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搬家,无法上网,几个朋友急急告诉我,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有人在网上发帖,说我怎么怎么了,还点出了我的店名(本人是一小吃店的店小二),搞得影响很不好,我笑笑说:“没多大事,由她去好了。”友人急了:“你傻呀,跟贴都好多页了,好像说还要采取法律行动,你不出来说明一下情况,渥太华就这么大一点地方,以后你怎么做人……”没奈何,“人”都做不成了,那是不行的,急急借了别人的电脑,来给大家说一段“很傻很天真”的故事吧。
故事发生在St-Laurent Shopping Centre 的Thai Express,本想用个马甲店名,但想人家在帖子里已经直接写出来了,就没必要和尚打伞多此一举了,正好给俺的店做个宣传。话说那店小二某天闲来无事,想找个周末的收银员,好把老板娘赶回家去省得烦心。(开店的朋友都知道,夫妻俩个在一起做事十有八九要吵架)。于是在CFC 上发了个招聘贴,来了几个电话,但都不合适,正懊恼间,来了一个:移民,有工卡,只做周末,有收银经验…。店小二大喜:“正合我意也!”急约时间面试,是一个中国女子,笑容满面,自称“M…G…”是一英文名。店小二英文不好,实在记不得怎么拼的,发音按中文好像“没鸡”,就叫“没鸡”吧!反正是说故事,倘若未经人家同意就公开人家名字,恐怕又是一场法律行动之飞来横祸…怕了。
且说那“没鸡”笑语盈盈,自作介绍:我叫“没鸡”,是移民,平时在Loblaws收银,因为Loblaws收银还要给顾客装袋,所以想周末换个地方收银。店小二不敢怠慢,虽平时爱打趣搞笑,但此时不由得肃然起来:“本店招聘要求您在网上看到了,我再给您详细介绍一下,本店是连锁店,员工必须要有工卡,我们希望您能长期稳定工作。如果只想短期工作您就不要来了。您现在可以在柜台外看一下,我们是怎样做的。收银要从抓码(就是配菜),做汤做起,熟悉了就可以学收银。”“没鸡”一口应承:“没问题,就周末吧。”几点到几点,如此这般商量好了,店小二满心欢喜,又做起赶老板娘回家的美梦了。
“没鸡”周六按时款款而来,着粉红对襟毛衣,淡扫娥眉,轻描朱唇,十分雅致,可惜不适合打工。“不是要求穿黑色或深色衣服么?”“我没有这样的衣服呀!”于是店小二拿出一件衣服,“没鸡”嫌衣服大,嫌味不好。店小二急急忙忙又拿出另外的一件。“没鸡”又嫌小,无奈只此两件。只得去换了来。一番折腾,总算出到前台亮相了。
店小二开始培训,不免一番对话。店小二:先学做汤,很简单,这几样菜放在碗里,面条和鸡肉在开水里烫一下沥干,倒在碗里浇汤就行了。”
“没鸡”:“我不是来学做汤的,我是来收银的。”
店小二一愣,以为事先没有解释清楚,又解释一番:我们泰餐是先学做汤,抓码,通过这些工作熟悉我们的餐是怎样的,之后才能收银,不然有的客人问起来,你不能回答。”。(泰餐跟别的快餐不一样,是先order,再做餐。客人在点餐时会问菜里有什么配菜,有什么sauce。收银不做这些功课是无法工作的。)
“没鸡”:“收银不就是按几下键盘吗?为什么要学这个,我不是来做这个的…..”
