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抄袭成性的民族

即便中国大陆所有的歌曲都是抄袭来的,也不能称中国人是个抄袭的民族。因为这些人,不会超过中华民族的10%。

如同不能因美国一前总统拿雪茄玩酷,就说美国人是个玩雪茄的民族一样。
 
的确如此。学习和抄袭的区别,首先在于目的或者态度:明明是从别人那里拿来的东西,却声称是自己的原创,那就是剽窃。如果是学习,一定会尊重原创者,不会刻意掩盖或忽略原创者的名字。(日语从汉语里引进不少内容是事实,但在日语里,汉字仍然称为“汉字”,日本人也没有声称汉字是大和民族发明的--这一点他们比韩国人强。)其次,学习和抄袭的区别在于尺度,简单而言,如果某人写一篇论文,其中90%的内容都是从别人的文章里“摘”过来的,那么就算他打了引号,注明原文出处,那也不行,这样的文章充其量只能算“读后感”,不能算研究成果。从法律角度而言,是学习还是剽窃,还有个时效的问题。如果别人的东西还在版权保护期以内,完全拿过来并用于为自己谋取利益,就是剽窃和侵犯知识产权;反之则不算。比如贝聿明为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外形上看几乎是埃及金字塔的翻版,但埃及金字塔的造型早已成为世人所共享的文化遗产,人人都可以模仿且不必担侵犯知识产权,更何况贝聿明的设计无论从建筑材料还是内部结构等,有许多新的、不同于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元素,所以他的玻璃金字塔不存在剽窃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以致用和创新的例子。
木兰讲得非常透彻。:cool::cool::p
 
即便中国大陆所有的歌曲都是抄袭来的,也不能称中国人是个抄袭的民族。因为这些人,不会超过中华民族的10%。

如同不能因美国一前总统拿雪茄玩酷,就说美国人是个玩雪茄的民族一样。

是,即使某种现象在某个民族中大量存在,把之归结为这个民族的统一特征难免要犯“stereotyping”(简单模式化)的错误,而stereotyping是与偏见分不开的。有时候,人们会用stereotyping来制造娱乐效果,比如欧洲人常常互相嘲笑也自嘲,英国人被嘲笑做菜的水平太次,法国人被嘲笑没骨气,德国人被嘲笑太死板等等。不过在严肃的场合,stereotyping是不适宜的。
但无论如何,抄袭和剽窃,现在的确是中国大陆的一个问题,大到出这种“国际洋相”,小到学生写论文,有蔚然成风之势,值得国人反省。
 

附件

  • 240CanadaExpo67.jpg
    240CanadaExpo67.jpg
    82.6 KB · 查看: 172
是,即使某种现象在某个民族中大量存在,把之归结为这个民族的统一特征难免要犯“stereotyping”(简单模式化)的错误,而stereotyping是与偏见分不开的。有时候,人们会用stereotyping来制造娱乐效果,比如欧洲人常常互相嘲笑也自嘲,英国人被嘲笑做菜的水平太次,法国人被嘲笑没骨气,德国人被嘲笑太死板等等。不过在严肃的场合,stereotyping是不适宜的。
但无论如何,抄袭和剽窃,现在的确是中国大陆的一个问题,大到出这种“国际洋相”,小到学生写论文,有蔚然成风之势,值得国人反省。

讨论问题、批评某种社会现象,包括写论文、著书,恐怕不能给某一民族冠以一顶帽子的吧?

鞭鞑抄袭和剽窃等丑陋社会现象,无可非议。
 
讨论问题、批评某种社会现象,包括写论文、著书,恐怕不能给某一民族冠以一顶帽子的吧?

鞭鞑抄袭和剽窃等丑陋社会现象,无可非议。
对啊,所以说在严肃的场合,stereotyping就不适宜了啊。
 
的确如此。学习和抄袭的区别,首先在于目的或者态度:明明是从别人那里拿来的东西,却声称是自己的原创,那就是剽窃。如果是学习,一定会尊重原创者,不会刻意掩盖或忽略原创者的名字。(日语从汉语里引进不少内容是事实,但在日语里,汉字仍然称为“汉字”,日本人也没有声称汉字是大和民族发明的--这一点他们比韩国人强。)其次,学习和抄袭的区别在于尺度,简单而言,如果某人写一篇论文,其中90%的内容都是从别人的文章里“摘”过来的,那么就算他打了引号,注明原文出处,那也不行,这样的文章充其量只能算“读后感”,不能算研究成果。从法律角度而言,是学习还是剽窃,还有个时效的问题。如果别人的东西还在版权保护期以内,完全拿过来并用于为自己谋取利益,就是剽窃和侵犯知识产权;反之则不算。比如贝聿明为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外形上看几乎是埃及金字塔的翻版,但埃及金字塔的造型早已成为世人所共享的文化遗产,人人都可以模仿且不必担心侵犯知识产权,更何况贝聿明的设计无论从建筑材料还是内部结构等,有许多新的、不同于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元素,所以他的玻璃金字塔不存在剽窃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以致用和创新的例子。

wow, are you a patent examiner? you know this subject so well
 
是,即使某种现象在某个民族中大量存在,把之归结为这个民族的统一特征难免要犯“stereotyping”(简单模式化)的错误,而stereotyping是与偏见分不开的。有时候,人们会用stereotyping来制造娱乐效果,比如欧洲人常常互相嘲笑也自嘲,英国人被嘲笑做菜的水平太次,法国人被嘲笑没骨气,德国人被嘲笑太死板等等。不过在严肃的场合,stereotyping是不适宜的。
但无论如何,抄袭和剽窃,现在的确是中国大陆的一个问题,大到出这种“国际洋相”,小到学生写论文,有蔚然成风之势,值得国人反省。
木澜讲得非常透彻。:cool::cool::p
 
看看这个。。。。:p:D

呵,连柱子数目都一样,不过幸好美国人能到访北京的时候林肯纪念堂的设计师估计已经作古了吧,他的设计也过了版权保护期了,所以没法起诉了。:p
 
"木澜"阐述得天衣无缝,可赞。

在想,国内的孩子是否还应该再背唐诗宋词,说不定哪天效仿,被判个抄袭、篡改。
 
在想,国内的孩子是否还应该再背唐诗宋词,说不定哪天效仿,被判个抄袭、篡改。

如果效仿得好,而且有新意,说不定就是文学界的“贝聿明”呢。:p
 
如果效仿得好,而且有新意,说不定就是文学界的“贝聿明”呢。:p

话又说回来了,这就是“学习”。:p:D

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是被全世界“抄袭”么;那瓦特、贝尔,不也是被全世界“抄袭”么;...。:D

不过,“抄袭”人家的学术、文学艺术作品是有点够恶心的。呵:p
 
话又说回来了,这就是“学习”。:p:D

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是被全世界“抄袭”么;那瓦特、贝尔,不也是被全世界“抄袭”么;...。:D

不过,“抄袭”人家的学术、文学艺术作品是有点够恶心的。呵:p
从6世纪到16世纪的时间段里,全世界80%以上的发明创造都源自中国,可是那时侯没有知识产权法,现在有这条游戏规则了,但咱中国的发明创造能力早已不是老大的地位了,所以想想也觉得中国挺亏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