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为我的祖国英勇牺牲(图)

拜托您戴上老花眼镜再看看吧,远的那些什么魏电工的我不谈,我就看这个坛子这个楼里的,还别说让您老拿出点证据来说这里有谁是有您所谓的“主人”的了,您就给数数看有几个是你说的那样“义愤填胸、上窜下跳”的,再看看是否有人在沾沾自喜。:o
您那点冷战思维,留着跟胡总去说吧。别动不动就在这个村子里树个假想敌,挑动热血沸腾的青年大战风车。:D
好想加声望:cool:

"再一次给 tree&waves 添加声望之前,您必须对周围其他会员添加声望。"
 
拜托您戴上老花眼镜再看看吧,远的那些什么魏电工的我不谈,我就看这个坛子这个楼里的,还别说让您老拿出点证据来说这里有谁是有您所谓的“主人”的了,您就给数数看有几个是你说的那样“义愤填胸、上窜下跳”的,再看看是否有人在沾沾自喜。:o
您那点冷战思维,留着跟胡总去说吧。别动不动就在这个村子里树个假想敌,挑动热血沸腾的青年大战风车。:D
又不是说你以及这里的人,别太敏感。
 
又不是说你以及这里的人,别太敏感。

别倒打一耙,没见过您这么不讨人喜欢的八戒爷爷。:D

我没说你骂的是我,我说的是你别一听到和你意见不一致的就扯什么轮什么猪的。你说你没说这里的人,我倒是可以声明我前面的话就是专说你的,除了你,这里还有谁成天把“洋大人”这个词挂在嘴边的?您这不是自卑的表现是什么?:o
 
别倒打一耙,没见过您这么不讨人喜欢的八戒爷爷。:D

我没说你骂的是我,我说的是你别一听到和你意见不一致的就扯什么轮什么猪的。你说你没说这里的人,我倒是可以声明我前面的话就是专说你的,除了你,这里还有谁成天把“洋大人”这个词挂在嘴边的?您这不是自卑的表现是什么?:o
倒打?这可不是我的风格,你连我善于正面包抄、迂回、穿插都没弄明白,就急忙忙,妄下结论。真是的!别倒打倒打了。:D:p

如果『洋大人』这三字会刺刺激某些人,正好说明『洋大人』确实伟大,没有贬低之意。中国人之有今天成就,有那样不是拜『洋大人』直接、间接之助?我们的好友马克思先生是『洋大人』,发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那位朋友达尔文先生更是『洋大人』,『自由民主』也是『洋大人』发明的,能杀人百万千万的原子弹、氢弹,也是『洋大人』首先研究出来的,你说说『洋大人』是不是伟大?你说我一天到晚把我们的老师『洋大人』挂在嘴边,这不正是要弘扬我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吗?要我们好好向『洋大人』学习,别忘了『洋大人』老师之功,这与自卑有何关系?

劝劝你,要虚心多多学习『洋大人』老师,要实事求是,别老是乱逞能而固步自封。:D:p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17><TBODY><TR><TD class=news_title align=middle>美国人气坏:朗朗是中国独裁者御用琴师</TD></TR><TR><TD align=middle><HR SIZE=1 noShade></TD></TR><TR><TD align=middle>美国之音 2011-01-25 11:44:36</TD></TR><TR><TD height=30></TD></TR><TR><TD class=news_content_lh vAlign=top align=left>中国钢琴演奏家朗朗在奥巴马总统欢迎胡锦涛主席的国宴上演奏抗美援朝乐曲“我的祖国”,引起了涟漪和回响。