店小二汗下来了:“泰餐……反正又是重复了一遍解释,最后只好说收银员要兼做汤,抓码工作。”“没鸡”才怏怏不乐的开始学习。于是店小二又做示范,又招呼客人,忙得不亦乐乎。店小二心知“没鸡”不乐意,但心暗想党国正是用人之际,还是多费些功夫吧。但为了把老板娘赶回家,就算一颗煮熟的鸡蛋,也要让它孵出小鸡来!店小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鸡”总算学会了做汤。店小二一看时间,两个小时已过。
于是店小二让“没鸡”去员工甲处学抓码。员工甲抖擞精神,系统而又严谨,严肃而又活泼地介绍怎样抓码。店小二心里感慨,真不愧是老师出身(员工甲以前在国内时老师),看来“没鸡”有希望当收银员了。心里正憧憬,不料只听到“没鸡”还在那很傻很天真的在问员工甲:“员工甲老师,我是来做收银的,为什么要抓码,做汤呀,我不是来做这个的……。”店小二顿时觉得天旋地转,赶紧伸手扶住了柜台。
按下店小二不表,那个“没鸡”出去休息了回来,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清晰而又明确的,郑重严肃的告诉了店小二:“经过试工,我认为这个工作不合适我。这个工作不好玩。我要回去了,请问我什么时候来拿钱。
那店小二心里冒火,双眼恨不得长出牙来吃了她。无奈客人在面前排队,只好挤出一副笑脸说:“我现在很忙,电话再联系”
店小二这才明白,半个小时她就知道合适不合适了,可怜两个老师辛辛苦苦培训了一下午,那“没鸡”原来打好算盘来混足5小时呀。
店小二忽然想起了一事,那“没鸡”面试时不就已经说了,在Loblaws收银给顾客装袋都嫌累,还会来抓码做汤?乃自嘲道:自己才是很傻很天真。这样的人还招来培训?
店小二和那“没鸡”电话联系后。“没鸡”如约前来,开口就要钱。店小二不敢疏忽,心想此人来了三次,从不出示工卡,莫不是黑工?乃沉着应付,正色道:“我要告诉你,拿现金是违法的,你知道吗?”那“没鸡”不做声,店小二不知是真傻真天真还又是装傻装天真。反正小心为妙,别着了她的道儿。乃重复告诉她拿现金是违法的,那“没鸡”就是不提供工卡,一味要钱。店小二心里明白怕是碰到黑工了,乃不变应万变,自顾自吃自己的午饭,不再理她。没想到那“没鸡”岂是省油的灯,跳将起来,来到店前,当着员工和顾客的面打吵大闹。店小二怕影响生意,忙叫收银拿出若干钱来,又拿出纸和笔,叫“没鸡”留个字据。不了“没鸡”抓了钱就跑,还说“留什么字据!”店小二叫苦,还真碰到黑工了,自认倒霉。
后记:后来总公司打来电话说“没鸡”在总公司告了我,还去劳动局告了,方知那“没鸡”不是黑工,是个想要现金的。
故事发生在St-Laurent Shopping Centre 的Thai Express,本想用个马甲店名,但想人家在帖子里已经直接写出来了,就没必要和尚打伞多此一举了,正好给俺的店做个宣传。话说那店小二某天闲来无事,想找个周末的收银员,好把老板娘赶回家去省得烦心。(开店的朋友都知道,夫妻俩个在一起做事十有八九要吵架)。于是在CFC 上发了个招聘贴,来了几个电话,但都不合适,正懊恼间,来了一个:移民,有工卡,只做周末,有收银经验…。店小二大喜:“正合我意也!”急约时间面试,是一个中国女子,笑容满面,自称“M…G…”是一英文名。店小二英文不好,实在记不得怎么拼的,发音按中文好像“没鸡”,就叫“没鸡”吧!反正是说故事,倘若未经人家同意就公开人家名字,恐怕又是一场法律行动之飞来横祸…怕了。
且说那“没鸡”笑语盈盈,自作介绍:我叫“没鸡”,是移民,平时在Loblaws收银,因为Loblaws收银还要给顾客装袋,所以想周末换个地方收银。店小二不敢怠慢,虽平时爱打趣搞笑,但此时不由得肃然起来:“本店招聘要求您在网上看到了,我再给您详细介绍一下,本店是连锁店,员工必须要有工卡,我们希望您能长期稳定工作。如果只想短期工作您就不要来了。您现在可以在柜台外看一下,我们是怎样做的。收银要从抓码(就是配菜),做汤做起,熟悉了就可以学收银。”“没鸡”一口应承:“没问题,就周末吧。”几点到几点,如此这般商量好了,店小二满心欢喜,又做起赶老板娘回家的美梦了。
“没鸡”周六按时款款而来,着粉红对襟毛衣,淡扫娥眉,轻描朱唇,十分雅致,可惜不适合打工。“不是要求穿黑色或深色衣服么?”“我没有这样的衣服呀!”于是店小二拿出一件衣服,“没鸡”嫌衣服大,嫌味不好。店小二急急忙忙又拿出另外的一件。“没鸡”又嫌小,无奈只此两件。只得去换了来。一番折腾,总算出到前台亮相了。
店小二开始培训,不免一番对话。店小二:先学做汤,很简单,这几样菜放在碗里,面条和鸡肉在开水里烫一下沥干,倒在碗里浇汤就行了。”
“没鸡”:“我不是来学做汤的,我是来收银的。”
店小二一愣,以为事先没有解释清楚,又解释一番:我们泰餐是先学做汤,抓码,通过这些工作熟悉我们的餐是怎样的,之后才能收银,不然有的客人问起来,你不能回答。”。(泰餐跟别的快餐不一样,是先order,再做餐。客人在点餐时会问菜里有什么配菜,有什么sauce。收银不做这些功课是无法工作的。)
“没鸡”:“收银不就是按几下键盘吗?为什么要学这个,我不是来做这个的…..”
