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加拿大系列:八岁的女儿要权利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quyi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评:人在加拿大系列:八岁的女儿要权利

评:人在加拿大系列:八岁的女儿要权利

这位自称信仰自由、民主、人权的作者居然不让他的女儿说话,并且要剥夺他的女儿的说话的权利,怪不得他的女儿要那么反驳他呢。“加拿大是自由国家,人人都有讲话的权利”这句话估计是作者平日向他的女儿灌输的,要不然他的八岁的女儿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呢?而且作者本人居然被他的女儿问得气结,可见他平时在家里飞扬跋扈惯了,对家里人不太讲究其信仰的自由、民主、人权,最后不料却被他的女儿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了。这充分说明了作者只是徒有其表而已。

作者把他的歪论引申到了教育领域,可是根据他的介绍,实在让人不能恭维加拿大不负责任的教育。让高中生自己比较和判断人类起源的问题似乎不妥,把不同专家的观点全介绍给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更是滑稽,因为这会让他们无所适从。与其在教育中引入有争议的话题,不如学习其他有用的知识或者技能。

作者对大力丸深信不疑,居然说“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府对待民众的方式是管理和服务,而非控制。人们普遍认识到,政府部门、官员是拿纳税人的钱,为民众服务的;民众的满意程度是决定政府和官员前途的决定因素。人们还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让他们进行改进、甚至罢黜政府”,但不知民众在选举时投完票后可以通过何种方式罢黜政府呢?作者信仰的“自由、民主、人权”好像与西方民主国家推行的“自由、民主、人权”不太一样。众所周知,选民在选举时投完票以后就没有选民什么事了,如果对执政党不满,只能等下一拨选举的时候投票把执政党换掉,至于最后能不能换掉执政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David Emerson违背选民的意愿刚当选议员后马上转投执政党(保守党),Vancouver Kingsway选民抗议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把David Emerson怎么样,总理哈泊更没有把选民的意见放在眼里啊。

上次作者在“一本加拿大护照”里编造出加拿大有地位等级之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又编造出选民可以罢黜政府,作者的想象力和编造能力还是蛮丰富的。
 
大力丸,大力丸,杨伟洋奴的福音。。。
 
Re: 评:人在加拿大系列:八岁的女儿要权利

最初由 Fisher2004 发布
评:人在加拿大系列:八岁的女儿要权利

...

上次作者在“一本加拿大护照”里编造出加拿大有地位等级之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又编造出选民可以罢黜政府,作者的想象力和编造能力还是蛮丰富的。

鱼又开始强占舆论阵地了.
 
最初由 Caohaoying 发布


但是聪明人不会因为受中国教育就变傻

That's your only require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No to make smart people become foolish?

That's so minimalistic
 
最初由 quyi 发布
教育的功效似乎不仅仅教人有智慧,还应当叫人更多。除了智商以外还有情商,人性格、道德的培养,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等等。



Yes, Good education should be multidimentional and most importantly, should be OBJECTIVE.

When it comes to political education, Chinese is mostly very subjective and self-serving, while the Canadian one is rather objective.
 
zt......留美女博士重庆深山无偿支教
万维读者网 2006-09-21 13:07:21


9月11日,开县最偏远的山区突然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

她是美国雪城大学的教育学博士生,在美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她,31岁,出生在南坪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6年,出国留学。怀着对山区教育事业的一腔热血,她独自背着简单行囊,来到山区无偿教书,同时进行关于乡村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

她说:“虽然我在美国呆了6年,但我出国学习的初衷一直没变,家乡的山山水水也时刻萦绕在
心中。”树长得再高,也离不开脚下的根,而她的根就在重庆!

