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国庆之夜。(组图)

einmax

知名会员
注册
2009-01-12
消息
102
荣誉分数
2
声望点数
128
  
5KIST42M0UQ20001.jpg





  演员在天安门表演​



  




  
5KIQTVS10UQ20001.jpg





  “光立方”表演​




  
5KIPT6FN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PQOKB0UQ20001.jpg





  晚会现场​


  
5KIPG27R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PCU070UQ20001.jpg





  "祖国万岁"四个大字​




  
5KIPADQE0UQ20001.jpg





  演员表演​




  
5KIP8HLP0UQ20001.jpg





  “笑脸”烟花​




  
5KIP5JF80UQ20001.jpg





  “和平鸽”烟花​



  




  
5KIOV9K60UQ20001.jpg





  群众表演​




  
5KIOOEBA0UQ20001.jpg





  群众表演​




  
5KIOJTM80UQ20001.jpg





  演员表演​



  
5KIOGKPU0UQ20001.jpg





  房山区的联欢群众​




  
5KIOECH20UQ20001.jpg





  “雪域天路”​




  
5KIO5EAM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O3GB90UQ20001.jpg





  舞龙队​




  
5KIO1O5F0UQ20001.jpg





  农民联欢区的演员​




  
5KINUI3C0UQ20001.jpg





  舞龙队​




  
5KINNMOB0UQ20001.jpg





  60支“烛光”烟花​



  




  
5KINHKK30UQ20001.jpg





  农民联欢区的演员表演​




  
5KINEVC00UQ20001.jpg





  《和谐中国》​



  
5KINB42M0UQ20001.jpg





  演员表演​




  
5KIMVNLU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MSMSM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MQ8J90UQ20001.jpg





  演员表演​




  
5KIMN7DD0UQ20001.jpg





  演员表演节目​




  
5KIML1SF0UQ20001.jpg





  文艺表演​



 



  
5KIMDNR10UQ20001.jpg





  民族舞蹈​




  
5KIMA1O7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M8646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M281E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LT2BF0UQ20001.jpg





  民族舞蹈​




  
5KILJVU7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LHG3V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LFDO90UQ20001.jpg





  文艺表演​



  
5KILD7I5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LAC65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L888Q0UQ20001.jpg





  海淀联欢区现场​




  
5KIL5M8O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L0FJ3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KUCBQ0UQ20001.jpg





  燃放烟花​



  




  
5KIKQEMG0UQ20001.jpg





  “锦绣河山”图。​




  
5KIKONSV0UQ20001.jpg





  烟花表演​



  






  
5KIKKMMF0UQ20001.jpg





  璀璨焰火​



  
5KIKI9PJ0UQ20001.jpg





  2250平方米"锦绣河山"​




  
5KIKERG60UQ20001.jpg





  “60”的图案​



  


  



  
5KIK8G0M0UQ20001.jpg





  60支“烛光”烟花​




  
5KIK66SQ0UQ20001.jpg





  天安门广场​




  
5KIK16330UQ20001.jpg





  天安门广场​
 
漂亮!可是,这得花多少银子啊……
 
这只是一个生日Party,买个蛋糕也要银子啊。
花这些银子展示中国的繁荣,告诉全世界,所有的中国人是一家,身为中国人,值得你骄傲和自豪。
 
花银子让爱中国的人们happy,让恨中国的SB阳痿,值了!
 
..
 

附件

  • 15249493_15588704.jpg
    15249493_15588704.jpg
    61.9 KB · 查看: 253
太漂亮了,比看电视还过瘾。
美女如潮,笑的都是那么幸福。
 
太漂亮了,比看电视还过瘾。

业内人员出来打CCAV的脸了:从专业角度看这次阅兵转播的业余


ZT从专业人员角度看这次阅兵转播的业余

  60周年,士兵们把脸操练成黑色和血色,把靴子操练成残疾,各部分协调统筹,连天气,部队都硬给调成了大晴天……,各就各位,万事俱备,就等ccav现场直播了。

  国庆日,一架直升机从头领掠过,开篇的镜头还算气势磅礴,很不错,可后面,就惨不忍睹了,完全没有表达出应该表达的效果来。

  导播能够说清楚一件事情的武器只有一个,就是:镜头。导播首先要做到的是:把事情叙述清楚,当然,他要用电视的手段,调动摄影设备,摇臂也好,飞猫也好,固定机位也好,机载移动设备也好,……,一切的手段,来把国庆阅兵这个事情叙述清楚。

  可惜。

  (1)事先缺乏准备。至少包括两个方面:机器放在哪个位置?镜头如何切换?

