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米-171型直升机失事 揭密

mamaomao

新手上路
注册
2005-01-15
消息
15,179
荣誉分数
13
声望点数
0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8221/74407/123854/123856/7342316.html


  中新网6月1日电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的一架米-171运输机直升飞机昨天下午在执行运送任务返回途中失事。与失事直升机同时执行任务的另一架直升机机组人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时,介绍了事发时的情形。

   据报道,5月31日下午1点,根据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命令,成都军区陆航团派出三架直升机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执行运送三医大医务人员至理县 的任务。14点20分,任务完成后,三架直升机从理县按预定飞行高度和路线返航。由特级飞行员邱光华机长驾驶的米-171运输直升机在飞经汶川时,与在汶 川执行任务的另一架直升机会合,两机目视跟进飞行至汶川县映秀镇附近时,局部气候骤然变化,遭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双机随即采取上升高度、拉开距离的飞行 方法。

  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飞行技术检验主任特级飞行员多么秀介绍说:“他(邱光华机组)是从理县过来。我一起飞他就跟我联系通了。联系 以后,我问他高度和位置,他说快到汶川了。我说高度多少,他说2200。到了草坡乡侧方,我问他能不能看到我,他说不能。我就说我保持速度120,你保持 180的速度向前追。他说好。过了一分半钟左右,他就告诉我,我能隐隐约约看到你。我说你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到银杏侧方,他说,基本赶上你了。我说那就 好,我就保持速度150。这个时候,在银杏前方大约2公里左右,他的高度是2200,我的高度是1800。这个时候下面就基本看不清了。天气突变,低云。 我就说,准备上去,到云上去。我就直接拉升飞机上升高度,准备飞到云上去。他就告诉我你速度不要小于150,我保持120。我说可以。过了30秒,他又问 一次,速度多少,我说速度160。我说你是多少,他说是120。这时候就失去联系了。”

  据悉,目前搜救人员已经从最初的329人增加到4000多人共34支队伍,他们已展开空中和地面的拉网式搜救。但由于出事地域为高山峡谷地带,森林茂密,搜救难度较大,至今尚未发现失事飞机及人员。

  另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失事直升机上有机组人员5人,和因灾受伤转运的民众及相关人员共14人。失事的机组人员是:机长邱光华、副驾驶李月、机械师王怀远、机械师陈林、二级士官张鹏。★
 
救灾直升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是最大的挑战


民航飞行学院副院长关学欣:飞机基本上沿山谷飞行


● 本报记者 涂重航 李立强

2008年06月03日02:51 来源:《新京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昨日下午,民航飞行学院副院长、民航直升机救灾指挥的副总指挥关学欣告诉记者,这次参加救灾的直升机,无论是机型还是数量,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多的一 次。地形复杂是救援的难点。在飞行中,飞机基本都是沿山谷飞行,海拔高,山陡峭,对飞机的性能和机组的挑战也是很大的,加上气流的突然变化、低云层,风险 很大。

  
难点 山谷飞行增加危险


  复杂的地形,导致飞行任务艰巨。南空某搜救团副政委强武力说,灾区海拔较高,多数山峰能达到四五千米,直升机受到功率和性能的限制,爬升比较困难,而且高海拔空气稀薄,直升机依靠涡漩风力抬升也比较危险,往往只能在山谷间飞行。

  对此,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邓成东有同感。他说,灾区到处都是连绵不绝的山,没有缓冲余地,地形复杂。机组经常需要打开两侧的舱门,站在门口观看两旁大山的情况,目测有无危险,譬如山峰、高压线等。

  复杂地形,对救灾是一大挑战。关学欣举例说,譬如4个人被困,如果是平原,条件好,飞一趟就足够了,但灾区救援却飞3~4趟。最开始需要有飞机探路,之后别的飞机前往救助,有时候发现降落地点不理想,飞机只能返航,等战士寻找到新的降落点后,再实施降落、施救。

  
应对 及时评估灾区地貌


   如何才能顺利执行如此艰巨的任务?关学欣说,一般来讲,首先指挥部和飞行员需要做大量的技术上准备,譬如三维飞行地图,随后,从整个地区的大环境到飞行 的小环境,需要搜集气象资料,再次,如果天气不稳定或者对天气没有把握,需要派直升机先期去探路,搜集气象资料,回来再确定能否飞行,如何飞。最后,在飞 行中,飞行员需要对地势地貌及时做出评估。

  强武力介绍,飞行员们每天在执行任务回来,都会开会研究飞行路线,互相交换当地的地形情况。

  地震改变了地形。地震发生后,灾区一部分峡谷,河流改变原来的面貌。按照原来在地形图上标注的峡谷,实际飞行中找不到了,需要领航员仔细观察,才能找到原来的山谷方位。

  
其他威胁


  “隐身”高压线

  [FONT=楷体_GB2312]在山谷飞行,很难发现细小的电线[/FONT]

  南空某搜救团领航主任冯如友介绍,四川都江堰、阿坝州、绵竹、绵阳水电站众多,山上高压线密集,给直升机飞行带来很大危险。山峰与山峰之间也会有高压电线。直升机在山谷中飞行,很难看到细小的电线。如不仔细查看,很容易出事故。

  直升机“扎堆”

  [FONT=楷体_GB2312]一不留神,会有飞机迎面飞来[/FONT]

  该团机长王森泰说,这次来参加抗震救灾的各路直升机达99架。常常一个地点有多个飞机起落。有一次他在降落时,突然看到前面有一架直升机迎面碰头飞来。如果不是果断拉升飞机,很难在峡谷中做出避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