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3/2008] 在本月的西藏骚乱发生之前,海外投资者就已经觉得有理由避开喜马拉雅山脉的这个公共关系问题很大、机会却少之又少的市场。
西藏与中国其他地方有所不同,这里地广人稀、收入低、教育水平不高,而且人们的穿着打扮也极富民族特色。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异是,西藏无法吸引海外投资,而一些分析师认为,这一趋势很可能继续恶化,并助长暗流汹涌的骚乱。
虽然西藏面积相当于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州之和,但在帮助了中国其他地方实现现代化的海外投资中,西藏所得不到1%。去年,西藏的海外直接投资(FDI)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但也仅仅是19个项目、价值不到2,500万美元,在流入中国的820亿美元FDI总额中只是沧海一粟。中国估计拉萨骚乱造成的经济损失高于西藏去年的FDI流入量。
去年9月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一份报告说,在中国其他地方,外资企业雇用了1.2亿名员工,生产着中国将近60%的出口产品,并提供了宝贵的转让技术,但FDI带来的好处在中国各省份分布并不平衡。西藏的国际贸易大多针对的是相邻的尼泊尔。
想进入西藏的外国投资者面临着与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和不久前的缅甸相似的窘境。想要进入的话,他们必须与北京任命的西藏政府合作。但许多藏族人却反对以汉族人为主的西藏政府,他们最近的抗议活动也表现了这一点。
藏族人经济梦想的破灭也在3月14日被表达了出来,当时数千名藏族人在拉萨和其他城市举行了抗议活动。许多人都把怒火发泄到了中国政府进行经济控制的象征上,包括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Ltd.)和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 Corp.)等国有企业的营业网点。拉萨为数不多的一些外国企业(大多为餐馆和酒店)没有受到冲击。
汉族人本来是西藏最大的投资者,但本月生意遭到烧掠后,他们对投资西藏可能会变得更为审慎,从而让经济问题更为复杂化。
两年前,中国斥资逾40亿美元,修建了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将西藏这个内陆高原与中国其他地方连接起来,也增强了投资的前景。去年9月,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份长达243页的报告,其中声称,除了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西藏也在制药、食品和动物制品加工、手工艺品和采矿等方面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机会。
随着西藏骚乱被大肆报导,政治不稳定因素可能会影响到经济层面的任何新交易。投资顾问和活动家们警告说,海外对西藏的投资兴趣可能会下降,其旅游业也很可能出现衰退,尽管有人曾预期奥运会将促使游客人数在近期出现强劲增长。
总的来说,对中国的西藏政策持批评意见的人士都不建议抵制在西藏投资,更不建议抵制在中国投资,1989年中国政府镇压了民主运动之后就曾出现过抵制风潮。位于华盛顿的国际声援西藏运动(International Campaign for Tibet)主席约翰•阿克利(John Ackerly)说:“与缅甸的情况不同,现在人们对是否应抵制在西藏投资上意见并不一致。”
尽管如此,仍有大量捐款注入到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希望北京放宽西藏政策的组织里。这就意味着这些组织将有充足的资金来煽动抵制那些没有明显惠及西藏当地人的项目。从中国其他地区移民到西藏的汉族人常常是出于经济目的,对西藏的传统没有太大兴趣。阿克利告诫在西藏进行投资的人说,未来几年风险会更大。
随着中国政府调集大量军队进驻西藏,外国投资者担心会被冠上“支持严厉制裁”的帽子。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一些投资者正在重估向西藏扩大业务的计划。公司代表们表示,因最近的“敏感时期”而拒绝讨论那些拉萨政府官员称为“仍在计划中”的项目。总部位于印度达兰萨拉的西藏流亡政府的发言人图滕桑波(Thubten Samphel)说,他们即使对投资西藏不紧张,也应该非常谨慎。