一天适应山村生活

“这里的环境比我想象的好。”

据重庆晚报报道,19月13日,经过汽车6个多小时颠簸,记者赶到开县满月乡中心小学校。

学校坐落在开县、城口和四川宣汉交界处的群山之下,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除了大山还是大山。因海拔较高,当地人已穿起了厚厚的毛衣。学校占地3800多平方米,共设有16个班,10个小学班和6个初中班。

王丹,短发,戴近视眼镜,身着一件红色毛衣,给人第一印象,亲切。因当天没课,她正在寝室备课。

王丹住在学校教师宿舍,吃在教师食堂,一个月花费不到两百元,便宜又实惠。这里没有城市的铅尘,生活简单而充实。“没用一天时间,我就适应并喜欢上这种生活。我对这里非常满意。”王丹说,自己虽一直生活在城市,也极少到过农村。但她去年曾在一社会团体组织下,到贵州山区支教一个多月,“这里比起贵州要好一些。”
王丹在寝室上网查资料

王丹正在上课

她的寝室约40平方米,和另一女老师合住。一张床、一张木桌、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个橘红色皮箱,就是她的全部家当。“这里的环境比我想象的好。”她笑着说。

虽出国多年,但王丹仍说着地道的重庆话,与记者侃侃而谈。她说,学校软硬件设施相对齐全,还可以上网,与外界交流极为方便,唯独天气较冷,出乎她的意料。

王丹从主城区的家中出发时,还穿着短袖衣服,没带多少御寒衣被,赶到学校才发现,当地冷得很,人们床上也铺起了棉絮。学校领导得知后,立即给她买来棉被和厚衣服。

不愿多谈自己

“国外的生活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我没啥子不得了,也没做出什么成绩来,其实,媒体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山村教育现状上,而不是我个人。”面对记者的采访, 王丹显得十分低调。

谈及自己的经历,王丹也是轻描淡写。1975年,她出生在南坪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一般工人,家里生活还算过得去。1994年7月,她在四川外语学校附属中学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4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她就职于北京交通大学,在外事处负责专职翻译工作。工作两年后,她见中国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山区教育。同年7月,她怀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做点事”的愿望,远渡重洋到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攻读研究生。研究生顺利毕业后,她又到美国雪城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

“国外的生活不像人们想象中的美好!”她说,因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她在美国主要依靠奖学金生活,每年大约有6万美元的收入,个人的小日子不算富裕,但还是过得去。

其间,她与同在美国攻读社会学博士的丈夫结婚,在大洋彼岸过着温馨而浪漫的生活。但因美国本地人对其他国家来的人或多或少存在歧视,他们虽然身在大学校园内,同样也能有所感觉,因此国外的生活也有困难。

无偿支教

刚迈进校门就感动得哭了

“虽然我在美国呆了6年,但我出国学习的初衷一直没变,家乡的山山水水也时刻萦绕在心中。”王丹说,树长得再高,也离不开脚下的根,而她的根就在重庆!

今年5月,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王丹决定回到重庆,找一个偏僻的山村学校无偿支教,同时进行关于乡村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比如,素质教育在山区的开展情况、山区教师素质、山区学生的心理问题等,为农村教育改革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王丹说,她初步计划在该学校呆满一学期,但届时要看自己的科研论文完成情况,如果没完成,她将延期离开。

经过多方比较,王丹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国家级贫困县―――开县。随后,在一位亲戚的帮助下,她联系到开县有关部门,后经过协调,“不要学校一分钱工资”的王丹,被安排到满月乡中心小学校,这里距开县县城百多公里,是开县最偏僻的地方。

9月11日,王丹一大早就背起简单行李,从主城区乘车,辗转赶到满月乡中心小学校,此时天已渐黑。

刚迈进校门,王丹立即受到了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看着这些善良、质朴的师生,她顿时流下了泪水。

“这本应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凡有良知的人都应该这样干,而当地人对此却认为这是一种施恩,用感恩的心对待我。”王丹说。

虚心听课

“给留美博士上课,我还是头一回。”

王丹任教的是初二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每周两节课。对于学校的这一安排,王丹非常满意。

“教学对于我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挑战。”王丹说,自己在国外虽然学的是教育学,但从没具体操作过,更没有丝毫的教学经验,因此还要摸索如何教书。

