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什么是五毛,简单解释一下

我本善良VII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8-05-01
消息
1,843
荣誉分数
41
声望点数
0
俺老土,能否请教楼主,‘五毛’是指什么?。。。。。。

为了堵住爱国言论的嘴,伪民运们发明了这个词,说中共掏钱雇佣了一批在全球各地网络上发表爱国言论的人。

这个坛子里有一两个整天高唱“中国末日论”的人和他的马甲军,明眼人一下就看出来了。

只要你发表一些对中国前途充满希望的话,或者积极向上的言论,马上就给你扣这个帽子。楼下的轮子或者伪运们,请把你们组织印刷的专业解释贴一下。
 
这里的五毛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喜欢给别人扣“轮子,民猪和胎毒”的帽子。由此,很容易识别。

网络评论员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网络评论员

网络评论员,即网评员或网民所指的五毛党,是中国大陆特有的一种指称,指受中国当局雇佣或指导,以网络发表评论为全职或兼职的人员,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职业。通常他们以普通网人的身份,发表尽可能对中国官方有利的评论,来试图达到影响网络舆论的目的[1][2]

五毛党是对网评员的蔑称,意在讥讽他们发一篇网络评论能赚5毛钱。与之对应的称呼美分党是网民对于所谓的“外国反华势力在中国网络上的代理人”的蔑称,意在讥讽他们发一篇网络评论能赚几美分。两者一个显著的不同是迄今没有任何来自“外国反华势力”的公开资料能证明美分党的存在,但却有中国大陆官方媒体资料承认网评员或“五毛党”的存在。

目录
起源

中国大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南京大学官方BBS——南京大学BBS上。南京大学校方在关闭小百合BBS,开设南京大学BBS之后,指令学生会干部及一部分热心上进人士为“网评员”,“纳入学校勤工助学体系,根据每月的考评结果发给适当的勤工助学补助”。这些网评员的主要职责是,“南京大学电子论坛通过发帖发布正面信息,跟帖回应抵制消除负面信息,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同时对校内外网站上有关学校的重要信息及时上报学校网络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随后各个学校纷纷招聘网络评论员。[3]

随之,中国江苏宿迁市、浙江台州市等省市也开始聘请网评员。由他们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引导“正确导向”,普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合肥市也招聘了网络评论员[4]

2006年1月上海市互联网舆论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东方新闻网站联合评选了2005年度优秀网络评论员,其中包括上海社科院人口所的胡苏云、经济所雷新军、研究生部宋元霞、张震四位同志。


关于“五毛”一词起源的一种说法: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中,中华民国北京国民政府国务总理段祺瑞在美、英、法等国的诱使下,意图促使中国对德宣战,此举在国内遭到普遍抗议。5月10日国会正式讨论“对德宣战案”当天,段氏集团收买军警及无业游民约2000人组成所谓“公民请愿团”,围攻国会并殴打部分议员,意图迫使国会通过该“宣战案”。但国会议员拒绝讨论该案,随后段氏内阁也因诸多阁员辞职而崩溃。此后北京《醒华报》刊登“公民”王合新的来信:“鄙人来京谋事未遂,前日由同乡合肥人陆军部秘书谭君毅甫介绍加入公民请愿团,当时言定自十二点钟起,随大家包围议院,每点钟给大洋五角,散时立付。并云,点名册造成具报总理以后,可派一差使。鄙人如时而往,站至八点半始去,并被军警击一枪托。当晚往寻谭先生领取大洋四元二角五分,乃谭吝而不予。今早又住索取,谭先生避不见面,由一少年出现,大言恐吓,并云:此事闹糟,总理不肯认帐,恐怕要办凶手,嘱令闭门不出,不许再提此事。鄙人忿极,为此特请登出,俾知谭之欺人手段。”据说,五毛一点钟是高等“公民”的报酬。