呼吁削减西藏相关业务的人已经将矛头指向了运输设备生产商庞巴迪(Bombardier Inc.)、餐饮运营商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 Inc.)、涉足多个行业的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电信运营商北电网络有限公司(Nortel Networks Corp.)、英国石油公司(BP PLC)、饮料生产商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酿酒公司嘉士伯公司(Carlsberg)、矿业公司Hunter Dickinson Inc.和世界银行。
加拿大庞巴迪在召开会议期间,曾数次遭遇西藏激进主义者的抗议。有一位加拿大的激进主义者一边从一幢大楼的外立面顺着绳子滑下来,一边展开一个横幅,抗议该公司为进藏铁路制造列车车厢的7,800万美元合同。据一位发言人表示,庞巴迪签订了车厢制造合同,同时也拨出100万美元为西藏人提供游客招待培训。
百胜的一位发言人拒绝就达赖喇嘛要求该公司取消拉萨KFC快餐店建设计划的报导进行评论,但她表示公司近期没有在西藏开设连锁店的计划。西藏激进主义者最成功的活动之一是,2000年世界银行没有批准向北京提供4,000万美元贷款。北京曾计划将该款项用于向西藏移民的5.8万名汉族贫困农民支付搬迁费。
阿琳•萨曼(Arlene Samen)表示,如果海外投资者不向西藏投资,这对西藏将是不幸的事情。萨曼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位护士,10年前她在西藏创立了一个名为One H.E.A.R.T.的母婴卫生诊所网络。她说,她将鼓励外国投资者去那里投资,在投资项目中拥有西藏和汉族合作伙伴也非常重要。
去年到西藏观光的400万游客代表了外国投资者中的最大希望。目前西藏有很多豪华酒店的兴建计划,其中达赖喇嘛对仕达屋(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 Inc.)和悦榕控股(Banyan Tree Holdings Ltd.)联合经营的圣瑞吉酒店(St. Regis)一直表示欣然接受,不过激进主义组织对那些可能会导致西藏游客过多的业务提出了警告,敦促酒店业者主要雇佣当地西藏人,并且要考虑当地人的想法。
外国公司的管理人士表示,了解适合当地西藏人的投资类型并不容易,因为这些公司常常是和北京任命的官员进行接触,这些官员的管理一直与当地社会脱节。
在充满政治硝烟的西藏运动中,激进主义者的做法也受到了批评。一些人表示,最好是把钱直接投资到西藏,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捐献给西藏流亡政府和其他组织。这些组织希望北京能在各方压力之下放弃对西藏水资源、矿产和边界的控制。一位积极从事西藏非政府组织活动的上海风险投资者加里•瑞斯彻(Gary Rieschel)说,去达兰萨拉会更好吗?
西藏与中国其他地方有所不同,这里地广人稀、收入低、教育水平不高,而且人们的穿着打扮也极富民族特色。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异是,西藏无法吸引海外投资,而一些分析师认为,这一趋势很可能继续恶化,并助长暗流汹涌的骚乱。
虽然西藏面积相当于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州之和,但在帮助了中国其他地方实现现代化的海外投资中,西藏所得不到1%。去年,西藏的海外直接投资(FDI)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但也仅仅是19个项目、价值不到2,500万美元,在流入中国的820亿美元FDI总额中只是沧海一粟。中国估计拉萨骚乱造成的经济损失高于西藏去年的FDI流入量。
去年9月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一份报告说,在中国其他地方,外资企业雇用了1.2亿名员工,生产着中国将近60%的出口产品,并提供了宝贵的转让技术,但FDI带来的好处在中国各省份分布并不平衡。西藏的国际贸易大多针对的是相邻的尼泊尔。
想进入西藏的外国投资者面临着与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和不久前的缅甸相似的窘境。想要进入的话,他们必须与北京任命的西藏政府合作。但许多藏族人却反对以汉族人为主的西藏政府,他们最近的抗议活动也表现了这一点。
藏族人经济梦想的破灭也在3月14日被表达了出来,当时数千名藏族人在拉萨和其他城市举行了抗议活动。许多人都把怒火发泄到了中国政府进行经济控制的象征上,包括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Ltd.)和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 Corp.)等国有企业的营业网点。拉萨为数不多的一些外国企业(大多为餐馆和酒店)没有受到冲击。
汉族人本来是西藏最大的投资者,但本月生意遭到烧掠后,他们对投资西藏可能会变得更为审慎,从而让经济问题更为复杂化。