虽然每周只上两节课,王丹仍拿很多时间备课。“王老师这是在谦虚!”一侧的张老师立即向记者说,王丹上课非常认真,备课本写得密密麻麻的,教法、板书等都能体现出“博士”水平。但王老师却十分谦虚,只要一有空就夹着一个笔记本钻进教室,专心听别的老师讲课。

“我一个专科毕业生,给一位留美博士上课还是头一回。她第一次走进我的课堂时,吓得我话都差点讲不出来。”张老师一语逗得在场人捧腹大笑。

张老师接着说,刚开始,大家一看见王丹来听他们的课,心里就发虚,后来见她对人真诚、和善,课后还与他们交流教学经验,大家也就慢慢习惯了。

学生把她当姐姐 她总是微笑着

谈起王丹,满月乡中心小学校校长张继奎是一百个满意。他说,王丹是该学校有史以来,学历最高的任教老师,也是见过“大世面”最多的老师,“她总是微笑着一张脸,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备课、教学、开学、查学生寝室等总是一丝不苟,跟学校的普通老师没多大差别。”

“她完全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一位王姓老师称,王丹没有丝毫架子,反倒还非常谦虚,经常串门,天南地北侃家常、开玩笑,几乎是无话不谈,大家也就没把她当成客人看待。

王丹的一位学生说,王老师就像一位大姐姐,经常跟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学习以及家庭情况。
 
如果共产党真能把人民的血汗钱用于教育事业,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我想,不但是老百姓的愿望,也会有更多海外学子愿意投身祖国教育。
但事实并非所愿:

国家大剧院是一个例子

每个座位造价=两所希望小学

  国家大剧院总投资26.8838亿元,大剧院工程内部三大剧院座位数已经确定为 5473个,平均每个座位造价近50万。以每个希望小学平均造价25万(参照浙江标准)计算,国家大剧院总投资可以建5473*2=10946所希望小学。有人根据上海大剧院的运营经验预计,国家大剧院建成后的运营费和维护费用也将十分惊人,仅每月的电费就需要400万元人民币,可以建16所希望小学。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自1989年创立以来,15年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2亿多元,资助250多万名贫困学生上学读书,援建希望小学9508所。在每100所农村小学中,就有2所是希望小学。(2004年02月24日 (中国青基会通讯2004年第1期))。

  比较可以看出,国家大剧院这一项建设投入比“希望工程”15年的募资还多。如果将这笔费用投入农村教育可以相当于“希望工程”15年的成就。




最初由 cvictor 发布
zt......留美女博士重庆深山无偿支教
万维读者网 2006-09-21 13:07:21


9月11日,开县最偏远的山区突然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

她是美国雪城大学的教育学博士生,在美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她,31岁,出生在南坪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6年,出国留学。怀着对山区教育事业的一腔热血,她独自背着简单行囊,来到山区无偿教书,同时进行关于乡村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

她说:“虽然我在美国呆了6年,但我出国学习的初衷一直没变,家乡的山山水水也时刻萦绕在
心中。”树长得再高,也离不开脚下的根,而她的根就在重庆!

一天适应山村生活

“这里的环境比我想象的好。”

据重庆晚报报道,19月13日,经过汽车6个多小时颠簸,记者赶到开县满月乡中心小学校。

学校坐落在开县、城口和四川宣汉交界处的群山之下,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除了大山还是大山。因海拔较高,当地人已穿起了厚厚的毛衣。学校占地3800多平方米,共设有16个班,10个小学班和6个初中班。

王丹,短发,戴近视眼镜,身着一件红色毛衣,给人第一印象,亲切。因当天没课,她正在寝室备课。

王丹住在学校教师宿舍,吃在教师食堂,一个月花费不到两百元,便宜又实惠。这里没有城市的铅尘,生活简单而充实。“没用一天时间,我就适应并喜欢上这种生活。我对这里非常满意。”王丹说,自己虽一直生活在城市,也极少到过农村。但她去年曾在一社会团体组织下,到贵州山区支教一个多月,“这里比起贵州要好一些。”
王丹在寝室上网查资料

