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权威杂志赞陈凯歌新作再现“电影之父”风格
最近一期的电影界权威媒体《好莱坞报道》发表著名影评人科克-哈尼科特(Kirk Honeycutt)关于中国导演陈凯歌新作《和你在一起》("Together")的长篇重要评论,其中科克语出惊人地评断:陈凯歌再现了“电影之父”格利菲斯的拿手好戏:敏锐的新维多利亚风格(neo-Victorian sensibilities)。
该篇文章是科克在多伦多电影节观摩《和你在一起》之后所作。文章说到,“作为在西方知名的导演,陈凯歌过去大多注意历史性或政治性的美学主体,这次却出人意料地拍出了人物极具性格、情感动人的现代故事,这是一个洋溢着新维多利亚风格的敏锐影片,这种风格是只有格利菲斯才能出演的拿手好戏。影片中的温婉、人性及美妙幽默具在,同时,却在温情中保持着对现代中国社会含蓄而尖锐的社会判断。”
文章对《和你在一起》的所有演员都予以了极高的评价,它说到,“演员们在他们扮演的角色中都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唐韵所扮演的13岁男孩,被第一次对女性的迷恋和对音乐的崇拜紧紧抓住,他在期间美妙地表达了一个少年的困惑之情;刘佩琦扮演的父亲,成了盲目的、热诚的为了他的儿子追求掌声和成功的缩影,为此他几乎不计后果;王志文所扮演的音乐老师江,古怪自负,但是他却发出了影片成人世界中真诚的声音,他督促他的天才学生要为自己的心灵演奏,而且藐视名利。陈红的成功则在于她阐释了片中人物的复杂的性格。”
影片的幕后工作人员也得到了这位平时惜语如金的影评人的大力褒扬,直述他们的“贡献极为精彩,作曲家赵麟将含蓄的中国式的张力与西方古典大师的作品化为一体,金炯求的摄影充满丰富的质感,曹久平所设计的场景,强调了正在日益变成国际大都市的北京和昔日北京的反差。”
与此同时,西方其他重要传媒也纷纷发表了对《和你在一起》的高度评价,《综艺》杂志以“今年电影节的盛筵”为标题发表了评论,他们以热情洋溢的笔法写道“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一个融会在西方古典音乐中的中国现代故事,从多伦多电影节浮现的那一刻起,就被证明,这是一部引起了观众巨大喜悦的感人影片,这是本届电影节一个国际性的重要发现。”
在被誉为奥斯卡的前奏的多伦多电影节上,《和你在一起》得到如此强烈的反响,并且获得业界人士如此之高的评价,这不由得人们开始充满惊喜地预测,《和你在一起》将获得中国电影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文/杨杰
《和你在一起》故事梗概:
刘小春年幼时就拉小提琴,十三岁即身拥不少令人称羡的琴赛奖状。对于这位敏感又沉默的少年,这个乐器一直是他最喜爱的表达方式,是与他从未谋面的母亲之间一种最珍贵的联系,而母亲是他获取灵感的源头。
他的父亲刘成是一个普通的厨师,深以小春为傲,对儿子寄予深切期望和天真的野心。赢取区域性的比赛当然不足以造就一个盛名职业演奏家,即使是个乡野人,刘成也知道非经过北京的洗炼不可;他儿子事业的成功失败全系于此。
小春和父亲于是离开家乡的北方小镇,前往北京少年宫参加全国性的小提琴比赛,并抱着一展国际事业前程的希望。
北京激昂的气氛让乡下来的父子俩印象深刻,然而更吸引住小春的是一个年轻女人的脸蛋和身体:莉莉。由于她,小春接触到之前毫无概念的另一种世界。莉莉美丽俗艳,有点玩世不恭,张乔做致,忽而并怀,忽而嗔怒,转换之间了无痕迹。莉莉将成为他少年的初恋,第一次的心疼,第一位知己。
小春在少年宫的比赛排名第五,对刘成来说,这象征儿子大好前途的第一步。经过不懈努力,刘成终于让江老师同意收小春为学生。
刘成打工以支付小春的琴课学费。单身的江老师桀骜不驯,伤感寡欢,不易相处,完全不采传统教学法。但终究在其指引下,小春跨出决定性的一大步,暂时搁下了天份上的琴艺技巧,全心投入地倾听乐谱。
这其间,小春发现车站的漂亮陌生女人,就住在临近的小楼。另一种教育展开了,小春很快就窥视出隐藏在莉莉美丽面孔下,一个恋爱中包养女人的焦虑,不时受男人欺骗的伤心失望。
一趟偶然的送餐差事中,刘成聆听了接受满堂喝彩的一位年轻演奏家的演奏。他登门拜访后者的恩师,高雅的余教授,并说服了他倾听儿子拉段小提琴。
满腔遗憾地离开无法担保他演奏事业成功的江老师,小春在余教授的掌控下继续追寻成功的路程。这位新老师严格、苛求,摆布控管,特意将小春和他得意女弟子林雨凑在一起,让两人竞争。
在这段辛苦的过程中,小春也努力澄清他与父亲之间越来越紧绷的关系。
比赛的前夕,余教授终于指定小春参加选拔赛,而不是林雨。他甚至泄露给小春一个将影响他一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