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的理论 -一论邓小平理论

shoppingcart

新人
注册
2003-05-24
消息
3,477
荣誉分数
31
声望点数
0
似是而非的理论 -一论邓小平理论 评邓小平1979年的一访谈


2010年3月23日​

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的三卷文集为代表,集中了邓小平一生的重要思想和讲话,我个人认为,邓小平独特的东西更多反映在邓小平二卷中,因为这是邓小平正式和毛泽东思想不同的部分。官方说法是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但是更多人认为,这是邓小平全面修改毛泽东思想的部分。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是两个界限分明的壁垒。我将在以后中全面引用邓的文章,本文我仅仅对邓小平的一个访谈加以分析,即邓小平1979年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谈话的一部分。我在此引用的原文采用了划线区分我的评注。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邓小平
 
  吉布尼:我们想,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多少年来,对美国来说是关闭的,现在要这样高速度实现现代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挑战,确实像重新开展一场革命似的

  邓小平:确实是一场新的大革命。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我们反对旧社会、旧制度,就是因为它是压迫人民的,是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这个问题现在是比较清楚了。过去“四人帮”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那是荒谬的。


评注: 我读历史,始终没有发现在毛泽东,张春桥等人的文章中真的有“宁要贫穷,也不要富裕”的口号。而这里有一个问题,贫穷的定义是什么?谁是贫穷的主体,是官僚阶层,广大民众还是少数“有本事”的人士?改革32年来证明,这个主体从开始就是模糊的,毛泽东时代实现了全民所有国民经济的建设,实现了财产的国家所有,实现了很多人耕者有其田,工人有工厂的状态,老人有老年保证金的状态。但是解放民众和建立新的国家,绝对不只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如果那样,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未必发展的不好,其他党派也未必不去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是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分配制度,是全民的福利和全民的发展,而不是少数特权阶层的剥削和压迫,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奋斗的社会是为了建设一个人民基本平等的社会,而不是为了建设一个发展生产力的社会。

原文:  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本来是可能的,但过去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于是我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程推迟了,特别是耽误了十年。中国六十年代初期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这十多年,正是世界蓬勃发展的时期,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不是按年来计算,甚至于不是按月来计算,而是按天来计算。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这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国际上反对中国的势力,反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势力,迫使我们处于隔绝、孤立状态。六十年代我们有了同国际上加强交往合作的条件,但是我们自己孤立自己。现在我们算是学会利用这个国际条件了。


评注: 什么是贫穷的社会主义?什么是富裕的资本主义?什么是富裕的社会主义? 除了党的领导,我们已经看不到任何区别。而邓小平这里讲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不是马克思所讲的核心。如果这样讲,只要生产力发展好的国家就更是社会主义,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呢?这个道理很简单,那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是有本质的除了生产力发展以外的社会关系的,社会结构的区分标准,显然,小平把这个给完全去掉了。后来的,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和世界隔绝的状态,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特殊起源和依靠力量,中国从建国开始,一直处于西方的本质的封锁之中,中国当时靠向苏联,是不得已的选择,并非是自己喜欢孤立,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一直努力打开联系世界的大门,正是执行长期的统一战线,才使得中国进入联合国,才使得中国打开了中美,中日建交的大门,才使得独立的中国被西方国家逐渐承认,邓小平割裂了中国的近代历史来谈中国的封闭,仿佛中国是从满清帝国一下进入到了1979年,我相信,如果没有原子武器,没有中国建国后靠向苏联的国家建设积累,没有当时从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再到约翰逊总统的长期制衡苏联的战略考虑,没有毛泽东建立的团结一切亚非拉国家迫使美国让步的考虑,中国不会实现和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建交。

原文: 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定了这个目标,要靠我们的努力,靠我们的方针政策对头,靠具体的措施有力,才能实现。现在人们怀疑,中国能不能实现现代化目标,问我们提出这个目标有什么根据。我们的根据可以讲有四条。

  第一条,我们有丰富的资源。中国地方大,在能源方面,在矿藏方面,无论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还是稀有金属,中国没有的很少。这些资源要是开发出来,就是了不起的力量。

评注: 我始终认为,毛泽东和以前的人并非不知道中国的资源可以开采,如果不知道,就不会有大庆油田等的开发,但是他们知道不能过度开采,不能没有计划的开采,不能不给子孙万代留下更长远的发展资源,这些力量开发,很了不起,对方拿走了,我们吃的好了,享受了,就可以了么?我们的后代呢?我们的计划呢?