中国青年演奏家朗朗生于辽宁沈阳,今年29岁,是世界知名钢琴家。他19日晚间在白宫一曲“我的祖国”,一石激起千层浪,几天来引起了不小的回响,胡锦涛已经回国,但反响并没尘埃落定。
看过电影[上甘岭]的中国人都知道,朗朗演奏的电影的主题曲,歌曲作词者是乔羽,作曲者是刘炽,该电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推出的,几十年来,在中国常演不衰,首唱该歌的是山西歌手郭兰英,此曲更是其多年出台的保留节目。该歌曲的歌词有这样一句: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歌词,朗朗在白宫的演奏,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基本上是两种反应,一种认为,音乐无国界,好听就行;一种认为,场合很敏感,不应如此。
朗朗是19日演奏的,胡锦涛已在22日离开芝加哥回国。经过几天沉寂之后,针对各种媒体和中英文论坛的反响反应,白宫发言人回答了ABC记者的问题。
美国广播公司24日报道,援引白宫发言人Tommy Vietor的话说:“任何有关朗朗演奏此歌曲是对美国的侮辱的说法都是完全不对的。”他说,朗朗自己也说过,他经常演奏此曲,主要是因为这种歌曲调优美,在中国广为流传,所以他非常喜欢。朗朗在国宴上演奏该曲时并没有提到这首歌曲的政治含义,他只是提到了歌曲的名并介绍说,该歌在中国广为流传。
Tommy Vietor:(Any suggestion that this wan an insult to the United States is just flat wrong. As Lang Lang has stated before, he plays this song regularly because it is one of his favorite Chinese melodies, which is very widely known and popular in China for its melody. Lang Lang played the song without lyrics or reference to any political themes during the entertainment portion of the State Dinner. He simply stated the song's title and noted it was well known in China.)
朗朗24日在其英文博客中发表声明说:“之所以选择演奏该曲,是因为从小就喜欢它。演奏此曲没有任何其他原因,纯粹就是因为其曲调优美。” Lang Lang:(I selected this song because it has been a favorite of mine since I was a child. It was selected for no other reason but for the beauty of its melody.")
朗朗说,他自己首先是艺术家,钢琴家,所以,弹钢琴就是要让大家欢聚一堂。朗朗还说,“美国和中国都是我的家。美国给了我很多的机会,让我学习钢琴,发展事业,我为此非常感激美国。没有中国和美国,也就没有我朗朗的今天。朗朗说,我的使命就是通过优美和激昂的音乐让人们欢聚一堂。”
对于朗朗在白宫演奏“我的祖国”引起的不同反响,ABC采访了两位中国问题专家。一位是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他曾经当过克林顿总统的亚太事务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李侃如说,他接受朗朗在此问题上的说法。李侃如说,他相信,朗朗演奏此曲只是因其音调优美。而这个曲子就是一首中国歌曲,朗朗演奏此曲时,根本没有想到其政治含义,他根本没有想到这点。
不过,另外一个专家艾波斯达德(Nick Eberstadt)是美国智囊机构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他说:“这首歌是毛时代典型的反美歌曲。那天(19日),把这首歌曲列入国宴演出计划,我们那么多中国问题专家,为何没有一个指出这个问题呢?”艾波斯达德说,当时出席国宴的有多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China Hands),居然没有一个人引起警觉,指出这个问题,这真是匪夷所思。
诺丁格尔(Jay Nordlinger)是美国资深记者、国家回顾杂志高级编辑。他星期一在该杂志网站上发表文章,抨击了朗朗。他说,朗朗已经成为奥巴马和中国独裁者的“御用”琴师。
诺丁格尔说,任何独裁政权都有其为官方服务的艺术家,纳粹政权有,苏联有,所有一塌糊涂的政权都有,朗朗自愿成为其中一员。既老又坏的美国帮了朗朗的大忙。他来美国完成了音乐教育,他在费城科蒂斯音乐学院学习,师从格拉夫曼(Gray Graffman),他在自由社会中工作和生活,获益匪浅。而朗朗一些同胞却在劳改营中备受煎熬。这种对比是何等鲜明。
诺丁格尔说:朗朗同迫害者站到一起,没有同受迫害者站在一起。魏京生、高志晟这样的才是伟大的中国人,才是中国的骄傲。而朗朗和胡锦涛,才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

</TD></TR></TBODY></TABLE>
 
以前连接英法的欧洲之星列车到达伦敦停靠的是滑铁卢车站。法国人到英国来一下车听到的就是这个与他们最引以为傲的民族英雄惨败之地同名的地方,仿佛英国人在提醒和嘲笑他们过去的耻辱。这两个国家,曾经打过几百年的仗,英国人使这点小坏也情有可原吧。
但是时代在进步,捐弃前嫌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2007年欧洲之星的停靠车站改到了St. Pancras。当然,不能说这个更改完全是出于照顾法国人的民族感情,但是毕竟在可能的、允许的情况下,英国人放弃了那点可以令他们沾沾自喜的“小坏”。哪怕英国人本也可以辩解说:“滑铁卢车站本身是个好车站”或者“法国人是白痴,不嘲笑他们白不嘲笑”。
什么时候我们也不再为这种“巧妙的无可指责的小坏”沾沾自喜,那我们这个民族才算是真正脱离了自卑感,做到和美国真正的“平起平坐”了

政治贴基本绕道了,差点漏了这么精彩的帖子:eek:

从一个例子开始到最后的智慧结晶,不当粉丝都不行
知识真是丰富啊,脑子还这么快,当记者出身的:blink::blink::blink:
 
"再一次给 tree&waves 添加声望之前,您必须对周围其他会员添加声望。"

添加声望是什么规矩?我没给任何人加过声望,怎么也得了这么个message?
我必须先对谁加?难道老费不成?
 
