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华侨”吗?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rid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您的意思是像维吾尔族那样与我们汉族长相不一样就不是中国人了?
满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即使是汉族,东北人,山东人,西北人,南方人等也不可能又有一样的长相。
截然不同的人种,可能他是这个意思

国籍上他们是中国人,可人种上....
 
您的意思是像维吾尔族那样与我们汉族长相不一样就不是中国人了?
满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即使是汉族,东北人,山东人,西北人,南方人等也不可能又有一样的长相。

他是说维吾尔族人是中国人,但不是华人,因为华人其实是汉人的意思。

满族,回族人的样子与汉族差不多,还可以将就。
 
他是说维吾尔族人是中国人,但不是华人,因为华人其实是汉人的意思。

满族,回族人的样子与汉族差不多,还可以将就。


其实纯的汉人可能没有了,蒙古野蛮人打进来后,好象是汉人新娘子要睡到怀孕才返回的.有人研究说现在大部分中国人都有蒙古血统或者基因,虽然蛮心酸的说,可也没办法.
 
累不累!

想永远做华侨,不入外籍就是了。入了加籍,按国籍说,是加拿大人;按种族说,是汉人或者其他民族。
 
我拿着加拿大护照说自己是山东人应该行吧?

来自中国的中国公民都是中国人,不管你是哪个民族拿中国护照,就是中国人。
为什么要把汉族和其他民族分开呢,甚至扯到什么华人, 唐人。

汉族是由各民族融合形成的,当然中国文化也是各民族文化的结晶。
华人,可能是说华夏民族,华夏是华山族和夏族,当时还有巨大的东夷族,最后都融合到一起。之后,不断地与其他民族融和,主要有匈奴,鲜卑,高句丽,回族,蒙古族,满族等等,现在叫汉族。

因此,来到国外定居还拿着中国护照就叫中国人,拿了加拿大护照就叫加拿大人。拿了加拿大护照还要和中国挂钩,就说你是来自中国的加拿大人。拿着加拿大护照说自己是中国人不是有点奇怪吗?要做中国人就要保持中国籍。
 
累不累!

想永远做华侨,不入外籍就是了。入了加籍,按国籍说,是加拿大人;按种族说,是汉人或者其他民族。

是有点累。可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非要弄明白一些听起来好像很没用很无聊的问题,比如我们是谁,谁造了我们,我们来自哪里,又将走向何方,等等。

当然,做一头快乐的猪,整天无忧无虑,优哉游哉,也很潇洒。
 
当然,做一头快乐的猪,整天无忧无虑,优哉游哉,也很潇洒。
当然,做一头痛苦的猪,除了比快乐的猪痛苦以外,别的也啥区别
 
当然,做一头痛苦的猪,除了比快乐的猪痛苦以外,别的也啥区别

还是您看得清楚。当不成华侨,是够痛苦的。
 
还是您看得清楚。当不成华侨,是够痛苦的。

毛主席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西迈说,一切海外华人都是丧家狗。

大家别生气,我也在里面。:(
 
我拿着加拿大护照说自己是山东人应该行吧?
山东人,山东大汉,山东棒子意思是直爽,有力,我喜欢山东人。山东是古代东夷民族的居住地,东夷人身强力壮,使用巨大弓箭,武器技艺娴熟,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山东人,加入了加拿大国籍也是加拿大人。叫山东出身的加拿大人,来自山东的加拿大人,或者Shandong origin Canadian
比较华侨,汉人,华人,唐人,中国人琅琅上口。崭新的民族,充满希望。
没必要强调汉族,和耻辱的历史联系在一起。汉人自从汉朝破灭,一直被其他民族屠杀,强奸。即使,中华民国成立,把长相差不多,使用汉字的人叫做汉族,也被小日本屠杀,强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今问题不少,但近年来发展经济,国力增强,崭新的中国人不是很好吗?扔掉汉族的情结,那是可悲的产物。说好听的是融合,说不好听的是杂种。
还是那句话,加入加拿大国籍就叫加拿大人,不想加入加拿大国籍就是中国人。
非要让别人叫华侨,不如叫中国侨民。
 
其实纯的汉人可能没有了,蒙古野蛮人打进来后,好象是汉人新娘子要睡到怀孕才返回的.有人研究说现在大部分中国人都有蒙古血统或者基因,虽然蛮心酸的说,可也没办法.

