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hineseCanuck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7-08-16
- 消息
- 668
- 荣誉分数
- 18
- 声望点数
- 0
你也可以这样说: 是真理替代了愚昧精英統治是少數強奸多數,果然很「精英」。
你也可以这样说: 是真理替代了愚昧
你要搞清楚 民主政治也是RULING~~
其他的ruling还有 集权,封建,奴隶~ETC
我说的精英统治 就是elite ruling,也是ruling 的一种, 以UTILITY来讲--最有效,最少出错,最难造成社会损耗。 HOWEVER,每个人的RIGHTS跟FREEDOM必须得到保证,我讲的是权利 不是权力
支持版大的觀點. 民主雖然有它不足的地方, 但是人民是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聲音的.
個人認為, 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跟民主不民主沒有太絕對的關係. 民主的理念是人民可以監督政府, 對政策有質疑或要求改正的權利, 政府則有採納人民意見的義務. 至於國家的經濟發展, 各國的財政機關都有一定的準則去遵循, 依國家發展階段的不同, 也會有不同的現象.
為什麼說是"現象", 舉個例子來說: 已開發國家, 開發中國家, 跟未開發國家三種不同的發展階段肯定在經濟上會表現出不同的發展現象. 就好像一個平均分20分的要進步到70分80分一定要比另一個平均85分但是想進步到90分的人要容易的多. 我這樣說並不代表說台灣一定是85分而中國大陸是20分, 我想強調的是, 台灣跟中國大陸在經濟上, 確實是起跑點不一樣. 所以硬是要把兩個地區在同一個時間段裡面去做經濟發展上的比較, 從根本上來看就是不太合理的.
而且有一點要注意的是, 有人說台灣發展的快是因為小, 容易飽和. 我同意. 中國大陸畢竟地大物博, 經濟發展要到飽和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但是除了看經濟以外, 人民本身的素質也是需要注意的. 姑且不論執政黨是誰, 大家的目標都是希望人人有飯吃, 就是所謂的'均富', 跟'共產'的理念在本質上應該是一樣的. 現在其實兩地最大的不同並不在經濟, 因為像各位說的一樣, 中國大陸在經濟上已經慢慢趕上甚至於即將超越台灣, 但為什麼台灣人還是覺得不想"回歸". 我覺得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於人民的素質上有著很大的差別. 舉個例子, 一個中國大陸留學生, 出來個4-5年中間都沒回過國, 也漸漸的接受了一些西方的觀念, 突然有一天有機會回國一趟, 走在國內大街上的時候, 在車站或是商場人多的地方, 突然發現有個人一直在身邊遊走, 這下才又想起一個自己早已忘記的習慣, 手不自覺得把放皮夾的拉鍊拉上, 女生則是把自己的包包抓緊. 心裡提醒著自己: "國內的公共場合可不像國外那麼安全, 小心一點好." 相反的在台灣, 一個也是出國4年多的台灣人能夠很自豪的說不論出國前出國後他都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和擔憂. 要說不一樣, 這就是不一樣.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貧富差距大是很重要的原因, 中國大陸的都市規劃是以中心向外擴張式的發展, 所以有所謂的1, 2, 3, 4...環道路. 每當往外新擴張一圈, 就代表著又有"一圈"的農民要丟掉工作, 農民本來知識水平就不高, 當被遷到城市之後極少數人能夠找到好的工作, 運氣好的弄個店面做點小生意, 運氣不好的就去當服務員, 當苦力. 剩下的那些就只能到公共場所, 當所謂的棒棒(挑行李的). 最後剩下那些, 就是那些在車站商場讓你會想抓緊包包快步通過的"路人". 所以說, 人民飯都吃不飽了, 誰還管你什麼品味, 道德觀, 更別說是環保觀念了. 所以如果表面上經濟發展非常快速, 人民的素質水平不能同步提升的話, 那就好比一個土財主爆發戶, 走到哪別人看來只是一個荷包滿滿的土包子, 沒有人會真正尊重他的. 再來看台灣, 或許是因為飽和的快吧, 人人都有飯吃的情況下, 社會福利, 道德觀, 環保觀念, 就能夠以一定的速度灌輸到人民當中並被接受.
說了這麼多, 其實是希望大家既然有機會出國, 為何不多看看, 聽聽各方面的意見, 雖然說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是壞事, 但是多聽聽不一樣的聲音既能增長見識, 將來回國當龜龜也能把在國外看到學到的帶回去幫助自己的國家, 這樣不是很好嗎. 如果大家都能冷靜思考, 用心觀察, 既能讓討論變的有意義, 又能學到東西, 和樂而不為呢?
唉~~~你要我说多少编呢~~~支持版大的觀點. 民主雖然有它不足的地方, 但是人民是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聲音的.