王丹正在上课

她的寝室约40平方米,和另一女老师合住。一张床、一张木桌、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个橘红色皮箱,就是她的全部家当。“这里的环境比我想象的好。”她笑着说。

虽出国多年,但王丹仍说着地道的重庆话,与记者侃侃而谈。她说,学校软硬件设施相对齐全,还可以上网,与外界交流极为方便,唯独天气较冷,出乎她的意料。

王丹从主城区的家中出发时,还穿着短袖衣服,没带多少御寒衣被,赶到学校才发现,当地冷得很,人们床上也铺起了棉絮。学校领导得知后,立即给她买来棉被和厚衣服。

不愿多谈自己

“国外的生活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我没啥子不得了,也没做出什么成绩来,其实,媒体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山村教育现状上,而不是我个人。”面对记者的采访, 王丹显得十分低调。

谈及自己的经历,王丹也是轻描淡写。1975年,她出生在南坪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一般工人,家里生活还算过得去。1994年7月,她在四川外语学校附属中学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4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她就职于北京交通大学,在外事处负责专职翻译工作。工作两年后,她见中国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山区教育。同年7月,她怀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做点事”的愿望,远渡重洋到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攻读研究生。研究生顺利毕业后,她又到美国雪城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

“国外的生活不像人们想象中的美好!”她说,因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她在美国主要依靠奖学金生活,每年大约有6万美元的收入,个人的小日子不算富裕,但还是过得去。

其间,她与同在美国攻读社会学博士的丈夫结婚,在大洋彼岸过着温馨而浪漫的生活。但因美国本地人对其他国家来的人或多或少存在歧视,他们虽然身在大学校园内,同样也能有所感觉,因此国外的生活也有困难。

无偿支教

刚迈进校门就感动得哭了

“虽然我在美国呆了6年,但我出国学习的初衷一直没变,家乡的山山水水也时刻萦绕在心中。”王丹说,树长得再高,也离不开脚下的根,而她的根就在重庆!

今年5月,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王丹决定回到重庆,找一个偏僻的山村学校无偿支教,同时进行关于乡村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比如,素质教育在山区的开展情况、山区教师素质、山区学生的心理问题等,为农村教育改革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王丹说,她初步计划在该学校呆满一学期,但届时要看自己的科研论文完成情况,如果没完成,她将延期离开。

经过多方比较,王丹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国家级贫困县―――开县。随后,在一位亲戚的帮助下,她联系到开县有关部门,后经过协调,“不要学校一分钱工资”的王丹,被安排到满月乡中心小学校,这里距开县县城百多公里,是开县最偏僻的地方。

9月11日,王丹一大早就背起简单行李,从主城区乘车,辗转赶到满月乡中心小学校,此时天已渐黑。

刚迈进校门,王丹立即受到了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看着这些善良、质朴的师生,她顿时流下了泪水。

“这本应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凡有良知的人都应该这样干,而当地人对此却认为这是一种施恩,用感恩的心对待我。”王丹说。

虚心听课

“给留美博士上课,我还是头一回。”

王丹任教的是初二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每周两节课。对于学校的这一安排,王丹非常满意。

“教学对于我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挑战。”王丹说,自己在国外虽然学的是教育学,但从没具体操作过,更没有丝毫的教学经验,因此还要摸索如何教书。

虽然每周只上两节课,王丹仍拿很多时间备课。“王老师这是在谦虚!”一侧的张老师立即向记者说,王丹上课非常认真,备课本写得密密麻麻的,教法、板书等都能体现出“博士”水平。但王老师却十分谦虚,只要一有空就夹着一个笔记本钻进教室,专心听别的老师讲课。

“我一个专科毕业生,给一位留美博士上课还是头一回。她第一次走进我的课堂时,吓得我话都差点讲不出来。”张老师一语逗得在场人捧腹大笑。

张老师接着说,刚开始,大家一看见王丹来听他们的课,心里就发虚,后来见她对人真诚、和善,课后还与他们交流教学经验,大家也就慢慢习惯了。

学生把她当姐姐 她总是微笑着

谈起王丹,满月乡中心小学校校长张继奎是一百个满意。他说,王丹是该学校有史以来,学历最高的任教老师,也是见过“大世面”最多的老师,“她总是微笑着一张脸,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备课、教学、开学、查学生寝室等总是一丝不苟,跟学校的普通老师没多大差别。”