职责

网络评论员的主要职责是[5]:主动介入BBS和一些网站的交互式栏目(论坛、贴吧、说吧、留言板等),在网上就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参与评论,主动导贴、积极跟帖、适时结帖。特别是在发生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要及时引导网上舆论,维护“正面”的评论、“正面”的声音,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招聘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的招聘意见可知[6],各高校网络评论员主要从高校共产党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网络中心、招生就业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和教学系院等单位工作的干部和部分学生干部中选任。网络评论员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共产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能较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或学生教育管理经验;了解掌握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熟悉高等教育政策和本校的基本情况;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热心服务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熟悉网络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网络语言,知识面广,有较强的文字功底。

任务

网络评论员一般要根据发帖量进行考核,并予以奖励。例如,根据湖南大学网络评论员队伍管理意见[7]可知,该学校网络评论员的季度工作任务为

1、加强正面宣传。配合学校的重大部署和重点工作,在BBS上发表专稿、特稿,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着重宣传学校在努力实现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国内一流大学”目标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原则上网评员每人每季度发布正面宣传评论稿件不少于1篇。

2、及时批驳“不实”言论。网评员要对BBS上严重影响学校形象的言论撰写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稿件,用“事实”说话,后发制人。原则上网评员每人每季度发布正面评论引导文章至少2篇。

3、引导论坛舆论。网评员要坚持堵疏结合的工作方针,经常登陆影响较大的校园BBS,如湖大BBS,网大校园论坛,爱晚红枫——湖大论坛,望麓自卑BBS等,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针对师生关心的热点、焦点,与其进行平等交流,吸引学生点击和跟贴,帮助师生了解事实“真相”,“提高”师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网评员每人每月发布正面引导帖子不得少于20条。

4、网评员要围绕学校的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及时上网了解信息,做好正面引导,压缩“谣言”传播空间,调控舆论,掌握主动。


评价

网络评论员被戏称为:当代东亚病夫,出卖灵魂的人,D棍等等。网络评论员是否按照一个贴子五毛钱收取工资也无明确证据,因此五毛应属借代。

脚注
  1. ^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303页“信息网络管理是一个新的领域,没有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信息网络知识,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工作是很难做好的。一定要把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工作摆到战略位置,采取多方面措施加紧推进。” <LI id=_note-1>^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info14085.htm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LI id=_note-2>^ 参见 河南科技学院关于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的通知 http://www2.hist.edu.cn/news/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15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4〕17号) 精神及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要求,牢牢把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为全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研究决定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 “1、主动介入校园BBS和校外一些网站的交互式栏目(论坛、贴吧、说吧、留言板等),在网上就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参与评论,主动导贴、积极跟帖、适时结帖。2、对于突发事件,要及时引导网上舆论,维护正面的评论、正面的声音,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负面影响,维护学校稳定。” <LI id=_note-3>^ 参见合肥市委宣传部网站 http://swxcb.hefei.gov.cn/ContentDir/200710/9142935447.shtml “要强化队伍素质。充分发挥省会人才优势,以省属有关部门专家为主,建立外宣重大项目策划队伍、外宣稿件写作队伍、网络评论员队伍,积极以招标、委托等形式开展工作等。市属媒体探索建立市属媒体专职外宣机构和人员。市直各单位和各县区、开发区组织专兼职的对外宣传人员。外宣办要加强对外宣队伍的建设和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对外宣传的本领。要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外宣干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他们做好外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对外宣传队伍。” <LI id=_note-4>^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政〔2007〕405号 http://dx.haut.edu.cn/teach/200706191351.htm <LI id=_note-5>^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4〕17号)精神,牢牢把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为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现就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http://dx.haut.edu.cn/teach/200706191351.htm
  2. ^ 参见 http://bbs.hnu.cn/archive/index.php/t-4029.html
参看
外部链接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D%91%E7%BB%9C%E8%AF%84%E8%AE%BA%E5%91%98&variant=zh-cn"
2个分类: 职业 | 网络文化
2个隐藏分类: 自2007年6月中立性有争议的作品 | 自2008年9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
 