個人認為, 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跟民主不民主沒有太絕對的關係. 民主的理念是人民可以監督政府, 對政策有質疑或要求改正的權利, 政府則有採納人民意見的義務. 至於國家的經濟發展, 各國的財政機關都有一定的準則去遵循, 依國家發展階段的不同, 也會有不同的現象.
為什麼說是"現象", 舉個例子來說: 已開發國家, 開發中國家, 跟未開發國家三種不同的發展階段肯定在經濟上會表現出不同的發展現象. 就好像一個平均分20分的要進步到70分80分一定要比另一個平均85分但是想進步到90分的人要容易的多. 我這樣說並不代表說台灣一定是85分而中國大陸是20分, 我想強調的是, 台灣跟中國大陸在經濟上, 確實是起跑點不一樣. 所以硬是要把兩個地區在同一個時間段裡面去做經濟發展上的比較, 從根本上來看就是不太合理的.
而且有一點要注意的是, 有人說台灣發展的快是因為小, 容易飽和. 我同意. 中國大陸畢竟地大物博, 經濟發展要到飽和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但是除了看經濟以外, 人民本身的素質也是需要注意的. 姑且不論執政黨是誰, 大家的目標都是希望人人有飯吃, 就是所謂的'均富', 跟'共產'的理念在本質上應該是一樣的. 現在其實兩地最大的不同並不在經濟, 因為像各位說的一樣, 中國大陸在經濟上已經慢慢趕上甚至於即將超越台灣, 但為什麼台灣人還是覺得不想"回歸". 我覺得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於人民的素質上有著很大的差別. 舉個例子, 一個中國大陸留學生, 出來個4-5年中間都沒回過國, 也漸漸的接受了一些西方的觀念, 突然有一天有機會回國一趟, 走在國內大街上的時候, 在車站或是商場人多的地方, 突然發現有個人一直在身邊遊走, 這下才又想起一個自己早已忘記的習慣, 手不自覺得把放皮夾的拉鍊拉上, 女生則是把自己的包包抓緊. 心裡提醒著自己: "國內的公共場合可不像國外那麼安全, 小心一點好." 相反的在台灣, 一個也是出國4年多的台灣人能夠很自豪的說不論出國前出國後他都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和擔憂. 要說不一樣, 這就是不一樣.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貧富差距大是很重要的原因, 中國大陸的都市規劃是以中心向外擴張式的發展, 所以有所謂的1, 2, 3, 4...環道路. 每當往外新擴張一圈, 就代表著又有"一圈"的農民要丟掉工作, 農民本來知識水平就不高, 當被遷到城市之後極少數人能夠找到好的工作, 運氣好的弄個店面做點小生意, 運氣不好的就去當服務員, 當苦力. 剩下的那些就只能到公共場所, 當所謂的棒棒(挑行李的). 最後剩下那些, 就是那些在車站商場讓你會想抓緊包包快步通過的"路人". 所以說, 人民飯都吃不飽了, 誰還管你什麼品味, 道德觀, 更別說是環保觀念了. 所以如果表面上經濟發展非常快速, 人民的素質水平不能同步提升的話, 那就好比一個土財主爆發戶, 走到哪別人看來只是一個荷包滿滿的土包子, 沒有人會真正尊重他的. 再來看台灣, 或許是因為飽和的快吧, 人人都有飯吃的情況下, 社會福利, 道德觀, 環保觀念, 就能夠以一定的速度灌輸到人民當中並被接受.
說了這麼多, 其實是希望大家既然有機會出國, 為何不多看看, 聽聽各方面的意見, 雖然說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是壞事, 但是多聽聽不一樣的聲音既能增長見識, 將來回國當龜龜也能把在國外看到學到的帶回去幫助自己的國家, 這樣不是很好嗎. 如果大家都能冷靜思考, 用心觀察, 既能讓討論變的有意義, 又能學到東西, 和樂而不為呢?
支持版大的觀點. 民主雖然有它不足的地方, 但是人民是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聲音的.
個人認為, 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跟民主不民主沒有太絕對的關係. 民主的理念是人民可以監督政府, 對政策有質疑或要求改正的權利, 政府則有採納人民意見的義務. 至於國家的經濟發展, 各國的財政機關都有一定的準則去遵循, 依國家發展階段的不同, 也會有不同的現象.
為什麼說是"現象", 舉個例子來說: 已開發國家, 開發中國家, 跟未開發國家三種不同的發展階段肯定在經濟上會表現出不同的發展現象. 就好像一個平均分20分的要進步到70分80分一定要比另一個平均85分但是想進步到90分的人要容易的多. 我這樣說並不代表說台灣一定是85分而中國大陸是20分, 我想強調的是, 台灣跟中國大陸在經濟上, 確實是起跑點不一樣. 所以硬是要把兩個地區在同一個時間段裡面去做經濟發展上的比較, 從根本上來看就是不太合理的.
