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还有你-----致风动

最初由 长空 发布


花心前辈,差矣!借用也是有区分的:最高是借意,其次是借字,再次是借句,最后是整句借用,也叫抄袭。你说差别大吗?抄袭还用来拟物,实在叫我们这些喜欢晁冲之的人大跌眼镜。平时在脑海中的意境被这里的低劣香粉熏的荡然无存,怎不叫人痛心?

做小辈的有一言相赠,看你的作品也不是凡夫,为何成天在脂粉堆里摸爬滚打?故作风情呢?

绝无心和梨花姑娘和花心先生过不去,不过说出几句心里话,冒昧了。
前辈的称呼愧不敢当。而且如果在网上还要论资排辈,不是太没意思了。

关于借用,长空君太认真了。其实你若从头到尾读了这个帖子,会注意到开始的时
候,大家大都是在引用古人的诗句,有时略改一二字使之切题切景而已。说来这里
还有个缘故,以前梨花姑娘曾经发过一个帖子,好象叫<误入西湖烟水路>,尽是集
古人之句,仿元曲写法,编织的甚是精致。这里大家不过在玩儿同样的游戏,只是
在找不到应景之作的时候,才自己胡编。戏谑之帖,何必当真。梨花绝非抄袭之人,
你在这里盘恒一段时间就会自然知道。

至于长空给花心的赠言,花心一笑收下了。不过恐怕还是花心不改。花心胸无大志,
而且觉得这文苑也不是真正抒怀咏志的地方。不愿过于沉溺网间,故暂别茶馆,权
把这里当成了茶馆分号。闲来戏戏佳人,也无伤大雅。:D
 
最初由 风动梨花 发布


呵呵,花心既然这么想知道俺这签名的来历,那俺就卖弄一下。 :blowzy:
寒食 
  赵元镇
寂寂柴门村落里 也教插柳纪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 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 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 莫管城头奏暮笳

个人认为,“汉寝唐陵无麦饭”这句是说寒食节的风俗,“山溪野径有梨花”这句当然就是指寒食节看到的风景了,仅此而已,决不是什么“原来仙人亦不妨鬼邻,占了鬼巢,与山中闲鬼话几许家常”,俺想那是文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吧。
麦饭 在这首诗里是指祭祀品,但更多的时候是指粗茶淡饭。如朱熹的“葱补丹田麦补脾,葱汤麦饭两相宜。莫道此中无厚味,前村尚有未炊时。”
花心,现在你的气平了?嘻嘻
梨花是读诗书长大的,花心是吃麦饭长大的,所以不知道什么是麦饭。:blowzy:
花心本没有生气,哪来平不平之说。围棋打劫一说不过是同你开个玩笑,看来梨花
还会错了意。

我身我心是我家,
眷恋红尘醉天涯。
万树梨木春飘雪,
心随落花入泥沙。

:blowzy: :blowzy: :blowzy: :blowzy:
 
最初由 花心客 发布

……
而且觉得这文苑也不是真正抒怀咏志的地方。不愿过于沉溺网间,故暂别茶馆,权
把这里当成了茶馆分号……

看来道不同,不相与谋。不过花心客,你的文章还是不错的,嘿嘿,
 
最初由 风动梨花 发布


真是愚人自愚,明明是晁冲之的《临江仙》,被你这样不注出处,不引词牌,仿佛是你自己做的一样。

---如果俺引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时,是不是也要俺注出这是李白的静夜思?昧者自昧,明者自明,俺不敢把文苑诸友做弱智看,阁下这是何必?


而且被你说出来后,意境低俗,淡然无味,仿佛是为一个人做序似的。真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就事论事,阁下为何出口伤人?
自古文人相轻,皆因持笔学刀,若不口诛笔伐,伤人于无形,焉能竟显风流?!
呵呵,不过俺早已改此陋习,且视此等言语如粪土!
望阁下你自重,别自找没趣。
唉,姐姐命犯小人,奈之如何?
 
清明时节雨哗哗,文苑行人湿啦啦.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摇指姐姐家.
 
最初由 如花美眷 发布

唉,姐姐命犯小人,奈之如何?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