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人将可现场观看嫦娥一号发射(组图)

sai888

新手上路
注册
2005-01-07
消息
176
荣誉分数
7
声望点数
0
2000人将可现场观看嫦娥一号发射(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4日15:07 中国网

U2117P1T1D13960298F21DT20070924151127.JPG

发射塔门口戒备森严​

U2117P1T1D13960298F23DT20070924151127.JPG

  新三号发射塔架,顶端橘红色部分为吊车,写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字样的银白色部分为固定平台,蓝色部分为回转平台,在回转平台的底部有发射台。​

U2117P1T1D13960298F1394DT20070924151127.jpg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公园设有后羿射日塑像,代表着发射中心通过科技造福人民的愿望。​

  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即将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始奔月旅程,为了揭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神秘面纱,记者一行奔赴西昌。
  专用通道已封闭
  22日早晨,记者一行开始了探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之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西昌市的西北角,坐落在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境内牦牛山系的峡谷里。参 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并没有想象中的难,资料显示从1985年10月开始,发射中心就被批准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航天城,20多 年来,已有数十万游客参观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据司机介绍,原本有一条直接通往发射中心的高速通道,但7月下旬以来已经被封闭,同时封闭的还有通往发射中 心的铁路轨道,封闭路段由解放军战士把守。这位两年多来一直往返于发射中心和旅行社之间的司机介绍说,封闭相应路段与嫦娥一号发射需要运送火箭、卫星、燃 料等物资有关,以前一旦遇到有发射任务,或者要运送火箭、卫星、燃料,旅行社都会接到临时通知,取消当天的旅游接待,相关路段也会进行封锁。
  “不允许在大门口拍照。”一路上司机多次重复叮嘱我们,发射场门外20米就划了黄色警戒线,竖立写有“停车检查”的标牌,并且有配武装的值勤人 员站岗。司机办理完门票后,就催促我们换乘发射中心的观光车。按照要求,游客不能携带包、手提袋,一阵忙乱后大家才将手机、钱包塞进衣服口袋。刚上观光车 坐定,值勤的解放军战士就上车查验身份证件。原本吵杂的车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检查的战士表情严肃,一边查验身份证,一边迅速扫一眼身份证的主人,核对 长相,并还会突然要求讲出住址或身份证号进行核对。车厢里非常安静,安静到大家都能够听清楚他们的对答。
  嫦娥卫星已进场
  据介绍,嫦娥一号卫星已经于8月中旬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车间进行组装、测试。该工作人员还介绍说,用于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长三甲火箭将 于近日运抵西昌,再经专用轨道运进发射场。进场后将进入车间进行水平测试,测试完成后将由专用拖车进行转场运输,运进发射场。其后,按照第三子级、第二子 级、第一子级的顺序吊装在发射台上,再放进卫星,罩上整流罩。其中火箭组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垂直测试,测试正常后加注燃料等。该工作人员还介绍说,一般 发射前半小时,还在加注燃料。发射前10分钟,所有的工作人员需要进入掩体,发射后几分钟还需要清理现场,包括导流槽内污水处理。除了工作人员以外,其他 人需要撤离到2.5公里以外的安全区。如果飞行轨迹经过周围居民的房屋上部,考虑到周围居民的安全,必要时还会将周围居民撤离到有水的山沟里。
 
U2117P1T1D13960299F21DT20070924151232.JPG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二号发射塔架高97米,是亚洲第一发射塔架。​

U2117P1T1D13960299F23DT20070924151232.JPG

在新改造的奔月楼展示的嫦娥一号卫星的模型。​

  新3号塔可能发射嫦娥一号卫星
  火箭实体展示大厅北面的山沟里矗立着两座发射塔架——2号发射塔和新3号发射塔。但游客只能被要求在发射塔架一、两百米外的山坡下参观。解说员 介绍,平时游客可以到塔下参观,但现在两座发射塔都处于封闭状态,院外都划着警戒线,由警卫营24时守卫,到发射前更是2小时一班岗。而发射塔附近区域, 有很多摄像头,对周围情况进行监控。
  新3号发射塔于2006年12月底建成,在老3号发射塔原址上退后2.3米建成。而老3号发射塔被称作“功勋塔”,为我国航天史上传下了三个第 一。该塔高85.5米,自重1800吨,主体固定,从上到下分四部分,顶部橘红色为吊车,可以对火箭进行吊装、起竖和对接;写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字样 的银白色部分为13层固定平台;蓝色部分为5联回转平台,里面有13层升降平台和10根电缆摆杆。升降平台的主要作用是给工作人员为火箭、卫星进行垂直测 试时提供工作空间;而电缆摆杆除了可以支撑火箭之外,还可以自动为火箭充电、充气、加注燃料,这项技术是我国专利,对国外航天专家来说,还是一个未解的 迷。
  5联回转平台就像5扇大门,可以沿与固定平台相连的红黑相间的轴向两边打开180度。回转平台打开时为发射状态,关闭时为测试状态。在回转平台下面绿色的是发射台,用于承载火箭、卫星和燃料的重量。
  发射台下面还有一个深23米,长98米、宽28米的导流槽。发射卫星时,里面根据火箭型号、卫星重量注入相应量的水。据说,火箭发射时的震动相 当于6-8级地震,水可以以缓冲火箭发射时的巨大推力;同时,火箭的火焰温度高达3000摄氏度,水可以降温,而发射直播画面上看到的白色烟雾都是水蒸 气;水还可以吸收燃料燃烧产生的毒气。
  在发射塔的周围有3座呈三角形分布的三角架,高160米,叫避雷塔。可以在火箭、卫星吊装上塔后有效防止雷电袭击。新3号发射塔今年投入使用以来,已经成功发射两次,最近一次发射是6月1日发射成功“鑫诺三号”卫星,这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第100次发射。
  讲解员介绍说,新3号发射塔的建设目的是为嫦娥一号发射准备,可能执行嫦娥一号的发射任务。
  同时,距离发射测试站6公里外卫星发射指挥控制中心也因为新指控中心的建立而关闭扩建。新的指控中心位于距发射场区60多公里的西昌城区航天路上,面积比原来扩大了2倍。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时,新老指控中心将同时投入使用。
  2000人将可以现场观看发射
  记者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旅游专营公司负责人处了解到,正对新三号塔架的奔月楼距离发射场4公里,是最好的嫦娥卫星奔月观测地点。奔月楼楼顶已经新建两层钢结构观月亭,奔月楼内将设单间,同时计划在奔月楼旁边的牛头山嘴上搭建观赏平台,计划可供2000人现场观看发射。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单位已经开始接受报名申请,从旅行社了解到的价格是每位800元。该负责人表示,价格尚未确定,届时将根据观测现场的状况分 等级收费,而最好等级单间的收费标准应该会在800元左右。该负责人表示,前来参观的人员需要携带有效证件,不能携带摄像和违禁物品。因为卫星发射时,发 射中心周围将提前几小时戒严,因此参观人员需要提前进入观测场地。
    背景:西昌发射中心4大优势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于1982 年交付使用。自1984年1月发射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以来,已经发射过48颗卫星,主要包括导航、商务、军事等卫星。而“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是该中心的 第49次发射任务。该发射场具有“天然发射场”的优越条件:一是纬度低(北纬28.2度),海拔高(18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而纬度越低, 离赤道越近,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的有效负荷。 同时,峡谷地形好,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对地面发射设施、技术设备及跟踪测量,通讯的布网有利,能满足多个发射场的建设。 三是晴好天气多,“发射窗口”好。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是全国气候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日照多达300多天,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 多。 四是交通通讯方便,可以很方便地运输火箭、卫星和燃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