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烈士陵墓的洛阳市第五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专业驾驶学校

专业驾校
VIP
注册
2007-12-14
消息
26
荣誉分数
30
声望点数
0
http://www.backchina.com/newspage/2008/01/06/142595.shtml

拆除烈士陵墓的洛阳市第五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倍可亲(backchina.com)军民携手奋进,共创双拥辉煌。1月4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洛阳市第五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中信重机公司职工陈淑珍获得爱国拥军模范个人称号。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洪昌,市委常委、洛阳军分区政委万功民作为洛阳市代表出席会议。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我市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五次荣获河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并涌现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乔文娟、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范辉兵等闻名全国的模范人物。在新一轮双拥创建活动中,全市军民谱写出双拥工作新的篇章。

  加强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连维良为组长,市长、军分区政委、副市长、驻洛师以上部队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市直26个委局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与驻军团以上单位都建立了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形成军地一体、上下联动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坚持常委议军、定期走访、大事协调、现场办公、军地联席等制度,呈现出双拥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双拥工作氛围浓。在城市四个主要出入口设立大型双拥宣传广告牌,火车汽车站售票窗口、商场、医院,电信、金融部门各营业网点都设立了军人优先牌子。全市32个旅游景点为现役军人免费开放,坚持每年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日”活动和“八一”、春节走访慰问部队活动,将国防教育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纳入市委党校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的重要内容,坚持开展党政领导过军事日活动,利用铁军史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出领导心系国防、群众支持国防的良好局面。

  创建内容新。为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我市积极开展科技拥军,培养科技人才;坚持法制拥军,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开展网络拥军,拓展拥军新空间,全国拥军模范乔文娟创办中国拥军网,开设士兵论坛、心理热线等贴近官兵生活栏目,帮助官兵解决心理问题。特色拥军成为洛阳拥军活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军爱民,民拥军。市委、市政府积极为驻洛部队办实事,解难题。近三年来,共投资8000多万元为部队办理各种建设用地,为驻军援建军营图书室78个,赠送电脑318台,建立人才培训基地16个,培训各类人才3600多名,还划拨土地103亩用于解决驻洛部队干部住房问题,认真做好转业干部、退役士兵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优抚政策落实等工作。驻洛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重点工程建设和地方公益事业建设,参加抢险救灾,援建农村希望小学,援建农村卫生室等,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浓厚氛围。
 
谁最应该去洛阳烈士陵园凭吊?

作者:郭松民 更新时间:2008-1-6


洛阳烈士陵园被毁事件,日前又有了新进展:洛阳的百余名网友,素装齐集烈士陵园,向烈士献花鞠躬,表达他们的哀思和缅怀之情(1月2日《大河报》)。这种民间自发的悼念行动,深深地感动了我,人民心中有杆秤,他们最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最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尊敬。
 
但让我感到不解和愤怒的是:官员们为什么还不露面?书记、市长们为什么还不来凭吊?他们本来是最应该赶来凭吊烈士的人!
 
洛阳烈士陵园被毁,一开始的报道,说是要把烈士陵园改建成商业墓地,后来洛阳方面矢口否认,说不过是在进行“保护性修缮”——就算是洛阳方面说的是真话吧,但砸碎墓碑,夷平墓体这样粗暴的“修缮”,也惊扰了烈士的英灵,引起舆论的哗然,洛阳市的领导难道就不能到烈士墓前献上一束鲜花,表达一下心中的歉疚?同时也安抚一下舆论?
 
不错,市长在一群官员的簇拥下来了,他视察了现场,听取了汇报,发出了指示,叫停了工程,处理了当事人……,却恰恰忘了到烈士灵前去凭吊一番。在例行公事般地作完了这些之后,他又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了,再不露面,大概他认为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又可以去一心一意谋发展了。
 
官员们的行为表明,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和烈士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工作关系,而不存在任何感情上的联系;他们的行为也表明,他们和民众——无论是他们治下的洛阳市民还是全国关心此事的网民——之间,也无非是这样一种冷冰冰的工作关系。这件究竟伤害了多少人的感情?让多少人夜不能寐,潸然泪下?让多少人不寒而栗?又让多少人怒不可遏?对民心士气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所有这一切,他们都是不关心的。如果关心的话,哪怕他们心里很不以为然,表面上也会到烈士陵园去装装样子。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也许是不愿,也许是不屑,似乎他们觉得,只要撇清自己和此事无关就行了。
 
官员们如此不在意他们和先烈以及民众的感情联系,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官员们轻视先烈,意味着他们已经丧失了信仰。先烈之所以值得我们尊敬,就在于他们都是一些崇高的人,愿意为了美好的理想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向先烈致敬,不仅是因为今天我们所享受的一切,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更重要的是表示认同他们的选择,慎终追远,学习他们的榜样。官员们不屑向烈士表示敬意,表明他们并不认同先烈的选择,也不打算像他们那样为了理想而付出如此重大的牺牲,在他们看来,那样太“傻”了,升官发财才是最重要的。
 
官员无视民众的感情,意味着他们在潜意识里,是蔑视民众的,也意味着在现行的制度架构下,民众的情绪,不会对他们的仕途产生任何决定性影响。他们的权力来源,主要是上级,而只要搞定了上级,哪怕是千夫所指呢,也照样仕途无碍,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洛阳毁陵事件甫一发生,即有评论指出,这是烈士的“第二次牺牲”,诚哉斯言!但任何牺牲都不会完全被虚掷,烈士用自己的“第二次牺牲”提醒我们:政治文明的建设,应该被提上日程了,掌握公权力的人,不敢蔑视公众的感情,则应该是未来新政治文明的底线!
 
http://news.sina.com.cn/c/2008-01-02/094314648975.shtm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