原文: 第二条,三十年来,不管我们做了多少蠢事,我们毕竟在工农业和科学技术方面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也就是说,有了一个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阵地。我们现在有二百多万台机床,石油年产量超过一亿吨,煤炭超过六亿吨,只有钢才三千多万吨。总之,我们还是建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评注: 我始终觉得邓小平这话讲的很不好。30年,做了很多蠢事么?1949年到1979年,真的做了很多蠢事么?原子武器算蠢事么?国防体系建设算蠢事么?发展国民经济算蠢事么?后面他列举了很多数据,证明了中国从基本没有工业的封锁状态,到石油年产量超过一亿吨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我们的很多油田煤矿的建设,到今天依然是在用1979年前基础建设。

原文:  第三条,我们相信中国人不笨。有十来年,林彪、“四人帮”的精神枷锁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人们充分发挥智慧和创造性。现在,我们提倡解放思想,重申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目的就是创造条件调动全民的积极性,使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现在加强民主、发展民主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发展民主,有人误解是提倡无政府主义。实际上林彪、“四人帮”的时候才是搞无政府主义。在无政府主义状况下不可能搞建设。你们如果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来,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风尚是非常好的。在艰难的时候,人们都很守纪律,照顾大局,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当中,放在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当中,自觉地同国家一道来渡过困难。一九五九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就是这样渡过的。林彪、“四人帮”把这种社会风气彻底破坏了。现在北京有个“西单墙”,就是那些不劳动的人,经常闹事的人,“四人帮”思想体系中毒很深的人在那里活动,有的还搞特务活动。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尽管有错误,还是好意的,但是,里面实际上是“四人帮”思想体系统治着。他们搞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这种青年是极少数,但是能量比较大。我们对这些人采取严肃的态度,是为了教育年青一代。所以我们提出在加强民主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解放思想,也要恢复我们长期已有的好的社会风尚。我们说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来实现四个现代化,也有个条件,就是要实现安定团结这样一种社会政治局面。我们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培养人才的问题。多年来我们放松了科学研究和教育,这方面损失是很大的。我们要加强科学教育事业,要发现人才,很好地使用人才。归根到底,就是要发挥积极性,只要把人们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我们还是有希望的。


评注: 邓小平说30年做了很多蠢事,又说50,60年代风尚是非常好的,这本身有很大矛盾。风尚为什么是好的?因为有当时的“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和毛泽东的,民主党派的长远的建设思想。而不是黑猫白猫论。现在的社会风尚好不好呢?我想每个生活在今天的人都不用去说了,看看就知道了,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小平说,多年来,放松了科学研究和教育,那么中国的卫星是如何上天的呢?中国的原子弹是如何爆炸的呢?32年来,中国的教育,科学研究又有什么值得夸奖的伟大功绩呢?除了教育产业化,全民经商,教授买茶蛋,还有什么更美丽的传说呢?

原文: 第四条,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开放的对外政策。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基础,但是,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应该充分利用世界的先进的成果,包括利用世界上可能提供的资金,来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这个条件过去没有,后来有了,但一段时期没有利用,现在应该利用起来。


评注: 我们从收归官僚资本,公私合营的改造民族资本家,没收地主土地的土改,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不是利用自己的资源么?现在我们出卖矿山,被外资兼并,搞合资,上市,甚至骗财,出卖国有资产,甚至走私,官倒,甚至官僚直接席卷财产外逃,这些都是算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基础”来搞国际合作么?

原文: 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和目标是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生前提出的,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实际上没有真正地做起来。粉碎“四人帮”之后,要花很大的精力处理“四人帮”干扰造成的许多问题。去年开始我们才真正地把重点转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就我们国内来说,什么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我们搞四个现代化一定会有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还会不断地遇到困难。比如,我们现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比如,我们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可是人才不够。比如,我们需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我们现在基本上有了,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我们参加国际合作,在充分吸收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方面,也还要摸索经验。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是我相信我们现在走的路是正确的。这些障碍,这些困难,这些不足,我们相信是可以逐步解决,逐步克服的。这三两年内可能看不出突出的成绩,过几年面貌会看得更清楚。现在尽管人们还有怀疑,但是中国的领导人、中国的绝大多数人是有信心的,是相信这个事业能够成功的。