哦,明白了,不就俩quarter嘛。
 
关于“五毛”一词起源的一种说法: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中,中华民国北京国民政府国务总理段祺瑞在美、英、法等国的诱使下,意图促使中国对德宣战,此举在国内遭到普遍抗议。5月10日国会正式讨论“对德宣战案”当天,段氏集团收买军警及无业游民约2000人组成所谓“公民请愿团”,围攻国会并殴打部分议员,意图迫使国会通过该“宣战案”。但国会议员拒绝讨论该案,随后段氏内阁也因诸多阁员辞职而崩溃。此后北京《醒华报》刊登“公民”王合新的来信:“鄙人来京谋事未遂,前日由同乡合肥人陆军部秘书谭君毅甫介绍加入公民请愿团,当时言定自十二点钟起,随大家包围议院,每点钟给大洋五角,散时立付。并云,点名册造成具报总理以后,可派一差使。鄙人如时而往,站至八点半始去,并被军警击一枪托。当晚往寻谭先生领取大洋四元二角五分,乃谭吝而不予。今早又住索取,谭先生避不见面,由一少年出现,大言恐吓,并云:此事闹糟,总理不肯认帐,恐怕要办凶手,嘱令闭门不出,不许再提此事。鄙人忿极,为此特请登出,俾知谭之欺人手段。”据说,五毛一点钟是高等“公民”的报酬。



原来5毛党的前辈也是帝国主义的买办,今天的真正5毛党也还是这些反华杂毛。可能是被国人揭穿他们
枪手的本质,又想把这顶帽子扣在反对他们的爱国人士头上。可笑的是,老段时代还能挣半块大洋,在当
时也算不少钱了。今天的轮子们只能挣几分钱,还卖命做枪手,可见老李骗这些弟子们一代不如一代。
 
哈哈哈哈,

http://www.tieliu.com.cn/wenhua/2008/200803/2008-03-14/20080314164846_115658.html