“她完全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一位王姓老师称,王丹没有丝毫架子,反倒还非常谦虚,经常串门,天南地北侃家常、开玩笑,几乎是无话不谈,大家也就没把她当成客人看待。

王丹的一位学生说,王老师就像一位大姐姐,经常跟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学习以及家庭情况。
 
Re: 评:人在加拿大系列:八岁的女儿要权利

不尊重他人的权利不正是作者在文中检讨的吗?这中不尊重,不正说明了思想控制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吗?

我想,除了“鱼”某以外,人人都读得文中的意思。

依我看,加拿大等级之分是你强加的。选民可以罢黜政府(某执政党)是事实。不然,为何马丁政府没有任满就下台了?加拿大提前大选?

加拿大的教育负不负责自有公论,至少我看加拿大少年儿童的教材或行为守则中,没有厚颜无耻、和你认为的“负责”的强迫孩子爱“自由党”或“民主党”。

你大概是习惯别人给你灌输,否则就会“无所适从”吧,但是我看更多的人更愿意有思考的空间,即使他们是孩子。他们有权利,更多的全面的了解这个世界。

到了自由国家了,别再拿着鸡毛当令箭了。好好思考思考吧





最初由 Fisher2004 发布
评:人在加拿大系列:八岁的女儿要权利

这位自称信仰自由、民主、人权的作者居然不让他的女儿说话,并且要剥夺他的女儿的说话的权利,怪不得他的女儿要那么反驳他呢。“加拿大是自由国家,人人都有讲话的权利”这句话估计是作者平日向他的女儿灌输的,要不然他的八岁的女儿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呢?而且作者本人居然被他的女儿问得气结,可见他平时在家里飞扬跋扈惯了,对家里人不太讲究其信仰的自由、民主、人权,最后不料却被他的女儿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了。这充分说明了作者只是徒有其表而已。

作者把他的歪论引申到了教育领域,可是根据他的介绍,实在让人不能恭维加拿大不负责任的教育。让高中生自己比较和判断人类起源的问题似乎不妥,把不同专家的观点全介绍给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更是滑稽,因为这会让他们无所适从。与其在教育中引入有争议的话题,不如学习其他有用的知识或者技能。

作者对大力丸深信不疑,居然说“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府对待民众的方式是管理和服务,而非控制。人们普遍认识到,政府部门、官员是拿纳税人的钱,为民众服务的;民众的满意程度是决定政府和官员前途的决定因素。人们还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让他们进行改进、甚至罢黜政府”,但不知民众在选举时投完票后可以通过何种方式罢黜政府呢?作者信仰的“自由、民主、人权”好像与西方民主国家推行的“自由、民主、人权”不太一样。众所周知,选民在选举时投完票以后就没有选民什么事了,如果对执政党不满,只能等下一拨选举的时候投票把执政党换掉,至于最后能不能换掉执政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David Emerson违背选民的意愿刚当选议员后马上转投执政党(保守党),Vancouver Kingsway选民抗议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把David Emerson怎么样,总理哈泊更没有把选民的意见放在眼里啊。

上次作者在“一本加拿大护照”里编造出加拿大有地位等级之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又编造出选民可以罢黜政府,作者的想象力和编造能力还是蛮丰富的。
 
最初由 quyi 发布
教育的功效似乎不仅仅教人有智慧,还应当叫人更多。除了智商以外还有情商,人性格、道德的培养,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等等。


在加拿大的学校教育的功效里,根本没有你所说的‘情商,人性格、道德的培养’以及‘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等等’。例如,中小学生{在教学楼外}抽烟喝酒或做坏事,学校老师根本不管。得告警察。老师罢工也是不顾孩子的。
 
Re: Re: 评:人在加拿大系列:八岁的女儿要权利

最初由 quyi 发布
我想,除了“鱼”某以外,人人都读得文中的意思。

你大概是习惯别人给你灌输,否则就会“无所适从”吧,但是我看更多的人更愿意有思考的空间,即使他们是孩子。他们有权利,更多的全面的了解这个世界。

到了自由国家了,别再拿着鸡毛当令箭了。好好思考思考吧

鱼有占领舆论阵地的任务.

