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专家监测绵阳核设施震后迹象
2008-05-17 16:29
记者纪军编译报导/由于中国核武器的主要设计、制造和储存中心正位于靠近四川大地震震中附近的绵阳市,令西方专家正密切监测可能会导致核泄漏的任何损坏迹象。
纽约时报5月16日报导说,一位匿名的高级政府官员透露,美国正在利用间谍卫星和其它手段设法监测地震灾区的核电站。“现在还没有出现直接的担忧,”这名官员说。
不过,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军控专家克里斯腾森(Hans Kristensen)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称,“这是一个潜在的严重问题,如果(核设施)受损的话,放射性材料就会泄漏出来。”
纽约时报说,中国从上个世纪60年开始在偏远地区建设核设施,其主要考虑就是不易遭到敌人的攻击。
图为震后的绵阳公路。
中国生产核弹头燃料的主要设施,就是代号为821工厂,设在一条大河旁边的丘陵上。这家工厂位于四川省广元县西北部15英里处。这个巨大的设施是中国最大的核反应堆生产地,也是现代核武器所需主要成分――核燃料钚的主要生产厂。
设在华盛顿的非赢利组织新美国基金会武器控制专家刘易斯(Jeffrey Lewis)说,由军事建筑组成的821工厂与民用建筑有着极大不同。刘易斯称,5月12日的地震,“我宁愿它是一个核反应堆建筑,而不是一个核武燃料提炼厂。”
这个设施内有不少工厂,“都是按军事设施建造的,所以说,如果它们经受了考验,我是不会惊讶的,”刘易斯补充说。
钚是一种放射性毒素,可以制成相对比较容易发射的小型核武器。就爆炸规模而言,用钚制成的武器要比用铀制成的武器更小更轻。铀是另外一种用于制造核弹头的燃料。
目前还不清楚钚生产反应堆最近是否运转过。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军控专家克里斯腾森指出,中国正在扩大其核力量,其核武器数量已从200枚增加到240枚。
纽约时报称,通常地震一发生,核反应堆就会关闭,现在还不清楚821工厂的核反应堆,是否也会经受象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1986发生的灾难。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使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欧洲都受影响。
图为震后的绵阳公路
洛斯拉莫斯实验室前主任斯蒂尔曼(Danny Stillman)说,“据我所知,他们的确是一些非常有才华的人,我认为他们在按正确的方法做事。”作为一名中国核项目专家,斯蒂尔曼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去过中国的秘密核设施和基地。
靠近大地震震中的绵阳市,是一座科学城,中国主要核武实验室绵阳核武器研究实验室就位于绵阳市郊。绵阳核武器研究实验室被认为是中国的洛斯拉莫斯实验室。斯蒂尔曼说,这个实验室也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里面有个核反应堆,但规模较小,主要用于研究。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官方网站介绍说:该院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科研基地主体坐落在四川绵阳涪江之畔,是一座设施齐全、文明美丽的现代化科学城,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设有科研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
“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核心价值观。
介 绍还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导师队伍,有大量国防现代化和军民两用技术所需的科研项目、 配套的科研条件、广泛的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途径以及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在理学、工学学科门类的许多研究方向具有学科优势。
5月12日四川绵阳大地震后,民众在街上露宿一晚。
纽约时报指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领导着对核武器的研究、开发和试验,它在四川省设在许多研究中心。
新美国基金会刘易斯博士说,“对他们的实验室来说,我认为这(大地震)不是一个无成本的时刻,但不一定是人类健康的一个风险。曾在2007年夏天访问过绵阳实验室主要设施的刘易斯还说,“我们应该紧记,肯定有一些东西从山丘出来了,山丘可能已经受到更严重的损坏。”
核专家指出,在靠近此次地震的震中地区,沿着绵阳西部崎岖的山路开车两个小时,就是中国一个极为秘密的核中心,那里有一台迅速爆裂反应堆。
核专家还说,在绵阳北部一个更崎岖更难以进入的地区,中国维持着一个隐蔽而复杂的山中大型隧道,那里储存着核武器。
一名非常了解这些中国核设施确切位置但从未公开披露这些秘密的专家透露说,这个大型隧道“非常接近震中。”
得到救助的绵阳灾民。
前洛斯拉莫斯实验室主任斯蒂尔曼博士表示,他非常看好中国武器科学家,并认为许多已建成的核电厂建造时就已考虑到应对象地震和其它灾难的冲击,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人为的。
“我所见到的中国武器科学家同行,都是非常聪明的”斯蒂尔曼说。“因此,我认为同时也希望,他们是按照正确的方法做的。”
路透社5月16日的报导也指出,四川大地震灾区同样是中国最重要的绵阳核武器研究实验室所在地,以及其它秘密核设施,但当地没有核电站。
不过,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报告称,该公司在四川的部分设施受损,但未表示有泄漏事件。一位了解绵阳实验室的西方专家称,不太可能存在严重危险。
但法国核专家表示,现在还无法立刻排除四川大地震震中附近的核设施因为强震受损。
月13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四川绵阳九州体育馆地震灾民安置点看望灾民。
法国辐射防护暨核子安全研究所(IRSN)表示,中国南部大亚湾及岭澳、东部的秦山及东北的田湾等四座核能发电厂不太可能因为四川地震遭到重大损坏。它们距离震中都超过一千公里。
IRSN在学报中表示:“因为这样的距离,在地震期间侦测到的最大地表加速度不超过每秒二十公分,这些反应堆可能没有受到重大损坏。”
IRSN还特别指出,其他在四川的核设施场址,例如用来制造燃料或研究用反应堆,部分距离震中不到一百公里。IRSN说:“已知从距离震中70公里处侦测到剧烈的地表加速度为每秒250公分,现阶段不可能排除这些设施受损。”
信源:纽约时报
http://hi.baidu.com/%C0%B6%BA%A3%D4%E5/blog/item/0fe3b38f1c6e6bff503d920d.html
你现在的位置: 中文天下 > 网摘 > 科教
地震震出绵阳是中国“核心”机密?