建立评论员队伍 主动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文章来源:铁流网 更新时间:2008-3-14 16:48:46 相关标签:铁路,铁路文化建设
· 北京铁路局团委 ·​
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它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社会舆论的形成更是产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影响。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 权,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是当务之急。北京铁路局团委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熟悉互联网的优势,迅速组建起了一支以团 干部和优秀青年为主体的网络信息评论员队伍,以营造铁路企业良好舆论氛围为重点,广泛在网上发帖跟帖开展信息评论,宣传铁路工作,维护铁路形象,为营造企 业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发挥了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 统一思想、明确认识,不断调动团员青年参与网络评论的积极性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们进行思想交流与互动的广阔平台,网络媒体也已成为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每个重大事件,几乎都在网络媒体引起强 烈的反响和激烈的争论。然而互联网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由于它自由和快捷灵活的特点,被一些人利用,散布、传播一些虚假不负责任的言论或不良信息。这其 中,一些对铁路的失实报道、不负责任的造谣应运而生,影响了铁路企业形象,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是历史赋予广大团员青年特别是团干部的 光荣使命。北京铁路局团委就如何发挥网络优势,为营造企业良好网络舆论氛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思考。一是通过“京铁青年”网站对管内团员青年上网情况进 行了调查摸底,结果显示:全局100%的专职团干部能在单位或在家里上网;74%团员青年每天上网;53%的团员青年关注网络媒体对铁路和本单位的信息报 道和评论。二是组织召开了3个系统会,11个座谈会,2个片区研讨会,就如何加强网络信息评论员队伍建设,发挥团员青年运用网络优势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内 容的讨论。三是深入20个基层单位开展广泛调研听取了意见建议。调研工作集中了全体团干部的智慧,也统一了思想,调动了大家开展和参与网络评论的积极性, 形成了三点共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网络媒体自身责无旁贷,更是社会每个网民的共同责任;企业青年是应用网络技术的骨干力量,理应成为先进网络文化建设的主 力军;要组建一支有组织、有制度的网络信息评论员队伍。
四月份,路局团委制订下发了《关于组建网络信息评论员队伍的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网络信息评论员的主要职责、吸纳条件和管理措施。基层单位团委接到通知 后先后组建起了网络信息评论员队伍,140名团员青年成为全局首批网络信息评论员。经过路局团委把关认定,选拔57人作为网络信息评论员骨干。通过建立路 局团委-站段团委-各团支部纵向联动和北京、天津、石家庄三个片区内单位横向联动的网络信息评论员联动队伍,为广泛参与网络信息评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把握重点、讲究方法,不断增强网络评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网络言论有着来源复杂,内容广泛,时间灵活的特点。在网络上没有传播者与接收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分,人们直言不讳,既有正面论理、切磋讨论,也有牢骚 怪话乃至片面言论。开展网络信息评论既不能以“我教育、你接受”,也不能以“我宣传我的,你说你的”的态度,惟有在社会责任感和企业责任感的基础上,在交 流和互动的过程中阐述观点、把握重点,才能真正收到实际效果。
1. 在占领舆论阵地上下功夫。只有把网络信息评论员队伍的触角延伸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盯住重点部位,建立和占领舆论阵地,才能切实有效的发挥作用。为了全面 而有效的占领舆论阵地,我们建立了重点网站和论坛包保制度,确定了近百个重点网站和主要涉及铁路话题的网络论坛作为包保对象,分别与基层单位团委建立了包 保责任制。各单位网络信息评论员定期浏览包保网站,积极参与论坛中与铁路有关的主题讨论,主动占领阵地,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
2. 在帖子质量上下功夫。在过激片面言论后面,跟上一个质量高的帖子能够起到很好的说教作用。一是主动介绍真实情况。铁路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与老百姓的生活 息息相关,每逢铁路改革出台、政策调整、敏感时段都会在网络上引起一翻讨论。二是积极讲述身边故事。说起铁路,给人的印象都是票难买、车难求、脸难看,但 大多数人却不完全了解铁路和铁路人。网络信息评论员大多是平凡岗位上的普通职工,大家收集身边的小故事与网友共同分享,让广大网友更加熟悉铁路、了解铁 路。通过网络,网友了解到衡水车务段藁城站团支部长期帮助孤残老人的感人故事,了解到北京西站“036”候车室为旅客排忧解难的先进事迹,一个个故事在网 络上传递,一席席赞美为企业赢来了良好舆论。三是平凡话语谈切身感受。铁路旅客运输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每次细微调整,都能引发出不同声音,我们注重结合切 身感受引导网络舆论,引导人们加深对铁路的了解。
3. 在评论员内部交流上下功夫。加强网络信息评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提高网络评论的整体水平,为此我们搭建了三个平台,实现了网络信息评论员之间的即 时沟通、信息共享和同步学习。一是建立了短信互动平台。保证全局网络信息评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最新信息、掌握最新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上报搜索的重要信 息。二是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便于网络信息评论员交流思想、沟通信息、上报情况,便于及时统计每名信息评论员发贴数量、上线次数和时间。三是建立了网络学 习平台。为把“京铁青年”网站建设成网络信息评论员搜集路内信息的主要平台,增加了要闻导读、路内新闻、重点工作、会议精神四个板块,定期搜索权威信息, 及时补充和丰富栏目内容,便于全局网络信息评论员准确了解部、局工作形势,准确掌握部、局重点工作,统一宣传口径和重点,为开展网络信息评论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
三、 加强组织、健全制度,不断提高网络评论的能力和水平
1. 建立了组织联动制度。逐人对网络信息评论员进行基本信息登记,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路局团委重点管理骨干队伍,各单位骨干人员负责组织好本单位团员青年开展 网络评论。在第六次大提速、和谐号动车组开行及铁路体制改革等敏感问题上,集中人员集中时间在网上发布留言帖开展信息评论。
2. 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网络信息评论员发现论坛中失实报道后,第一时间将此信息在网络共享平台上进行发布,发现重要信息后,依托短信平台及时向路局团委反馈 信息。在遇有铁路重大改革、重要信息发布,路局团委利用短信群发平台向评论员骨干发出信息,引导大家重点关注报道并及时在网上发帖。
3. 建立了定期培训制度。局团委负责对全局网络信息评论员骨干进行集中培训,不断丰富他们在政治理论、铁路运输、计算机网络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北京、天津、石 家庄三个片区联合组织本地区内单位的网络评论员培训,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工作体会。各单位团委通过团课、板报等形式,采取自学、专题辅导,对本单位信息评 论员进行培训。
4. 建立了考核评比制度。为了引导、激励网络信息评论员多发帖、发好贴,广泛开展网络评论,路局团委坚持做到日常有检查、定期有报表、年度有奖惩。局团委定期 检查指导基层单位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年底综合评定发帖数量和质量,评选表彰优秀组织单位、优秀网络信息评论员。
通过开展网上信息评论,有以下四点体会:
1. 统一思想是前提。网络信息评论是新生事物,不同于以往团组织的活动,大多数参与者是利用业余时间,分散跟帖,很多工作都是在摸索着干,在干中规范。只有认识到位,思想统一了,才有利于调动更多的团员青年参与到网络评论工作之中。
2. 抓好骨干是重点。只有重视骨干队伍的建设,抓好骨干队伍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骨干队伍的作用,保证网络信息评论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3. 讲究方法是关键。面对虚拟庞大的互联网,建设一支宏大的网络信息评论员队伍是完全必要的。网络评论要发挥作用,既要依靠大量人员广泛发帖跟帖增加数量,更 需要一些具有一定政策水平、扎实专业素养、丰富网络经验的“网络领航员”和首创容易被人理解接受的好帖子。所以,讲究发帖跟帖方法,提高引导水平是关键。
4. 完善制度是基础。如何把网络信息评论工作长抓下去,如何把网络信息评论员队伍建设好、管理好,制度建设是基础工作。只有制度完善、健全了,才能确保这项工作规范、长期地发展下去,才能保证信息评论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面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创新方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信息评论员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评论,主动占领网络舆论阵地,为建设和谐铁路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自:《铁路文化建设》2007年第4期
 
