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这小姑娘变态。让我想起了夏天的时候看得一部电影 stoker
"电影开始不久在父亲的葬礼上,India第一次和叔叔Charles相遇。在那所古老而深藏不露的房子里,很难说这两个人是谁在追逐谁,或者可以说,是身体里流淌的相同的血液让他们互相吸引。
朴赞郁的片子向来少不了严谨,细致的构图,唯美并且残酷的血腥暴力,当然还有他最热爱的命题----复仇。
母亲Evelyn,女儿India和叔叔Charles是故事的主角,而那所巨大的被漆成绿色的房子,似乎本身也成为了电影中的一个角色。在那些古老的,数不清的房间里,以绿色为基调的一切场面调度都充满了层次感,而母亲和女儿的房间又拥有属于自己的色调,Evelyn的房间是象征压抑着的欲望的腥红色,India的房间则是象征着雏鸟的嫩黄色。影片的摄影请来了在《老男孩》和《亲切的金子》中都和朴赞郁有过合作的摄影师郑正勋。镜头不停在房间之间来回地,缓慢地游荡穿梭,仿佛用一个偷窥者的视角默不作声得洞察这暗流涌动的一切。三个人被困在这个封闭的世界里,但似乎每个人都是心甘情愿的。
“Stoker”的主要演员其实只有三个人。在层次感强烈的大房子里,一切都像是戏剧表演。几乎透视的一个个房间就像是阴暗的文艺剧场里的固定的布景,而故事中的角色被限定在这封闭的空间里,加深了压抑和悬疑的气氛。Nicole Kidman的表演仍让人想起她多年前的那部《小岛惊魂》,完全是恐怖片的演绎法。Matthew Goode和Mia Wasikowska两人不约而同的散发着邪典气质,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两人之间的血缘和联系。
不善英语对于朴赞郁来说也许未必是拍第一部英语片的障碍,因为他以往作品的对白都少得可怜。他更愿意用镜头向观众讲故事。从不会像昆汀·塔伦蒂诺那样用喋喋不休的对白做取巧的铺垫。同时,朴赞郁的叙事手法一直非常风格化。他在讲故事的时候通常不受----或者说不愿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往往通过一两刀简单巧妙,毫不张扬的剪辑交代故事。但也许是首部英语片的原因,“Stoker”里镜头和剪辑跟朴赞郁以往的作品相比显得更收敛。
很多人都从“Stoker”中看出了希区柯克的影子。而朴赞郁额本人也有与希区柯克同样的优点,在影片开拍之前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虽然他的准备工作通常以影像资料为主,但他也会用手绘画出每一个分镜。朴赞郁对影片的摄影角度尤其讲究。他多年来的影片有自成一体的独特角度和体系。比如“复仇三部曲”中那些令人难忘的鸟瞰角度和水平横移的镜头。片中最重要的场景之一,就是India与Charles初次相遇的旋梯。India从低处走到与Charles平行的高处,暗示了两人之间的联系。而且不仅于此,影片在摄影角度上刻意的突出了这种水平高度上的差别和层次感。包括India用铅笔刺伤总找她麻烦的男生时,登上那个台阶。以及India在夜晚的野外带着名叫Whip的男生去游乐场站上滑梯的顶端。这三个场景中,India都是通过走上一个新的高度,借此表达了自己想要成长的意愿。
《越狱》的男主角文特沃斯·米勒 (Wentworth Miller)用了八年时间写了Stoker的剧本,并且深深吸引了朴赞郁。故事中的家族、乱伦、复仇、杀戮都是他最常拍的东西,而“Stoker”里还有些不一样的----也许我们可以说是关于一个女孩的成长。在India的父亲死后,这种欲望越发的强烈,而她通过朴赞郁电影的主角们最常做的一件事----复仇----完成了自己的蜕变。只不过,她向往的成长并不是善良和美好,她离开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