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一款已经过时的浏览器!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请尝试升级或使用
其他浏览器。
這次川緬災難,加拿大慈濟志工總動員,已經有超過五千人次在進行祈禱勸募活動!到目前勸募到450萬元加幣的善款,相當於約一億三千萬台幣,而加拿大聯邦政府,不只響應捐款,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更是肯定慈濟付出,特地在國會山莊接見志工,這就是給慈濟最棒的禮物。
歷史性的一刻!肯定慈濟對四川災民的付出,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特地在渥太華國會山莊,接見志工。
川緬災難發生後,全球慈濟人動員!加拿大的多倫多、密西沙加、溫哥華、列治文、本拿比、還有蒙特婁 and ottawa 等地,超過五千人次的志工,紛紛展開募心募款。不但如此,慈濟加拿大分會還特地召開記者會,擴大宣傳。
對於慈濟17年的賑災經驗,各媒體踴躍發問報導。加拿大民眾則用熱情響應。截至六月四號,加拿大分會總計收到450萬元加幣的善款,相當於約一億三千萬台幣。
志工勸募,加拿大聯邦政府響應善行,以一對一的配對捐款政策,投入四川賑災。就是民間捐一元,政府也捐一元。在慈濟450的捐款中,有350屬民間個人捐款,因此加拿大聯邦政府,也相對應捐出350萬加幣,投入政府的賑災專戶。
這一切一切都是肯定!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加拿大總理拿著慈濟刊物,志工深耕16年,不斷不斷付出,不但有ㄧ省四市訂定慈濟日,如今更獲得加拿大總理接見肯定,也為慈濟在加拿大展開新的里程碑。
加拿大 綜合報導
第四梯次慈濟賑災團今天上午透過視訊連線,向上人分享災區的膚慰過程,感恩當地災民紛紛響應,一起加入志工的行列,上人也期勉慈濟人,要開始建設心靈平台,才能幫助災民真正的走出傷痛。
透過視訊會議,第四梯次的慈濟賑災團向上人報告災區情況與心得。延續前面三團用愛鋪出的道路,慈濟志工這次走入了遵道鎮的棚花村,將近一星期的陪伴,志工與當地居民建立起家人般的感情,離別前夕孩子們也流下不捨的眼淚。
慈濟志工用實際行動獲得當地居民的肯定,像棚花村的張樂蘭婆婆就主動提供場地,要讓慈濟人擺放物資,而在慈濟志工的陪伴下,許多災民投入了志工的行列。上人也提醒慈濟人,要重視心靈上的輔導。
證嚴上人開示:「要輔導他們把那一分善解感恩,怎麼樣去愛,怎麼去膚慰,現在開始就是心靈平台建設起來。」
從篳路藍縷到如今搭起心靈平台,慈濟人用的不只是愛心,還有多年來慈善賑災的經驗,期望這份人文之愛,能早日撫平災民身心的傷痛。
[FONT=新細明體]川賑,慈濟全球聚善緣
慈濟加拿大分會傳來喜訊,加拿大政府愛的響應[/FONT][FONT=新細明體]
[/FONT]
[FONT=新細明體] [/FONT][FONT=新細明體]
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在渥太華接見慈濟加拿大分會志工,讚許慈濟為四川賑災的努力,執行長何國慶特電傳台灣報喜訊,並說道:「總理哈珀對我們的稱讚,是對所有慈濟志工無私奉獻的勉勵。」 同時,慈濟加拿大分會自當地時間5月15日至6月4日止共募得450萬加幣,也得到加拿大聯邦政府「1+1的配對捐款政策」的響應(加拿大政府只針對民間個人捐款,因此慈濟的部份是配對捐款350萬入政府賑災專戶),而慈濟四川賑災團第五梯也將於明日(6/7)出發。
慈濟加拿大分會於6月2日接到總理秘書來電,總理希望能進一步瞭解慈濟在加拿大為四川賑災的募款活動,及慈濟志工於四川當地進行的賑災工作,遂邀請慈濟加拿大分會執行長何國慶到訪渥太華;6月5日,何執行長與慈濟志工前往拜訪總理哈珀,除與總理分享慈濟於四川賑災的腳步,並介紹慈濟在加拿大以及全球進行的慈善活動;總理高度讚歎慈濟加拿大逾5000位的志工為四川賑災籌款的努力,並表示聯邦政府除了撥出100萬元用於四川賑災外,亦宣布「1+1的配對捐款政策」投入援助四川賑災,其「1+1的配對捐款政策」即民間個人捐1元,政府也相應捐出1元投入賑災。
