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一谈赴美国工作的利弊

買7,80萬的華人幾個沒有爹媽資助? 且在這房價平均38的地區買到7,80萬, 除了凱, 不知道還能說啥~ 有錢當然可以任性, 哈~ 且在渥太華房子能付清也至少得待上10年了, 在矽谷兩人都有IT工作那肯定沒問題, 問題是很多人是沒有的. 只靠一個人有工作, 更多人在這賣了房子是沒法在那付頭款的. 70~80萬的房子在矽谷要在好區的機率太低了, 且房子也很小.
那边反正租房子也能上好学区,到还不错,买房子的紧迫性也就降低了。
 
加州的税可一点都不底, 和这有一拼, 倒是德州 和佛州 没有州税。 但医疗保险自掏腰包, 每次看医生, 要付, 开药付, X光要付, 保险只包一半。 除了天气好, 吃的方便, 看不出特别的。
吃的太多了。。日本拉面很正宗,川菜我在北京没吃过比那边正宗的,好像店名叫小四川,可能是材料原因,国内都是咸和油多。还有很多
 
我当时从国内在那边出差,每个月一千刀补助,车和房子是公司租的不用花钱,每天和同事都是外面各种店吃,也花不完,还剩不少。。不过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天气没得说了,水也很好,虽然加州缺水,我发现那边自来水也很好,没有任何杂质。。
 
買7,80萬的華人幾個沒有爹媽資助? 且在這房價平均38的地區買到7,80萬, 除了凱, 不知道還能說啥~ 有錢當然可以任性, 哈~ 且在渥太華房子能付清也至少得待上10年了, 在矽谷兩人都有IT工作那肯定沒問題, 問題是很多人是沒有的. 只靠一個人有工作, 更多人在這賣了房子是沒法在那付頭款的. 70~80萬的房子在矽谷要在好區的機率太低了, 且房子也很小.
呵呵,ottawa买7,80万房子的都有爹妈资助,大哥,你这样做,不代表别人也这样做。
我认识的人有能力在ottawa买7,80万的是百分百。无需父母资助。不做生意,纯打工。
说买7,80万的人是凯子,那是你还没到那个级别。
至于你谈硅谷房子,那就更离谱了,都懒得驳斥你。我姐就在那里做agent的。
拿ottawa这个蛮荒之地同加州比,你没事吧
 
我听说是美国湾区20万usd都是贫民,基本没得剩
 
我来挖坟了,按前几年的行情肯定是渥太华舒服,我当年也是刻舟求剑了。

说说19年的行情,kanata这里估计工资加奖金在10w上下的是主流。

反观硅谷,工资加奖金加rsu在25~30的貌似成了主流 (普通员工) . 再加上汇率,总体来讲也有个3,4倍了。

现在这个情况真是让人不好选择,美帝的热钱真是多。
赶紧去美国。这样这里人少点儿,工资兴许能涨点儿。:shy::monster:
 
我来挖坟了,按前几年的行情肯定是渥太华舒服,我当年也是刻舟求剑了。

说说19年的行情,kanata这里估计工资加奖金在10w上下的是主流。

反观硅谷,工资加奖金加rsu在25~30的貌似成了主流 (普通员工) . 再加上汇率,总体来讲也有个3,4倍了。

现在这个情况真是让人不好选择,美帝的热钱真是多。
不靠谱。另外加州很大。
 
我来挖坟了,按前几年的行情肯定是渥太华舒服,我当年也是刻舟求剑了。

说说19年的行情,kanata这里估计工资加奖金在10w上下的是主流。

反观硅谷,工资加奖金加rsu在25~30的貌似成了主流 (普通员工) . 再加上汇率,总体来讲也有个3,4倍了。

现在这个情况真是让人不好选择,美帝的热钱真是多。

10w的人到美国拿不到25-30的
25-30也绝不是硅谷的主流
 
我听说是美国湾区20万usd都是贫民,基本没得剩
咱们这里是贫民窟啊!
忽盐想,米帝辣么有钱,怎么一场寒流,就死那么多人。
 
最后编辑:
那勢必爹媽出不少銀子 XD 上百萬的房子, 全靠薪水哪可能
天, 又不是中国,这里有几个爹妈给成年孩子买房子?
 
最后编辑:
mitbbs和一亩三分地

这个数据和统计小jj大小的调查类似

挣得少的不会爆出来,挣得多的才会报告

我表弟跟我资历差不多,在apple工作,收入是我的两倍左右
 
我是50多岁从渥汰华去硅谷。就我而言,去硅谷生活,工作更好。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