这只是野史里的传说,并无史实证据。此说疑点过多,几近荒唐,本人基本不信。

蒙古人统治了汉人一百年,汉人反过来统治了他们一千年。欠下的债还得也差不多了吧,你怎么还念念不忘呢?
 
这里需要什么时态呢。俺是啥毛病也没看出来。:blowzy:

现在就来看看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中用词和定义的毛病。

这个“保护法”的第二条是:
“第二条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本法所称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第一,“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在字面上可以解释为:归侨是某种特定的华侨。因为其中“回国定居的”的“的”,就是对“华侨”一词的修饰、和进一步界定。这在语法上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它紧接着又跟出一个说明,即:“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后面的“华侨”,与前面的“华侨”不仅不存在交集,而且是互相排斥的。或者说,这两个“华侨”不是一个概念。既然不是一个概念,那后面的定义就没有意义。

当然,法律文本的起草者的原意,是把“回国定居的”视为一种状态转移。要是这样的话,句式的组织上,就应该写成: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
即把“归侨”、和“华侨”的出现顺序掉一个个。

如果是普通文章、或者网上发发贴子,只要通顺、或者大家都明白意思,就行了。但是,作为一项法律,就应该严肃、严谨了。

第二,暂且不谈该《保护法》中对“华侨”一词的定义的对与错。由于人们“华侨”一词有不同的理解,而该法律的定义只是其中一种,而且是不常见的一种,那么,如果不是必须,就应该尽量避免争议。事实上,“华侨”一词在该《保护法》里是不必要出现的。因为:
该法的适用范围是“归侨”、和“侨眷”。“华侨”一词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说明“归侨”。为了简洁、明确,即使是按照法律的原意,“归侨”也可以定义为:
归侨是指曾经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又回到中国定居的人”。
“侨眷”一词的定义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句式。

第三,从更严格的意义上,“定居”一词更有必要加以界定。
倒底什么是“定居”?“定居”一词也许在别的相关法规中有界定,但该法律并没有提,它只是说“根据宪法”。
可是,该《保护法》却没有对“定居”做任何解释。

第四,再说说“华侨”。
该《保护法》说:“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这与人们的习惯用法不符合,即不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
要准确理解“华侨”,得先看“华人”、和“侨”。“华人”是一个很广义的称呼,包括世界上所有的中国人,也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人。(例如,当年上海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中的“华人”,肯定不只是指海外的人)
“侨”,在古代是居住异乡的人。现在就只剩下“居住在国外的人”的意思了。
这里不存在任何国籍的问题。
当然,要严格引入“他乡”、与“故乡”,第三代、及其以后的移民后裔,可能就不能叫“侨居”了。这时,他们的“他乡”就已经是“故乡”了。即便如此,人们的习惯上还把他们叫“侨”民。例如,人们还把居住在智利的日本移民后裔叫做“日侨”。
如果只把海外的具有中国公民的华人叫“华侨”,这无疑就排挤了旅居海外的新加坡的华人、从越南出来的华人,等等。


另外,这个《保护法》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专指归侨侨眷,它的外延非常小。也就是说它不具有普遍意义。即使它给出了“华侨”的定义,但也只是在处理归侨侨眷时适用。它甚至还有可能与别处法律中定义的“华侨”不一致。所以,不能因为它说有些人不是“华侨”,这些人就不是了。
重要的是看其它一些更大的法,例如公民法、出入境管理法等。
话又说回来,即使宪法里也定义了“华侨”,那也只是中国国内的法律,不是国际法。大家尽可随便叫。只要不叫“老华侨”,都不违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