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邪
Moderator
- 注册
- 2002-02-17
- 消息
- 9,54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在渥太华,可能有人不知道政府在哪儿办公,但没人不知道COREL CENTER。COREL CENTER是渥太华最大的室内HOCKEY比赛场,其地位像上海的万人体育馆,北京的工体,本地的偶像球队OTTAWA SENATORS就扎根在这里。这两个月来,SENATORS的财务状况恶化,到了入不敷出的破产边界,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是偶像们要的工资太高,一年里有240个MILLION的钱砸在PAYROLL上,看得出来,这哥们讲这话时是很愤愤的。愤愤归愤愤,球赛还是要看的,更何况,据说纽约那边球员的薪水是这边的三到四倍。于是俺就和这哥们等若干SENATORS的FANS去看了场HOCKEY,想想渥村的地税都交了,就当再为本地的白人子弟兵做回贡献吧。
这帮FANS说一有比赛,COREL CENTER方圆三里内的交通就完蛋了。所以哥几个都是先去PUB里灌一肚子BEER,然后搭PUB的FREE SHUTTLE去体育馆,既省了泊车的钱,又躲开了塞车。在俺看来,不过是把泊车的钱都砸在了啤酒肚里。闲话少说,在PUB里酒足饭饱,俺就撮着牙花子等FREE SHUTTLE,首先过来的是一位英竣小生,腰上围一搭裢(就是俺们说的炒菜的围裙前面再缝上一排口袋),手里托一罐子,带着温暖的笑容向大家迎来。俺心里一忽悠,又碰上劫道的了?俺管募捐的叫劫道的绝无半点贬义,相反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热心与虔诚屡屡使我汗颜而解囊。尤其是前一阵子,有小道消息说募捐机构的大头头们都住大宅,开名车,不由得俺为俺捐的那几块钱的下落捏把汗。小伙子一开口就让俺放心了,不是募捐的,是SHUTTLE收费,二元一个。俺就在心里算开了,二元管来回接送,单程一元,贵是不贵,就是原先说的FREE没了,不免有些惆怅。
不再FREE的SHUTTLE带着惆怅的俺和一堆灌满了啤酒和烤肉的GUYS在漫天的风雪中摇晃着到了COREL CENTER。大门里的人真不少,其密度基本和国内70年代的澡堂子相当。男女老少喜气洋洋,俺的两块钱的惆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留在了门外的风雪里。
找座位的经过俺就不罗琐了,坐定后开始满处乱看。正聚精会神地看极远处的MM(就是在体育馆那头,隔了好几百米,很不容易看清的。),一阵锣响,中间的冰场灯光通亮,偶像们迎着尖叫和呼哨刷进了冰场,很生猛的打转。然后就是客队入场,主持人讲话(俺也没听明白),一个RCMP打扮的男子立在一条地毯上,周围的男女老少忽啦都站起来了,见势不好,俺也赶紧站起。这时候,那个男子开始唱歌了(没听明白歌词),很快调子转到俺知道的一首歌上--O CANADA,呵呵,这个俺懂,加拿大的国歌!歌声在体育馆里回荡,听起来很振奋,加入合唱的人多起来,俺也听的心头热乎乎的。来到加拿大以后,听到这首歌的次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一种可以亲近的感觉。不知道是否会有一天,俺也对着枫叶旗唱这支歌。华侨这两个字的涵意和感觉在俺的心里从没这么明确过。俺这时最大的愿望就是中个SUPER7,让俺把想买可是一直买不起的东西都买了;第二个愿望就是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和平团结万岁!永远不要有战争(CS那样的不算,呵呵)。退一万步说,即使世界大战爆发,中加也不要为敌,那样俺会很难过。真的,俺就是这样想的,如果第一个愿望实现不了,老天爷就成全第二个好了。
