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RESP的问题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mrzyr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我自己查了下网络,估计银行给我说的有误,我查的如下
魁北克教育儲蓄獎勵計劃
魁北克教育儲蓄獎勵計劃(QESI)是鼓勵魁北克家庭儘早開始為子女和孫兒女們的教育進行儲蓄的一種稅收抵免。這一稅收獎勵(從2007年2月21日起生效)最高可為每個孩子的年度註冊教育儲蓄計劃供款增加10%(最高250加幣)﹐終身最高金額可達3600加幣。
 
如果这么说就是魁北克家庭每年可为孩子最多买2750元,不知道正确否,明天再去问下银行,我问他们的时候他们自己都不是很清楚,查了资料给我说的也不正确
 
首先,关于CESGs,“加拿大政府會向每個合資格孩子發放相等於每年供款的20%作為教育津貼,每年之津貼上限為$500”,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准确的规定是这样的:

在孩子年满18岁以前,你每年往RESPs存入的头500元,政府再帮你多存入:

最多200元,如果你的家庭收入低于38832元;
最多150元,如果你的家庭收入介于38832元与77664元之间;
最多100元,如果你的家庭收入大于77664元。

如果你存入的多于500元,那么政府为你多存入的另外2000元再帮你多存最多400元。

政府给每个孩子的CESGs是终生最多7200元。

你看,假设你的家庭收入低于38832元,如果你在一年内只供500元,那么你能拿到的CESG是200元,相当于供款额的40%;

如果你供2500元,则你能拿到600元(没有每年500元的限制),相当于供款额的24%;

而如果你在第一年就供50000元,则你拿到的还是600元,相当于供款额的1.2%。

详见政府网站:http://www.canlearn.ca/eng/saving/cesg/index.shtml

第二点要补充的是关于RESPs提供者,除了楼上提到的以外,大多数的金融机构(四大金融支柱:银行,保险,投资,信托)都是RESPs提供者。其中四家Scholarship Trusts(中文所说的“教育基金公司”)只是数不清的机构中的四家而已,Scholarship Trusts也只是投资RESPs的途径之一。

另外,关于文中标示的风险指数,把互惠基金和保本基金的笼统地说成中高风险是极不准确的。

要知道,互惠基金里也有政府债券基金,还有货币市场基金,甚至有GIC和活期存款基金,这几种基金哪个也不必Scholarship Trusts所投资的固定收入证券风险高。

Scholarship Trusts主要投资固定收入证券,但固定收入证券并不意味着只是政府债券。

还有一点要补充的是最最重要的:

RESPs能给你的最大好处并不是政府每年给你的那几百块钱鼓励金,其最大的好处是延税。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RESP以及加拿大的投资环境,我找来一些资料和大家共享。
以下只是对教育基金常见问题的解析,不带有个人情感,请各位看官手下留情了: )

1. 什么是注册教育基金 (RESP)?
按照加拿大入息稅法例,開設註冊教育儲蓄計劃 (Registered Education Savings Plan,簡稱RESP) ,是為了資助計劃的受益人接受專上大學教育。RESP賺取的投資收入可以延稅,直至受益人接受專上大學教育為止。該名學生從計劃所取出的資金需要付稅,但由於他是學生身份,稅款通常極低,甚至無需付稅。此外,RESP亦可能符合資格取得各項政府津貼,這些津貼是政府為鼓勵家長及親友為孩子籌謀專上教育費而設。

2. 我可作多少供款?
RESP不設每年供款限額,唯每個合資格的兒童,終生可享的供款限額為$50,000。視乎您的子女尚有多少年才入讀專上學院而定,您可每月以低至$5供款開設户口。開設RESP的認購人及受益人必須提供有效的社會保險號碼(Social Insurance Number)。每次向RESP作出供款時,受益人必須居於加拿大。

3. 政府有哪些教育儲蓄鼓勵計劃?
1.加拿大教育儲蓄津貼 (CESG)
o基本CESG: 加拿大政府會向每個合資格孩子發放相等於每年供款的20%作為教育津貼,每年之津貼上限為$500。
o額外CESG: 合資格家庭每年的首$500 RESP供款最高可額外獲發40%津貼。每個合資格孩子終生可享的基本及額外CESG合計總額最高達$7,200。
2.加拿大教育補貼金(Canada Learning Bond,簡稱CLB):合資格的家庭在開設RESP户口時,政府會發放$500教育補貼金,資金會撥入孩子的RESP戶口,作為日後專上教育的學費。只要孩子仍然符合資格,政府每年都會發放$100補貼金直至孩子年滿15歲為止。
3.阿伯達省百年教育儲蓄計劃, 簡稱ACES):由阿伯達省民所生或收養的合資格兒童可享有政府一次過發放往其RESP的$500助學金。當孩子年屆8歲、11歲及14歲時,政府會再發放$100往其RESP,但申領津貼人士必須在申領津貼前一年作出等額的$100 RESP供款。
4.魁北克省教育儲蓄獎勵計劃,簡稱QESI):魁北克省政府推出魁北克省教育儲蓄獎勵計劃 (QESI),進一步鼓勵省民為子女的專上教育儲蓄綢繆。魁北克省稅務局以退稅形式將津貼存入受益人的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ESP)內,惟受益人必須為魁省居民。QESI包括基本津貼及額外津貼,每個受益人終生可享有的最高津貼總額為$3,600。

