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铃声(小小小说水水水楼)

这是很合算的deal。 我上次回国的时候问过价, 但是他们这个促销只给家庭, 不给个人 (个人要299), 所以我就回国自己报名去的成都九寨沟黄龙一线。
我报的那个团购物少, 但还是有, 而且导游也很靠哪个赚钱。 我在第二次购物的时候把他拉出来, 跟他说加拿大很少这样做,我就按照小费制度给他四天两百元钱。他自己对那个购物回扣制度也很不满, 非常高兴, 上车以后就经常说我的好话。我不购物还帮我找理由, 别人不购物他就找茬, 很好笑。还跟我说我要真想买东西到哪里自己去买。
那个导游还算是科班出身, 人文历史知识都正规培训过, 中药藏药理论和实践还都通一些, 因为要卖虫草么。

如果您不喜欢购物, 就按照我的方法给小费, 我觉得导游和司机都会很高兴的。其实所有旅游景点卖的东西, 成都家乐福都有也不用讲价钱, 更好更便宜那是肯定的。藏家风情卖的东西一定是宰你没商量。:)
我朋友也是给小费, 很实在的办法, 对大家都好.
 
微信段子:【夫妻ATM取钱斗智斗勇剧完整版】

去ATM取钱,前面有一对夫妻,妻子对丈夫说:“我要输密码了,你走开”,丈夫退到一边去了。我心想,这女人好强势啊,说明女人管账啊!只听到滴滴三声过后,妻子转身对丈夫说:“好了,我输完了,该你输后三位了”!哎呦,我去,真开眼,原来是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啊~~高!

丈夫先按了3次退格键,然后输入了6位密码~~我整个人都呆了,高手啊,真是魔高一丈!

老公把钱交给妻子后,只见那女的抓起一打钱往男的脸上打,"小样,你加特技啊,加特技!别人6位你9位,注意你好久了!"

男的很茫然,女的继续发飙,"老娘上次输520,这次输748,你都把钱取出来,牛逼啊你!密码是啥,不说把你废了!"男的战战兢兢吐出六个数字"438438"

回到家后,夫妻俩都越想越气,女的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回娘家了。男的就逗五岁的儿子:“儿子,你妈连玩具都没给你买就走了,我再给你找个妈妈要不要?” 儿子沉默了一会儿,问:“她会用衣架打我吗?”男的说:“不会。” “她会不让我玩‘植物大战僵尸’吗?”“不会。” 儿子立刻来了一句:“把锁换了,别让妈妈再回来了!”
老耶为什么觉得这个段子有趣呢?我觉得这一家人都挺坏的:rolleyes:
 
这话对. 用我女儿五岁时说的话, 就是they are living on this. 那时我们在新疆的吐鲁番买葡萄干, 小贩要价不低, 跟咱们这里差不多, 我们就想讲讲价再买, 然后被女儿这样一说, 我都不好意思了. 幸好人家听不懂她说什么.
昨天文学城上还有一篇小说黑中国人呢,《受骗的快乐》http://bbs.wenxuecity.com/origin/826644.html
 
鸽属,學名Columba,是鸠鸽科的一屬,俗称鸽子;包括各種中型和大型的鴿子,其中有我們今天常見的鴿子,即原鴿。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

鸽属中包括以下各种鸽子:

原鸽(被驯化后称家鸽)
欧鸽
岩鸽
雪鸽
中亚鸽
斑尾林鸽
点斑林鸽
灰林鸽
紫林鸽
黑林鸽
老耶查资料的能力挺强的,麻烦给查查鸽子夫妻是从一而终吗?
 
幼小的动物出生后, 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没有完全长成。 强光有可能危害他们的视力;这是我在旅游看小动物时候学到的。 但是我很怕小动物。除了人,不敢碰任何动物。 :shy:
这样子啊,学习了,谢谢一尘
 
是的,付了小费以后自己心里安稳了, 然后可以跳出来看社会百像。
我倒不一定是笑话他们, 顾客, 导游心里都有一本帐, 可是事情就非要这么扭曲着办
上次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的腐败是渗透到民间每一个角落的,各行各业,你不拉拢贿赂一下就觉得不正常了。作为N多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客串过一年)的小导游,我们那会儿带客人旅行,逼着他们进商店买东西会很不好意思,觉得别人是出来玩儿的,交了团费,还要让去商店买东西拿回扣不太好,客人前脚上车,后脚就去问店家老板要钱,还是偷偷摸摸的。到了现在好像从导游到客人都认为这很正常的了,如果导游必须靠去商店拿回扣才能生存,那么说明旅行社的工资制度不合理....团费低的旅行团一定猫腻很多,当然如果去旅行的人对旅游的地点和质量没有过多的要求,倒也无所谓了。
 
臭毛病,你不说谁知道啊,帽子上又没写“国外回去的“五个大字...亲友团不在周围的时候,尽管砍,不砍说明你不是自己人:tx:

灵兮好,我觉得在国外待的脸皮薄了,砍价也只是象征性地砍一刀,人说不降价,也就不继续砍了。
 
其实旅游团带游客购物都是有专门的设计的。
第一是把行程放满, 然后让你没有时间去转。
第二是给你购物的地方很偏, 让顾客没有办法比较。
第三是安排的酒店远离沃儿吗, 大超市, 让顾客没有地方去转,否则猫腻马上露馅。
我是跟这里的中国导游朋友说我的发现的, 他大为吃惊,以为我也干过导游呢。不懂为什么这么多年这种扭曲的经营模式还可以继续。
因为一直有市场.
 
这话对. 用我女儿五岁时说的话, 就是they are living on this. 那时我们在新疆的吐鲁番买葡萄干, 小贩要价不低, 跟咱们这里差不多, 我们就想讲讲价再买, 然后被女儿这样一说, 我都不好意思了. 幸好人家听不懂她说什么.
说得一点不差啊! 最后如果不买东西,会感觉不好意思,因为人家在咱身上花了很多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