歌毕落座不提。全场一万六千多口子期待已久的HOCKEY比赛正式开始!诺大的体育场只听见横飞的冰球和队员们飞撞在护栏上的砰啪声,撞击处第一二排的观众不由自主的向后,向旁边退让,下意识的躲避万无一失的“危险”。俺曾经在别人训练时站在离球门不远的挡板外面看过,一个二愣子在半场开外挥杆轰门,黑色的冰球离地二尺像颗炮弹一样奔着俺就过来了,没等俺做出任何反应动作,球就砸在挡板上,砰然巨响,俺当时心里一个趔切,就像有人在面前放了个二踢脚,即便二踢脚也没有那种呼啸而来的气势。开场没五分钟,场上队员就换了个遍,这是电视转播中不容易注意到的,原来,HOCKEY的激烈是靠如此频繁的换人来保持!比赛中犯规的间隙,人声便鼎沸起来,体育馆正中央悬吊的大屏幕上赫然出现“NOISE”,同时热舞音乐大作!FANS们立刻就来劲了,扯开嗓门鼓噪,要不怎么说西方社会有组织,有秩序,连喊号子都全场一致。在这一点上,俺不能不说,中国体育比赛的主场的制度还不够健全,很多时候球迷们喊不到一个点子上,浪费了不少口水。
像俺这样半吊子的FANS主要是看热闹,场外观众的表现经常在风头上超过场内队员。几个扛着摄像机满观众席转悠的电视台的摄像师不停的把狂热的FANS特写送到体育馆上空的大屏幕上,有意无意的总是身材佼好的女FANS得到更多的曝光机会。间中有一个插曲,大屏幕上给出几对男女的特写,字符提示为“KISS ME!”全场哄笑,被照到的男女多大大方方的相互KISS以飨众人,有一对中的女孩面红耳赤,扭捏躲闪,男孩嘿嘿傻笑,镜头更加摇近他们,一万多人一起呐喊“KISS ME!”女孩终于没能顶住旁观群众的豪情,飞快的亲了一下男孩,然后一头扎在对方的肩膀上,死活不抬头了。另一个比较令观众激动的就是FREE HOTDOG和FREE T SHIRT的大派送!卡通打扮的赞助商的工作人员将一个个HOTDOG和T SHIRT掷向兴奋的观众们,一双双饥渴的手臂伸向半空迎接掉下来的“大饼”。谁说资本主义没有FREE的LUNCH?今天让俺感动的不是FREE的LUNCH,而是包括广大劳动和非劳动人民在内的社会各阶层民众对FREE LUNCH的期盼和渴求!
比赛继续如火如荼的进行,冰面上的火药味愈发浓烈,主客队的队员们都开始抡起球杆,几个队员的主要目标已经不是横飞的冰球,显然对方队员的大块头远比小小的冰球容易守得住。裁判的哨声开始此起彼伏的响,一万六千名观众的情绪也随之跌宕起伏。冰上的局面还是两分,观众们却撕去了温文尔雅的面具,给俺这样极菜的FANS的感觉是,主场观众已经顾不上体育道德和公平竞争,有峙无恐地为SENATORS 呼叫,只要主队占便宜就是好的,客队占上风就骂。争执中,裁判判主队反规被嘘声四起。原来天下观众一般“混帐”!是生活在这个民主自由的国家里的人民不明白什么是费厄泼赖吗?为什么这些对偶像们大把拿高薪表示过不满的FANS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忘记”了自己的报怨?体育比赛是一种游戏,美好的费厄泼赖体育精神在现实中总是被有意无意的歪曲,但这不影响它成为比赛的规则和标准。但愿国人在国与国的竞技场上同样明白“自己人”的涵意。
在小伙子们不懈的努力下,主客队各有两粒进账,二比二的友谊比分一直保持到终场哨响。比赛结束了,如鲫的人流迅速从体育馆里向外撒去,激情过后又回到风雪中的现实。在回程的SHUTTLE上看渐行渐远的COREL CENTER依然是花团锦簇般的灯火通明,在黑暗中弈弈生辉。这个包容了多少FANS喜乐悲情的地方和球队一样面临着被售卖的窘境,由互联网泡沫破裂带来的青果被光纤产业为主的渥太华高科技经济无奈咀嚼后的苦涩正在当地为千千万万的家庭感受。
补记:
1。给俺带来一会儿惆怅的二元的SHUTTLE在回程时赫然发现车上多了四分之一的乘客,任凭DRIVER大婶的百般劝诱威胁,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自己没打票。好脾气的大婶最后还是愤愤的把大家送回了起点站。
2。凭着二元的SHUTTLE TICKET,在PUB里俺领了一杯BEER,资本家拿俺的二元钱做人情又返回来了。所以这里提醒各位如果搭PUB的SHUTTLE去 COREL CENTER千万记着留好票子,呵呵。
这帮FANS说一有比赛,COREL CENTER方圆三里内的交通就完蛋了。所以哥几个都是先去PUB里灌一肚子BEER,然后搭PUB的FREE SHUTTLE去体育馆,既省了泊车的钱,又躲开了塞车。在俺看来,不过是把泊车的钱都砸在了啤酒肚里。闲话少说,在PUB里酒足饭饱,俺就撮着牙花子等FREE SHUTTLE,首先过来的是一位英竣小生,腰上围一搭裢(就是俺们说的炒菜的围裙前面再缝上一排口袋),手里托一罐子,带着温暖的笑容向大家迎来。俺心里一忽悠,又碰上劫道的了?俺管募捐的叫劫道的绝无半点贬义,相反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热心与虔诚屡屡使我汗颜而解囊。尤其是前一阵子,有小道消息说募捐机构的大头头们都住大宅,开名车,不由得俺为俺捐的那几块钱的下落捏把汗。小伙子一开口就让俺放心了,不是募捐的,是SHUTTLE收费,二元一个。俺就在心里算开了,二元管来回接送,单程一元,贵是不贵,就是原先说的FREE没了,不免有些惆怅。
不再FREE的SHUTTLE带着惆怅的俺和一堆灌满了啤酒和烤肉的GUYS在漫天的风雪中摇晃着到了COREL CENTER。大门里的人真不少,其密度基本和国内70年代的澡堂子相当。男女老少喜气洋洋,俺的两块钱的惆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留在了门外的风雪里。
找座位的经过俺就不罗琐了,坐定后开始满处乱看。正聚精会神地看极远处的MM(就是在体育馆那头,隔了好几百米,很不容易看清的。),一阵锣响,中间的冰场灯光通亮,偶像们迎着尖叫和呼哨刷进了冰场,很生猛的打转。然后就是客队入场,主持人讲话(俺也没听明白),一个RCMP打扮的男子立在一条地毯上,周围的男女老少忽啦都站起来了,见势不好,俺也赶紧站起。这时候,那个男子开始唱歌了(没听明白歌词),很快调子转到俺知道的一首歌上--O CANADA,呵呵,这个俺懂,加拿大的国歌!歌声在体育馆里回荡,听起来很振奋,加入合唱的人多起来,俺也听的心头热乎乎的。来到加拿大以后,听到这首歌的次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一种可以亲近的感觉。不知道是否会有一天,俺也对着枫叶旗唱这支歌。华侨这两个字的涵意和感觉在俺的心里从没这么明确过。俺这时最大的愿望就是中个SUPER7,让俺把想买可是一直买不起的东西都买了;第二个愿望就是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和平团结万岁!永远不要有战争(CS那样的不算,呵呵)。退一万步说,即使世界大战爆发,中加也不要为敌,那样俺会很难过。真的,俺就是这样想的,如果第一个愿望实现不了,老天爷就成全第二个好了。
