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机场亲历的几件趣事 [转贴]

我所亲历的机场趣事-外一篇(下)

文章来源: 萨苏[原著] 于 2003-1-12 4:31:00:



第二天就是巡逻了,去二十个人,还有十个人是真正的边防战士。狼多肉少,因为当时巡逻惯例是不携带武器(避免苏联人抢夺)没让几个练器械的武术队员上,小伙子们急的嗷嗷叫,几乎要拿杨参谋练手,说不用家伙也一样,用家伙岛上不是有的是树棵子吗?最终还是没有批准。胡领比较幸运,算上了名单。当然少不了写决心书,讲话鼓舞士气这些程序。

上了冰面,穿过封冻的南侧支流,巡逻队就登上了珍宝岛。这些天,中国巡逻队上了岛都很谨慎,巡逻路线基本是沿着江边,尽量避免和苏联人直接冲突,也便于撤离。今天呢,按照惯例是苏联人也巡逻的日子,我们的巡逻路线却向北推了一大段,和苏联人的路线重合了。

穿着军装行进在自己国家的边防线上,可以使很多人产生神圣的感觉。胡领当时很年轻,想到要和“帝国主义”大杀一场,说心里简直象火烧得一样,看看周围的人,零下三十度里个个脸色通红,说明心里也很激动。但是大家都不说话,杨参谋领头,区队长压后,都是不出声的往前走,大家觉得“度日如年”,苏联人怎么还不来呢?

说曹操,曹操就到,就象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小丘后面突然钻出来一群高大的苏联士兵来,为首的是个瘸子,人人手里都提着一根大棒子。 -- 有网友告诉我这个瘸子是苏联的伊万上尉,后来死于珍宝岛保卫战。这一点有待证实,胡领他们的确知道这个臭名昭著的瘸子,不过好像他的瘸和中国边防军没有关系。他不是苏联普通军官,而是克格勃。当时封冻的时候冰上没有国界线,有中国边民,特别是不熟悉当地情况的知青不小心走过国界,便会被苏联军队捕去,负责审讯的就是这个瘸子,他心狠手辣,只要被捕的人不承认自己是叛逃,不肯为克格勃效力,就一定会被打成残废,胡领他们曾经看到过一份材料,有个青年就被这瘸子用烧红的铁钳生生烙碎了全部的牙齿,满口神经外露,喝一口水能痛得休克过去,被我方接回后重新拔牙都弄得他死去活来。

苏联人比中国人还要多些,但显然有点儿准备不足,他们对中国兵居然敢如此深入,又是惊讶,又是恼怒,那瘸子吆喝一声,口里呜呜噜噜的叫着,苏联兵就呼啦啦的猛扑过来。

有几个运动员当时就愣住了,完全忘记了原来的作战安排。杨参谋一面大声对苏联人喊话,“这里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一面连连挥手,示意大家往回跑 ? 这是预先安排好的,要把苏联兵拉过来,才能打得痛快。

中国的边防军掉头就跑,苏联人顿时气焰大涨,纷纷高叫着追了上来,大概,他们是要把中国人赶出岛去,才算完成任务吧。

一边跑,杨参谋还不忘嘱咐大家:“听我的命令,我说动手,大家再开始打!”

这句话却惹了祸,因为队里有一位少数民族的摔跤选手,汉语不是很好,前面的话没有完全理解,倒是最后一个“打”字听得清楚,别人还在后退呢,他已经“奥”的一声翻身扑了上去,当头的苏联兵措手不及,没收住脚步,被他一个背挎摔了出去,第二个苏联兵挥棒就打,被他拗住腕子,又是干净利落的扔到了冰面上…

原来的计划是把苏联兵诱进一片枯树林子里,让他们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现在让这个蒙古小伙子全给搞乱了。杨参谋连连跺脚,这简直是打草惊蛇!但也没办法了,只好下令:“动手!”,队员们嚎叫一声,象出了笼子的狼一样猛扑了过去。

好在苏联人脑子比较死,也是这些天中国军人的节节退让使他们傲气冲天,根本没有后退的意思,仍然照样的猛冲了过来,一场搏斗就在冰面上展开了。

这样的战斗显然是一边倒的,中国军队在南岸埋伏了一台摄影机,拍出来的结果就好像是大人和小孩的战斗,不过,看过影片,从专业角度,大家的普遍感觉是动作全走了型,那位蒙古摔跤手显然忘记了在摔跤队学习的先进技术,动作全是草原那达慕的劲头,摔之后还不忘对人家哈腰行礼。另一位好像把全套招数都忘了,就是左一个“德克勒”,右一个“勒克德”,再一个“克德勒” ? 好像就记得这一招了(听胡领自己讲比张慧还精彩,我当时想到的,就是《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和他那一招“亢龙有悔”)。中国选手们的工夫很快就显露出了不同,看起来最精彩的是摔跤的,一个接一个的大背挎,把苏联兵象布口袋一样扔的满天飞。实际上最狠的却是练武术的,尤其一位练擒拿的师兄 ? 平时他给大伙儿当按摩师 -- 苏联人只要到了他的手里就算是倒了霉,他是专门拿人家的关节,碰上胳膊就摘环,碰上腿就卸膝盖,要是抓住脑袋呢?摘下巴。所以他这边毫无烟火气,却是一路顺风,苏联人只要一和他交手就爬不起来。