评注: 邓小平讲的中国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是对的。这实际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千年官场的特点,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一直在试图“精兵简政”,但是效果甚微,而邓小平依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没有解决,更改革后的政府更添加了“腐败”,“巨额腐败”还不处理的一大特点。

原文:  吉:美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看社会主义中国的时候,把它看成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是一模一样的。那末中国开始的时候是否确实也有这方面的思想混乱,即完全模仿和学习了苏联社会主义的道路,而不是采取一种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邓: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不完全一样,一开始就有区别,中国建国以来就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对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采取赎买的政策,不是剥夺的政策。所以中国消灭资产阶级,搞社会主义改造,非常顺利,整个国民经济没有受任何影响。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中国要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也与苏联不同。但是,我们有些经济制度,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组织这些方面,受苏联影响比较大。这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发展科学的方法,我们社会主义应该继承。在这些方面我们改革起来还有许多困难。


评注: 邓小平总算承认了一点中国改造资产阶级的成功性,我想很大程度是不是因为他参与了这段的领导工作,对于自己领导和参与的,积极评价,否则就是漆黑一团的评价,是邓小平的历史观的一个特点。

原文:吉:我看到中国人民的积极性正在被调动起来,是很了不起的,但是不是可能在将来某个时候,虽然中国仍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范围之内,在继续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也发展某种形式的市场经济?


  邓:这个只能是表现,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国内还是全民所有制,或者集体所有制。也还可能包括一部分华侨的投资,这部分也可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形式,但是绝大多数华侨都是带着爱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祖国这个愿望来的,与纯粹的外国投资不同。人们有这样的怀疑,中国这样搞四化会不会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肯定地说,不会。现在,我们国内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了。过去的资本家还有,他们的成分已经改变了。外资是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占有它的地位。但是外资所占的份额也是有限的,改变不了中国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它不产生剥削阶级。

评注: 不论小平如何想,中国的剥削阶级已经彻底形成,而且我始终不认为小平没有考虑到中国这样搞下去,不会出现剥削阶级,他实际是不反对,也认同剥削阶级的出现是必然的,既然如此,这样的讲话,就是误导全国舆论,就是误导全国人民的。

原文:林达光:您是不是认为过去中国犯了一个错误,过早地限制了非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方面限制得太快,现在就需要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指引之下,扩大非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作用?

  邓: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


评注: 邓小平这段谈话,丝毫没有说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因为他的政策本身就是模糊的,摇摆的,实际上,小平的本意,也许是“不论什么主义,富裕就行,富强就好”,这也是可以的,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不能搞成官僚特权的资本主义,不能搞成没有民生的资本主义,我们要搞,至少要搞成让民众有基本生存权,发展权,话语权的民生资本主义。

如果搞社会主义,那显然,不是这样的搞法,经济基础已经走向资本主义,为什么还要高喊社会主义?这无疑仅仅是邓小平再次不想否定自己的历史,蒙蔽全国的舆论而造成的。这种思维的引导性的混乱也许就是造成今日中国乱象的根源之一。

[打印] 由明泉张贴 @ 2010-03-23 05:46:07 (5169)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3/news-gb2312-1045962.html
 
中华大地频发的灾难--是天灾还是人祸?

  • 作者: 付明泉

在沙尘暴和赤地千里同时肆虐中华大地的时候,让我们再次想起中国南方的暴雪,大洪水和太多的天灾。天灾的发生,总是让中国的百姓痛苦,但是也依然最能提升民族的凝聚力。也正因如此,有了“多难兴邦”之说。人们理解天灾不是人为造成的,是没办法的事情,也最能让民众同仇敌忾的和天灾搏斗。