他的良心? 早喂汪汪了.
 
Re: Re: 评:人在加拿大系列:八岁的女儿要权利

最初由 quyi 发布
....别再拿着鸡毛当令箭了。

这句话也同样适合于你。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都不是完美的,包括加拿大。而且

但是,这并不证明利用教育,进行思想控制是可以接受的、正常的。

加拿大对儿童、青少年的智商和情商培养的水平都是先进的。例如,鼓励孩子开创想象的空间、提供各种开拓眼界、探索自然的环境和资源、鼓励孩子建立团队精神、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宽容、对社会公益做贡献(义工、义卖等形式)、……;

其实,中华民族的古老教育传统也是讲究“传道、授业、解惑”,将传道置于首,可见对情商教育的重视。只不过近几十年被XX党非人性化了、异化了。


“例如,中小学生{在教学楼外}抽烟喝酒或做坏事,学校老师根本不管。得告警察。”你能举出具体的例子吗?作为教师个体,自然有尽职的和不尽职的,不能以偏概全,说整个教育体系如何如何。如果真有这样的教师,学生家长、哪怕做为普通社会一员的你,都有责任,指出问题。

中国的问题则不同,是普遍的、制度性的。

至于教工罢工的事,是属于劳资纠纷。一般是都短期的,不会对教学产生教育性的伤害。谈不上不负责的问题。

最初由 cvictor 发布

在加拿大的学校教育的功效里,根本没有你所说的‘情商,人性格、道德的培养’以及‘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等等’。例如,中小学生{在教学楼外}抽烟喝酒或做坏事,学校老师根本不管。得告警察。老师罢工也是不顾孩子的。
 
Re: Re: Re: 评:人在加拿大系列:八岁的女儿要权利

我总是觉得人还是有良心的.毕竟谁也不想在历史翻过这一页的时候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


最初由 zhuixiaoyao 发布


鱼有占领舆论阵地的任务.

他的良心? 早喂汪汪了.
 
Re: Re: 评:人在加拿大系列:八岁的女儿要权利

最初由 quyi 发布
不尊重他人的权利不正是作者在文中检讨的吗?这中不尊重,不正说明了思想控制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吗?

我想,除了“鱼”某以外,人人都读得文中的意思。

依我看,加拿大等级之分是你强加的。选民可以罢黜政府(某执政党)是事实。不然,为何马丁政府没有任满就下台了?加拿大提前大选?

加拿大的教育负不负责自有公论,至少我看加拿大少年儿童的教材或行为守则中,没有厚颜无耻、和你认为的“负责”的强迫孩子爱“自由党”或“民主党”。

你大概是习惯别人给你灌输,否则就会“无所适从”吧,但是我看更多的人更愿意有思考的空间,即使他们是孩子。他们有权利,更多的全面的了解这个世界。

到了自由国家了,别再拿着鸡毛当令箭了。好好思考思考吧






你和作者在“一本加拿大护照”一文中说“阿泉的经历很典型,它也许会使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中国的人权问题。在加拿大,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劳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打造美满的生活、受到人们的尊重、并拥有自己的社会地位”,难道你这么快就忘记了阿泉所拥有的自己的社会地位了吗?说你要给加拿大社会地位等级下定义并编造图谱还冤枉你不成?

你这只傻鸟,是不是大力丸吃多了昏了头了。选民可以在选举时投票,选举结果决定那个执政党来执政,但一般情况下选民是没有主动罢黜政府的权利的。加拿大2005年提前举行大选是反对党对执政党投了不信任票而导致解散议会并提前举行了大选,与选民没有关系。既然你很牛叉,那就请你给解释一下你们准备如何罢黜加拿大政府,怎么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