坚决反对,执意作出允许李登辉赴日的错误决定。安倍的这些劣迹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在以台制华路线上会走的更远,只要有适当的时机,其必定会出来进行充分的表演。而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根本利益,安倍在台湾问题上如果妄动,必定会激起国人更加强烈的反日情绪。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要把帝国主义政府和这些国家的人民区别开来”。周恩来则在欢迎田中角荣的宴会上曾强调指出:“中国人民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教导,严格区分极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和广大的日本人民……”
而据日本共同社9月11日的报道,安倍在一次公开讨论中声称,“在中日建交时,中国政府倡导把战争的军方和一般日本人放开,以劝导其民众对日友好,这一见解在中国行得通,在日本可就未必”,他还称这在日本被认为是“阶级史观”。
安倍的这番言论,已经触及到了中日建交对这些原则问题的根本看法,不但置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日本最大的善意与宽容不顾,也使日本免除进行二战赔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番言论也暴露了安倍并不是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其犯冲动性错误的危险,也是日本人民必须考虑的。
综合以上的全部介绍,在安倍主政下的中日关系,虽然不会彻底破裂,但要想恢复到70年代、80年代初的水平,恐怕也是很难很难。
毛泽东说过:“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 从现状看,当今日本国内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的力量比起过去大为削弱,而右翼势力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民众支持。不管日本政客怎么说,中国人民的心胸是宽广的,仍然会以最大的耐心、最大的善意看待中日关系,我们真心希望,日本国内一切尊重历史、爱好和平的人们,深深思考曾经的战争给日本、给他国造成的巨大创伤,对日本右翼妄图把日本绑上重新称霸、走军国主义老路的战车有最充分的认识。在当今日本政坛“日本主导亚洲,致力于成为与美国对等的超级国家”已成为主流共识的情况下,特别是“日本国家利益第一”的大国沙文主义成为日本政坛新生代的外交主张,中国人对中日关系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斗而不破”或许将成为安倍时代中日关系的最贴切的形容。无论如何,希望中国人和日本人一道记住这句话――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最初由 temp000 发布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For any superpower,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 Russia,
欲征服中国, 必先征服 Korea.

A strong Korea is in the interests of China.
 
最初由 zhu-101 发布
据说狗就是由狼驯化来的.

脑子怎么长的?能说出这么精辟的话来。
 
Re: Re: 历史将证明:中国再做一次东郭,日本再做一次狼[转贴]

最初由 roaring mouse 发布

For any superpower,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 Russia,
欲征服中国, 必先征服 Korea.

A strong Korea is in the interests of China.

from Asia Times

The US, Russia, China, the United Kingdom, France, India, Pakistan and Israel conducted numerous nuclear detonation experiments in legitimate exercise of their sovereignty. There is n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r treaty that prohibits North Korea from conducting underground nuclear tests. No country is allowed to infringe on the sovereignty of North Korea in material breach of Chapter 2 of the UN charter, unless they are prepared to risk triggering nuclear war with North Korea.

The third message is that the nuclear-armed North Korea will be a major boon to China and Russia. Nuclear-armed, the two countries are friendless in case of war with the US. The US has nuclear-armed allies, such as the UK and France. The Americans have a network of military bases around the two countries, while they have none. The presence of a mighty nuclear weapons state in Korea should be most welcome to Russia and China.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every reason to welcome a nuclear-armed North Korea, whatever it may say in public. The nuclear deterrence of North Korea is a major factor in reducing US military pressure on China on the ques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Taiwan.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