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报:美攻伊表现差 解放军信心大涨 /美国人如梦初醒:原来我们没那么强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here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here

矮人国最矮人民委
注册
2002-04-16
消息
282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综合讯)香港太阳报今天(26日)在其《中国观点》专栏中刊登文章指出,美军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遇到阻碍,让解放军内部原有的“恐美症”大为减弱,自信心急剧上升。尤其是美军重装精锐部队打几个小城镇也那样艰难,解放军的少壮派们虽然为美军的精准打击和讯息战所折服,但也讥笑美军装甲部队是“熊包”。

该文章说:美军攻伊战争开打后,尤其是在美军合围巴格达途中出现伤亡,大陆不少网站出现「收复台湾,敲掉陈水扁,此其时矣」的帖子。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国深来香港出席“中观沙龙”活动,对此言行置之一笑称,北京对台和平统一的政策是坚定的,在目前这个时势攻台更是不可能的。

而该文章也说,在解放军里,人民战争思想再成军中主流。仅从北京国防大学和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专家频繁亮相,点评美伊之战,确实可见解放军内部原有的“恐美症”大为减弱,自信心急剧上升。尤其是美军重装精锐部队打几个小城镇也那样艰难,解放军的少壮派们虽然为美军的精准打击和讯息战所折服,但也讥笑美军装甲部队是“熊包”。由此上升到军事理论,解放军将领的主流思想是:只要坚持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发挥人民军队不怕牺牲的特质,完全可以继韩战、越战之后再次戳穿“纸老虎”。

文章认为,在这种冲动之下,提出目前是否攻台的良好时机课题,自然不难理解。军方有意见认为,此次伊拉克之战,美军已倾巢而出,而以伊军目前的斗志,即使美军不顾伤亡攻占巴格达,要控制和稳定局势仍要一段时间,加上激化了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将要长久将精力财力投放於此。另外,伊朗和北韩的火头,又要分兵,应再无余力照顾台湾。因此,以国际环境而言,这是一个良好的战机。

文章也透露,这种影片意见受到北京对台系统的温和派反对。温和派认为,在这个时候“趟战争浑水”,无异引火烧身,自我将全球的反战怒火烧向自己,反而方便美国脱身。而且,同样“师出无名”,对自己的同胞开火,将造成两岸更深的隔阂。更重要的是“坏了大事”,破坏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大战略
 
美国人如梦初醒:原来我们没那么强

美军开战首数天便在地面战中受重挫,慌张失措的战俘亮相电视,再加上当地传媒开始报道被俘美军亲属心声,令美国人如梦初醒,惊觉到「原来我们没有那么强」。很多人返回现实,对美军形势不乐观,相信战事会拖长,美军难免伤亡惨重。

美军受挫,令国民感到震惊。看到美军士兵死伤和被俘的消息,威斯康辛州的肯特说:「我没料到会损失这么多人,似乎我们并没原先估计的那么强。」芝加哥的吉尔兰德说:「我们不会轻易相信开战前的那些漂亮话了,美军实在令人担心。」加州一名护士学生则说:「战况比我想像中更糟。」底特律一名的士司机早料到这场战争不易打,伊拉克不会轻易认输。洛杉矶一名女作家指出:「这场战争只会令全球人类更憎恨美国人。」不过,密西根州一名警察则说,伊拉克让美军战俘亮相,令人对伊拉克的同情消失殆尽。

在九一年波斯湾战争,许多美国人并未认识到战争的实况,但如今由於战事增加了透明度,国民随时随地都可看到战场上的实况,感受到战争的可怕。民众看法随战况逆转

与此同时,美军战俘家属看到亲人落在敌军手上的担忧,亦被传媒广泛报道。被俘美军米勒的兄长说,米勒性格硬朗,但他在电视亮相却一脸惶恐,与平日的他判若两人。女兵萧娜的家人以为她只是执行後勤支援任务,当「伙头军」,从未想到她会被俘虏。约翰逊是单亲妈妈,平日爱下厨,为两岁小女儿煮菜。