发表日期:2008-06-11 来源:联合早报 发布人:Courtney
【 发表评论 】 【 字号: 大 中 小 】
川北广元和绵阳一带对于中国的意义,相当于美国的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这里是中国核工业半壁江山。而德阳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型装备基地。
中国军事工业的重中之重
温家宝在地震后立即赶往广元丶绵阳;集党政军最高大权于一身的胡锦涛,5月16日飞抵灾区,第一站就到绵阳。新华社虽然没有报道胡锦涛是否询问了当地核设施情况,但将绵阳作为第一站,本身就可以看出他对该地区的重视程度。稍晚一点,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克强等许多政要也赶到绵阳视察。
曾有传说,绵阳有核电站。此消息不确,这里并没有核电站,但绵阳确实非同小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前后,最高层拍板在绵阳和广元一带山区建设代号为“902工程”的核武器研制基地。1983年9月,国务院丶中央军委决定在绵阳市近郊安县建起了新的科研基地,定名为“839工程”,这个现代化科技城中,还有法院丶检察院丶公安局等机构。矗立在科技城大街的雕塑,取名“春雷”,象征核爆炸的瞬间。
绵阳科技城的雕塑“春雷”象征核爆炸
1990年,中国最神秘的“两弹”核技术研究机构“九院”搬迁,长期“开门见山”的科研人员,才走进了市区。绵阳这个科学城里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清华丶北大等中国最著名学府的毕业生。
四川省广元县三堆镇,青川下面的白龙湖,湖上有宝珠寺水电站,就在离电站十几公里处,一条大河旁边的丘陵上,就是生产中国核导弹燃料钸的最主要厂家----821厂,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投产。
平可夫对美国之音说,广元和绵阳一带对于中国的意义,相当于美国的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丶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这里有着中国核武器研究丶实验丶生产储存一条龙,其军事战略的地位甚至高过上海,“实际上川北地区是中国军事工业的重中之重,整个中国的核打击力量的心脏地区是在这里。”这些核设施距离这次地震的震中仅40到90英里远。
中国核工业“半壁江山”
说了绵阳说德阳。离绵阳丶广元咫尺之遥,这次受创惨重的德阳市,是四川省第二工业重镇,也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2006年,成都丶德阳丶自贡丶绵阳4个城市重大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过百亿,其工业总产值之和占到了全四川制造业总量的七成多。
地震前的核研究中心
德阳集中了5大重装企业主力单位,包括: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二重”生产中国最先进的火炮),东方电机股份公司,东方汽轮机公司,东汽投资发展公司,四川宏华石油设备公司。后两家大公司通过产业配套,带动了357家装备企业发展。德阳重装基地在大型水丶火丶核丶风等发电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丶大型冶金丶化工设备丶机车车辆丶工程机械丶石油钻井成套设备丶现代化空中交通管制成套设备等领域,在国际国内实力雄厚。
这次大地震凸显了德阳重装基地的风险:地处地震带,进出山区的交通运输本来就是此地的一个瓶颈;而今,震后泥石流阻断了几乎所有的进山道路。
稍远一点,还有建院于1965年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郊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成都市近郊新建了聚变研究实验基地。该院是中国最早从事核聚变能源开发的专业研究院,集科技研发丶人才培养丶生产经营于一体,拥有完整的进行核聚变能源开发所需的学科及相关实验室,先后承担完成“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研制”等多个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使中国核聚变研究实现了由原理探索到大规模装置实验的跨越发展。
2000年该院与成都理工大学合作在乐山基地创办成都理工大学乐山学院,2003年发展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全院现有科技人员119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82人。
据悉,这个单位就是中国核潜艇动力装置的设计单位,而生产单位就在乐山。该院科技人员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转向民用技术,致力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的成果转化,开发出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及新技术丶新工艺。建院40多年来取得50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1986年以来已培养出200余名硕士丶70余名博士研究生。
更远的,还有坐落于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市的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这家公司也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始建于1965年,现以核电燃料元件为主导产业,是集生产丶科研和国内外贸易为一体的国有军民结合型大型骨干企业,拥有中国最大的锂金属生产线丶最大的专业柱式锂电池生产线丶天然香料丶合成香料的主要加工厂。
中国核工业的“半壁江山”在四川,四川以东方电气集团丶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丶中国二重集团等大中型骨干企事业单位为核心,具有国内唯一的从核电装备科研丶设计丶试验丶制造丶安装到核燃料供应丶管理和技术服务一系列完整的资源优势。
中外高度担心核泄漏
秦山二期核电站扩建工程核反应堆
国防核工业的全盛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想当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在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和“要准备打仗”的指示下,这些企业夜以继日开工,单位何等牛气,想进保密工厂,审查严格,都得政治可靠。但中国核武库装得满满了,尤其是自1988年中国加入核不扩散条约之后,这些厂就江河日下,节奏慢了下来,逐步陷入困境,最典型的,就是这次中外瞩目的焦点----821厂。
821厂从1968年开始从甘肃的404厂搬迁兴建,除了建有中国最大的核反应堆,该厂还于1986年建成中国第一座核电站,但是因为安全问题没有投入使用,也未对外公布。1992年再次申请建设60万千瓦核电站,得到四川省丶国防科工委等很多部门的批准,但当时的总理李鹏不批准。现在的秦山丶大亚湾核电站有很多技术骨干都是该厂调过去的,用的核燃料也是该厂运过去的。
http://news.zwsky.com/n/200806/09/263577.shtml