而且有一點要注意的是, 有人說台灣發展的快是因為小, 容易飽和. 我同意. 中國大陸畢竟地大物博, 經濟發展要到飽和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但是除了看經濟以外, 人民本身的素質也是需要注意的. 姑且不論執政黨是誰, 大家的目標都是希望人人有飯吃, 就是所謂的'均富', 跟'共產'的理念在本質上應該是一樣的. 現在其實兩地最大的不同並不在經濟, 因為像各位說的一樣, 中國大陸在經濟上已經慢慢趕上甚至於即將超越台灣, 但為什麼台灣人還是覺得不想"回歸". 我覺得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於人民的素質上有著很大的差別. 舉個例子, 一個中國大陸留學生, 出來個4-5年中間都沒回過國, 也漸漸的接受了一些西方的觀念, 突然有一天有機會回國一趟, 走在國內大街上的時候, 在車站或是商場人多的地方, 突然發現有個人一直在身邊遊走, 這下才又想起一個自己早已忘記的習慣, 手不自覺得把放皮夾的拉鍊拉上, 女生則是把自己的包包抓緊. 心裡提醒著自己: "國內的公共場合可不像國外那麼安全, 小心一點好." 相反的在台灣, 一個也是出國4年多的台灣人能夠很自豪的說不論出國前出國後他都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和擔憂. 要說不一樣, 這就是不一樣.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貧富差距大是很重要的原因, 中國大陸的都市規劃是以中心向外擴張式的發展, 所以有所謂的1, 2, 3, 4...環道路. 每當往外新擴張一圈, 就代表著又有"一圈"的農民要丟掉工作, 農民本來知識水平就不高, 當被遷到城市之後極少數人能夠找到好的工作, 運氣好的弄個店面做點小生意, 運氣不好的就去當服務員, 當苦力. 剩下的那些就只能到公共場所, 當所謂的棒棒(挑行李的). 最後剩下那些, 就是那些在車站商場讓你會想抓緊包包快步通過的"路人". 所以說, 人民飯都吃不飽了, 誰還管你什麼品味, 道德觀, 更別說是環保觀念了. 所以如果表面上經濟發展非常快速, 人民的素質水平不能同步提升的話, 那就好比一個土財主爆發戶, 走到哪別人看來只是一個荷包滿滿的土包子, 沒有人會真正尊重他的. 再來看台灣, 或許是因為飽和的快吧, 人人都有飯吃的情況下, 社會福利, 道德觀, 環保觀念, 就能夠以一定的速度灌輸到人民當中並被接受.
說了這麼多, 其實是希望大家既然有機會出國, 為何不多看看, 聽聽各方面的意見, 雖然說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是壞事, 但是多聽聽不一樣的聲音既能增長見識, 將來回國當龜龜也能把在國外看到學到的帶回去幫助自己的國家, 這樣不是很好嗎. 如果大家都能冷靜思考, 用心觀察, 既能讓討論變的有意義, 又能學到東西, 和樂而不為呢?
唉~~~你要我说多少编呢~~~
RIGHTS 跟FREEDOM不是民主的专利~~~ 民主=/=freedom of speach!!! 或者说自由人权不是民主的子集
请想把概念弄明白再来说话
我这里要说得是 民主政治是不是绝对好的!! 换句话说 Is majority ruling absolutely good?
而且讲了半天 我发现你在SUPPORT我的观点啊 那就是精英统治好处多~ BTW,共产党现在那个还不算精英统治,官僚政治而已
中國時報 2008.04.01
民主學台灣
中時小社論
台灣總統大選落幕,過去一周以來,港澳地區網路世界裡,廣為流傳一則極「In」、極夯的短訊。這短訊,只有短短三行﹕
馬英九:7658724。
胡錦濤:2956。
曾蔭權:649。
這則短訊,講的是華夏民族三個領導人勝選票數。台灣兩千四百多萬人,全民普選總統,馬英九得了七百六十五萬票;中國大陸十幾億人,只有三千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委員,有權選國家主席,胡錦濤得了兩千九百五十六票;香港七百多萬人,只有七百八十九名「選舉委員」,有權選特區首長,曾蔭權得了六百四十九票。
短短三行字,道盡港澳,甚至大陸民眾,對台灣這次選舉的豔羨。
台灣民主改革一路走來,鳥槍換炮,已經成了港人豔羨對象。近年來,港人強力爭取直選特首,但北京中南海一直以「中國民情不適合普選」,回應港人期盼。
這次台灣總統大選結果顯示,同是一個民族,台灣已經完整展現民主機制。當權大半個世紀的威權政黨,因為普選輸掉政權;然後,在朝八年政黨,又因為表現太爛,讓老政黨重新即位。所有這一切,都能和平進行,政權和平移轉,誰說中華民族沒能力走全面民主道路?
經此一役,台灣已成華夏民族民主領頭羊,所產生的「明燈指引效應」,勢必會衝擊對岸人心,多少總能產生若干質變。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Content/0,4521,110514+1120080401001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