最新的民意调查正好反映国民的心情和看法随着战况而逆转。《纽约时报》与CBS开战前进行的民调显示,四成三受访者相信战事会速战速决,但上周进行的同一项调查却发现,过半数人认为战事可持续数周。

《华盛顿邮报》的最新民调亦显示,五成四受访者认为美军会伤亡惨重,比开战首天上升十七个百分点。盖洛普的最新民调亦指出,四成九的受访者认为地面战会令美军伤亡惨重,比一天前上升十九个百分点。

美国人信心动摇 对美顺利取胜信心指数降至38%

另据中新网纽约3月26日电,在看到美国战俘出现在伊拉克国家电视台上,先进的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被伊拉克农民用步枪射落后,调查显示,美国国内民众对于美军顺利取得伊拉克战争的胜利的信心似乎有所动摇。

根据Pew研究中心周一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现在只有38%的美国人认为美军在对伊拉克的战争能够顺利获胜,这个数字大大低于上周五71%的同类数字。

不过,仍有7成以上的美国人认为发动这次战争是“正确的”,表示支持总统布什对伊拉克动武
 
美军孤军深入 命运凶多吉少?

巴格达时间3月21日晚间,也即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还不到一天,美军便向伊境内投入地面部队,发动地面攻势。美军第三机械化步兵师近两万人马,上有军用直升机掩护飞随,下有2000多辆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以及油灌车、弹药车、维修车、医护车和粮车、水车等后勤车辆伴随并行,上载军需给养足够部队5~7天之用,汇成一股庞大的钢铁洪流,从驻
扎于科威特的大本营开拔,朝着伊拉克纵深腹地进发,目标直指巴格达,一路气势汹汹,杀气腾腾,大有不可阻挡之势。

  这支部队沿底格里斯河以西沙漠地带向北前行,日夜兼程,进展神速,23日便由西向东渡过底格里斯河,25日行至远离出发地科威特300多公里,前锋离巴格达仅80公里之遥。

  从相关情况来看,这支部队在总体上行进还算顺利,除在纳西里耶被伏击,有少量人马物质折损,以及偶遭骚扰外,尚未遇有大的麻烦,甚至在东渡底格里斯河时还能将桥梁完整地夺取下来。有报道说,美英军队还派出了另一支部队――英军装甲第七旅从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带向巴格达方向进击。这两支部队特别是从西部北上的美军第三机械化步兵师,何时兵临巴格达城,发起攻城之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

  英国国防大臣胡恩23日表示,美军先头部队最早将于25日兵临巴格达城下。他还透露,英美联军正考虑攻占巴格达的方式,并声称美英军队为夺取巴格达不惜与伊军进行巷战。谁知第二天这位大臣又改嘴说,英美方面尚未确定从地面攻打巴格达的具体日期。但外界仍有不少观点认为,巴格达城陷于美英军队之手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

  然而,往后战事的进程很可能不仅不会使美英军方的期待落空,甚至会朝其相反的方向发展,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这支部队正一步步陷于危险的境地,其问题有可能已严重到不是它何时攻打、攻占巴格达,而是这支部队的官兵能否活着离开伊拉克,除非他们成为伊方的俘虏。

  首先,这支部队是在美英没有对伊进行充分空袭的情况下,贸然进入伊境内的。伊方作战有生力量总体尚在,防御工事基本完好,正处于以逸待劳的状态。

  其次,这支部队长驱直入,远离大本营科威特,既无后续部队跟进,又未建立支援基地,已现孤军之危。

  再次,从这支部队的行进过程来看,伊方似乎是故意敞开大门,诱敌深入。伊方至今为止,仅对美军第三机械步兵师作过骚扰性伏击和抗击,尚未组织过实质性拦阻,甚至在美军过河之前,连大桥也来不及炸,这显然不是“疏忽”之为。

  此外,部队自出发以来,各级将士一直处于敌方之域,时刻提防伊军袭击,已使神经高度紧张,更何况有时还真的要与对方枪炮相向,身心疲惫几近极限,加之气候不适,水土不服,体染恙疾在所难免。如此情形,非战斗减员必增无疑。