全省首批网络编辑和网络评论员培训班在太原开班

 来源:黄河新闻网 2006-12-16 17:10:58
35063675.jpg
12月16日上午,全省首批网络编辑和网络评论员培训班在太原开班(记者赵霄扬摄影)​
35046343.jpg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建民出席仪式并讲话。​
35055418.jpg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外宣办主任王建武主持开班仪式。​
[FONT=楷体_GB2312]黄河新闻网讯(记者赵霄扬):[/FONT]12月16日上午,全省首批网络编辑和网络评论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省城太原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建民出席仪式并讲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外宣办主任王建武主持开班仪式。
 
[FONT=黑体]刘峰岩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网络评论员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水平[/FONT] [ 2004-12-29 ] 12月23日至2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纪检监察系统网络评论员培训班。中央纪委副书记刘峰岩在开班式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 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水平。中央纪委常委吴玉良出席培训班结业式并作了专题报告。
为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网络建设的重要精神和中央纪委主要领导关于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的一系列要求,中央纪委监察部今年成立了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领 导小组,组建了网络宣传工作专门机构,建立了有中宣部、中央外宣办等中央有关单位的职能部门和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参加的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 作联席会议制度,纳入了“大宣教”工作格局。最近,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会议,学习了中央有关精神和中央纪委主要领导的有关意见,确定了近期要做好的十项工 作。按照领导小组的安排,召开了第六次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联席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副省级城市纪检监察机关以及中 央纪委监察部机关127名网络评论员进行了培训。
刘峰岩在开班式上,介绍了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及特点,阐述了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的 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要求。他强调,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摸索规律,体现特色,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打好 主动仗,疏导、引导好网上反腐倡廉舆论。
刘峰岩要求,纪检监察宣传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组织协调,集思广益,形成合 力,及时掌握网上反腐倡廉舆情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宣传工作;网络评论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干中学、学中干,撰写文章要实事 求是、短小精悍,使网民易于接受,要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
中央外宣办网络局、人民网等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为培训班讲了课。 培训班的同志普遍反映,通过培训,认清了形势,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研究了措施,坚定了信心和决心,增强了做好网络宣传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回去 后,要真抓实干,取得实效。(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记者 马彦军)
 
谢谢楼上各位,只是个人觉得发明这个称呼的人真的很不地道。。。。。。
还有啊,如果讨厌中国和其政府,何必老呆在这里呢?俺老觉得这里的人们大都希望中国执政政府越来越好, 也希望她越来越强大。何必和大多数人过不去,也和自己过不去呢?
只是个人想法,没一丁点恶意。千万别和俺急。。。。。。
 
