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渥太华有被评为加拿大最适合居住的城市(the Best City to Live)。评选的依据主要是气候、房屋价格、犯罪率、城市繁荣程度、和医疗保健等因素。排在第二、三名的分别是Kingston、和Burlington。详情请见:http://www.moneysense.ca/2010/04/30/best-places-to-live-2010/
本人住在渥太华西区的Kanata。开车去Downtown也就20多公里,但高峰时间一般都得近一小时(这还是指好天气的时候)。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交通堵车自然也很有名。但高峰时间从东区的Scarborough到西区的Mississauga一般也就一小时左右的时间。
本人曾经有一周需要到渥太华东南面靠近St. Laurent的Walkley上班。那一周碰巧天气都不好,不是下雪,就是雪在清理中。我每天早上的开车时间是:
第一天我走Hunt Club,花了3小时;
第二天我走417(从东边的Walkley路口折回),花了2.5小时;
第三天我走Baseline,花了2小时;
第四天我走Carling,花了2.5小时;
第五天我再走Baseline,又是2小时。
堵车的时候,我的强烈感觉就是:渥太华简直就是一座死城!整个城市都动不了,这个城市还谈什么效率!
按现在的状况,说渥太华是“最适合居住的城市”,简直是自欺欺人。
呼唤逻辑~!
你都说了那个排名是按照:气候、房屋价格、犯罪率、城市繁荣程度、和医疗保健等因素。
自己却举了两个不相干的例子,交通和市政效率。
即使下雪一个小时也够了。可能你的美国车坏在半路了。
没错,确实要呼唤逻辑。
本人在提到那个排名之后,紧接着就说:
“但渥太华果真是加拿大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吗?我看未必,因为这个评选忽视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行文上,应该很容易看出,本文不是要按照原有因素来重新排名,也不是讨论原有评选因素的权重,而是说原有因素不完备,即缺少了交通、和市政府运作效率这两个重要因素。由此来讨论现实意义上的城市。
所以,不知你是指谁的逻辑。
华人在加拿大,应该多表达看法,多提建议,包括选举投票,才能尽可能多地引起重视。目前华人的能力和社会地位明显不相称,原因就在于不擅于表达看法和语言能力。公民的建议没有对错,只有政府办得到和办不到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纳税。
有的时候议员提建议也需要理由。我几年前入籍时(在别的城市), 议员助理问我是否有什么建议。我说华人很多都有高学历和工作经验,但是在加拿大就是找不到工作。出乎我的意料,他马上兴奋地回答:对,对,对,我们议员也在提这个问题。还当场让我和议员谈这个问题。当然政客想的不一定完全按照公民的意愿来行事。但是有时他需要和他意愿相符的提议。
所以我很钦佩楼主的勇气和执着。他的行为有助于提高社会对于华人社会的重视。这是大家都能受益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