  伊方对于这支贸然北犯部队的行踪和动向,以及其优劣特点,可以说是了然于胸,一清二楚。伊方早已严阵以待,非但不怕美英攻击巴格达,甚至反而担心他们不攻。下一步该如何对付这支部队,伊方可有数种选择。一道美味大餐已经摆在伊方面前,就看伊方是怎样享用了。

  如果美方继续向巴格达方向逼进,伊方稳妥的打法是,先在巴格达外围和近郊逐次抵抗,最大限度地杀伤敌军,摧毁其装备、辎重和补给车辆。且不说这支美军能否最突破伊方在巴格达的城外防线,就算能够突破,最终兵临巴格达城下,那它也肯定被打得残缺不全,溃不成军,更别说巴格达城内还有更多、更顽强的抵抗在等待他们。

  伊方还有更大胆的打法,干脆直接放美军进城,以城内建筑和坚固工事为依托与对方打巷战,形成“关门打狗”之势。这种打法的特点是短兵相接,近距搏杀,双方战斗人员相互纠缠,犬牙交错,进而能使伊方优势得到最佳发挥,并将美英空中火力优势限制到最低程度。

  毫无疑问,美军攻打巴格达城时,肯定会以伞降、机降或夺取附近机场进行空运等方式,投入其101师和其他地面机动部队,但这也无法从根本上挽回美军的大难将至的厄运。首先在兵力对比上,伊方肯定处于绝对优势;再说打地面战,久经沙场的伊军战力绝不在美军之下;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即伊方是为保卫自己的首都而战,其斗志、勇气和决心是作为侵略一方的美英军队根本无法相比的。

  除了逐次抵抗、放入城内聚歼等消极打法外,伊方还有对付美军第三机械步兵更为积极的打法,那就是择机主动出击,将其围歼于巴格达城外。

  经多日消耗,这支部队的自携军需必定所剩不多,伊方可择某个不利于飞机、直升机空中活动的时日对其加以围歼。

  先在美军后方炸毁桥梁,破坏公路,地埋或投射反坦克地雷和步兵杀伤地雷,设置反坦克障碍,以短其后路和陆路增援、补给通道。就算美军具有很强的垂直(通过机降和空投)增援、补给能力,但它也无法在短期内投放大量人员、物质,更何况伊方可利用此时敌机飞行高度降低、速度减缓的机会,有效打击敌机。

  与此同时,调动数倍甚至10倍于美军的伊军兵力全方位包抄上去,尽可能与对方贴在一起,纠缠在一起,并将其团团围住,集中各种火力,不停地实施攻击。

  一个必须加以考虑和应对的是,美方届时肯定会呼叫其空中力量增援,并对伊军参战人员和装备进行空袭。对此,伊方并非没有对付的办法。

  一、实施全频道电波干扰,不让美军空地联络顺畅,或者对空发射假讯号误导美战机人员。

  二、大量点燃石油和其他致烟物质,在战区上空形成大面积烟雾,造成美战机人员无法识别、分辨地面敌我目标。烟雾还可使美军的激光制导炸弹和电视制导炸弹失灵。如此一来,美军的空中力量就无法发挥。

  三、命令其他战区的伊军主动出击,以分散美军空中力量。

  四、在调集高炮、导弹等防空火器参战的同时,将伊方所有能执行任务的战机升空作战,不计损失代价,在战区上空夺取局部制空权,并使其保持到将美军地面部队被全部围歼。即便这样做不能百分百的如愿,那也必定使美军战机无法从容对伊军地面目标空袭。这样做还可使伊军从空中对地面美军实施打击,配合伊军地面行动。

  只要伊方决心坚定,行动果敢,不计人员牺牲和物质损失,目的只有一个――将这股敌人干静、彻底、全部地吃掉,从整个建制上消灭这支师级规模的美军。如能达此目的,伊军不仅能一雪海湾战争败于美军之耻,报一箭之仇,还将书写世界军史奇迹,并对各方产生极其震憾的效果和影响。

