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一个人,一定要看他的背景 转载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jij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jij

新手上路
注册
2006-06-07
消息
263
荣誉分数
4
声望点数
0
送交者: 捆绑的心 2006年9月27日15:10:28 于 [恋恋风尘]http

曾经,有女友语重心长告诉我,嫁一个人,一定要看他的出身背景。
  我深不以为然。
  切,什么年嫁一个人,一定要看他的背景
头了,我又不靠他祖上荫德的庇护,也不靠他家积传下来的金山银库做保障,管那个做什!
  嫁一个,首先一定是因为爱他。嫁给一个人,是嫁给他本身,而不是他的家庭,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这样的爱,才算真挚纯粹。
  
  男友老家是农村的,可是他追我那会儿,我连头发丝儿都不曾考虑过家庭背景这个问题,这不足于构成我和他交往的任何障碍。
  于是,我们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谈了恋爱,随后,便一起供了房,装了修,万事俱备,也便理所当然地住在了一起。
  
  这住在一起后,麻烦便来了。
  他农村的老亲旧眷,七大妗子八大叔,便隔三岔五地来上门“拜访”。
  对于他父母的到来,我是无话可说的。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也向来不说什么。
  可怕的是,这只是开端。
  紧接着,他的姐姐和姐夫,便常常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到我们家“小住”。
  孩子刺耳的哭声,便成了我半夜时分的午夜凶铃和恶梦,一次次,一夜夜地,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哭声,困扰着,不得安宁。
  但是,贤淑礼德,三从四德的概念,还使我不得不笑脸相陪,“无怨无悔”,管吃、管住、走时,还不忘送上点小礼物。
  
  嗨!我不知是他们因此上了瘾,还是我家太舒服,从此后,他们来我家的频率也越发地频繁。每一个节假日、五一、十一、八一……甚至不是节日的时候,他的父母、姐姐、姐夫以及叔叔阿姨……等总是能够找到理由,堂而皇之地道来,住在我家里,吃喝拉撒睡。
  以往的不说,仅今年一年至今,他家里来客的次数已经数不胜数,无法算计。先是爸爸妈妈来,接着是姐姐姐夫带着孩子来,再接着是七叔带着孩子来,再接着是六叔带着六婶来,再接着是五叔带着孩子来……我家里,几乎没有过清静的日子。
  这些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带来的负担和麻烦。每次,他们到来之后,便大大咧咧地开着空调,坐在屋里看电视、打牌,我下班回家,却失去了享受回到家中惬意的权利,只能闷在自己卧室里。
  早晨刷牙时,你会发现你的牙缸里,塞满了同种颜色同种样式的牙刷,让你无从下手;你家的洗脸肥,会被拿到厨房当洗菜盆,你的洗衣盆,却会被当成洗脚盆或者孩子尿尿的盆儿;你新换的被褥,上边被尿得黄一片花一片……每次走后,我都需要清理战场,把家里的卫生,全部打扫一遍,被褥全部清洗,黑乎乎的沙发,拆装新洗。
  
  上周,他的爸爸在长住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带着他五叔家的孩子回了老家,他的姐夫也去了外地上班,他的姐姐终于带着孩子离开了我家。我花费了一天的时间,牺牲了仅有的一天周末,把家里全部清理了一遍,结果,不出一周,他姐夫、姐姐又带着孩子来了,于是,我那心仪的沙发,又成了那小混蛋的温床,在上边翻滚打爬。这一次,我郑重交待,沙发新洗,拆一次不容易,一定要爱惜。
  然而,今天上午,我的整瓶卸妆乳液还是被那小混蛋全数洒了上去,沙发上,一片一片又一片,油油的,我怀疑是否能够再洗掉。我气得像一只充满气的气球,可是又无处发泄,真想一头撞死在墙上。
  
  我不是胡搅蛮缠,小肚鸡肠的女人,然而长此以往,这样的日子,我实在无法忍受。
  我与男友平静的生活,就此被打破,私下里,我们的争执和不愉快也越来越多,然而,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现在,终于明白,你嫁给一个人,即使没有嫁给他的家庭,从此也要背负他的家庭,也要承担他的家庭所带来的负担。
  我的那些朋友,我不得不承认,她们是明智的。嫁给一个没有负担的家庭,即使不求父母带来什么,但至少不会被他的家庭所累,至少不用背负沉重负担,从此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轻省很多。
  我们这些嫁了农村的,白手起家的,一切需要从头开始,借钱买房,还贷,日子已经不堪重负,却还要额外地背负那么多的压力和麻烦。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两个人的感情和正常的生活。
  
  就如同,我曾对男友说过的一句话,也许,有一天我离开你,不是因为我不再喜欢你,而是因为我已经无法承担你的家庭所带来的负累。
  
  因此,我告诫年轻的姐妹们,如果来得及,嫁一个人,一定要看他的背景。
 
农业和非农业户籍惹的祸。该取消了。取消以后也至少需要三代人才能改变这种情况。
 


户口只是一个符号。没有干系。
关键是生活方式,信念,器质不同。
祖宗早说了,要门当户对,可惜被理解歪了。

:blowzy:
 
Things work only when a marriage is 门当户对.
 
