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木子 发布
随谈 诗与词
言传心神,文以载道。诗与词,都是神和意的载体,一种胸臆,一种情衷借诗词肢体成型。 诗与词都有型,型是外在,如一道菜肴的色,诗词外在的表现如诗体,四绝为最,五言绝,至七绝,到八言,就不是诗,而成歌词。 再看词的形体,如卜算子,贺新郎,满江红等等,都是词牌。 每种诗词的形体都对字数和韵脚有要求。
如果诗词有形体,就如美女的容颜,也有容貌,气质之别。 先说汉字,四方的汉字,是象形体的文字,汉字是有形和神的,为什么 写汉字能成一种艺术叫书法,那时因为汉字就其本身就含有形和意思。回头再看诗词体,由于汉字的缘故,诗词体在其体形和韵脚有章可寻外,其实在做诗词的时候,还有字本身的品位,字型简单,则淡雅清新;字型繁复,则严整古雅,这些字组成的身体,从是一种品位,如果要写成书法,体会就更强烈了。
然而就象人,打比方,女人,身材姣好,现在话“性感”的女郎,也许很文静,羞涩。 诗词的字体味道是形体之品位,对诗文词文的字数限制,也可归为形体。 但是,韵脚,就在形体之上了,犹如人的气质, 你不用了解他/她太多,但是有种莫名的东东会象歌声一样打动你,那就是韵律,诗词的韵脚。
以上是我个人对诗词共同点的感触。
然后就是天大重要的东东,诗词的 ---- 意,灵魂的有。
诗词确有别。从感觉上讲,诗象哥哥,严正多些, 词就象妹妹,妩媚多些。 虽然诗也多言情,但赛不过妹妹的泪珠子;词妹妹虽也有言志,写风云之气,泰斗如苏轼,辛弃疾,但寥寥,不比太白又有酒又是剑,也不比杜甫总千军万马的。 从诗词体上看,诗更为严正,可回旋的空间重在意而少形; 而词更为和善,灵活,在意和形上更能聪颖灵巧地回旋。从发展史上看,诗似乎从官道而出,(这句话如正经讲就不准确了)言诗多与帝王将相关联,诗人多是落魄的达官,得志的战将,以诗寓意,较词为刚;而词似乎多从西子画舫的行酒令,红颜伴酒陪歌的氛围诞生,可以讲词令就是酒令,从来都与歌声做伴。 苏轼,辛弃疾后来开拓新词风大功不没,然而词那为歌声所伴的风流本质,是咋改也改不了, 所以风流难过宋词关,以词言情传韵,是最致命的。
还有啥不同....仔细些,还可以进一步从深的诗词体特征看诗词的不同。还可以从诗词的文细观,也有不同。 那些就不好玩了,留给文科的学斗子们去啃吧。 咱就歇在这儿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哥哥妹妹还是一家人, 也常通信互报佳讯,偷讲心事的, 哥哥在外为俗事忙,为名,为利,为政,为国,为民,偶尔小谈恋爱,但不了了。而妹妹在家闺房,煮酒温习,看书写字,谈情说爱,偷觑风流,偶尔做了几回梦,和哥哥一起战沙场的成了巾帼PP,可是梦醒后问丫头的还是哥哥的银子有没有寄回家,老吧老妈还等米下锅。最后的结果是妹妹给哥哥做谈情说爱的参谋,哥哥就老老实实在外面折腾,看能折腾出个啥.
哈哈,不乱说了, 还没吃早饭呢,又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