在慈濟全球募心募款活動中,天天都有充滿感恩的故事。在正值冬季的南非,祖魯族慈濟志工葛蕾蒂絲(Gladys Ngema)在街頭募款時,有一位智能障礙的男子告訴慈濟志工,他很慚愧沒有什麼可以拿出來幫助災民,仍由身上掏出僅剩的零錢投入了募款箱。在美國舊金山,約翰米爾小學有很多的學生,長期住在遊民收容所,慈濟舊金山支會長期與該校互動,舉辦贈書、提供制服和供應食物等,更進一步帶動校園「愛護地球做環保」,在今年度受到遴選成為舊金山唯一的環保模範小學,師生及家長為感念慈濟也援助川緬災民,全校共十二班將一年來做回收三萬多瓶罐所得捐獻給慈濟。歷經南亞海嘯的斯里蘭卡災民感同身受災民的苦痛,一群就讀當地慈濟中學及職訓所的學生,一起為民祈禱及祝福;職訓所的校長詹德拉迪看到過去幫助他們藍天白雲的身影,如今出現在四川與緬甸,呼籲大家一定要虔誠祈禱,祝福災民早日脫離苦難,重建家園。
在台灣,歷經九二一地震後,許多民眾都能體會災民的心情,不論是59歲輕微中風的民眾,因為從大愛台看到地震景象,想幫助可憐人,便杵著木杖步行一小時仍到慈濟聯絡點投入自己的善款;經歷過九二一地震的婦女,看到電視一幕幕的情景,彷如聽見呼救聲,無能為力感受油然而生,雖然收入微薄,也決定捐款盡一分心力;也有機關團體主動匯聚愛心,響應捐款,此些點點滴滴,皆是全球善念的匯聚。
慈濟四川賑災中程計畫已展開,其中包含了簡易教室、健康工程與安心工程。慈濟為洛水八一小學、洛水中學、洛水中心小學、靈杰中學,其中八一小學的簡易教室已經接近完工;另外,靈杰中學跟洛水中心小學也已經放樣、丈量,四所學校可望能趕在八月開學之前完工,讓學生一個遮風、躲雨、驅寒、避熱的學習環境。
慈濟於四川地震後,隨即發起全球「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行動,全球五大洲共31個國家7萬名志工同步走入社區募一份善心與善念,並共同響應「募心、募款、祈禱、齋戒」的實際行動,將人人的善念匯聚成大愛力量,虔誠為災民祝福。
新聞提供:佛教慈濟基金會秘書處 劉星妤[/FONT][FONT=新細明體]
[/FONT]
[FONT=新細明體]
Copyright Tzu Chi Foundation 慈濟版權所有 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FONT]
[FONT=新細明體]慈濟接力傳遞大愛,廈門衛星電視台專訪大林慈濟醫院簡副院長[/FONT][FONT=新細明體]
[/FONT]
[FONT=新細明體] [/FONT][FONT=新細明體]
慈濟在中國大陸的人道關懷與援助,受到對岸媒體的重視,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守信,在結束四川汶川地震賑災行程後,一回國,就接受廈門衛視專題性節目「第一反應」的邀請,分享在大陸的賑災經驗,此節目標題為【慈濟接力 傳遞大愛】。
簡副院長在訪談中表示,慈濟在災區,不只是提供醫療慈善,而是貼近災民,給他們最真誠的關心與膚慰,讓災民在病痛得以療癒,得以安身的同時,讓他們覺得不孤單,在愛與希望中,獲得重建的力量,進而能安住他們的心。
當主持人問到這次參與四川災區的人道救援工作,留給印象您最深刻的是什麼?
簡副院長表示,當地小志工的參與是印象最深刻的,與小志工互動唱歌及透過煮熱食,讓他們忘記失去親人的痛苦和恐懼,在慈濟人的膚慰與陪伴下,當地的災民,也開始展露笑容,有了生存的動力,在即將離開時,小志工們離情依依說:因為你們讓我們重新微笑,講著講著,眼淚都流出來了。
主持人問到,目前災區最需要什麼援助?
簡副院長表示,當27日離開成都機場時,下起大雨,心中不禁覺得當地居民住在簡陋的帳棚裡要如何安身,證嚴上人在九二一賑災經驗中,強調要讓災民安身之後,最重要的是要讓災民能夠安心。簡副院長也呼籲,要正視災民的創傷後症候群和災後心理重建,這也是慈濟在當地的醫療援助,一個要努力的重點目標之一。此段專訪播出時間為2008年5月28日(三)22:30~23:00。
註:廈門衛視是以閩南話節目為主,以娛樂、文化、藝術和新聞資訊為主要內容,以傳遞兩岸資訊,推動兩岸交流,弘揚閩南文化,傳播華夏文明為宗旨的衛視頻道。廈門電視台專題性的節目「第一反應」,結合兩岸三地的意見,讓新聞事件更加透明,這個節目結合兩岸三地—台北、廈門、北京的聲音,剖析台灣新聞的焦點、詳盡解讀事件的內幕!從最宏觀的角度切入問題公正而不偏頗,合理的呈現出高品質、高格調的節目。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