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华侨这架势,好象不是开玩笑逗乐子多谢建议,我也不是没考虑过。问题是:
- CCTV的春晚,既没有英语配音,也没有英语字幕。除了一些歌舞节目,老外基本是抓瞎;
- 如果赵本山们再来一些《卖拐》之类的节目,我担心有非议。
- 文化的传播,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应该是洗脑无痕的。象"春晚"这样高浓度的文化强刺激,恐怕会有反效果。
其实,过年就是过个气氛,需要所有人一起配合起哄
好比这里的圣诞节, 没人配合也不中
让你一家在北韩搞圣诞爬梯,恐怕也是出力不讨好
积极点说,也不能啥都不搞,在下想了想,出几招供参考
大门外挂个大大的红福子,这个容易办到,商家送的免费挂历都有
这个老外好懂,象他们的门上挂个圣诞松枝圈
室内可以发挥你书法优势,写两幅对联
过去中国室内也是写对联的 (小时在农村过过年,记得鸡窝是在室内,鸡窝都写了鸡鸭满圈这样的对子)
室内写对子,好比是书法,这年头老外很葱白这个
吃:春卷古老肉不能少,来得老外多,难保没吃饭保守的老外,来者都是客,得让这些人也吃饱,他们可能只认这个
现在大城市的老外,特别是白领阶层的老外,流行吃小笼包,不信你试试,这个流行就像当年吃日本寿司,吃的是潮流
再来个传统的,大园子! 象征什么不用多说, 这个没骨头没刺,适合来外吃,又容易做,做荤素两种
其他随便做点,不要忘了色拉就中了,太多浪费不讨好,说不定人背后还骂中国人爆发户心态,浪费,不符合哥本哈根协议

喝:一定要整瓶白酒,最好是茅台,虽然假的多,真茅台也不好喝,但老外只知道茅台,要让他们感觉自己知识渊博,图的不就是大家高兴吗,咱过年最主要的不就是高兴嘛。 这白酒是咱们中国特色,不用多,意思意思就中,主打饮料还得是 WINE
至于歌曲,你整那么多,他们也听不懂,觉得闹得慌,不象乐曲,无需语言
曲子可以搞点民乐喜洋洋,节节高,不要太多,闹, 毕竟不是酒吧, 时间长,还是要考虑客人习惯喜好
先是这类喜庆曲子,真到吃饭聊天时,背景曲子还是整点安静点,老外可能也听说过的,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优美容易懂
选择节目:如果有小孩子来,象征性的准备个压岁钱红包, 包个5 刀就中 (或一美刀的票子), 图的就是个传统
好了,先想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