洛阳要求机关公务员建立回帖队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 08:31 东方今报

  今报驻洛阳主笔 杨非 实习生 陈磐
  今报洛阳讯 昨日,洛阳市委、市政府在当地媒体上公开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专业的网上答复、引导、回帖队伍,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级领导的考核体系和公务员年度考核内容。
  要求各级机关建立回帖队伍
  洛阳市要求各部门建立回帖队伍的文件于8月8日下发,文件名为《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党政机关网上行政工作的意见》。该《意 见》要求:洛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安排专人登录洛阳市政府网站“连线政府”栏目和洛阳信息港“洛阳城事”等论坛,及时下载、办理涉及本部门的问题,并建立专 业的网上答复、引导、回帖队伍。“连线政府”是洛阳市政府信息中心主办的洛阳市政府网站上的一个政务论坛,开坛于2006年6月19日,当地市民可通过该 栏目,就有关问题进行投诉、咨询,以实现政府和市民之间的“无缝连接”。“洛阳城事”则是洛阳信息港“洛阳BBS”的时政板块,是目前洛阳人气最旺的民间 时政论坛。回帖不及时将被通报批评
  今年年初,洛阳市政府信息中心在洛阳信息港开辟了回帖专栏——连线网民,该栏目重点答复洛阳网民和外地网民对洛阳的问题反映,但是,有少数政府 部门仍然“看帖不回帖”。今年年初,洛阳市两家市直单位和三个县政府因此受到市政府的通报批评。《意见》要求,各部门负责受理网上群众诉求的人员每天上网 时间应不少于两个小时,在规定的时限内对网民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进行网上回帖,并设立投诉电子信箱,接受公众对网上诉求办理情况的监督。
  据介绍,洛阳将建立重大突发事件网上报道应急预案,对网站、论坛中涉及该市的相关舆论进行跟踪和引导,同时,将把网上行政工作纳入对各级领导的考核体系,并列入公务员年度考核内容。

相关报道:
洛阳部分政府网站回帖不及时被通报批评
安徽巢湖规定政府部门看帖不回帖将被通报
 
宿迁出现首批“网络评论员”

网络舆论越来越具有“杀伤力”了。2005年4月28日,一支由宣传系统工作人员组成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在江苏省宿迁市成立。5月19日,《南方周末》首次对宿迁等地探索建立网上评论工作制度进行了报道。“网络评论员”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呈现在公众面前。

据悉,宿迁市这支网络评论员队伍共26人,他们分别来自宿迁市委宣传部、宿迁市各区县宣传部门和市直属大机关。其工作任务是:当BBS、聊天室上出现官方 认为不妥的“负面信息”或“消极言论”时,评论员以普通网友方式登录发言,作出及时的解释说明,有组织地开展网上宣传,有针对地开展网上评论。网上评论员 的素质要求为:懂政策,有理论,政治上可靠,业务上精通,熟悉网络,喜欢从网上获取信息。根据宿迁市网上评论工作实施意见,该市市委宣传部将成立“网评管 理办公室”和“网络新闻管理处”,对网上评论员队伍进行日常协调管理,定期召开新闻选题通气会,并将在每年年终对网评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评,作为年终表彰 奖励的参考。另外,市委宣传部还将对网评员进行包括理论和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

此前,在江苏的南京和无锡,已于去年形成了各自的网上评论工作制度,今年1月底,江苏省还召开了互联网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江西,江西大江网于今年年初开始 招聘网络评论员,4月初组建了一支网络评论员队伍;在福建,泉州市也于最近向社会招聘了20名网络新闻评论员。据悉,该市相关网络评论员工作制度正在酝酿 制定之中。



北方网执行副总编辑刘志刚:新闻与论坛对于构建和谐环境的作用 2005年04月15日 10:32 深圳新闻网


北方网执行副总编辑刘志刚:新闻与论坛对于构建和谐环境的作用


http://paper.sznews.com/n2/ca1551017.htm

评论引导是中宣部、外宣办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天津市组织了专家学者、网民几个层面组织了评论员队伍,这些评论员由北方网每周提供的舆论引导参与网上讨论,撰写评论。也就是说,我们对评论员的评论是,如果你工作忙,回帖也可以。如果你有感而发,也可以长篇大论发表意见。



