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肆虐 广东乳企何以躲过此劫

忘于江湖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8-07-09
消息
783
荣誉分数
17
声望点数
28
“国内的乳企终有一天会出事。”面对近年来中国乳业的快速发展,在乳业浸淫多年的人士曾经如此向记者预言。果不其然,最近原奶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事件让国内所有乳企都面临“信任危机”。

但且慢!并不是所有的国内乳企都有问题。研读整个行业,你会发现,南方乳企尤其是广州三家本地牛奶企业风行、燕塘和香满楼,均未验出含有三聚氰胺。

追根溯源,公司发展模式是根本原因。北方乳企流行的模式是:公司+基地+奶站+奶农,而南方乳企流行的模式是:公司+基地+牧场。两者最大的区别为有没有从奶农中收购原奶。“从奶农中收购原奶,很难检控的。广东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曾用过这种模式,但最终被淘汰了。”广州风行有关人士称。
北方模式:企业低成本迅速扩张

田文华上任后第一板斧:砍掉自己的郊区牧场,“奶牛下乡,牛奶进城”。中国1600万头奶牛中80%为散养。

引进奶农的模式,可以追溯到三鹿集团率先作出的改革。田文华任三鹿总经理的“第一板斧”就是砍掉三鹿自己的郊区牧场,提出“奶牛下乡,牛奶进城”模式,即奶牛卖给农民,农民再把奶卖给三鹿。农民没有资本买牛,三鹿就把牛“送”给农民,让农民喂牛后用奶来还债;或者,农民可分期付款。

这种模式非常成功,各地乳企纷纷到三鹿取经,奶牛从此进入中国百姓家。直至如今,中国1600万头奶牛的80%为散养。而把这种模式发挥到极致的就包括了蒙牛、伊利等北方乳企。研究蒙牛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其不是先拥有自己的大型奶源基地,而是紧密和奶农合作,让企业可以低成本地迅速发展。

但是,这种模式一旦在全国扩张就出现问题了。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2005年可以说是中国乳业发展的分水岭。之前,大家基本偏安一隅,奶源属于买方市场,乳企对奶站送来的奶若检查不合格,可以当场倒掉。之后,各大乳企纷纷在全国抢夺市场,大家抢着要奶。为了供应更大的量,奶源就从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奶的质量直线下降就很好理解了。”
南方模式:乳企对牧场“知根知底”

为何光明检测出三聚氰胺,而广州光明的产品却没有检出?这与他们在广州奶源收购有保证直接相关。

“依靠奶农,正是北方乳企的硬伤,因为奶农监控很难,奶农太分散了。”广州风行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他的回忆,广东上世纪80-90年代初的时候,乳企也会从奶农那里收购原奶,但是因为有些奶农会掺水,质量不过关。“当时,我们的做法就是严格检查,让奶农这种方式没有生存空间。而随着整个产业的不断发展,奶农之间也出现了合并,由此也就发展为现在的牧场。”

据了解,广州本地三大乳企广州风行、燕塘和香满楼基本都是采用“公司+牧场”的模式。细化到广州风行就是“公司+基地+牧场”。广州风行人士介绍,其基地有一套管理体系,包括对饲料、环境和用药都有严格的要求,然后再用这套管理体系管理牧场。对每个牧场,都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测,而且由于和这些牧场的关系基本超过10年,双方都“知根知底”。

“燕塘目前拥有16个圈养式奶源基地,公司有专人对牧场进行管理,会对每头牛建档,如果发现某头牛有问题,就会进行隔离,而且为了保证奶源,千头牛的牧场有多达11个兽医。”燕塘相关人士表示。

北方模式

可以让企业快速地进行全国扩张。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看看蒙牛、伊利全国扩张的版图就可以知道。

南方模式

发展会很缓慢。对这一点,广州风行感触良多,“我们强调要有自己的基地或牧场,这样就限制了我们去其他城市发展。”广州的乳企告诉记者,正在寻求新的模式,看是否既可以解决奶源地建设的问题,又能使企业到异地扩张,然而到现在还没探索出最好的模式。
专家建议

一个可行的改良模式是“公司+奶农”,即奶农以奶牛入股乳企,乳企接管奶站。西方国家除牧场外,多推行此模式。对此,有乳企表示,无论如何,扩张还是要有合理的速度。“乳企应该按照一定的速度发展,一味追求速度将无法长期发展。”
 
只是模式不同,跟人是那里的关系不大吧?

我虽然是那南方人,但是不同意你的观点。
 
只是模式不同,跟人是那里的关系不大吧?

我虽然是那南方人,但是不同意你的观点。

不同的模式恰好反应了不同的人性。 一种模式是以利益为第一。一种模式是以质量为第一。
 
不同的模式恰好反应了不同的人性。 一种模式是以利益为第一。一种模式是以质量为第一。

:cool::cool::cool:
 
我的跟帖是针对之前有一个发了三个跟帖的网友的帖子的,不过现在发现他把三个帖子都删掉了,因此显得有些莫名其妙。
 


不同的模式恰好反应了不同的人性。 一种模式是以利益为第一。一种模式是以质量为第一。

bingo

:blowzy:
 
我的跟帖是针对之前有一个发了三个跟帖的网友的帖子的,不过现在发现他把三个帖子都删掉了,因此显得有些莫名其妙。

不会啦,大家都看的明白的。。。。

那么,你现在同意他的观点了吧?
 
还是不同意。哪里都有不同的人,不能以简单的地域来区分好人坏人
 
还是不同意。哪里都有不同的人,不能以简单的地域来区分好人坏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倒不是说两者天生不同,而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广东比较近港台。。。内地搞不好还有文革等等你死我活的遗毒。。。

哪里都有不同的人,比例大大的不同而已。。。。你说咱渥村的人跟内地的人大大的不同了吧? 还不是照样有人杀人放火?
 
见仁见智吧。广东的外来人口极多,在天河等中心地带早已不容易听见广东话,无论是中小学还是菜市场。可能广东本地人相对谨小慎微一些吧,控制不住质量就不敢大规模发展。活法不一样
 
不同的模式恰好反应了不同的人性。 一种模式是以利益为第一。一种模式是以质量为第一。
利益第一和质量第一都是利益第一,一个看眼前一个看长远.只有毛时代的国企才是质量第一,决不掺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