两年前,中国斥资逾40亿美元,修建了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将西藏这个内陆高原与中国其他地方连接起来,也增强了投资的前景。去年9月,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份长达243页的报告,其中声称,除了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西藏也在制药、食品和动物制品加工、手工艺品和采矿等方面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机会。
随着西藏骚乱被大肆报导,政治不稳定因素可能会影响到经济层面的任何新交易。投资顾问和活动家们警告说,海外对西藏的投资兴趣可能会下降,其旅游业也很可能出现衰退,尽管有人曾预期奥运会将促使游客人数在近期出现强劲增长。
总的来说,对中国的西藏政策持批评意见的人士都不建议抵制在西藏投资,更不建议抵制在中国投资,1989年中国政府镇压了民主运动之后就曾出现过抵制风潮。位于华盛顿的国际声援西藏运动(International Campaign for Tibet)主席约翰•阿克利(John Ackerly)说:“与缅甸的情况不同,现在人们对是否应抵制在西藏投资上意见并不一致。”
尽管如此,仍有大量捐款注入到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希望北京放宽西藏政策的组织里。这就意味着这些组织将有充足的资金来煽动抵制那些没有明显惠及西藏当地人的项目。从中国其他地区移民到西藏的汉族人常常是出于经济目的,对西藏的传统没有太大兴趣。阿克利告诫在西藏进行投资的人说,未来几年风险会更大。
随着中国政府调集大量军队进驻西藏,外国投资者担心会被冠上“支持严厉制裁”的帽子。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一些投资者正在重估向西藏扩大业务的计划。公司代表们表示,因最近的“敏感时期”而拒绝讨论那些拉萨政府官员称为“仍在计划中”的项目。总部位于印度达兰萨拉的西藏流亡政府的发言人图滕桑波(Thubten Samphel)说,他们即使对投资西藏不紧张,也应该非常谨慎。
呼吁削减西藏相关业务的人已经将矛头指向了运输设备生产商庞巴迪(Bombardier Inc.)、餐饮运营商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 Inc.)、涉足多个行业的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电信运营商北电网络有限公司(Nortel Networks Corp.)、英国石油公司(BP PLC)、饮料生产商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酿酒公司嘉士伯公司(Carlsberg)、矿业公司Hunter Dickinson Inc.和世界银行。
加拿大庞巴迪在召开会议期间,曾数次遭遇西藏激进主义者的抗议。有一位加拿大的激进主义者一边从一幢大楼的外立面顺着绳子滑下来,一边展开一个横幅,抗议该公司为进藏铁路制造列车车厢的7,800万美元合同。据一位发言人表示,庞巴迪签订了车厢制造合同,同时也拨出100万美元为西藏人提供游客招待培训。
百胜的一位发言人拒绝就达赖喇嘛要求该公司取消拉萨KFC快餐店建设计划的报导进行评论,但她表示公司近期没有在西藏开设连锁店的计划。西藏激进主义者最成功的活动之一是,2000年世界银行没有批准向北京提供4,000万美元贷款。北京曾计划将该款项用于向西藏移民的5.8万名汉族贫困农民支付搬迁费。
阿琳•萨曼(Arlene Samen)表示,如果海外投资者不向西藏投资,这对西藏将是不幸的事情。萨曼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位护士,10年前她在西藏创立了一个名为One H.E.A.R.T.的母婴卫生诊所网络。她说,她将鼓励外国投资者去那里投资,在投资项目中拥有西藏和汉族合作伙伴也非常重要。
去年到西藏观光的400万游客代表了外国投资者中的最大希望。目前西藏有很多豪华酒店的兴建计划,其中达赖喇嘛对仕达屋(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 Inc.)和悦榕控股(Banyan Tree Holdings Ltd.)联合经营的圣瑞吉酒店(St. Regis)一直表示欣然接受,不过激进主义组织对那些可能会导致西藏游客过多的业务提出了警告,敦促酒店业者主要雇佣当地西藏人,并且要考虑当地人的想法。
外国公司的管理人士表示,了解适合当地西藏人的投资类型并不容易,因为这些公司常常是和北京任命的官员进行接触,这些官员的管理一直与当地社会脱节。
在充满政治硝烟的西藏运动中,激进主义者的做法也受到了批评。一些人表示,最好是把钱直接投资到西藏,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捐献给西藏流亡政府和其他组织。这些组织希望北京能在各方压力之下放弃对西藏水资源、矿产和边界的控制。一位积极从事西藏非政府组织活动的上海风险投资者加里•瑞斯彻(Gary Rieschel)说,去达兰萨拉会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