歌毕落座不提。全场一万六千多口子期待已久的HOCKEY比赛正式开始!诺大的体育场只听见横飞的冰球和队员们飞撞在护栏上的砰啪声,撞击处第一二排的观众不由自主的向后,向旁边退让,下意识的躲避万无一失的“危险”。俺曾经在别人训练时站在离球门不远的挡板外面看过,一个二愣子在半场开外挥杆轰门,黑色的冰球离地二尺像颗炮弹一样奔着俺就过来了,没等俺做出任何反应动作,球就砸在挡板上,砰然巨响,俺当时心里一个趔切,就像有人在面前放了个二踢脚,即便二踢脚也没有那种呼啸而来的气势。开场没五分钟,场上队员就换了个遍,这是电视转播中不容易注意到的,原来,HOCKEY的激烈是靠如此频繁的换人来保持!比赛中犯规的间隙,人声便鼎沸起来,体育馆正中央悬吊的大屏幕上赫然出现“NOISE”,同时热舞音乐大作!FANS们立刻就来劲了,扯开嗓门鼓噪,要不怎么说西方社会有组织,有秩序,连喊号子都全场一致。在这一点上,俺不能不说,中国体育比赛的主场的制度还不够健全,很多时候球迷们喊不到一个点子上,浪费了不少口水。
像俺这样半吊子的FANS主要是看热闹,场外观众的表现经常在风头上超过场内队员。几个扛着摄像机满观众席转悠的电视台的摄像师不停的把狂热的FANS特写送到体育馆上空的大屏幕上,有意无意的总是身材佼好的女FANS得到更多的曝光机会。间中有一个插曲,大屏幕上给出几对男女的特写,字符提示为“KISS ME!”全场哄笑,被照到的男女多大大方方的相互KISS以飨众人,有一对中的女孩面红耳赤,扭捏躲闪,男孩嘿嘿傻笑,镜头更加摇近他们,一万多人一起呐喊“KISS ME!”女孩终于没能顶住旁观群众的豪情,飞快的亲了一下男孩,然后一头扎在对方的肩膀上,死活不抬头了。另一个比较令观众激动的就是FREE HOTDOG和FREE T SHIRT的大派送!卡通打扮的赞助商的工作人员将一个个HOTDOG和T SHIRT掷向兴奋的观众们,一双双饥渴的手臂伸向半空迎接掉下来的“大饼”。谁说资本主义没有FREE的LUNCH?今天让俺感动的不是FREE的LUNCH,而是包括广大劳动和非劳动人民在内的社会各阶层民众对FREE LUNCH的期盼和渴求!
比赛继续如火如荼的进行,冰面上的火药味愈发浓烈,主客队的队员们都开始抡起球杆,几个队员的主要目标已经不是横飞的冰球,显然对方队员的大块头远比小小的冰球容易守得住。裁判的哨声开始此起彼伏的响,一万六千名观众的情绪也随之跌宕起伏。冰上的局面还是两分,观众们却撕去了温文尔雅的面具,给俺这样极菜的FANS的感觉是,主场观众已经顾不上体育道德和公平竞争,有峙无恐地为SENATORS 呼叫,只要主队占便宜就是好的,客队占上风就骂。争执中,裁判判主队反规被嘘声四起。原来天下观众一般“混帐”!是生活在这个民主自由的国家里的人民不明白什么是费厄泼赖吗?为什么这些对偶像们大把拿高薪表示过不满的FANS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忘记”了自己的报怨?体育比赛是一种游戏,美好的费厄泼赖体育精神在现实中总是被有意无意的歪曲,但这不影响它成为比赛的规则和标准。但愿国人在国与国的竞技场上同样明白“自己人”的涵意。
在小伙子们不懈的努力下,主客队各有两粒进账,二比二的友谊比分一直保持到终场哨响。比赛结束了,如鲫的人流迅速从体育馆里向外撒去,激情过后又回到风雪中的现实。在回程的SHUTTLE上看渐行渐远的COREL CENTER依然是花团锦簇般的灯火通明,在黑暗中弈弈生辉。这个包容了多少FANS喜乐悲情的地方和球队一样面临着被售卖的窘境,由互联网泡沫破裂带来的青果被光纤产业为主的渥太华高科技经济无奈咀嚼后的苦涩正在当地为千千万万的家庭感受。
补记:
1。给俺带来一会儿惆怅的二元的SHUTTLE在回程时赫然发现车上多了四分之一的乘客,任凭DRIVER大婶的百般劝诱威胁,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自己没打票。好脾气的大婶最后还是愤愤的把大家送回了起点站。
2。凭着二元的SHUTTLE TICKET,在PUB里俺领了一杯BEER,资本家拿俺的二元钱做人情又返回来了。所以这里提醒各位如果搭PUB的SHUTTLE去 COREL CENTER千万记着留好票子,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