  万一是役无法一时将美军全歼,那也必定会将其打垮,使之成为散兵游勇,四散溃逃。伊方可在此后层层堵截,处处拦阻,将其残部逐一收拾。

  貌似强捍、不可一世的美军第三机械步兵师,早已在开拔之时,便踏上了一条“不归之途”。
 
200303261221181.jpg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在伊拉克战争进入第七天且美英联军在战场遭遇重大挫折后,美国民众对战争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已经不再认为这会美英等联军会速战速决,而且战争的花费也将远远超过预期。



《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认为会速战速决的人大幅下降,从3月22日的62%降到了43%,认为战争进展顺利的人也从32%猛降至12%。调查分析认为,联军在伊拉克南部遭受顽强抵抗和重大人员伤亡成了左右美国民众改变对战争看法的重要因素。



同时,越来越多的被调查者称,他们对美国本土可能遭受报复性恐怖袭击的担忧与日俱增。另外,美国人,尤其是美国黑人,认为通过战争来推翻萨达姆政权的代价未免太高了,尤其是可能造成大量的美军伤亡。



另据《时代》周刊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调查,从3月22日到24日,认为战争能很快结束的人数正以每日10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调查分析认为,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人们很少在电视上看到美军被俘或被打死的画面,而伊拉克战争刚刚开始几天,民众却不断在电视上看到美军俘虏和美军士兵被打死的场面,这是出乎他们意料的。



79岁的雪莉・约翰逊说:“我一直在幻想不会有美军伤亡,但是,突然间,死亡的人数在上升,这太恐怖了。”60岁的帕姆・沃尔曼则说:“美国民众似乎受骗了,我们都曾认为到那里后能迅速把一切搞定,然后在10天左右班师回朝。”



据报道,为了能客观地反映人们对战争态度的变化,调查者对2383名成年美国人在20日-24日进行了连续的追踪调查,这次调查的误差率为2%。(晨翔)(编辑:ICEMAN)
 
美军增兵3万攻伊(1.10am)
  (综合讯)美国军方26日说,美国将增兵3万,参加攻伊行动。在这3万兵力中,包括了美军第四步兵师和其他作战部队。他们将于近日启程前往海湾。

  美军胡德堡基地的一位发言人说,美军第四步兵师将在几天后前往海湾。

  新华网报道,基地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胡德堡的第四步兵师是美军最现代化的作战部队,拥有兵力 1.6万人。根据美国最初作战计划,第四步兵师将进入土耳其,开辟攻打伊拉克的北方战线。但该计划由于土耳其拒绝美军进驻而遭挫折。
 
分析:围城巴格达 美军将付出多大代价?

中新网3月27日电 在伊拉克战争进行了一周后,美英联军正在步履蹒跚的接近巴格达,与萨达姆的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短兵相接。在即将开始的巴格达战役中,美军将面临现代战争的一个巨大的考验:一方面要尽快占领这个杀机浓重、陷阱重重的萨达姆政权的首都,另一方面又要尽量减少对城市的毁坏和平民的伤亡。那么,要取得最后的胜利,美英联军将付出多大大代价,死多少人呢?


  巷战困难多伤亡大,美军很头痛


  美国最近的巷战,都是一些维持治安层次的,而非真刀真枪的考验。美国参加的一些巷战,包括海地、波黑战争、美属萨摩亚以及在巴拿马追辑该国的敌军领导人等。对美国真正的巷战考验,最近的恐怕还是20年前的越南战争,当时美国吃尽了苦头,最终不得不在国内的压力下撤军。


  在越南战争后,美军加强了对巷战能力的训练。他们为此还研制了先进的夜视系统,可以全天候的作战,另外,他们还有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先进的武器以及武装直升机、空对地导弹等空中火力的增援。但是,对在一个有着500万人口的巴格达,美军还是要投入大量的地面部队,伤亡将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至于战争中将有多少人丧生,现在可谓是众说纷纭,一般认为,美军的伤亡将达到2000人以上,而一位澳大利亚专家更是提出一个耸人听闻的数字:1.2万人。如果真正伤亡达到万人以上,那么布什就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即使胜利也将面临连任危机。