然而,最让人疑问的是,是所有的天灾,不论是干旱还是洪水,不论是沙尘暴还是SARS,真的完全是天灾么?最让人痛苦的是,如果疾病不被隐瞒,我们就不会有如此惨重的代价,最让人压抑的是,如果我们稍微做一点计划,如果官员稍微有一点责任心,很多天灾就可以避免。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坚定的执行了“水利是国民经济和农业的命脉”,曾经有广大的民众在平常被要求和被号召和自发的投入到了治理沟渠堤坝的工作中,也正因为如此,建国后的几十年,尽管自然变化无常,中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洪水和旱情。建国初期,中国长江一带血吸虫等多种致死的传染病横行,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期和短期并行的预防和治疗,中国很多传染病出现迹。 中国还曾经有一篇著名的通讯《为了61个阶级兄弟》是描写61个中毒的工人,在各级政府和各行业的关注下,被紧急救治的故事。然而,改革开放过去32年以来,近日的中国山西发生杀人疫苗事件,居然杀死了太多孩子后依然被地方遮遮掩掩,各级政府则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了黑猫白猫,摸着石头过河等太多的似是而非的口号,取代了多年很不容易才形成的一套“为人民服务”等曾深入民心的道德观念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是全社会的道德体系的崩溃。现在,又有特权显贵把孔孟宋代虚伪理学先生那套让民众愚忠听话的奴才哲学搬了出来,那套东西,不仅仅在今天的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和交往中已经证明是行之无效的,就是在中国古代,无论是战国七雄,还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证明了从法家到墨家,农家到道家的学说都有其一席之地和效果,也依然不可辩驳的证明唯独这孔子的奴才哲学是毫无现实意义的。孔子学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不成功的,那是历代统治阶级在最无聊的,最愚蠢的,最无奈的,最黔驴技穷的时期才抛出的最虚伪的学说和理论。今天也证明,全世界到处办孔子学院,依然无法解决任何长久的现实的问题,中国民众不是不够听话,而是过之了,而这套孔子的学说也无法教育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民众。

今天人们高谈官员的特权,更宣传说自建国就开始,而且特权比现在显贵更严重,言外之意,现在的官员已经很好了。但是如果你做一点点调查研究,你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建立确实是靠很多两袖清风鞠躬尽瘁的很多焦裕禄式的平民官员以身作则下带领无数奉献的民众完成的,这些干部官员不计较功利,不计较得失,他们死前的一点存款除了交了党费,没有其他留给子女的更多,他们被称为“不一样的奉献的人”。也正因如此,民众给了这些官员回报,民众信任他们,听他们的领导,忘我的投入,正是这无数劳动者的汗水甚至血水,凝成了中国几十年的建设成就。

然而,让我们看看今天官员的行为,我们真的无语。当一切的政策都成了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政策后,我们发现就如同医生对待一个人,只管下猛药的去治疗他的一个疾病,从不预防,从不考虑药对其他器官的副作用,这如何不会出现今天洪水滔天,明天赤地千里的状态呢?

当我们回顾过去,总有人批判说, “毛泽东的时代是独裁时代,那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毛泽东时代就是如同有些国家的世袭的封建的独裁的落后不注意发展经济的封闭的王朝”,总之一切坏的比喻都可以用上了。我们绝对坚定的反对独裁,也不喜欢贫穷的状态,但是我们也不赞同这简单的粗暴的武断的无根据的批判1978年前的时代。中国社会的经济从1949年到1978年到底发展了多少,可以通过数据看出,周恩来总理在70年代,曾经详尽的列举了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数据,邓小平在1978年时也曾坦然承认,中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呈现了多年高速度的经济增长状态,完成了国防项目的重大建设,实现了对河流,疾病等很多方面的治理和预防控制。然而,到了1980年,邓小平则说中国处于经济崩溃的边缘。一个经济崩溃的说法,不仅仅否定了中国多年政策,更否定了无数科学家和亿万中国的几代劳动者的几十年的奉献和劳动。

那么今天呢? 我们眼睛盯着经济上的GDP,看着贪官污吏的横行,看着特权显贵的吃喝玩乐,然后是这些显贵在语言上亵渎戏弄广大民众。当然,这统计数据包含了太多的水分,当年的总理朱镕基对统计工作的最大希望的也不过是“不做假账”。就算真的真的高速增长,是不是我们就已经解决了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而这个经济增长的最大受益者是不是民众呢?都是些什么人呢?

经过32年的改革开放,当我们看着特权显贵的奢侈腐败,当全国都采用那种急功近利的不看道德和过程,达到目的就算成就的“黑猫白猫论”,当全国都在执行不去问改革中谁在贫穷,谁已暴富,谁更贫穷的问题,而是不看受益者只看发展, 只是泛泛谈“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和盲目执行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所谓理论的时候,当看着一切“天灾”频发的时候,我们不仅仅疑问,这所有一切的看似偶然的天灾,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