May 25
关于“WangTe”

MSN space居然也有关键词屏蔽。别的不屏蔽,居然把“WangTe”给屏蔽了。没办法,只有用“WT”来代指了。
“WT” 这个名词是在BBS上学到的,意思无非是打入人民内部的美帝苏修分子,专门写文章破坏咱们人民内部的安定团结。不过,相对于“愤青”或者“枪手”而 言,“WT”比较难辨认。至少目前我还没办法看一篇文章是不是“WT”写的。而“愤青”的那种文化大革命式的文字,和“枪手”的那种唯恐马屁不够香的媚态 还是很容易引起我的反感的。
今天想起“WT”这个名词是因为看到一个通知,中×部下下来的,要求全国各新闻媒体不要报道各级政府建立“ 网络评论员”制度。这马上让我想起上个礼拜《南方周末》上关于“网络评论员”的报道。没成想,回到家上网一查。《南方周末》的网络版哪篇报道都不少,偏偏 就少了那篇名为《宿迁:引导网络舆论实践》的文章。看来南方报业网站工作人员已经及时领会中×部的指示精神了。
安替眼里,这些“网络评论员”就是《黑客帝国》中的SMITH。 我并不这么认为。SMITH已经在网络中无处不在了,每天安全部门都会花大量的人力浏览各大论坛,监控有害信息。在我看来,“网络评论员”比“WT”好不 到哪里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WT”们虽然隐藏得非常深,也经常能掀起一些波浪。但是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WT”怎么蹦达,都能被认出来。“ 网络评论员”所能做的,比“WT”不会高明多少。就眼下的形势看,聘请“网络评论员”并不只是江苏宿迁的个别现象。全国很多县市区都开始着手做这项工作, 在这个新“职业”中上岗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人一多,这素质就没办法保证了,让他们天天发表长篇大论有点强人所难。所以,“网络评论员”最大的作用就是在论 坛里回回贴,对政府政策进行说明而已。让他们像SMITH一样执法监控,还没那么大的能量。
能有多大作用呢?如果真的能起到政府发言人 的作用,在网络上为老百姓答疑解惑,解答政策问题,最终建立一个政府与人民之间直接双向互动的机制,这倒也不错。但小小一个“网络评论员”有那么多权力去 做到这些么?如果“网络评论员”仅仅只是充当宣传部门的耳目喉舌,希望能够动摇舆论导向,或者压制民间声音的话,那还是算了吧……特别是在论坛里,这样的 发言很容易被淹没在口水中,而删口水帖往往是最无聊的事情。如此一来,岂不是让我们的网络评论员“无用武之地”了?而官方的低调,也直接导致群众对这个团 体一无所知,自然而然的,误解产生了。“网络评论员”变身为“WT”的称呼也就不远了。
ps:其实就算没有那些所谓的“网络评论员”,有些领导干部还是会经常上网看看舆情民意的。关键是这些领导干部对这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有没有放在心上。如果没有的话,不管换谁来帮政府说话,也很难动摇网络舆论的传播影响力的。

12:22 A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4) | Send a message | View trackbacks (0) | Blog it | 新闻与政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6401973.html

完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孟威 2007年10月19日10: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网络舆论热点问题的形成,挑战我国舆论宣传工作,成为舆论引导中值得关注的重点。处理得当与否,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

自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规范监管网络传播,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富有特点、行之有效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1.建立法规管理体系,严管舆论。
2.多管齐下———职能部门的交叉管理与协作。
3.积极建设主流媒体网站,强化舆论引导。
4.严格技术管控,防范有害舆论的传播扩散。

各类网络媒体在日常管理中,实行通过安装软件,实施内容监控等管理方式,严格防范有害信息及言论的传播扩散。

5.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主要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果没有魔,也就不用道了。
 
有些人连正规的共产党教育都没有经历过,自己也不好好学习,现在连这个共产党新闻网都不知道,真可谓是观天的蛙,吠日的犬,最多算个小杂毛。

请看截图
 

附件

  • Picture 1.jpg
    Picture 1.jpg
    143.5 KB · 查看: 564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