Re: 嗯

最初由 yoshida 发布
户口只是一个符号。没有干系。
关键是生活方式,信念,器质不同。
祖宗早说了,要门当户对,可惜被理解歪了。

:blowzy:

一个城市青年下乡,固定在农村户口上,经过三代不离开土地,务农,然后在当地繁衍很多后代。这是不会有区别的。

一个加拿大大草原农场来的农民子弟到了城市上大学,然后结婚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同样是农民,中国那是对农民的歧视政策,应该给于同等的公民待遇。户籍政策的文章大得很。中国现政府已经启动了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限制的做法和过程。不过,至少需要三代人才能消灭如此的城乡人口生活方式信念气质的明显差别。
 
Re: Re: 嗯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一个加拿大大草原农场来的农民子弟到了城市上大学,然后结婚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同样是农民,中国那是对农民的歧视政策,应该给于同等的公民待遇。户籍政策的文章大得很。

for many years, 加拿大大草原农场农民子弟 were all I saw...
 
Re: Re: Re: 嗯

最初由 如假包换的马甲 发布


for many years, 加拿大大草原农场农民子弟 were all I saw...

那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印象?估计还是和城市年轻人有些区别。
 
Re: Re: Re: Re: 嗯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那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印象?估计还是和城市年轻人有些区别。

难说。。有一些我认识的性格很质朴

在加拿大大草原省城市里读大学的很多是加拿大大草原农场农民子弟。搞不清,城市像农村。
 
Re: Re: Re: Re: Re: 嗯

最初由 如假包换的马甲 发布


难说。。有一些我认识的性格很质朴

在加拿大大草原省城市里读大学的很多是加拿大大草原农场农民子弟。搞不清,城市像农村。

反正不会有一大堆农村来的亲戚来沾光,探亲。大家都在过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中国的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如此巨大的差别。
 
Re: Re: Re: Re: Re: Re: 嗯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反正不会有一大堆农村来的亲戚来沾光,探亲。大家都在过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中国的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如此巨大的差别。

加拿大的农民比城市人穷吗?

农场一大片,各种重型机器。。。瘦死的骆驼比马强呀
 
Re: 嗯

最初由 yoshida 发布
户口只是一个符号。没有干系。
关键是生活方式,信念,器质不同。
祖宗早说了,要门当户对,可惜被理解歪了。

:blowzy:

这个要顶。
 
Re: Re: Re: Re: Re: Re: 嗯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反正不会有一大堆农村来的亲戚来沾光,探亲。大家都在过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中国的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如此巨大的差别。

不仅仅是一大堆农村来的亲戚来沾光,探亲的问题。
至理名言:门当户对。
 


北京西直门住的叫兽和东直门住的叫兽级高工,未必就能对上门户。这事儿也不是简单的一毛二分五和一块五的关系。

古有西门金莲,折腾这人间的情和爱,整出了本世界名著;今有洋懒无证,虽然一个中国人,一个米国人,人家跨洋过海,靠着味道和眼光对上了门户,为全亚洲和全中国人民打拚,露脸。国籍,户口,大概都不能成为造就这些动人故事的障碍。只是再怎么对,洋懒和断魂401的双博士无干了。需要是不是一样,大概重要吧。

:blowzy:
 
俺的观点是:

门当户对包括:学识,兴趣,性趣,气质,生活习惯,还有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匹配。可惜,完全匹配的很少见,大多是互补型的。如果完全匹配的话,就是很幸运的事情了。

农村娃和高干子弟的生长环境就相差太大,就会造成生活习惯的很大差异,两个人就会不能理解对方。

两个农村娃的组合就对农村的亲戚来串门可以理解,就算农村老婆抱怨亲戚多,农村男人也不会有城市人看不起农村人的感觉。这样两个农村人就可以一起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城市老婆抱怨的话,农村男人就立马想到又是城市人看不起农村人,大多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城市男人和农村老婆的组合大多也是这样。

当然,用城市和农村来区分也是有些简单。比如人家农村企业家的千金可能要比下岗工人的公子生活要优越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