胡领呢?他的确是动手了,但他的第一个目标,却是杨参谋。

为什么呢?胡领说了,人家都打上了,他就挡到我前边,我过不去啊,我急呀!干脆下个黑手算了。上头揪脖领子下头一掰腿肚子,在这儿吧您那,一个别摔就把杨参谋放倒了。

还是晚了,等他再上,苏联兵已经完全崩溃了,他朝着一个逃跑的苏联兵猛扑过去,那家伙足足比他搞一个头,可是一点儿没有交手的意思,一边摆手一边喊:“涅特,涅特”(苏联话“不”的意思),倒退就跑,一不留神,脚绊在了树棵子上。不等他倒,胡领的右手一把抓住了他军大衣的领口,没让他倒下。没等苏联人把“谢谢”说出口,胡领左手顺势一勾,揪住他下摆,一下就把这哥们儿悠过头顶,扔了出去…

苏联人里唯一没有挨揍的就是那个瘸子,他腿瘸,落在后边,见势不妙,掉头就跑,我们两个“兵”紧追不舍,这家伙虽然腿瘸,跑得可是不慢,看来克格勃的训练的确严格。眼看要被追上了,瘸子脑子灵光,顺着一个冰坡就骨碌了下去,眼看那边就是江面,记得“跑过了江按叛国处理”,只好放他去了。

这一仗,咱们一个没伤,震惊了苏联整个边防部队,对中国边防军的战斗力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是整个战斗在开阔的雪地上进行,双方都看得一清二楚。原来中国人不动手真的是有纪律,要是动了手… 苏联阿穆尔军区下达了一个命令,以后巡逻禁止和中国军队进行这种“愚蠢的交手”。双方又恢复到了“聋子的战斗”。而我方,给运动员请功之余,还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情报,那就是缴获来的苏联枪支中,居然都没有装子弹。由此,配合其他情报,中央得出了苏联并不准备在东北西伯利亚地区进行大规模武装冲突的结论,为收复珍宝岛奠定了决心。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中国摔跤选手在珍宝岛的战斗。希望有参加过这次战斗的老同志给以更多的细节。

*******************************************************
摔跤手的功夫是出众的,但是,出色的功夫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张慧后来如愿的成了世界冠军。她和大个儿的关系,却走上了一条我们都不希望的路。其实,这也不是没有征兆的。大个儿是个很有男子汉气概的人,但在张慧面前却是“保护对象”。我们这些做朋友的有时和他开玩笑,说你命好啊,将来娶了张慧,房子是现成的,不愁吃,不愁穿,外加一个女保镖。范钧就有点儿苦笑。张慧也很敏感,在我们面前非常注意女孩子的柔情。不过,免不了一些不意的冲突,比如夏天,大家穿得都不多,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张慧就说:“唉,范钧,你的胳膊怎么跟麻杆似的?”大个儿的胳膊当然不是麻杆,但是和运动员相比就太细。范大个儿当时没说什么,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不快活。这样的事多了,他是个心重的人,考虑到一辈子的事情,心里就有了些变化,但他人也很好,雅不愿伤张慧的心,两个人的关系就有些微妙。比如上街,就不愿意和张慧走在一起了。

最后,是张慧提出的分手。

她和大个儿说,两个人分开远一点儿,也许可以看得更清楚,还说,以后还是叫大哥吧,毕竟是老乡。

那天大个儿喝醉了,又哭又闹,等别的人都走了,他对我说,真对不起张慧。朋友们都说张慧大方,拿得起来,放得下去,到底是冠军的胸怀,了不起。

到了大个儿过生日,张慧依然来,带了很多零食给大家,还很亲热的叫范钧“大哥”,给他倒酒。和我们一起起哄,闹得很开心。

那天我喝得不少,到夜里,大伙儿散了,我就到小卖部去买点儿饮料,回宿舍楼的时候,看到楼下走廊的暗影里,坐着一个女孩子。

仔细一看,那分明是张慧 ? 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在机场看到她。难道是误过了班车?她默默的坐着,看不到我,而我,黑暗中,在如水的月光下,却看到她双眼下面两条银链似的闪光。

又想起第一次见到她,那明亮而清澈的目光。

这一瞬间,我的心中突然充满了一种异样的感动。忽然想起了一首歌的名字,虽然我从来没有听过它。

那首歌的名字就是《在亚洲的星空下》

[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