4. RESP提供者及投资方向?
a.4家教育基金公司:包括Children’s Education Funds Inc.,CST Consultants Inc.,Heritage education Funds Inc.,USC Education Savings Plans Inc.
投资方向:National Policy 15规定只能投资政府债券和利率证券 (低风险)
b.银行:BMO, HSBC, TD, SCOTIA……
投资方向:GIC(保障投资证,低风险) 或者互惠基金 (中高风险)
c.保险公司:IA
投资方向:保本基金(风险指数中上)

5. 收费问题
这个大概是现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a.教育基金公司:会员费$100-200每单位在最初扣去,如果0岁开始年供$2500,会产生$4000-$8000的membership fee, 部分会以助学基金的方式18年后退还0-100%,取决于具体计划,提前取消计划不退会员费),另存入费+托管费+投资管理费(大约0.7% - 1.2%)


b.银行:Management Expense Ratio (MER) 随着投资组合变化,每年大概1%-4%不等,投资越保守费用越低。


c.保险公司:由于是起码75%保本基金,所以同样类型的基金MER都比互惠基金略高。

6. 如果我的子女不入讀專上學院, 我能否取回供款?
可以,您的储蓄当然属于你所有,供款会在期满時归还給您,一般是当孩子18岁。但須減去政府补助。

7. 如果我的子女不接受專上教育,供款所賺的利息會否化為烏有?
不會,您可以提取部分或全部利息,或转入RRSP。
 
择投资工具要看自己的财务目的、财务现状、财务知识,还有风险承受能力。

比如你有5万块是为18年以后要上大学的孩子存的钱,首先是不能亏,然后还要有成长,那么一个可以考虑的策略是这样的:

先投资2万元,买面值5万元的2027年到期0息票政府债券,18年后,你保证能从政府那里拿到5万元,那么这2万元的投资已经保证了18年后的5万元本钱;

然后,用剩下的3万元投资成长型的证券,到18年头上,如果这部分投资翻两番,那么你总共有17万元,如果这部分亏一半,那么你总共有6.5万元,最坏的情况下,这部分亏成0了,你还有5万元。

只是随便举一个例子,并非投资建议。看过这个例子,我们再想想看,即使安全是第一目标,GIC是个好主意吗?
 
通过注册教育储蓄计划服务机构,可获得另一项犹如加拿大奖学金信托计划的津贴是魁北克教育储蓄奖励计划(QESI)。 它是一项可退的税款抵免计划,旨在鼓励魁北克家庭尽早为他们的孩子或孙子/女的专上教育储蓄。教育储蓄的抵税优惠金额将等于每年RESP首期供款$2,500 元的百分之十。 鉴于低收入家庭,抵税优惠在任何指定年份甚至可能更高。支付给一个孩子的RESP的最高终身QESI限额为$3,600元。

看了我又糊涂了,怎么理解啊
 
还有一点要补充的是最最重要的:

RESPs能给你的最大好处并不是政府每年给你的那几百块钱鼓励金,其最大的好处是延税
延税???RESP是家长税后的钱买的,本金部分已经跟税无关;增值部分取出时算孩子的收入,因为大学生的收入低,跟税关联不大。
 
最好自己在银行开户自己管理。主要目的就是拿政府补贴那块儿。

能给解释清楚点吗谢了,什么中自己管理?怎么管理?
 
错了一个字嘻嘻,什么是自己管理?怎么管理?

到银行,说要开self-directed RESP。

自己管理就是,自己每年愿意放多少就放多少。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GIC,bond,基金,股票)
 
错了一个字嘻嘻,什么是自己管理?怎么管理?

就像你的一般存款,或者RRSP之类一样,你可以有多种选择,一般原则是高风险高回报。反正是没有免费午餐,存GIC之类,收益就几乎没有,存基金股票,可能或高额增长,也可能本都丢掉。很多理财专家号称他们可以为你服务,可是市场变化的不可知性决定了,很多专家的经验都很不可靠,赢的也多是撞上了大运。你自己去试试也差不多。
 
就像你的一般存款,或者RRSP之类一样,你可以有多种选择,一般原则是高风险高回报。反正是没有免费午餐,存GIC之类,收益就几乎没有,存基金股票,可能或高额增长,也可能本都丢掉。很多理财专家号称他们可以为你服务,可是市场变化的不可知性决定了,很多专家的经验都很不可靠,赢的也多是撞上了大运。你自己去试试也差不多。

我自己买ETF, 大概每年调整一下。
过去几年比基金好太多了。
巴老也是建议普通投资者买ETF。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