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断线跳楼(非奥运项目)

yoshida

台湾省高级外省人
VIP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377
荣誉分数
45
声望点数
158
:blowzy:

中国评论新闻:质检总局司长邬建平自尽亡 疑涉经济案件


质检总局司长邬建平自尽亡 疑涉经济案件
中國評論新聞 2008-08-13 10:46:50

100720176.jpg
邬建平   中评社北京8月13日电/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邬建平被传于8月2日在北京跳楼自杀。北京市检察院系统一知情人士12日证实了这一消息,幷透露检察机关已经介入调查邬建平涉嫌经济案件,对于相关情况已在检察系统做了内部通报。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该人士称,邬建平很年轻,43岁就做到正局级官员。不过,这位人士幷没有透露案件的具体细节,幷称检察机关有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公布对该案件的调查结果。

  《财经》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称,邬建平是在接受检察机关约见后跳楼自杀身亡的。据称,北京市检察机关于8月1日约见邬建平,此前相关部门曾接到 有关邬建平“存在经济问题”的举报。邬建平即向办案人员交代了自己的财产状况,其中包括北京的若干处房产,及以百万计的现金存款。当晚,邬建平没有回家, 第二天便跳楼身亡。目前,尚不清楚邬建平跳楼时是否处于办案人员监控之下。

掌握市场准入审批权

  作为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的邬建平,最后一次出现在质检总局网站是今年5月12日的官方网站的在线访谈,此次访谈的主题是 《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根据质检总局的职能和组织机构介绍,食品生产监管司负责拟订国内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制度;承担生产加工环 节的食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风险监测及市场准入工作;按规定权限组织调查处理相关质量安全事故。这说明该司掌握着食品行业的市场准入审批权。

质检总局曾内部整风

  国家质检总局8月5日召开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讨论了《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 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草案。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长江要求各部门“一把手”对工作规划和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办法的落实要负总责。幷要求 开展“一把手”经济责任审计,加大监督、内审力度,用法律法规去办事、去做事、去规范行为。

  就在5日的小组会议上,李长江也提到,各部门要建立制约机制,对特殊、敏感岗位实施有效制约,绝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一个人负责全过程。对行政 审批项目,增加网上审批,减少个人环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对目前还存在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再思考,存在是否合理,是否还可以 进行取消、合幷或下放。

质检总局取消部分行政审批事项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12日发布经国务院批准的“三定”方案。“三定”方案取消了两项质检总局原有职能。一是取消了已由国务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二是质检总局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

  此外,在“三定”方案里,还增设了督察内审司,该司负责拟订直属系统执法工作的内部监督制度幷组织实施;拟订直属系统和直属单位官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幷组织实施。幷且质检总局将调整职能,进一步减少直接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

  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的网页显示,邬建平出生于1966年1月,江西南昌人,邬建平于1990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幷分配 到国家技术监督局质量监督司工作。1990年至2005年期间先后在国家技术监督局质量监督司、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司、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产品 质量监督司任职。
CNML格式】 【大 中 小】 【打 印】
 
嗯,这一跳也练了许久

http://news.creaders.net/society/newsViewer.php?nid=355523&id=826300




邬建平自杀案内情曝光:牵涉太子党 东方日报 2008-08-28 06:59:32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邬建平奥运前自杀一案,内情逐渐曝光。近日内地传媒揭露,该案背后隐藏一年近两千亿元的利益输送,幕后还有明显的太子党背景,深不可测。

  据披露,办案人员在邬建平家中和办公室搜到的现金就高达八百万元,而且邬在京城拥有多处房 产,这或许只是「金」山一角。

  邬建平任内,利用公权力,帮助一家讯息技术公司,大力推行产品质量的电子监管手段,要求全国从今年七月一日起,食品等九大类六十九种产品,必须在包装上使用该公司的监管码,方能生产和销售。

  据估计,这家公司因此每年将获得近两千亿元的收益。由於该讯息技术公司的垄断性经营,引发相关行业公司的不满,多家公司向中纪委方面举报有关黑幕。

  真正值得深思的是这家公司的背景,以及幕后的操盘人物。据媒体透露,该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陈姓的女港商,早年从辽宁移民香港,容貌出众,手眼通天,人脉惊人,多间在香港、内地上市的声名显赫的国有企业,都是其合作夥伴,而且心甘情愿为其提供融资与套现。

  涉女港商搭天地线

   八年前,这名女商人曾经以一点一亿港元在香港收购一家上市公司,三年之后,一间上市公司奇怪地以高价收购这名女商人持有的大部分股份,并不断注入优质资 产。单单这宗交易,一进一出,这名女商人就以一亿元投入,回收三十亿元。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高的利润,令人匪夷所思。

  这宗 案件与去年炒作一时的公用情人李薇案,有极其相似之处。幕后都牵扯到太子党,前台都站一位漂亮的女人,都是早年从内地移民香港,并且都很低调。加上此前曝 光的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案,中纪委在短短一年之内,将火力瞄准太子党,北京政坛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诡异。

  苏联垮台之初,俄罗斯出现了一批寡头,这些寡头多是党政高层的亲朋好友,通过巧取豪夺的手段,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而中国改革开放,也诞生了一批中国式的寡头,这些人多是太子党体系,凭藉高层人脉以及幕后的权力运作,占据了行业的制高点,无论是电力、电讯还是金融行 业,比比皆是。他们掌握的大型公司,表面是国有,但实际是个人的钱包,以各种所谓的收购、重组,将国有公司的财产,巧妙地转入家族企业。

  今次邬建平案,便有类似的背景。邬建平作为一个厅级官员,案发后左右为难,不交代难过关,交代了幕后黑手也不会放过他,倒不如一死了之,还赢得一个忠肝义胆够朋友的「美名」。

  中国式寡头今次遭遇滑铁卢,折射出政局的变幻,有关部门或许只是敲山震虎,让太子党适可而止,知好便收,尤其是警告他们不要继续干政,安插人事。

=====================================

看来闷头苦干,也有失误的时候。这时候需要引进台湾陈家的脸皮来抵挡了。

:blowzy: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