  这两个基础的方面第一个需要知道阅兵的流程,第一步是做什么,然后,依次,等等,分别在哪个地方作为起点和结束点,最好的机位和角度在哪,有没有对光线的要求,如会不会逆光等。有了这个讲述逻辑,再去细化镜头和抓关键节点。

  在仪仗队升国旗的叙述中,仪仗兵从哪开始,哪个地方会踢正步,哪个地方会亮剑,哪个地方哪个兵会升起国旗,然后安排镜头切换的时间,在这个流程中,大概多长时间,可以切换出多少个镜头,这些在头脑中预演后,才能提前准确切换到最佳角度的机位和极具冲击力的特定动作,可惜,本次直播在分列式和装备检阅两个环节,不但角度问题多多,而且基本没有抓到有冲击力的关键性动作,都是动作完成后的滞后跟抓。

  (2)对历史阅兵镜头切换没有学习。如果转播没底,可以去翻看国内国际是如何抓镜头的,什么景别、什么角度、多长时间,切换了哪些细节,……,这些不知道是导播觉得自己胸有成竹还是自我觉得够用了,实际转播的时候,一场混乱。

  具体说说导播犯的几个大错误:

  (1)镜头语言混乱(致命),作为大众传播载体,电视依托镜头语言,来交代事情的时间地点要素,以及起始发展结果。所以,有很多镜头不是想当然地切换。

  第一个镜头,必须告诉受众准确的空间,建立事件叙述的明晰的空间概念,而不能让受众看第一个镜头就建立一个混乱无序的空间感受,(第一个飞机航拍的很漂亮,也很宏观,我们知道了是在天安门搞庆典。这个可以作为模板,搬到阅兵式上,可惜,后来不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如果分列式第一个镜头是正面的大全景,效果会怎么样?这个镜头直到反复在侧面切了若干个镜头后才有短暂的惊鸿一瞥(镜头剪辑的时间机械化,3秒一变,而忘记了不同景别需要不同的镜头时间,不同的表意需要不同的时间,当快则快,当慢则慢,与此对应的是,给l……d特写的时候,毫无理由的超过了该景别应该有的时间长度,而抓w &q& s的那个镜头尤其失败。他不喜欢看国庆庆典,以至于要转身?)。

  没有大全景的交代,空间感就建立不起来,观众就会困惑:这些人从哪来的?怎么就走到这里了?其次,大全景是表现宏观场面的必须镜头,有了这个大全景后,后面的镜头切换才会有合理的逻辑。

  第二个镜头,仪仗队方队的小全景,镜头集中到他们这一个方队,给一个群像,同样,必须是正面的,而不能是侧面的。

  第三个镜头(也可以是一组),我们可以拍侧面了,但切忌逆光的侧面,对侧逆的偏好与滥用这是本次转播最大的败笔之一,大量的逆光、且景别全景不像全景、近景不像近景的镜头,完全破坏了一场庄重严肃的视觉盛宴,让大家感受到的是局促、狭小和压抑。

  第四个(也可以是一组)镜头,我们可以抓特写,如旗手、如一些有特色的脸庞、整齐的脚步等。

  因而,一个成型的转播景别切换应包含大全—全—中—近—特、甚至大特写的逻辑顺序,或许是央视导播不屑于这种小儿科的基本功,可玩高级的又没玩起来,最后的结果是镜头完全没有体系,变成了流水账:队列—前两个人—敬礼—摆腿—走人。你还不知怎么回事,人就到了,还没看全,人就过去了。那个忙乱,就好像着急赶场一样。

  (2)转播理念僵化

  如果说第一个方队属于试验,那么转播第二个方队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要对某些镜头进行调整。由于导播把大部分主镜头机位设立在了天安门城楼一侧(北面),故拍摄的时候,机位形成了侧面逆光的效果,这些机位被导播当成了主机位不停地来回切画面。

  非常可惜,后来看到南面也有镜头,正面也有镜头,表明正面和顺光侧面都有机位,当我们看到正面大全的时候,画面正、视角宽,整个阅兵方队一览无余,顺光侧面拍摄的时候,蓝蓝的天,装饰一新的城墙,视角上几多舒服。

  可惜,导播没有意识到摄影其实是光影这个本质,一厢情愿地继续侧逆、侧逆、侧逆,于是混乱、混杂、压抑、小气之情被导播一步步地酝酿出来。

  方队没了气势(犹如挑刺一样的视角扫出不整齐)、士兵没了阵容(就不给你看正面全景),还没看清楚来龙去脉,人就过去了。反正就一个感觉:他们在踢,踢、踢、踢,很sb也很无聊。

  (3)导播没有叙述清楚这些事情之后,人们自然体会不到阅兵的意义,啥阅兵啊,不就是走着走着就过去了。其实不是,他们通过走分列式来表达他们的精、气、神,表达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走正步是他们的一个表达方式,导播失败啊,完全无视他们的语言,而自我地不停侧逆侧逆。——按照自我的理解,阅兵就是踢踢踢,于是士兵的 正 脸 以及整个阅兵方队的 正 面, 除了仪仗队等少数几个一闪而过,其他的基本没有,士兵只有手和脚,像机器一样,摆、踢,然后过去。

  欲哭无泪。

  似乎他就要告诉大家,我就不正脸看你,咋的?