店小二汗下来了:“泰餐……反正又是重复了一遍解释,最后只好说收银员要兼做汤,抓码工作。”“没鸡”才怏怏不乐的开始学习。于是店小二又做示范,又招呼客人,忙得不亦乐乎。店小二心知“没鸡”不乐意,但心暗想党国正是用人之际,还是多费些功夫吧。但为了把老板娘赶回家,就算一颗煮熟的鸡蛋,也要让它孵出小鸡来!店小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鸡”总算学会了做汤。店小二一看时间,两个小时已过。
于是店小二让“没鸡”去员工甲处学抓码。员工甲抖擞精神,系统而又严谨,严肃而又活泼地介绍怎样抓码。店小二心里感慨,真不愧是老师出身(员工甲以前在国内时老师),看来“没鸡”有希望当收银员了。心里正憧憬,不料只听到“没鸡”还在那很傻很天真的在问员工甲:“员工甲老师,我是来做收银的,为什么要抓码,做汤呀,我不是来做这个的……。”店小二顿时觉得天旋地转,赶紧伸手扶住了柜台。
按下店小二不表,那个“没鸡”出去休息了回来,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清晰而又明确的,郑重严肃的告诉了店小二:“经过试工,我认为这个工作不合适我。这个工作不好玩。我要回去了,请问我什么时候来拿钱。
那店小二心里冒火,双眼恨不得长出牙来吃了她。无奈客人在面前排队,只好挤出一副笑脸说:“我现在很忙,电话再联系”
店小二这才明白,半个小时她就知道合适不合适了,可怜两个老师辛辛苦苦培训了一下午,那“没鸡”原来打好算盘来混足5小时呀。
店小二忽然想起了一事,那“没鸡”面试时不就已经说了,在Loblaws收银给顾客装袋都嫌累,还会来抓码做汤?乃自嘲道:自己才是很傻很天真。这样的人还招来培训?
店小二和那“没鸡”电话联系后。“没鸡”如约前来,开口就要钱。店小二不敢疏忽,心想此人来了三次,从不出示工卡,莫不是黑工?乃沉着应付,正色道:“我要告诉你,拿现金是违法的,你知道吗?”那“没鸡”不做声,店小二不知是真傻真天真还又是装傻装天真。反正小心为妙,别着了她的道儿。乃重复告诉她拿现金是违法的,那“没鸡”就是不提供工卡,一味要钱。店小二心里明白怕是碰到黑工了,乃不变应万变,自顾自吃自己的午饭,不再理她。没想到那“没鸡”岂是省油的灯,跳将起来,来到店前,当着员工和顾客的面打吵大闹。店小二怕影响生意,忙叫收银拿出若干钱来,又拿出纸和笔,叫“没鸡”留个字据。不了“没鸡”抓了钱就跑,还说“留什么字据!”店小二叫苦,还真碰到黑工了,自认倒霉。
后记:后来总公司打来电话说“没鸡”在总公司告了我,还去劳动局告了,方知那“没鸡”不是黑工,是个想要现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