... 上窜下跳
飞老,看到您这最后的四个字,觉得非常活灵活现:D:您的上一贴就像是在“上窜”,跟着您的下一贴就像是在“下跳”,好像看到飞老在上窜下跳...我知道您是在说别人在上窜下跳,但让人感觉怎么看到您的帖子就好像您在上窜下跳...不好,大不好啊。

曾经劝过你不要用这些对你不利的词汇,看到您这四个字想到飞老这么一把年纪了也要“上窜下跳”而忍不住想笑,所以给您回个贴提醒一下。还是用客观的词汇论事吧。:rolleyes:
 
倒打?这可不是我的风格,你连我善于正面包抄、迂回、穿插都没弄明白,就急忙忙,妄下结论。真是的!别倒打倒打了。:D:p

如果『洋大人』这三字会刺刺激某些人,正好说明『洋大人』确实伟大,没有贬低之意。中国人之有今天成就,有那样不是拜『洋大人』直接、间接之助?我们的好友马克思先生是『洋大人』,发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那位朋友达尔文先生更是『洋大人』,『自由民主』也是『洋大人』发明的,能杀人百万千万的原子弹、氢弹,也是『洋大人』首先研究出来的,你说说『洋大人』是不是伟大?你说我一天到晚把我们的老师『洋大人』挂在嘴边,这不正是要弘扬我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吗?要我们好好向『洋大人』学习,别忘了『洋大人』老师之功,这与自卑有何关系?

劝劝你,要虚心多多学习『洋大人』老师,要实事求是,别老是乱逞能而固步自封。:D:p

说你倒打一耙是因为你自己太敏感,动不动就绷紧阶级斗争的弦,结果你反倒来说我敏感。您的理解力不会那么差吧?:blink:
你什么风格,别人不了解,我还不知道?不就是凡事都往什么“轮”什么“猪”什么“洋大人”身上扯么?扯不动了就飞到半空给人发一顶高帽子,以显示你站得更高,哪怕你的脚下是空气。还什么迂回、包抄的,您当这个村子是敌占区,您要带领大家搞地道战啊?:o
你喜欢念“洋大人”这种词你就自己念吧,我看它最能刺激到的人也就是你了,除了你,没见这里有谁这么随时惦记这个无聊的词的。你若不自卑,也不至于那么计较洋啊土啊大人啊小民的,不是么?就是因为自己没把自己放在和周围的人平等的位置上,才那么喜欢把这种词挂在嘴边的。否则你就和我一样谁有优点谁值得学习就跟他学了,管他是洋的还是土的。:D
 
政治贴基本绕道了,差点漏了这么精彩的帖子:eek:

从一个例子开始到最后的智慧结晶,不当粉丝都不行
知识真是丰富啊,脑子还这么快,当记者出身的:blink::blink::blink:
哈哈,老飞的贴子,俺现在基本上过一段时间来乐一乐,还好咱没站到木兰的对立面啊:blowzy:
 
。。。
什么时候我们也不再为这种“巧妙的无可指责的小坏”沾沾自喜,那我们这个民族才算是真正脱离了自卑感,做到和美国真正的“平起平坐”了。

说得好极了。:cool::cool::cool:
 
说你倒打一耙是因为你自己太敏感,动不动就绷紧阶级斗争的弦,结果你反倒来说我敏感。您的理解力不会那么差吧?:blink:
你什么风格,别人不了解,我还不知道?不就是凡事都往什么“轮”什么“猪”什么“洋大人”身上扯么?扯不动了就飞到半空给人发一顶高帽子,以显示你站得更高,哪怕你的脚下是空气。还什么迂回、包抄的,您当这个村子是敌占区,您要带领大家搞地道战啊?:o
你喜欢念“洋大人”这种词你就自己念吧,我看它最能刺激到的人也就是你了,除了你,没见这里有谁这么随时惦记这个无聊的词的。你若不自卑,也不至于那么计较洋啊土啊大人啊小民的,不是么?就是因为自己没把自己放在和周围的人平等的位置上,才那么喜欢把这种词挂在嘴边的。否则你就和我一样谁有优点谁值得学习就跟他学了,管他是洋的还是土的。:D

读木兰的贴子不仅爽,而且还长见识!​

BTW,以后可叫你湘夫人吗?:p
 
BTW,以后可叫你湘夫人吗?:p

吸取村长的教训,及时辟一下谣(连带上面老魏那个):
俺是绿的,但不是“湘”的。;) 不是记者出身。江湖太险恶,还是“英雄莫问出处”滴好。:p
签名确是选自《湘夫人》,是跟随了一下文哥(网上又名“胜利路”) 的潮流。喜欢这首诗的意境(堪比《蒹葭》),还有里面令人眼花缭乱的香草名称。:p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