  (4)摄像机还有一个视角意义。很多时候,摄影机代表了观众的眼睛,当然,除了主观视觉之外,还会有客观视角。有时候,为了需要,会在主客观视角之间进行切换,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正面大全景的缺失实际上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间离。把观众的全面的看阅兵的视角封住,不让你看。取代以狭小的、带仰视的、还看不清人脸的镜头,来增加你内心对阅兵的压抑感受,因为,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他就开始在离间你,不给你想看的,而给你看的,又是画面残缺不全或曝光严重不足(因为逆光,又懒没开手动调节光圈),要把你从故事现场拉走。

  (5)举个更细微的例子,在hu坐车检阅部队过王府井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镜头里的那个东芝的广告牌的镜头,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足以表现这个导播完全没有意识。如果有意识,可以用小景别限制观众的视角,让你看不到这个,实在不行,换一个角度的机位,但这两点都没有,这个傻子傻乎乎地盯着这个镜头毫无感觉,(东芝老板高兴的很,在这么重大的场合,还是在hu阅兵式出现的,这么多人看转播,免费做的超过5秒的广告,那个广告真他娘的挂得好,当然,导播也功不可没)。

  (6)ccav真不行,建议以后国家在重大场合搞竞标,哪个台方案好,转播技术好,就给谁做,私人的国外的,也行。

  这次的亮点在飞机,导演除了偏爱侧逆之外,还偏爱玩前后景,前景摆一个兵,后景是方队、装备部队,但这两个叙述都不成功,原因前面说了,侧逆的角度和不合理的景别已经破坏了整个叙述的基调。

  而空军由于有了距离,空—地的空间差,前后景有了效果,而曝光不足也没有再出现,因为空地的存在,仰视的视角变得合理,因而,对这部分转播没什么意见,但最后15架女兵方队的转播再次出了问题,我一直以为是5架,而不是15架。原因在于转播女兵教练机的时候,导演突然改变了叙述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毫无症兆的跳跃,让大家觉得他们是在说同一批飞机,而不是3批。

  其他可批的地方还有很多,懒得批了。

  今年的国庆大阅兵和群众大联欢已经过去了,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好好总结。尤其是CCTV的现场直播,教训太大了。敝人将CCTV的教训概括起来为一句话,那就是:该做的功课没有做,或者做得很不够,而不该做的功课又做得太多、太过。

  什么是该做的功课?那就是事先制定一个全面的、详细的、科学的、可行的现场直播方案,包括组织的和技术的,尤其是技术的。从CCTV的实际直播效果来看,他们在这方面做得太不够。主要是:

  第一、镜头的转换太业余。大家都知道,象阅兵这种宏大的场面,应该用远景镜头来表现场面的宠大、队伍的整齐划一;用中景镜头来表现队伍的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催枯拉朽的战斗力;用近景镜头(特写镜头)来表现军人的精神和面貌。三种镜头的何时用远景,何时用中景,何时用近景是很有技术性的。一般是中景镜头居多(因为阅兵要展示的主要是整个队伍的气势与战斗力),远景次之,近景(特写镜头)最少。而这些都应该在事先的技术方案里进行全面的、详细的论证和规定。事实证明,CCTV在这些地方做得很不够。

  第二、直播的天气因素考虑不周。按常理,象CCTV这样的媒体是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业余性质的错误的,可他偏偏出现了。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事先的准备做的太不充分,考虑太不周全。只要稍稍地准备了方案,象阳光直射、逆光等天气因素的影响就会有应对的办法。可事实证明,CCTV在这里很失败。

  第三、镜头的取舍不科学。主要是给领导人的特写镜头太多、太不是时机。阅兵的主角是胡主席和兵、群众*的主角是群众,而且,阅兵是不中央开大会,你没有必要一一地给其它所有中央领导同志每人那么长时间的特写镜头。其实,你在阅兵开始前,全体中央领导同志上天安门时,你完全可以一一地给所有中央领导同志每人长时间的特写镜头。当*开始之后就没有必要了。要知道,领导人的镜头天天可以有,而大阅兵却不会天天有。

  什么是不该做的功课?那就是阅兵前的所谓“揭秘”。在阅兵开始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大白于天下,已经没有了任何神秘、没有了任何新鲜可言,甚至好多的队伍已经被“检阅”了无数次了,再在国庆这天拉出来,与过去已经看过无数次、听过无数遍的东西是一样的,让人看了味同嚼蜡,这又怎能有震憾感?我可以肯定地说,去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有一半要归功于事先的严格保密。如果以象今年的阅兵一样,事先什么东西都“揭秘”了,那去年奥运会的开幕式的评介肯定将重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