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中国救自己,世界很难挑剔

我本善良VII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8-05-01
消息
1,843
荣誉分数
41
声望点数
0
  英国《泰晤士报》11月12日文章,原题:不要指望中国拯救世界 中国的演出向来都是规模宏大的。

今年8月气势恢宏的奥运会之后,北京于本周推出了375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方案,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虽然我们不知道承诺资金的真实数字,但这将不可否认地带来政治效果,不仅对中国如此,而且对本周末在华盛顿参加峰会的世界领导人也同样如此。由于 银行均为国有,中国在当前这场危机中相比西方政府拥有很大的优势,金融体系只是部分自由化。中国的金融体系不是没有问题,但中国不用担心实施银行救援行 动。
  北京担心的是全球需求减少对其出口的影响。在去年和2008年上半年实现健康的财政盈余之后,中国领导层承诺将对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具体的细节计 划还不清楚,但一些观察家认为,大部分投资将用于已在进行中的项目,主要受益板块将是交通、住房、农村基础设施、水利、电力、科技创新和四川震后重建。

  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一些评论人士推测,中国也许会动用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拯救西方金融机构。但鉴于北京在前期投资外国机构中的损失,这是不 可能实现的构想。中国领导人本周末将赴华盛顿,并带给其他领导人不同的信息:“我们已经宣布了我们的刺激方案,你们将要怎么做?”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将很难 挑中国的错误。就像英国首相布朗昨天说的那样:“一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将从他国的经济刺激措施中获益。”但问题是,他们可能不像中国那样能够拿出资金。当奥 巴马入主白宫之后,他能搞到多少钱呢?

  中国经济改革之父邓小平经常告诫自己国家要谨慎前行,尽量少制造噪音。中国不想当世界领袖,更愿意让其他国家领头。中国最关心的是推动国内经济,而非拯救世界。正如中国所坚持的那样,这是对应对世界危机做出的最大贡献。

  本周的刺激方案也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中国的基础设施需要现代化,尤其是铁路;房地产业必须摒弃投机的念头;农村地区必须要加快发展。中国领导层维护 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仅仅在于掌控经济,而且也是为了向13亿人民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中国领导人不得不维持经济增长,并为数百万 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他们需要把经济平衡从依赖出口转移到国内需求上来,从依赖固定投资转移到消费上来,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转移到更为先进的产品 上来。

  周日宣布的经济刺激方案是在这条道路上迈出的一步。但这也表明了国际平衡的转化,因为中国的规模和资源使其不仅是一个廉价产品供应国。中国的经济健康 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将变得越来越紧密。周末的峰会将提供一个机会,来绘制双方未来关系的发展蓝图。但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对中国而言,自身利益最为重 要。布朗和其他领导人只能期盼着北京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真的存在共生关系。▲
 
区区4万亿投资:

1.投资取决于消费需求,那些基建提升物流效率,但经济活动降温,基建的效率也会下降。

2.对于中国而言,释放终端消费需求必须调整社会财富结构和分配机制,然而这涉及体制问题,不是靠投资所能解决的。

3.欧美这次是真玩完了,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大概率回头,即使不针对全世界,也会针对中国,中国不顾一切出口的态度会引发世界反感。

4.内需外需虽然1:1,但由于外贸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其劳动岗位的丧失影响巨大。

5.钱钱钱,富人保存现金不投资,国家只好印钞票并逼迫银行放贷,最终就是等价于从全民存量财富中盗取,通涨会在未来回头,消费需求进一步受到打击。

6.廉租房建设不会受到地方政府响应,而不能大批组建住房保障体系,消费需求就不会释放,体制决定了中央和地方会处于僵持,让机会流失。

7.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更多体现的是末日心态和最后一捞,对老百姓意义不是很大,能缓冲一下民工失业,但不知道能不能抵冲外贸急剧萎缩丧失的岗位。中国劳动岗位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太大。

8.各国对中国积极财政表示欢迎和鼓舞,说明,很多订单根本就是给外国用来安抚的,留给国内不是表面数字这么多。

9.最关键还是看出口有什么影响,如果欧美没有竖起贸易壁垒,再考虑进场。4万亿投资对就业岗位创造效率远远及不上4万亿的出口。


总之:这是20年政治和经济扭曲的集中释放,不是区区4万亿投资能解决的。4万亿能抵抗全球经济危机,那个代价实在是太便宜了,经济学课本上还能有什么“经济危机”的概念?

这周股市强劲是为胡锦涛去美国开金融高峰会议壮声势。

PS: 4万亿平均全国每人三千块,直接发钱给被遣散的民工也用8了这么多. 要是给了贪官和资本家根本就不够几个人分的。
 
这4万亿中,不知贪官污吏要弄多少装进自己的腰包。
 
没有人在乎你们这些轮运毒之类的自卑小人

区区4万亿投资:

1.投资取决于消费需求,那些基建提升物流效率,但经济活动降温,基建的效率也会下降。

2.对于中国而言,释放终端消费需求必须调整社会财富结构和分配机制,然而这涉及体制问题,不是靠投资所能解决的。

3.欧美这次是真玩完了,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大概率回头,即使不针对全世界,也会针对中国,中国不顾一切出口的态度会引发世界反感。

4.内需外需虽然1:1,但由于外贸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其劳动岗位的丧失影响巨大。

5.钱钱钱,富人保存现金不投资,国家只好印钞票并逼迫银行放贷,最终就是等价于从全民存量财富中盗取,通涨会在未来回头,消费需求进一步受到打击。

6.廉租房建设不会受到地方政府响应,而不能大批组建住房保障体系,消费需求就不会释放,体制决定了中央和地方会处于僵持,让机会流失。

7.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更多体现的是末日心态和最后一捞,对老百姓意义不是很大,能缓冲一下民工失业,但不知道能不能抵冲外贸急剧萎缩丧失的岗位。中国劳动岗位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太大。

8.各国对中国积极财政表示欢迎和鼓舞,说明,很多订单根本就是给外国用来安抚的,留给国内不是表面数字这么多。

9.最关键还是看出口有什么影响,如果欧美没有竖起贸易壁垒,再考虑进场。4万亿投资对就业岗位创造效率远远及不上4万亿的出口。


总之:这是20年政治和经济扭曲的集中释放,不是区区4万亿投资能解决的。4万亿能抵抗全球经济危机,那个代价实在是太便宜了,经济学课本上还能有什么“经济危机”的概念?

这周股市强劲是为胡锦涛去美国开金融高峰会议壮声势。

PS: 4万亿平均全国每人三千块,直接发钱给被遣散的民工也用8了这么多. 要是给了贪官和资本家根本就不够几个人分的。
 
区区4万亿投资:

......

PS: 4万亿平均全国每人三千块,直接发钱给被遣散的民工也用8了这么多. 要是给了贪官和资本家根本就不够几个人分的。

4万亿平均每人分3000块?
随便找本经济学的书看看吧,你们组织散布垃圾的水平太低了
 
4万亿平均每人分3000块?
随便找本经济学的书看看吧,你们组织散布垃圾的水平太低了

请您这位不是垃圾的人物给我们讲解讲解经济学啦,看看您是否了解郎咸平的理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