  巷战前有恶战,美军大战共和国卫队


  目前,美军和他们的英国盟军已经顺利到达了巴格达以南50英里的地方,并在那里进行战略休整。为了准备与伊拉克军队的决战,联军士兵正在运输燃料、军火和装甲战车到前线。面对着战绩彪炳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美军面前正有一场真正的恶战。


  在前面几天的战斗中,美军基本上是所向披靡,一路过关斩将,没有遇到多少阻挡就杀到巴格达城下。不过,小布什在周三选鼓吹的“进展顺利”,不过是因为对手故意纵虎到家门口,伊拉克前面对付联军的,不过是民兵和非正规军的游击战,而非他们的王牌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


  也许,共和国卫队的武器与美军的武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该部队的作战能力也绝对不容小窥,他们求战心切,对萨达姆无限忠诚,这都将是伊军用来抵抗美军的精神武器。


  美军倚靠空中增援,伊拉克四两拨千斤


  对付占据了地利和人和的伊拉克军队,美军要取得优势,很大的一个手段就是依靠其指控权上的优势。在巷战时,美军可以利用其空中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协助地面部队的进攻。这样,两面出击的美军,会让伊拉克军队移动困难,可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尴尬处境。另外,美军还提前派遣了特种部队潜入巴格达。这些特种部队在巴格达收集情报,给美军提供打击目标的资料,对美军展开地面进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对于巴格达战役的,美军也心中有数,中央司令部的雷努瓦尔特将军彼表示,“巴格达是伊拉克政权的心脏,他们将把所有的精锐都放到此处。”不过,在他看来,最好的结果还是避免巷战,因为这毕竟是美方的弱项。


  有消息称,萨达姆在伊拉克地下建立了许多地堡,其中就包括几个兵营,但是这毕竟有限,他们地下优势不大。伊拉克方面,他们的军事力量不如美国,共和国卫队对付美军,可能更重视巧战,“四两拨千斤”。在前两天,伊拉克农民就在巴格达南部的一个农场击落了两架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这对于伊拉克的士气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也给他们指明了一条生路:把自己的武器和作战能力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以微弱的力量击败强大的美国。


  美国心存侥幸希望萨达姆政权从内部瓦解


  兵法上称,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对美军而言,也许对付巷战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巷战。


  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分析认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柏林战役到美国对越南的攻击战,市内巷战都被证明是最艰难的、最惨烈的一种作战方式。这次美军从南部边境长驱直入,萨达姆却摆下“铁桶阵”迎接他们,铁了心要与联军打巷战。虽然装备精良,但是美军却很不擅长这种敌暗我明的作战方式。英军的情况要稍好一些,他们在对北爱尔兰的巷战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其兵力有限,对美军的帮助不大。


  巷战无疑将给美军带来很大的人员伤亡。美国的指挥官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突然出现一些戏剧性的战机,让伊拉克本身打不成他们挨门挨户的巷战。在战争开始的时候,美军就展开了所谓的“斩首行动”,试图通过轰炸伊拉克主要城市的一些萨达姆可能的藏身之地,来炸死这位美国人的“眼中钉”。虽然有关萨达姆受伤或被炸死的消息一度满天飞,但是萨达姆几次出现在电视上,让美国人认识到他们的这个计划已经以失败告终。


  要实现这个愿望,美军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伊拉克政权从内部瓦解。美军开战以来还发起了“震撼行动”,瓦解伊拉克人的斗志。另外,他们还散发了大量的传单,对伊拉克展开持久的心理战。


  “美国试图使这次巴格达的战役与其他的巷战不同,”美国一位国家安全专家普法尔茨格拉夫分析说。他认为,美英联军所愿意看到的最理想的结果,就是萨达姆政权发生内乱,整个政权的大厦从内部瓦解,“现在的问题就是他们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